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6.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86%[21] - 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265,281.55万元同比下降12.86%[39] - 营业收入265,281.55万元,同比下降12.86%[40][42] - 营业总收入为26.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8%[19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63.85%[21]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06.07万元同比增长263.85%[39] - 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343,757,784.41元[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1.54%[21] - 营业利润为4.7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41亿元人民币增长239.6%[19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8356.76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91] - 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04,060,678.10元[98] - 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83,567,613.61元[98] - 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73,422,125.01元[9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股,同比增长266.67%[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19元/股,同比增长566.67%[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0.06元人民币增长266.7%[19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32%,同比增加5.89个百分点[23] - 综合收益总额为3.5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9984.39万元人民币增长255.4%[19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70,406.79万元,同比下降24.95%[40][42] - 营业总成本为22.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8%[190] - 研发费用6,266.47万元,同比增长15.10%[40] - 研发费用为6266.47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5444.27万元人民币增长15.1%[19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1.76%至6,348.41万元[54]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9.65%至25,159.57万元[54] - 管理费用为2.5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3.58亿元人民币下降29.6%[191] - 资产减值损失为5223.66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34亿元人民币下降60.9%[191] 各业务线表现 - 航空新材料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58,039.03万元同比增长13.05%[34] - 航空新材料业务实现利润总额24,646.06万元同比增长19.75%[34] - 机床装备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7,681.80万元同比增长20.31%[36] - 房地产业务实现销售收入89,560.72万元[37] - 航空工业复材实现销售收入149,224.59万元同比增长14.17%[34] - 航空工业复材实现净利润21,531.03万元同比增长28.63%[34] - 地产行业营业收入89,560.72万元,同比下降40.26%[43] - 航空新材料行业营业收入158,039.03万元,同比增长13.05%[43] - 地产行业营业成本42,062.39万元,同比下降62.17%[43] - 新材料行业毛利率29.93%,同比增加1.83个百分点[43] - 机床产品销量582台,同比下降12.61%[46] - 新材料行业材料费成本73,951.03万元,同比增长13.77%[48] - 地产行业开发成本同比下降64.25%至36,334.84万元,占总成本比例从44.76%降至21.32%[50][51] - 新材料产品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3.77%至73,951.03万元,占总成本比例从28.63%升至43.40%[50] - 江苏致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8亿元人民币[75] -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为2.15亿元人民币[75] - 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为26.53亿元人民币,其中复合材料收入金额为14.47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总额的54.55%[17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3.34%[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8,839.92万元,同比下降543.34%[4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43.34%至-68,839.92万元[5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恶化[19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0亿元人民币,投资支出增加[19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6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借款增加[19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0.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1%[196]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78亿元人民币,同比基本持平[197]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8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3%[197]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21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2%[197]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101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0.8%[19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5.