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9]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0.05%[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20.84万元,同比增长13.06%[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4亿元,同比增长74.72%[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61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29%[11] - 总资产35.4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21%[11] - 基本每股收益0.1634元/股,同比增长13.08%[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85%,较上年增加0.29个百分点[11]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89.92万元[1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0.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820.84万元,同比增长13.06%[1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并资产总计35.40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98亿元增长1.1%[58][59][6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并流动资产合计7.2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10亿元增长2.7%[5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并流动负债合计11.60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06亿元下降11.1%[5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并非流动负债合计5.90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6亿元增长45.3%[5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母公司资产总计27.3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89亿元增长5.5%[6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8.03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27亿元增长10.4%[6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1.96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8亿元增长65.8%[5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收票据为868.45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82.76万元下降80.2%[5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长期借款为4.2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5亿元增长79.1%[5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分配利润为3.9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66亿元增长8.4%[60]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7.01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7.01亿元略有增长[63]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6.69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6.62亿元有所增加[63] -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4474.54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4461.79万元略有增长[64] - 2023年上半年利润总额5087.21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4385.40万元增长16.00%[64]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4068.18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985.00万元增长36.29%[64]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20.84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4263.79万元增长13.06%[64]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634元/股,2022年上半年为0.1445元/股[65] - 2023年6月末负债合计12.99亿元,较2022年末的11.01亿元有所增加[62] - 2023年6月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4.33亿元,较2022年末的14.89亿元有所减少[62] - 2023年6月末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27.32亿元,较2022年末的25.89亿元有所增加[62]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1,118,495.61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19,644,173.02元下降15.48%[66] -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 -7,935,901.45元,2022年上半年为 -509,495.70元[66]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 -2,830,920.06元,2022年上半年为 -754,434.35元[6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113,987.01元,2022年上半年为76,759,073.56元[68]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0,452,069.09元,2022年上半年为 -44,830,118.13元[69]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088,422.51元,2022年上半年为183,605,021.52元[69]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18,900,087.88元,2022年上半年为942,320,258.22元[68] - 2023年上半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95,903,227.42元,2022年上半年为397,368,486.38元[68] - 2023年上半年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71,500,000.00元,2022年上半年为523,500,000.00元[69] - 2023年上半年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307,290,000.00元,2022年上半年为269,660,000.00元[6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8亿元,流出小计3.56亿元,现金流量净额1.24亿元,而2022年同期净额为 - 2535.11万元[7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09.27万元,流出小计8005.16万元,现金流量净额 - 6795.89万元,2022年同期净额为 - 