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的要求,我已将提供的所有关键点按照单一维度主题进行分组。归类遵循了“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各条业务线表现”、“各地区表现”、“管理层讨论和指引”等主要类别,并确保了每个主题下的要点均来自原文且附有正确的文档ID引用。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04.296亿元,同比增长5.83%[22] - 公司2022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102.451亿元[2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上涨5.83%[24]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10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3%[67] - 公司2022年合并净利润为-16.179亿元[5]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562亿元[23]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6亿元[22] - 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亿元[22] - 2022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6.18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亏[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8亿元[60] - 基本每股收益为-3.24元/股,2021年为-0.34元/股[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3.32元/股,2021年为-0.21元/股[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3.24元,同比下降2.90元[6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9.99%,比去年同期减少35.24个百分点[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0.93%,比去年同期减少38.00个百分点[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9.99%,同比下降35.24个百分点[60]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7亿元,显著低于前三季度[27]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839.97万元[29]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7125.46万元[30]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4894.04万元[31] - 衍生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1911.10万元[31] - 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0.01亿元,导致利润减少[80] - 2022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0.01亿元人民币[109]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为84.86亿元,同比增长7.40%[63] - 直接材料成本为6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4%[69] - 财务费用为2.84亿元,同比增长106.51%[63] 财务表现:现金流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16.57万元,同比下降108.79%[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16.57万元,同比下降108.79%[6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至-5916.57万元,同比下降108.79%[79]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6亿元,为全年唯一正值的季度[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8亿元,主要因海外搬迁项目支出[7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激增至5.80亿元,同比上升10539.28%[79] 财务表现: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4.917亿元,同比下降28.08%[23] - 公司2022年末总资产为200.659亿元,同比增长18.06%[23] - 公司母公司期末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12.713亿元[5] - 资产总额为200.66亿元,同比增长18.06%[6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34.92亿元,同比下降28.08%[60] - 资产负债率为82.60%,同比上升11.17个百分点[60] - 存货增长44.01%至37.91亿元,因供应链影响及新签订单备货[83] - 在建工程增长220.04%至2.59亿元,主因海外搬迁项目[83] - 使用权资产飙升465.50%至29.23亿元,源于海外租赁生产基地扩张[83] - 短期借款增长129.24%至12.97亿元,反映子公司融资需求增加[83] - 合同负债增长23.95%至27.70亿元,显示订单预收款增加[83] - 境外资产占比达82.92%,规模为166.38亿元(按万元单位折算)[87] 业务表现:订单情况 - 公司2022年新签订单130.11亿元,同比增长11.25%[33] - KM集团新签订单14.54亿欧元(约107.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3%[33] - 天华院新签订单16.62亿元,同比增长3.49%[33] - 福建天华新签订单5.60亿元,同比增长102.17%[33] - 公司在手订单85.6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30.59%[34] - KM集团在手订单9.77亿欧元(约72.4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增加32.21%[34] - 天华院在手订单11.56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3.18%[34] - 福建天华在手订单1.55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6.89%[34] 业务表现:分业务线收入 - 注塑成型业务收入为56.