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0%[19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1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29.4%[19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32.36%至92,159.5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9.18%降至12.00%[59] - 货币资金减少至9.22亿元,同比下降32.4%[183] - 货币资金为1.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3%[187] - 存货同比增长50.97%至287,300.9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6.78%升至37.40%[59] - 存货增加至28.73亿元,同比增长51.0%[183] - 合并财务报表存货总额为28.73亿元人民币,其中发出商品金额为8.05亿元人民币,占存货总额的28.03%[176] - 应收账款增至9.01亿元,同比增长6.9%[183] - 其他应收款为4.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5.2%[187] - 预付款项减少至1.15亿元,同比下降31.4%[183] - 在建工程增至2.14亿元,同比增长58.6%[183] - 开发支出增至0.54亿元,同比增长119.4%[183] - 长期股权投资为29.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188] - 短期借款新增3.35亿元[183]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316.67%至25,00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84%升至3.25%[60] - 长期借款增至2.50亿元,同比增长316.7%[183] - 应交税费增至1.98亿元,同比增长173.0%[183] - 未分配利润增加至5.37亿元(增幅67.87%)因本期利润增长[61][62] - 未分配利润为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9%[186] - 盈余公积增加至1.42亿元(增幅157.52%)因中航复材计提法定及任意公积金[61][62] - 专项储备增加至560.36万元(增幅805.36%)因中航复材计提安全生产费用[61][6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7.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6%[21] - 总资产为76.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0%[21] - 资产总计76.82亿元,同比增长8.1%[183] - 资产总计为76.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186] - 负债合计为20.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8%[189]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8.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18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7.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186] 关联交易与客户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20,54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5.44%[53] - 关联交易总额为13.359亿元,占报告披露总额的81.05%[117] - 公司向成都飞机工业集团销售商品预浸料金额为231,025,540.27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4.02%[113] - 公司向沈阳飞机工业集团销售商品预浸料金额为422,580,835.35元,占同类交易比例25.64%[114] - 公司向江西昌河航空工业销售商品预浸料金额为203,822,148.59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2.37%[114] - 公司向昌河飞机工业集团销售商品预浸料金额为84,525,231.00元,占同类交易比例5.13%[113] - 公司向哈尔滨哈飞航空工业销售商品预浸料金额为80,897,611.86元,占同类交易比例4.91%[114] - 公司向惠阳航空螺旋桨销售商品预浸料金额为19,062,956.57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16%[114] - 公司向北京航空技术制造研究院销售商品预浸料金额为13,145,056.00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80%[113] - 公司向陕西陕飞锐方航空装饰销售商品预浸料金额为4,675,596.00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28%[114] - 公司向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销售商品预浸料金额为2,676,651.30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16%[114] - 公司向郑州飞机销售商品预浸料金额为1,893,430.59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11%[114] - 向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预浸料收入为1.296亿元,占关联交易总额的7.87%[116] - 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销售预浸料收入为9507.53万元,占关联交易总额的5.77%[115] - 向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销售预浸料收入为708.5万元,占关联交易总额的0.43%[116] - 向中国航空工业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销售预浸料收入为539.81万元,占关联交易总额的0.33%[115] - 向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销售预浸料收入为278.28万元,占关联交易总额的0.17%[116] - 向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销售预浸料收入为227.48万元,占关联交易总额的0.14%[116] - 向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销售预浸料收入为390.17万元,占关联交易总额的0.24%[115] - 