557.81万元[70]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44亿元,流出小计2.11亿元,现金流量净额3319.41万元,2022年同期净额为1.82亿元[70][71]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8886.02万元,期初余额2971.06万元,期末余额1.19亿元;2022年同期净增加额1.51亿元,期初余额1.76亿元,期末余额3.27亿元[71]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变动金额中,综合收益总额4820.84万元,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 1880.79万元,利润分配 - 1748.18万元[72][73]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变动金额中,综合收益总额4263.79万元,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 1999.99万元,利润分配 - 2950.32万元[74]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4.25亿元,2022年同期为3.89亿元[70] - 2023年上半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2.69亿元,2022年同期为2.98亿元[70] - 2023年上半年取得借款收到现金2.44亿元,2022年同期为3.76亿元[70] - 2023年上半年偿还债务支付现金1.6亿元,2022年同期为1.32亿元[70][7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432,975,489.93元,较期初减少55,815,767.28元[76]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 - 2,830,920.06元[76] - 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中其他项为35,503,043.10元[76] - 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为 - 17,481,804.12元[76] - 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452,182,359.87元,较期初减少50,257,533.86元[77]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 - 754,434.35元[77] - 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中其他项为19,999,859.31元[77] - 2022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为 - 29,503,240.20元[77] 利润分配 - 本报告期不分配、不转增[4]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转增[31] 业务布局 - 公司推进“大健康+大商业”双主业,业务涵盖医药、医疗器械、商业及会展运营[13] - 医药业务在售药品97种,围绕消化、呼吸、抗感染等领域布局,以自产自销为主[13] - 医疗器械业务拥有以可吸收生物医学材料为主的产品体系,采用“以研助产”“以销定产”模式[14] - 商业运营业务运营汉商银座等项目,以购物中心业态为主,经营模式有联营、租赁等[14] - 会展运营业务依托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推进自办展业务,计划扩大规模提高毛利率[14][15] - 公司在售化药、中药77种,核心产品在细分领域领先,通窍鼻炎颗粒获相关奖项[16] - 2022年公司推进东方药业破产重整,补充92种产品至产品组合[16] 行业数据 - 2023年1 - 6月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营收12496亿元,同比降2.9%,利润总额1794.5亿元,同比降17.1%[13] - 2023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14] 销售与研发 - 公司组建400余人销售团队,产品落地国内超1万家医院,覆盖近30万家连锁药店门店、超2万家诊所[17] - 全球I类创新药DDCI - 01项目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正启动罕见病肺动脉高压(PAH)适应症IIa临床试验,提交前列腺增生(BPH)适应症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17] 股权变动 - 2023年1月公司取得华科生殖医院出资人81.34%股权,股权交割完成,直接及间接持有其76%出资份额[19] 费用情况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99%,主要系营业收入增加相应成本增加[21]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85%,主要系公司严控费用支出[21]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0.60%,主要系公司强化内部管理,费用支出减少[21]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0.35%,主要系公司增加了银行贷款[2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53%,主要系公司创新药研发费用增加[21] 资产负债情况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195,546,962.77元,占总资产5.52%,较上年期末增长65.76%[22] - 应收款项期末金额178,304,070.38元,占总资产5.04%,较上年期末下降12.78%[22] - 存货期末金额229,307,213.58元,占总资产6.48%,较上年期末增长11.48%[22] - 固定资产期末金额1,266,433,905.01元,占总资产35.77%,较上年期末下降2.31%[22] - 在建工程期末金额38,864,786.50元,占总资产1.10%,较上年期末增长49.41%[22] - 短期借款期末金额390,629,463.87元,占总资产11.03%,较上年期末下降2.79%[22] - 合同负债期末金额7,762,259.75元,占总资产0.22%,较上年期末下降75.34%[22] - 长期借款期末金额420,500,000.00元,占总资产11.88%,较上年期末增长78.94%[22] 子公司情况 - 成都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子公司,注册资本12,000万元,总资产147,801.57万元,净资产85,499.53万元,营业收入55,262.97万元,营业利润7,137.98万元,净利润6,121.82万元[25] 风险与应对 - 公司面临行业政策、研发创新、产品降价等风险,将采取相应措施应对[25][26][27] 人事变动 - 2023年5月19日公司聘任王冠南为副总裁,任期与本届董事会任期一致[30] 环保情况 - 汉商集团孙公司迪康长江为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2020年7月30日获国家排污许可证,多项污染物排放未超标,如总磷排放浓度0.10mg/L,标准为0.5mg/L [32] - 迪康长江废水依托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治理工艺符合相关要求,处理后可达标排放[33] - 迪康长江在建设项目实施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完成后办理环保竣工验收手续,执行环评及“三同时”规定[34] - 迪康长江编制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于2020年6月29日通过备案,有效期3年,新版正在重新编制[35] - 迪康长江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并通过审核,2022年污染物排放均合格,污水总排口安装在线监测设备[36] - 公司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污染治理,重视环保法律法规宣传贯彻[37] - 迪康药业和迪康中科为非重点排污单位,废水、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锅炉废气监测合格[39] - 迪康药业和迪康中科建有完善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配备应急物资并定期演练[39] -
汉商集团(600774)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