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5913.0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01%[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3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44%[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2.9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3.53%[14] - 基本每股收益为3.17元/股,同比增长108.55%[15] - 公司营业收入591.31亿元,同比增长29.01%[3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32亿元,同比增长158.44%[31] - 基本每股收益3.17元,同比增长108.55%[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72.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3.53%[181] - 2021年营业收入为591.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01%[18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化纤行业原料成本432.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75%[38] - FDY产品原料成本46.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1%[39] - DTY产品原料成本47.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36%[39] - POY产品原料成本256.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79%[39] - 精对苯二甲酸原料成本0.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67%[40] - 销售费用8000.91万元同比增加0.9%[44] - 研发投入总额14.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47%[44] - 电力采购量和耗用量均为28.03亿千瓦时,价格同比上涨1.02%[71] - 煤炭采购量61.91万吨,耗用量61.47万吨,价格同比大幅上涨79.6%[71] - 蒸汽采购量和耗用量均为295.18万吨,价格同比上涨48.54%[71] - 天然气采购量和耗用量均为8096.77万立方米,价格同比上涨30.08%[7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涉及涤纶预取向丝(POY)、拉伸变形丝(DTY)和全拉伸丝(FDY)等多种差别化纤维[7] - 差别化纤维指通过化学改性或物理变形改进服用性能的纤维新品种[6] - 涤纶预取向丝收入359.59亿元,同比增长58.27%[34] - 化纤行业毛利率11.24%,同比增加4.91个百分点[34] - 化纤业务营业收入579.23亿元,营业成本514.11亿元,毛利率11.24%[74] - 涤纶丝生产量737.62万吨,同比增长12.32%[37] - 涤纶丝销售量718.04万吨,同比增长9.52%[37] - 主营业务收入为580.29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总额的98.14%[188] 各地区表现 - 境内营业收入为561.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3%[36] - 境外营业收入为18.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7%[36] - 境内销售收入561.64亿元,同比增长29.27%;境外销售收入18.65亿元,同比增长7.69%[75] 产能和产量 - 公司年产能达PTA 420万吨涤纶长丝860万吨[26] - 公司具备1000万吨原油加工权益量[26] - 公司拥有420万吨PTA年生产能力[28] - 公司聚合产能约为810万吨/年[28] - 公司涤纶长丝产能约为860万吨/年[28] - 公司聚酯聚合产能约为810万吨,涤纶长丝产能约为860万吨[56] - 中洲公司产能利用率为143.05%[67] - 恒基公司产能利用率为108.30%[67] - 恒通公司产能利用率为105.31%[67] - 恒达厂区产能利用率为114.75%[67] - 恒嘉厂区产能利用率为133.45%[67] - 恒腾一期产能利用率为124.48%[67] - 恒腾二期产能利用率为145.65%[67] - 恒腾三期产能利用率为99.03%[67] - 恒腾四期产能利用率为105.33%[67] - 恒盛公司产能利用率为92.12%[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面临聚酯产能释放导致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压力[85] - 恒阳织造项目2022年投产并将首次进入坯布销售市场[85] - 公司计划通过开发高端功能复合丝和涤锦复合丝实现新产品量产突破[85] - 公司推动制定聚酯涤纶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行业标准[85] - 公司存在原材料和产品价格波动导致的存货跌价风险[87] - 公司参股浙石化项目进入炼化领域但面临资金管理等方面挑战[87] - 公司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面临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压缩利润的风险[88] - 公司采用机器换人和智能制造措施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88] - 公司2022年涤丝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但需关注疫情带来的波动风险[87] - 2022年重点推进嘉通一期恒阳项目等在建技改项目[84]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9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46%[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94亿元,同比下降16.46%[3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5.21亿元,同比下降129.77%[3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5.41亿元,同比上升283.10%[3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7.94亿元同比减少16.46%[4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5.21亿元同比减少129.77%[4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5.41亿元同比增加283.1%[46] 