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197.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2%[1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97.95亿元[19]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达197.95亿元,同比增长10.82%[47][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0亿元[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0亿元,同比增长1.79%[47][4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1.79%,主因工作量增长及毛利率提升[51] - 扣除合营公司一次性减值及递延税影响后,净利润实际同比增长80.72%[5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股,与2020年持平[1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4%,同比增加0.03个百分点[13]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9亿元[15]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4亿元净利润扭转去年同期亏损[158]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177.07亿元,同比增长10.52%[48][49] - 财务费用0.45亿元,同比下降62.80%,主要因汇兑净损失减少0.81亿元[49][50] - 研发费用9.29亿元,同比下降5.48%[48][50] - 研发费用较2020年减少0.54亿元,主要因深水科研项目集中结题[66] - 税金及附加0.77亿元,同比下降46.51%,主要因出口额减少导致出口退税附加减少[51] - 工程费用中船舶分包费7.07亿元,同比下降45.36%,主因自有船舶利用率提升[58][59] - 材料成本36.37亿元,同比增长52.82%,主因钢材库存增加及钢价上涨[56] - 三项费用占收入比例6.26%未达5%控制目标主因研发费用增1.06亿元及财务费用增0.31亿元[9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10%[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0.10%[48][5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46亿元,同比增加流出6.19亿元[48][5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69亿元,净流出同比增加6.60亿元[48][50] 业务线表现 - 海洋工程收入117.72亿元(同比下降18.02%),毛利率12.43%(同比增加2.92个百分点)[54] - 非海洋工程收入80.23亿元(同比增长129.03%),毛利率7.79%(同比下降5.77个百分点)[54] - 公司完成钢材加工量24万结构吨,较上年同期26.70万结构吨减少10%[22] - 海上作业投入2.22万船天,较上年同期1.58万船天增长41%[22] - 铺设海底管线276公里[22] - 报告期公司共运行59个项目,其中境内传统油气领域项目40个,LNG项目9个,境外传统油气领域项目9个[22] - 焊接一次合格率达到99.8%[29] - 公司2021年建造工作量下调至24.03万结构吨较年初预计减少25%[97] - 公司2021年上半年LNG业务收入较快增长[158] - 公司承揽漳州、宁波、龙口、唐山等地大型LNG工程项目,2021年新增珠海、唐山LNG项目[90] 地区和市场表现 - 境外收入52.95亿元(同比增长81.77%),毛利率-3.15%(同比改善16.67个百分点)[54]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94.81%,其中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占比54.20%[60][61] - 境外资产规模为16.6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79%[75] - 本年度新签市场开发合同253.43亿元,其中国内合同额约243.49亿元[26] - 珠海LNG二期和唐山LNG二阶段项目合计金额超过53亿元[26] - 市场承揽额创近年来新高[125] - 公司2021年积极开拓市场取得良好市场份额[15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末增加17.32亿元,增长38.27%至62.56亿元[70][71] - 预付款项较上年末增加3.27亿元,增长106.48%至6.34亿元[70][72] - 合同资产较上年末增加9.85亿元,增长51.10%至29.13亿元[70][72] - 在建工程较上年末减少11.05亿元,下降54.05%至9.39亿元[70][72] - 合同负债较上年末增加3.71亿元,增长60.49%至9.84亿元[70][7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增加1.65亿元,增长151,400.92%至1.65亿元[70][72] - 预计负债较上年末减少2.37亿元,下降72.27%至0.91亿元[70][72][73] - 总资产较上年末增加13.72亿元,增长4.12%[74] - 负债总额较上年末增加12.79亿元,增长12.05%[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上年末增加0.91亿元,增长0.40%[74] - 期末总资产346.54亿元,资产负债率34.33%[19]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7.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0%[12] - 2021年末总资产为346.