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收入为241.64亿元人民币[17] -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6.98亿元人民币[17] - 公司归母净利润96.98亿元,同比增长18.84%[22] - 营业收入241.64亿元,同比增长9.64%[2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41.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4%[34] - 公司2021年营业利润为121.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77%[34] - 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100.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4%[34] - 公司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4%[34] - 营业收入241.64亿元同比增长9.64%[40] - 净利润100.47亿元同比增长19.34%[4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98亿元同比增长18.84%[40] -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91%较上年增加0.06个百分点[35][4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39%较上年增加0.37个百分点[35][40] - 非利息净收入47.94亿元,同比增长14.99%[121] - 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9.84%,同比提升0.93个百分点[1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业务及管理费72.22亿元,同比增长13.84%,职工薪酬支出47.67亿元[53] - 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19.78%至44.98亿元[55][56] - 公司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43.82%至21.31亿元[57] - 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3.95%,同比下降1个基点;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2.18%,同比上升5个基点[42] - 净利差1.77%,净利息收益率1.86%,同比分别下降6个基点和5个基点[42] -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264.31亿元,同比增长14.33%,平均收益率4.65%[44]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159.32亿元,同比增长12.04%,平均付息率2.06%[4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1.66亿元,同比下降7.11%[49] - 顾问与咨询业务手续费收入3.02亿元,同比下降25.61%;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15.87亿元,同比下降5.63%[49]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26.27亿元,同比增长43.06%,其中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收益合计23.63亿元[51] - 全部存款付息率小幅上升1个基点[119] 资产和负债规模变化 - 公司总资产达11583.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9%[8] - 吸收存款本金8381.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90%[22] - 贷款和垫款总额6135.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62%[22] - 公司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11,583.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9%[34] - 公司2021年末贷款和垫款总额为6,135.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2%[34] - 公司2021年末吸收存款本金为8,381.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0%[34] - 资产总额11,583.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59%[40] - 贷款和垫款总额6,135.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62%[40] - 吸收存款本金8,381.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90%[40] - 公司资产总额同比增长9.59%至11,583.76亿元[58][59] - 贷款和垫款总额同比增长15.62%至6,135.77亿元[60] - 金融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76%至3,221.90亿元[61][62] - 公司负债总额为10,610.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45.40亿元,增长8.66%[69] - 吸收存款占总负债比例80.62%,较上年提升2.42个百分点[69][74] - 吸收存款本金8,381.3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91.49亿元,增长11.90%[71] - 公司存款中定期存款1398.92亿元,较上年增长16.35%[72] - 个人定期存款3363.71亿元,较上年增长39.32%[72] - 向中央银行借款395.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99%[69][77] - 股东权益973.3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8.60亿元,增长20.95%[75] - 资本公积164.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35%[75][77] - 贷款和垫款总额同比增长15.62%至6135.77亿元人民币[80] - 贷款在生息资产中占比较上年提升1.79个百分点[119] - 个人贷款在全部贷款中占比较上年提升3.64个百分点[119] - 付息负债中存款占比77.64%,较上年提升0.56个百分点[119] 零售业务表现 - 零售AUM总额6198.4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916.57亿元,增幅17.35%[18] - 零售贷款余额1836.9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342.01亿元,增幅22.88%[18] - 零售AUM总额达6,198.