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00%[67] - 挤出成型业务收入为19.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0%[67] - 反应处理技术业务收入为7.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9%[67] 业务表现:分地区收入 - 国内营业收入为3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1%[67] - 国外营业收入为66.2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0.36%[67] 业务与技术:橡塑机械(KM集团) - 公司橡塑机械业务受下游需求减弱和资本开支收紧影响[42] - 公司子公司KM集团是全球少数同时拥有注塑、挤出和反应成型三大技术的供应商[42][45] - KM集团注塑设备和反应成型设备主要客户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众多一线汽车零部件供货商保持合作[50] - KM集团挤出设备主要服务于轮胎、橡胶、包装等行业,更多提供包括高端定制化设备在内的全套解决方案[50] - KM集团致力于塑料回收利用研发,开发机械、溶剂和化学循环的工艺和产品[51] - KM集团提供数字服务解决方案包括智能连接、物联网解决方案和远程支持数字访问解决方案[52] - 公司在智能机器、集成生产和交互式服务方面持续研发投入,保障橡塑机械设备母机领域领先地位[55] - 长玻纤塑料部件重量可减轻20%以上[76] - 领菲全电动注塑机系列锁模力覆盖50吨至320吨[76] - 数字化维护技术可减少停机时间并降低维护、维修及人工成本[77] - 新型双锥双螺杆挤出压片机可减少橡胶生产线数量和厂房占地[77] - 混炼注塑成型(IMC)技术实现长玻纤增强材料一体化生产[76] - 艾星系列发泡机实现聚氨酯材料加工领域降本增效[77] - 塑料循环回收工艺技术帮助客户提高生产能效[76] - 鲁姆斯工艺聚丙烯聚合反应器具备高设计压力和小间隙尺寸[77] - GX1300注塑机生产6000小时可节电75000千瓦时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吨[168] - 使用EcoPac机筒保温棉可将加热时间缩短30%并降低能耗40%[168] - 公司帮助客户成功回收超过100万吨塑料[166] 业务与技术:化工装备(天华院) - 公司化工装备产品在石化、化纤、冶金等领域应用市场稳中向好[42] - 聚烯烃行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42] - 公司拥有60余年化工装备研发制造经验[43] - 公司子公司天华院干燥技术及装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43]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大型干燥设备及成套系统、阳极保护浓硫酸冷却器等,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化工等10余个行业[48] - 天华院实行订单式生产经营模式,境内销售主要通过招投标或议标方式直接向客户营销[52] - 天华院监理业务收费模式包括按监理设备价值总额百分比收费、按人工时间收费和固定费用收费三种[53] - 新能源正极材料制备技术解决高能耗、低效率问题[77] - 天华院相同工序单位能耗降低18KW[168] 业务与技术:橡胶机械(福建天华) - 汽车市场发展带动轮胎需求增长推动硫化机需求[43] - 客户对液压式硫化机需求增加[43] - 公司拥有60余年硫化机产品研发制造经验[43] - 公司硫化机技术及产品处于国内先进水平[43] - 福建天华主导产品硫化机是轮胎企业必备关键技术装备,预计未来国内外轮胎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49] - 福建天华实行订单式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投标竞争、议标或直接商务磋商获得产品订单[53] - 新型轮胎硫化机推动轮胎生产线向绿色化、数字化转型[77]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总额为3.87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3.71%[7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743人,占总员工比例12%[74] 子公司表现 - 天华院子公司总资产30.15亿元净资产10.18亿元净利润0.90亿元营业收入16.04亿元[93] - 装备卢森堡子公司总资产166.38亿元净资产21.35亿元净利润亏损16.18亿元营业收入85.86亿元[93] - 福建天华子公司总资产5.56亿元净资产0.83亿元净利润亏损0.53亿元营业收入3.19亿元[93] 公司战略与市场展望 - 公司战略定位为世界一流橡塑设备和化工装备解决方案提供商[96] - KM集团计划到2024年将中国打造成最大单体市场[97] - 预计到2031年塑料消费量年增长约3%再生塑料销售额年增长13%至2030年[97] - 公司致力于千万吨级炼油和百万吨级乙烯等装置工程的核心技术国产化研制[99] - 公司战略定位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化工石化装备综合服务商[98] - 福建天华致力于成为橡胶机械行业全国领先企业,发展高端和智能制造[100] - 公司2023年将抢抓国内经济稳步发展和行业设备需求恢复性增长的时机[101] - 公司通过深入分析市场、政策和竞争推动客户群体多元化[104] 风险因素 - 公司活跃于汽车等周期性行业,KM集团业务占比相对较大[104] - 公司所处行业为充分竞争行业,面临销售价格和利润率下降风险[104]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特别是钢铁和原油等[106] - 公司以欧元、瑞士法郎和美元等多种货币结算全球业务,面临汇率波动风险[108] - 商誉减值风险主要源于KM集团未来经营状况恶化及宏观经济形势变化[109] - 下游行业需求波动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10] - 2016年收购装备卢森堡形成商誉4.42亿欧元(折合34.60亿元人民币)[109] - 商誉减值后期末留存额为23.18亿元人民币[109] 风险管理措施 - 公司将通过市场对冲交易降低汇率风险[108]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含3名独立董事)[116] - 公司监事会由3名成员组成[117] - 公司建立薪酬与考核机制对高管进行绩效评价[118] - 公司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透明度[121] - 