资产和负债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58.3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21%[14] - 总资产为696.9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09%[14] - 总资产696.95亿元,同比增长48.09%[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58.36亿元,同比增长39.21%[31] - 货币资金113.32亿元较上期增长68.49%[49] - 在建工程90.88亿元较上期增长294.08%[49] - 公司总资产增长48.1%至696.95亿元,较上年470.63亿元显著提升[197][199] - 在建工程激增294%至90.88亿元,反映产能扩张投入[197] - 短期借款增长67.3%至127.76亿元,融资规模大幅增加[197] - 存货增长86.4%至53.41亿元,库存水平显著上升[197] - 长期股权投资增长35.3%至171.29亿元,战略投资持续扩大[197]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达302.71亿元,较上年增长21.1%[20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39.2%至358.36亿元[199] - 未分配利润增长59.1%至185.31亿元,盈利积累强劲[199] - 其他应收款激增1924%至13.53亿元,存在大额临时资金往来[200]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大幅增加423倍至21.23亿元,短期偿债压力突增[199] - 资产负债率为48.34%,同比增长7.11%[181] - 流动比率为69.87%,速动比率为47.81%,分别同比增长6.79%和4.46%[181] 项目建设和投资 - 恒翔项目提前一个月于9月进入试生产阶段[23] - 嘉通项目首套聚酯装置于12月22日投产产能30万吨[23][26] - 恒超一期全面达产实现装置满负荷状态[23] - 恒欣公司通过收购海欣纤维形成50万吨聚酯纺丝产能[23][26] - 非公开发行融资19.7亿元优化股份结构[23] - 二期PTA项目超低压蒸汽回收技术每小时发电量约8万度[27] - 公司参股的浙石化二期工程炼油、芳烃、乙烯及下游化工品装置等已全面投料试车[58] - 浙石化项目贡献投资收益44.6亿元[47] - 桐昆(洋口港)聚酯一体化项目报告期内投入资金45.67亿元,累计投入52.5亿元[77] - 佳兴热电扩建项目报告期内投入5.65亿元,累计投入7.04亿元[78] - 恒翔表面活性剂项目报告期内投入1.87亿元,累计投入4.31亿元[78] - 桐昆(沭阳)年产240万吨长丝项目报告期内投入7.34亿元[78] 行业和市场 - 涤纶长丝价格在2021年9月底创下年内新高[22] - 涤纶长丝行业总产量约4300万吨(含工业丝)[24] - 2021年涤纶长丝新增产能近11%[24] - 行业前6家企业聚合产能集中度超60%[24] - 涤纶长丝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0%[28] - 涤纶长丝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13%[28] - 公司连续21年涤纶长丝销量中国第一[29] - 公司产品差别化率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9] - 公司涤纶长丝产品包含六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29] - 聚酯工厂开工率基本稳定在70-85%之间[56] - 行业前6家企业聚合产能集中度约60%[56] - PTA进口依存度从2005年53.3%降至2021年不足0.2%[82] - 2021年PTA新增产能860万吨较预期1600万吨缩减46%[82] - 2022年计划新增PTA产能1360万吨含5套装置[82] - 涤纶长丝行业需承担碳减排责任目标2030年前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82] - PTA行业新装置产能规模达250万吨及360万吨级[82] - 2005-2011年PTA年进口量维持500-700万吨区间[82] - 2013年PTA进口依存度降至9.08%2016年降至1.6%[82] - 产业链利润呈现向下游转移趋势[82]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2]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2]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3] - 公司治理符合规范无重大差异[90]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形[90] - 控股股东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并保障独立性[91] - 公司制定防范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制度并通过董事会审议[91] - 内部控制审计获标准无保留意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121] - 公司2021年度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41] - 公司2021年度无违规担保情况[14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0元(含税)[2] - 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调整为1.24亿股[157] - 公司2021年总股本为2,411,119,493股[163] - 2021年因可转债转股新增股份90,546,063股[160] - 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123,588,456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5.94元[160][162] - 浙江磊鑫实业认购非公开发行全部股份123,588,456股,限售期至2024年10月11日[161][16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0,153户[164] - 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4,908,884股,占比19.28%[165] - 嘉兴盛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25,207,402股,占比9.34%[165] - 浙江磊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23,588,456股,占比5.13%[165] - 陈士良持股106,647,464股,占比4.42%[165] - 