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464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38%[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61%[2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2%[26] - 基本每股收益1.50元/股,同比增长33.93%[29] - 稀释每股收益1.50元/股,同比增长44.23%[2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62%,同比增加3.21个百分点[29] - 公司营业收入4647.56亿元同比增长32.38%[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2亿元同比增长30.61%[4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4567.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64%[82] 各业务线表现 - 供应链管理业务营业收入4564.06亿元同比增长38.14%[48] - 供应链管理业务毛利额65.96亿元同比增长141.08%[48] - 供应链管理业务营业收入4564.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14%占公司总营收98.20%[90] - 房地产经营业务营业收入39.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28%毛利率减少7.98个百分点[90][91] - 金融服务业务营业收入44.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60%毛利率增加8.62个百分点[90][91] - 金融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4.02亿元[54] - 国贸期货客户权益规模创新高[54] - 国贸期货分类评级结果为A类A级[54] - 国贸艾迪康全年完成检测样本320万人次[58] - 供应链管理业务聚焦数字化整合,金融服务业务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129] - 公司健康科技业务重心放在医疗器械供应链、生产研发及养老产业等领域[136] 各地区表现 - 境内营业收入4050.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24%毛利率减少0.62个百分点[90] - 境外营业收入597.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9%毛利率增加2.19个百分点[90] - 公司进出口总额179.42亿美元同比增长88.19%[48] - 一带一路沿线贸易规模近800亿元同比增长33.33%[48] - 公司期货分支机构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成都等多地[6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8.78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16.85亿元[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8.78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16.85亿元人民币[8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1.78%[8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9.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8.82%[8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因退出房地产行业土地储备现金流出减少[8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因地产资金拆借净流入减少[86] 资产和负债结构变化 - 应收账款增加46.36%至55.5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35%升至5.68%[106] - 存货减少37.24%至313.5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44.04%降至32.07%[106] - 短期借款减少63.97%至40.7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9.98%降至4.17%[110] - 其他应付款减少67.23%至14.9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4.02%降至1.53%[113]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加193.65%至37.8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14%升至3.87%[113] - 长期借款减少85.56%至15.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9.24%降至1.55%[113] - 应付债券减少71.32%至9.9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07%降至1.02%[113] - 资本公积增加32.47%至46.2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08%升至4.73%[115] - 应收质押保证金减少68.57%至7465.9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21%降至0.08%[106] - 在建工程增加1565.85%至1.9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01%升至0.20%[110] - 受限资产总额达87.42亿元人民币,包括货币资金39.91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39.95亿元及固定资产13.76亿元等[1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90.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7%[29] - 总资产977.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82%[29] 投资和金融资产 - 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变动64.51亿元对利润影响金额25.58亿元[4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1.23亿元,报告期损益为2.56亿元[121]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长9.21亿元,报告期损益为4.26亿元[121] - 对外股权投资额同比大幅下降85.55%至1.59亿元,减少93.82亿元[120] 子公司表现 - 主要子公司宝达投资(香港)净利润达2.55亿元,总资产53.17亿元[125] - 国贸期货净利润1.48亿元,期货经纪业务收入增长推动利润上升[125] - 海南国贸实业净利润2.23亿元,主营收入62.23亿元[125] - 厦门启润实业净利润1.66亿元,主营收入15.98亿元[12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7.39亿元人民币[38] - 转让国贸地产股权产生投资收益增加[86] 股东回报和分红 - 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人民币5,836,546,878.23元[7]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5元(含税)[7] - 公司总股本2,117,666,057股[7]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058,833,028.50元(含税)[7] - 现金分红比例为31.04%[7] 数字化和平台建设 - 国贸云链客户自助下单金额超30亿元[50] - 数字化平台全年节约成本超千万元[52] - 公司拆解出22项数字化转型场景[66] - 公司将持续提升研发和数字化能力,打造"数字国贸"[136] 供应链和物流能力 - 自管仓库面积254.3万平方米[75] - 合作管理仓库超3000个[75] - 自有大型远洋船舶6艘,管理船舶10艘[75] - 期货交割仓库数量共7个[75] - 公司与产业链上下游8万余家合作伙伴合作[65] - 在手一体化项目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89亿元[50] 融资和授信 - 公司年授信额度约1500亿元人民币[80]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362.67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7.81%[9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424.22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9.04%[9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2022年经营收入将超过5000亿元[135] - 