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6.57亿元(增幅17.35%)[104] - 个人存款余额3,859.0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02.76亿元(增幅11.65%)[104] - 零售贷款余额1,836.9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42.01亿元(增幅22.88%)[104] - 非储蓄AUM余额2,339.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3.90亿元(增幅28.15%)[104] - 代理非货非短债基金销售额较上年末增长近10倍,代销基金业务收入增长逾5倍[104] - 零售贷款(不含信用卡)不良率0.51%,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104] - 管理资产100万元以上客户达92,056户,较上年末增加20,351户(增幅28.38%)[104] - 个人客户总数1,967.26万户,较上年末增加347.86万户(增幅21.48%)[104] - 非房产按揭类贷款余额613.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41%[104] - 全年期缴保险代销规模较上年末增长38%,代销保险业务收入增长6%[104] - 理财产品总规模达1,669.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4.15亿元(增幅17.96%)[105] - 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达100%[105] - 信用卡累计发卡量207万张,较上年末增长23%[105] - 新增信用卡发卡量39万张,同比增长1%[105] - 信用卡消费交易量102亿元,同比增长18%[105] - 信用卡不良率2.39%,较上年末上升0.42个百分点[105] - 公司明确将零售金融作为战略主战场,优先发展零售业务[31] - 培育五大目标客群,发力财富管理和个人信贷两大重点业务[31] 公司银行业务表现 - 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123.62亿元,占集团总收入51.16%[99] - 企业贷款和垫款余额3463.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7%[99] - 已开展业务合作的上市企业共274家,较上年新增140家,增幅达104%[99] - 贸易金融结算客户3936户,较上年末增长18%[99] - 服务园区企业逾万户,为2932户企业提供融资服务[99] - 园区科技型企业户数占比26.81%,小微企业户数占比84.72%[99] - 公司客户总数33.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3%[99] - 制造业贷款余额654.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8%[100] - 制造业贷款占比18.91%,较上年末增加1.50个百分点[100] - 在线供应链金融投放金额13.93亿元,投放笔数4,046笔[100] - 贸易金融业务结算量达320.38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46.13%[100] - 对公存款余额4,251.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43%[100]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525.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1.99亿元,增幅48.62%[100] - 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1,938户,较上年末增加600户[100]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占对公贷款余额比例超过12%[100] - 科技型企业贷款在上海市市场占比超过11%,较上年末提升超1个百分点[100] - 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中80%以上为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认证企业[100] - 公司"鑫动能"库内企业达530家,授信规模超450亿元[102] - 公司年内成功培育9家企业上市,56家重点培育企业进入辅导备案阶段,较上年末增加23家[102] - 公司私募股权基金库入库数达109家[102] - 公司涉农贷款余额649.1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81亿元[102] - 公司2021年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项下对涉农经营主体累计发放贷款10.56亿元[102] - 公司鑫农乐贷全年投放金额2.19亿元,服务户数达345户,户均63万元,加权平均利率5.58%[102] - 公司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6亿元,增速达36%[102] - 公司普惠小微贷款户数2.4万户,较上年末增长0.41万户[102] - 公司当年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4.51%[102] - 公司运用人民银行再贷款政策累计为5,800多户企业发放贷款196亿元[102] - 普惠金融商E贷新增业务超70亿元[103] - 发放加梯贷近3000万元,服务近200个小区,开立居民自治监管账户超300户,管理加梯资金超1亿元[103] - 担保基金项下贷款余额超118亿元,位居上海市同业首位[103] - 绿色贷款余额171.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1%[103] - 绿色债券投资规模余额36亿元,全年承销规模21.80亿元[103] - 主承销金额310.21亿元,承销金额同比增长23.49%[103] - 为24家发行人发行共46只债券,发行人数量同比增长14.29%,发行债券数量同比增长24.32%[103] - 实现并购融资发生额折合人民币104.84亿元,同比增长19.98%[103] - 累计支用国家开发银行及中国进出口银行转贷款资金40亿元[103] - 郊区对公存款余额占比61%,郊区对公贷款余额占比57%[99] - 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超525亿元,占上海市比例超11%[20] - 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超1900户,累计服务超5000户[20] - 服务临港新片区科创企业203家,其中近40%为首贷户[22] - 科技型贷款增量居上海同业首位[23] - 推进农业产业链科创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行业金融五大金融服务体系[23] - 金融赋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电动车充电桩建设适老化改造等场景[23] - 打造三农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行业金融五大金融服务体系[31] - 坚持服务"三农、小微、科创、社区居民"的经营定位[31] - 公司着重发展普惠金融、科创金融、乡村振兴领域[28] - 公司2021年紧跟国家战略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发展[28] - 公司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超30%,科技企业贷款增速超40%,绿色贷款增速超160%[119] - 