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12]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08.7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6.32%[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80%至0.002元/股[1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达1.74亿元[16] - 理财产品收益贡献1.64亿元非经常性损益[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净值型理财产生投资收益1.34亿元[18] - 投资收益-3.86亿元,同比减少4.17亿元,主因合营公司中海福陆重工亏损及资产减值影响[51] 子公司和合营公司表现 - 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2.74亿元,占合并净利润超10%[82][84] -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净利润1.45亿元,占合并净利润超10%[82][85] - 海洋石油工程(珠海)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5.62亿元,较上年增亏4.80亿元[82][85] - 海油工程国际有限公司净利润1.18亿元,占合并净利润超10%[82][85] - 海油工程加拿大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66亿元,净利润0.09亿元,较上年同期0.57亿元下降84.21%[86] - 海油工程加拿大有限公司净利润下降因当前项目毛利偏低,对比上年长湖西南项目毛利较好[86] 管理层讨论和业绩指引 - 中国海油2022年资本支出预算900-1000亿元,较2021年900亿元稳中有升[90] - 公司"十四五"规划明确以EPCI总包能力建设为核心发展策略[95] - 预计2022年收入较2021年增长约20%[99] - 2022年目标营业成本占比控制在90%以内三项费用占比控制在6%以内[99] - 2022年国内有11个海上油气田项目需建成投产[99][101] - 公司2021年收入197.95亿元同比增长10.82%低于年初20%增长目标[97] - 营业成本占收入比例89.4%优于91.5%控制目标[97] - 公司美元汇率风险净敞口规模压降60%[97] 技术和能力建设 - 流花11-1平台导管架设计高度338米,重量超37000吨[21] - 陆丰15-1平台导管架高度302米[21] - 公司总包的陵水17-2深水气田工程项目投产初步形成了1500米级超深水油气田工程能力[36] - 公司具备300米水深以内海上油气田开发设计建造安装维修整套成熟技术能力[39] - 公司拥有设计人员千余人覆盖可行性研究到安装设计等专业服务[39] - 具备3万吨级组块海上浮托安装能力和3万吨级导管架滑移下水能力[39] - 制造场地年加工制造能力超过20万钢结构吨[39] - 配备大型深水船舶7艘包括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的海洋石油201船[41] - 具备3000米级水下工程作业能力拥有17台水下机器人[41] - 公司正推进300米至1500米深水海域工程项目[107]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总额为9.29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69%[64][66] - 研发人员数量为1,404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7.70%[65] 健康安全环保(HSE)表现 - 全年投入人工时6901万个,同比上升8.6%[27] - OSHA统计损工事件率和应记录事件率均为0.003,分别下降84.6%和89.8%[27] - 青岛子公司2021年废气有组织排放量:苯0.095吨 甲苯0.247吨 二甲苯1.349吨 非甲烷总烃4.51吨 颗粒物3.793吨[179] - 青岛子公司2021年废水排放量3.79万立方米 COD排放总量3.3吨 氨氮排放总量0.107吨[179] - 青岛子公司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及环保行政处罚[179] - 公司拥有19艘工程施工船舶,未发生船舶环境污染事故[185] - 公司完成全部8条船舶的生活污水系统零排放改造[186] - 公司环保专项提升工作清单58项中已完成33项,剩余25项推进中[188] - 公司发现并整改环境风险隐患382项[188] - 公司通过137项节能措施实现节能量3288吨标准煤(完成率206%)[189] - 公司实现减碳量9939吨(完成率101%),节约成本1953万元[189] 公司治理和股东回报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总计派发现金约3.54亿元人民币[2] - 现金分红占2021年度实现合并净利润的95.65%[2] - 现金分红政策要求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10%[166] - 董事会由7人组成含3名独立董事占比超三分之一[119] - 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获上交所考评A类评价[123] - 公司2021年召开2次股东大会审议9项议案[118] - 公司2021年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和5次监事会会议[121][124] - 落实董事会6方面职权包括中长期决策权及经理层管理权[122] 风险因素 - 深水工程存在实施风险因技术管理经验相对薄弱[107] - 公司海外业务规模扩大导致外币收入增加面临汇率变动风险[111]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影响损益[111] - 国际海洋工程市场供大于求,复苏需逐步过程,2024年才可能恢复至2019年水平[92] - 公司部分海外项目发生亏损反映投资管控存在不足[156] 行业和市场趋势 - 全球海上油气资本支出为970亿美元较2020年仅增加8%[32] - 海上油气工程承包商总体成本增长20%左右[32] - 中海油2021年资本开支预计为900亿元较2020年795亿元增长13%[32] - 挪威能源咨询机构预测海上油气投资到2024年恢复至2019年1500亿美元水平[92] - 全球天然气预计2026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2050年前保持该地位[90] 人力资源和培训 - 公司现有员工近8000人[34]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7932人,其中母公司员工5544人,主要子公司员工2388人[160] - 公司技术人员数量为3702人,占员工总数46.7%[160] - 公司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1150人,占员工总数14.5%[160] - 本科学历员工3779人,占员工总数47.6%[160] - 年度培训总人次达19.43万人次,总学时134万学时[162] - 人均培训学时169学时,超额完成培训目标[162] 重大项目和投资 - 