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64,908,884股,为控股股东[166] - 嘉兴盛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25,207,402股[166] - 实际控制人陈士良持有公司股份106,647,464股[16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94,467,651股[166] - 浙江磊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23,588,456股,限售期至2024年10月11日[167] - 现金分红政策要求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可分配利润的10%[114]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 董事长陈士良持股106,647,464股,年度内无变动[96] - 董事兼总裁许金祥减持81,200股,减持比例达25%[96] - 董事兼副总裁沈培兴减持72,300股,减持比例达25%[96] - 董事陈士南减持72,300股,减持比例达25%[96] -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裁周军减持72,200股,减持比例达25%[96] - 董事长陈士良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83.53万元[96] - 副董事长陈蕾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21.49万元[96] - 董事兼总裁许金祥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78.66万元[96] - 财务总监费妙奇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77.91万元[96] - 职工代表监事朱国艳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53.45万元[9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实际获得报酬合计1223.63万元[103] - 公司向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支付的薪酬决策程序适用,报酬依据公司薪酬管理制度确定[103] - 陈士良担任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期从2018年9月12日至2021年9月11日[100] - 陈士良担任嘉兴盛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任期从2019年7月8日至2022年7月8日[100] - 陈士良担任浙江磊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任期从2020年1月28日至2023年1月28日[100] - 许金祥担任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任期从2018年9月12日至2021年9月11日[100] - 许金祥担任嘉兴盛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任期从2019年7月8日至202202年7月8日[100] - 许金祥担任浙江磊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任期从2020年1月28日至2023年1月28日[100] - 沈培兴担任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任期从2018年9月12日至2021年9月11日[100] - 陈建荣担任嘉兴盛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任期从2019年7月8日至2022年7月8日[100] - 陈士良担任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副董事长[101] - 陈士良担任广西桐昆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长[101] - 公司年内共召开董事会会议10次,其中现场会议2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8次[106] - 审计与风险防范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5次会议[108] - 所有董事年内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10次,亲自出席率100%,无缺席情况[105] - 董事会下设三个专门委员会:审计与风险防范委员会、提名与薪酬考核委员会、战略与发展决策委员会[107] - 报告期内共召开10次董事会会议,包括八届七次至八届十六次会议[104] - 独立董事陈智敏在6次董事会中以通讯方式参加[105] - 独立董事刘可新在7次董事会中以通讯方式参加[105] - 独立董事王秀华在7次董事会中以通讯方式参加[105] - 2021年三次董事会均全票通过季度报告(4月27日Q1、8月16日半年报、10月28日Q3)[109] 员工和人力资源 - 母公司员工总数6,548人,主要子公司员工总数18,552人,合并员工总数25,100人[111] - 生产人员占比88.9%(22,319人),技术人员占比7.1%(1,790人),销售人员占比2.5%(626人)[111]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7.2%(1,813人),大专学历占比13.6%(3,425人),大专以下学历占比79.2%(19,862人)[111] - 研发人员1340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5.34%[45] - 劳务外包总工时8,486小时,支付报酬总额345.58万元[114] - 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0[111] 环保和社会责任 - 公司及5家子公司被列为环境重点排污单位(桐昆股份、恒通化纤、恒腾公司、恒盛公司、嘉兴石化)[124] - 报告期内公司无环保违规事件及处罚记录[124] - 公司被评选为工信部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60] - 公司主持项目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60] - 公司成功申报省部级以上科技补助类项目1项,科技创新平台2个,荣誉奖7项[60] - 公司牵头主持行业、团体标准2项,参与5项行业标准制修订[60] - 恒通公司COD排放总量1.434吨,仅占核定排放量16.94吨的8.5%[125] - 恒通公司氮氧化物排放总量130.305吨,占核定排放量426.73吨的30.5%[125] - 恒盛公司二氧化硫排放总量40.68吨,占核定排放量120.02吨的33.9%[128] - 恒盛公司氮氧化物排放总量67.76吨,占核定排放量164.6吨的41.2%[128] - 某公司COD
桐昆股份(601233)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