公司预计2022年成本费用控制在4960亿元[135] - 公司供应链管理业务将深入碳中和领域研究并开展碳排放权交易[135] - 公司金融服务业务将深化与主业及上下游产业的多维度战略协同[136] - 公司供应链管理业务面临俄乌冲突和地缘政治危机对大宗商品供应链的冲击[140] - 公司金融服务业务面临业务拓展和风控管理压力加大的挑战[141] - 公司健康科技业务存在技术专业性强和投资不确定性大的风险[142]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已完成房地产项目委托管理,避免与控股股东在房地产行业产生同业竞争[149] - 控股股东国贸控股承诺通过行使股东权利减少或消除实质性同业竞争[149] - 公司于2021年6月将国贸地产100%股权和国贸发展51%股权转让给国贸控股,基本退出房地产行业[149] - 公司出售国贸地产100%股权及国贸发展51%股权予国贸控股[122]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 - 2021年2月26日公司董事长许晓曦辞职,高少镛接任董事长,吴韵璇被聘任为公司总裁[167] - 2021年5月13日公司聘任范丹、朱大昕、蔡莹彬、曾源为副总裁,范丹兼任董事会秘书,曾源兼任财务总监[170] - 2021年12月20日蔡莹彬被聘任为公司常务副总裁[170] - 2022年1月17日王晓峰、王永清被聘任为公司副总裁[170] - 2022年3月11日副总裁兼财务总监曾源辞职,余励洁接任副总裁兼财务总监[170] - 2022年4月12日曾源当选为公司第十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170] - 公司董事李植煌于2022年3月11日因工作调整辞去董事职务[170] - 公司监事林瑞进于2022年3月11日因工作调整辞去监事职务[170] - 原独立董事郑甘澍连任满六年,2022年1月24日彭水军当选为新任独立董事[170] - 2022年1月陈纯当选为公司第十届监事会监事[170] - 许晓曦从原董事长职位离任(工作调整)[178] - 高少镛被选举为新任董事长[178] - 吴韵璇被选举为董事并被聘任为总裁[178] - 蔡莹彬被聘任为常务副总裁[178] - 曾源被选举为董事,余励洁被聘任为副总裁兼财务总监[178] - 王晓峰被聘任为副总裁[178] - 王永清被聘任为副总裁[178]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和薪酬 - 董事长高少镛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20,000股,年末持股数达41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323.07万元[157] - 董事兼总裁吴韵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20,000股,年末持股数达33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327.99万元[157] - 董事肖伟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36.60万元,未持有公司股份[157] - 董事曾源年末持股数20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63.85万元[157] - 常务副总裁蔡莹彬持股从310,000股增至330,000股,二级市场增持20,000股,增幅约6.5%[161] - 副总裁范丹持股从310,000股增至330,000股,二级市场增持20,000股,增幅约6.5%[161] - 副总裁吴江榕持股310,000股因回购注销全部减持[163] - 副总裁熊之舟持股310,000股因回购注销全部减持[163] - 离任职工代表监事毛敏敏报告期内持股73,650股[163] - 现任职工代表监事曾健持股46,600股[161] - 独立董事刘峰、戴亦一各领取董事津贴15万元[161][163] - 副总裁朱大昕持股310,000股未变动[161] - 副总裁王晓峰持股200,000股未变动[161] - 副总裁王永清持股200,000股未变动[161]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实际报酬合计为2000.43万元[178] - 公司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依据第九届董事会2021年度第一次会议及2020年股东大会通过的制度确定[178] - 公司独立董事津贴按照2019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议案执行[178] 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运作 - 公司报告期内召开董事会会议21次,专门委员会会议24次[146] - 2021年董事会共召开21次会议,其中现场会议2次,通讯方式会议15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4次[188] - 所有董事2021年亲自出席率100%,无缺席或委托出席情况[185] - 董事会审议通过重大资产交易包括转让正奇金融控股股份[181]和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10%股权[184] - 董事会批准参与先正达集团IPO战略配售[184] - 董事会通过向华鑫信托申请永续债融资[184]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0年年度报告及14项相关议案[181] - 董事会通过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181]、半年度报告[184]和第三季度报告[184] - 董事会完成注册资本变更及公司章程修订[181] - 董事会通过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回购注销及价格调整[181] - 董事会下设6个专门委员会,包括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委员会[189] -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召开8次会议[190] - 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2020年度审计费用支付及续聘2021年度审计机构议案[190] - 审计委员会确认2020年年度报告真实完整反映公司财务状况[194] - 审计委员会批准2020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资产核销事项[194] - 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194] - 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2021年半年度报告[197] - 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197] -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196] - 提名委员会提名6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和3名独立董事候选人[197] - 提名委员会选举产生总裁1名、副总裁4名及财务总监等高级管理人员[197]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200] - 2021年4月21日会议审议通过公司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绩效管理制度并确认2020年年报董监高薪酬披露[200] - 2021年5月13日会议选举戴亦一担任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并通过2021年度董事长及高管绩效考核办法[200] - 2021年8月16日会议全票通过修订公司薪酬管理制度议案[200] - 2021年10月11日会议全票通过修订熊之舟副总裁2021年1-5月绩效考核责任书议案[200] - 战略发展委员会2021年5月13日选举许晓曦担任委员会主任委员[200] - 2021年12月3日会议全票通过国贸健康科技"十四五"战略规划及公司2021年战略规划检核报告[200] - 预算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5次会议[200] - 2021年4月9日会议全票通过公司2021年度预算方案[200] - 2021年7月16日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0年度预算执行报告及2021年一季度预算执行报告[200] 股东大会 - 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月24日召开,审议通过8项议案包括申请年度银行综合授信额度[150] - 公司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5月13日召开,审议通过10项议案包括2020年年度报告[154] - 公司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6月28日召开,审议通过2项议案包括出售资产暨关联交易议案[154] 荣誉和资质 - 公司位列《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贸易子榜单第2位[64] - 公司入选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64]
厦门国贸(600755)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