模块化建造项目俄罗斯Yamal合同金额达百亿元人民币[42] - 北美壳牌LNG模块化建造项目合同金额约50亿元人民币[42] - 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投资建设金额29.6115亿元[44] - 起重船蓝鲸购买金额15.0538亿元[44] - 天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24.95亿元,2021年完成投资8.95亿元[78] - "深海一号"能源站按计划投产[125] 资产处置和变动 - 公司处置两艘工程辅助船,自有船舶数量由21艘降至19艘[46] - 期末总股本为442,135.48万股,与上年同期持平[12] 关联交易和担保 - 为全资子公司海油工程国际有限公司提供母公司担保,金额不超过0.64亿美元(本金+利息)[145] - 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财务共享服务协议,服务价格793.94万元(含6%增值税)[147] - 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授信担保总额不超过等值人民币6亿元[147] 财务管理和套期保值 - 公司采取远期结汇等金融工具管理汇率风险[111] - 2021年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总额度不超过2.20亿美元(或等值港元)[145] - 2021年自有资金理财额度由不超过60亿元人民币调整至不超过70亿元人民币[146] - 2022年使用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额度不超过85亿元人民币[147] - 2022年度银行授信额度总额258亿元人民币[146] 减值准备和会计政策 - 2021年第三季度计提减值损失0.59亿元,均为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46] - 公司2020年计提减值准备以更公允反映财务状况[156][157] - 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对使用权资产影响合并金额11,435.23万元[197] - 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对租赁负债影响合并金额7,913.41万元[197] - 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对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影响合并金额3,565.36万元[197] 审计和内部控制 - 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1年度审计机构[143] - 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2021年度审计费用控制在250万元以内[157] - 公司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报酬218万元[198]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报酬27万元[198] - 公司获得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75] - 公司2020年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并有效执行[157] 公司战略和未来发展 - 公司计划到2025年确立深水浮式海上风电工程产业优势地位[114] - 聚焦LNG接收站与储罐工程总包业务发展EPCM模式[114] - 培育海上风电EPCI全业务链条以设计为核心业务[114] - 加快获取电力设计资质提升海上岸电总包能力[114] -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成总体任务超90% 含39项改革任务和70个改革子项[123] - 公司对子公司实施分类管控 加强价值单元能力建设[175]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MSCI授予公司ESG评级BBB 居国内同行业前列[123] - 成立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并制定绿色低碳专项方案[123] - 公司走访慰问困难家庭28户,慰问金额27.9万元[192] - 公司年度消费扶贫金额约361.7万元[192] - 公司助力农产品销售额100.11万元[192] - 公司获国家拨付节能政策资金1203万元[189] - 天津临港制造基地项目可实现年节能2406吨标准煤,年减碳6280吨[190] - 曹妃甸6-4油田项目预计年减少原油消耗1.1万吨,年减碳约4万吨[190] 管理层和董事会构成 - 董事长于毅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21.16万元[132] - 总裁王章领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14.38万元[132] -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李鹏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92.6万元[13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975.53万元[132] - 新任独立董事辛伟和郑忠良在勘察设计及财务管理领域经验丰富[120] - 公司于2022年3月18日董事会会议聘任财务总监李鹏兼任董事会秘书[138] - 公司原董事会秘书刘连举因年龄原因辞去董事会秘书职务[138] - 公司原副总裁于长生因个人原因辞去副总裁职务[138] 公司基本信息和设施 - 公司注册地址为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西二道82号丽港大厦裙房二层202-F105室[8] - 在山东省青岛市拥有超过120万平方米的海洋工程制造基地[34] - 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工业区拥有57.5万平方米海洋工程制造基地[34] - 在广东省珠海市通过合营公司拥有207万平方米的海洋工程制造基地[34] - 拥有19艘船舶组成的专业化海上施工船队[34] - 青岛子公司厂区面积达120万平方米 因排水量大被列为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177] - 青岛子公司污水处理能力为200吨/天 出水标准符合GB/T
海油工程(600583)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