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销售预浸料收入为333.6万元,占关联交易总额的0.20%[1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目标为26.96亿元,利润总额目标为2.96亿元[84] - 航空新材料业务2019年营业收入目标18.94亿元,利润总额目标2.99亿元[84] - 装备业务2019年营业收入目标2.05亿元,利润总额目标-0.39亿元[84] - 房地产业务2019年营业收入目标5.60亿元,资金回笼目标9.52亿元,利润总额目标1.06亿元[84] - 公司计划实现新产品收入占年度经营收入30%以上[87] - 房地产业务按"进中求退"战略三年内稳步退出,确保股东利益[89] - 航空工业承诺推动南通科技在重组完成后5年内有序退出房地产业务[101] 公司业务与技术能力 - 航空工业复材园区占地546亩,拥有国内唯一大规格自动化芳纶纸蜂窝生产线[32] - 南通机床制造基地园区占地332亩,具备年产各类加工中心1500台能力[32] - 波音B787复合材料结构重量占比达50%,空客A350高达52%[30] - 优材百慕完成30个机型刹车装置零部件国产化,为首家获CAAC-PMA企业[30] - 公司拥有232台机械加工生产设备,机床制造厂房面积74000平方米[32] - 航空复合材料业务覆盖民机预浸料、蜂窝芯材等原材料制造[30] - 轨道交通领域CRH380A型车取得生产许可证[32] - 机床装备业务聚焦高端数控机床和航空专用装备制造[30] - 复合材料技术向汽车、新能源领域应用拓展[30] - 公司形成航空新材料与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双主业格局[30] - 公司完成B757、B737飞机刹车盘副适航取证及CRH5、CRH380AL动车组制动闸片生产许可取证[87] - 公司推动汽车复材零部件示范线建设,布局汽车轻量化技术[88] - 全球航空复合材料市场北美占比58%,欧洲占比38%,亚太地区仅占4%-5%[76] - 赫氏公司在航空碳纤维市场份额约25%,碳纤维预浸料市场份额约40%[76] - 日本东丽、帝人与三菱丽阳占据全球近80%碳纤维市场份额[76] - 中国民航2018年运输总周转量1206.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4%[77] - 全国高铁营业里程2018年底超过2.9万公里[79] - 机床工具行业受需求结构升级影响,非数控机床需求快速萎缩[82] 投资与项目进展 - 公司投资4500万元人民币设立北京航为,持股比例为18%[72] - 公司出资2250万元参股设立北京航为公司,持股比例为18%[118] - 航空工业复材2号实验厂房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616万元人民币,2018年完成投资10877万元人民币[73] - 优材百慕生产线扩建项目总投资10051万元人民币,2018年投入资金2819.26万元人民币[73] - 南通民用预浸料产业化项目产能为年产50万平方米,2018年完成投资1450万元人民币[74] - 房地产项目新开工面积2.79万平方米在建工程面积8.59万平方米[37] 股东结构与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中航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597,081,381股占比42.86%[134] - 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6%[142]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持股101,872,396股占比7.31%[134] - 北京京国发股权投资基金持股89,709,790股占比6.44%[134] - 南通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87,744,172股占比6.30%[134]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持股46,723,848股占比3.35%[134]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持有公司股份46,723,848股[137] - 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持有公司股份43,564,700股[137] - 中国建设银行-鹏华中证国防指数分级基金持有公司股份11,211,962股[137] - 新华人寿保险-分红团体分红产品持有公司股份10,253,228股[137] - 中国农业银行-南方军工改革混合基金持有公司股份5,844,142股[137] - 中国农业银行-中证500ETF持有公司股份4,717,113股[137] - 航空工业集团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控制多家上市公司包括中航沈飞76%和中航光电44%[142] - 北京国管中心与京国发基金因股权控制关系构成一致行动人[137] - 前十名股东持股比例合计达71.49%[134][135] - 年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1,434户[133] - 限售股解禁总数达602,729,252股[131] - 报告期内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128] - 公司董事会于2018年3月15日完成换届选举,提名9名董事候选人[152] - 公司监事会于2018年3月15日完成换届选举,提名3名监事候选人[152] - 2018年4月12日股东大会选举产生9名董事,包括6名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152] - 2018年4月12日董事会选举李志强为董事长,聘任张军为总经理[152] - 2018年6月15日董事会调整成员,王晨阳不再担任董事[152] - 2018年8月22日股东大会通过张迪担任第九届董事会董事[152] - 李志强在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担任院长职务[154] - 周训文在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担任副院长职务[154] - 王健在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担任总会计师职务[154] - 庄仁敏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担任高级专务职务[151] - 公司2018年新聘任王健、沈百安、张迪为董事,潘立新为独立董事[158] - 公司2018年新聘任刘向兵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毛继润为副总经理[158] - 公司2017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18年4月12日召开,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8月22日召开[165]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次,其中现场会议次数为3次,通讯方式召开会议次数为3次[168] - 董事李志强本年应参加董事会次数6次,亲自出席5次,以通讯方式参加3次,委托出席1次,出席股东大会次数1次[167] - 董事张军本年应参加董事会次数6次,亲自出席5次,以通讯方式参加3次,委托出席1次,出席股东大会次数1次[167] - 董事王健本年应参加董事会次数5次,亲自出席5次,以通讯方式参加3次,出席股东大会次数2次[167] - 董事周军辉本年应参加董事会次数6
中航高科(600862) - 2018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