公司巩固深化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 提升链条整体价值创造能力[132] - 公司深耕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绿色环保和创新消费四大行业赛道[132] 金融市场业务表现 - 金融市场业务营业收入15.37亿元,占比6.36%[99] - 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年交易量超28万亿元[105] - 衍生品交易量约2,500亿元,同比提升31%[105] - 外币债券投资余额约24亿元,同比提升28%[105] - 人民币外汇交易量约3,375亿美元,同比提升76%[105] - 对客外汇衍生产品交易量约14亿美元[106] - 全球代理行机构总数579家[106] - 人民币代客业务签约客户数同比增长近50%[106]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不良贷款率0.95%[17] - 集团不良贷款率0.95%较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23] - 不良贷款率0.95%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35][40] - 拨备覆盖率442.50%较上年末上升23.33个百分点[35][40] - 不良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1.10%至582.70亿元人民币,不良率从0.99%降至0.95%[80] - 企业贷款不良率1.31%较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率0.62%下降0.03个百分点[81] - 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从1.50%降至1.24%,不良余额减少14.03%至135.91亿元人民币[82] - 批发零售业不良率高达4.31%,但较上年4.88%有所改善[82] - 上海地区贷款不良率0.91%低于外地1.50%,且较上年0.94%有所下降[84] - 抵押贷款占比最高达3397.61亿元人民币,不良率1.19%较上年下降0.03个百分点[85] - 逾期90天至1年贷款增长29.02%至195.04亿元人民币[88] - 逾期贷款总额下降6.52%至664.82亿元人民币,占贷款总额比例从1.34%降至1.08%[88] - 前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占比3.39%,最大单一客户曝光度0.45%[87] - 贷款损失准备期末余额为256.4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余额215.64亿元人民币增长18.9%[8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和垫款本期计提减值准备46.60亿元人民币[89] - 抵债资产中房屋及建筑物金额为5030.1万元人民币,计提减值准备1258.7万元人民币[90]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2020年的11.67%提升至2021年的13.06%[91] - 资本充足率从2020年的14.40%提升至2021年的15.28%[91] - 杠杆率从2020年的7.01%提升至2021年的7.81%[92] - 信用风险暴露总额为1.20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表内信用风险暴露1.163万亿元人民币[93] - 市场风险资本要求为3.19亿元人民币[94] - 操作风险资本要求为33.81亿元人民币[96] -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为32.37亿元人民币[96] - 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行业较低水平[31] - 建立起以RAROC为核心、敏捷高效的FTP价格传导机制[31] - 风险加权资产与总资产比例62.98%,较上年下降0.59个百分点[121] - 次级类贷款余额30.4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1亿元[121] - 可疑类贷款余额16.9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0.21亿元[121] - 损失类贷款余额8.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08亿元[121] - 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监管上限为22.5%[121] - 个人住房贷款集中度监管上限为17.5%[121] - 公司交易账簿利率风险管理采用风险价值VaR、压力测试、敏感度分析等多种计量方法[124] - 公司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采用重定价缺口分析、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等计量方法[125] - 公司汇率风险管理通过设定风险承受限额和资产负债货币匹配控制风险[126] - 公司持续完善市场风险三级限额监控监测指标并每日进行监测[123] - 公司推进新一代CMIS系统建设实施项目以提升风险预警能力[123] - 公司贷后管理检查升级为现场走访与技术支持下的非现场检查相结合模式[123] - 公司持续探索风险计量技术与工具的应用并完善内部评级体系[123] - 公司建立前中台分层次多维度交易账簿交易行为分析与收益归因机制[123] - 流动性比例为55.74%[127] - 流动性覆盖率为247.65%[127][128] - 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32.58%[127][129] -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达1300.33474亿元人民币[128] - 未来30天净现金流出为525.07226亿元人民币[128] - 可用稳定资金为7836.74461亿元人民币[129] - 所需稳定资金为5910.89692亿元人民币[129] - 净稳定资金比例较2021年9月30日的129.09%上升至132.58%[129] - 公司无重大操作风险事件[130] - 公司全面部署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活动,开展自查自纠和屡查屡犯专项整治行动[131] - 公司加强规章制度管理并开展清理工作,试行规章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机制[131] - 公司启动机构洗钱风险自评估工作,优化业务和客户的洗钱风险分类指标体系[131] - 公司搭建智能反洗钱平台,不断优化可疑交易监测标准[131] - 公司建立信息科技风险三道防线机制,持续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机制[131] - 公司开展数据安全、外包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等信息科技风险评估[131] - 公司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良好,整体风险可控,为全行业务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31] - 公司声誉风险形势平稳,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声誉事件
沪农商行(601825)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