公司规范关联交易并明确不存在同业竞争问题[122] - 公司所有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持股数均为0股[127]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成员包括刘韬担任董事长[130] 白忻平担任董事[130] Michael Ruf担任董事兼首席执行官[130] 康建忠担任董事[130] Jörg Bremer担任董事兼首席财务官[130] 赵纪峰担任董事[130] 何斌辉担任独立董事[130] 王清云担任独立董事[130] 孙凌玉担任独立董事[130] - 公司第七届监事会成员包括郑智担任监事会主席[130] 唐晖担任监事[132] 郑飞担任职工代表监事[132] - 公司高级管理团队包括崔小军担任副总经理至2023年1月17日[132] 孙中心担任副总经理[132] 梁锋担任董事会秘书兼总法律顾问[132] - 2022年1月13日翟峰辞去董事会秘书职务[132] - 2022年4月29日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聘任梁锋为董事会秘书[132] - 梁锋于2022年8月23日正式履行董事会秘书职责[132] - 刘韬现任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130] - 白忻平曾任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130] - Michael Ruf于2019年加入克劳斯玛菲集团有限公司历任首席运营官、首席执行官[130] - 刘韬在中国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任期从2020年9月7日至2022年10月27日[134] - 白忻平在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担任党委书记,任期从2016年12月8日至2022年12月5日[134] - 白忻平在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任期从2014年10月24日至2022年12月5日[134] - 刘韬在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自2022年10月28日起至今[135] - 白忻平在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任期从2016年5月至2022年12月5日[135] - 赵纪峰在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自2019年6月起至今[135] - 唐晖在北京德洋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自2020年5月起至今[135] - 唐晖在重庆德洋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自2020年4月起至今[135] - 何斌辉在浪莎股份担任独立董事,任期从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136] - 何斌辉在德宏股份担任独立董事,任期从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136] - 公司董事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及战略委员会[143] 董事会与委员会运作 - 公司2022年共召开12次董事会会议,全部以通讯方式举行[142] - 公司所有董事(刘韬、白忻平、Michael Ruf、康建忠、Jörg Bremer、赵纪峰、何斌辉、王清云、孙凌玉)均亲自出席全部12次董事会,无缺席或委托出席[142] - 审计委员会在2022年召开4次会议,分别审议2021年度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2022年半年度报告及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144][145] - 提名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46]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47] - 公司于2022年4月29日董事会审议通过2021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议案[140] - 公司于2022年4月29日董事会批准2022年度融资计划及2022年度资本支出计划[140] - 公司于2022年2月18日董事会通过2022年对外担保计划议案[140] - 公司于2022年12月30日董事会通过2023年度对外担保计划议案[140] - 公司于2022年11月22日董事会审议全资子公司慕尼黑工厂搬迁项目议案[140] - 公司于2022年12月20日董事会通过变更注册资本及修订公司章程议案[140] 高管与董事薪酬 - 公司董事、总经理Michael Ruf 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658.23万元[127] - 公司财务总监Jörg Bremer 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61.22万元[127] - 公司副总经理崔小军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11.09万元[127]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3202.94万元[127] - 公司独立董事何斌辉、王清云、孙凌玉2022年税前报酬均为5万元[127] - 独立董事年度报酬为税后人民币5万元/人[148] 股东大会事项 - 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2年3月7日召开,审议通过与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金融服务协议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及2022年度对外担保计划议案[123] - 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年6月29日召开,审议通过2021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报告及年度报告等多项议案[123] -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并同意以股份回购方式替代分红的承诺[123] - 公司2022年度融资计划及资本支出计划获股东大会批准[126] 员工情况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6,177人(母公司6人,主要子公司6,171人)[150]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3,112人(50.4%),销售人员1,562人(25.3%),技术人员885人(14.3%),财务人员225人(3.6%),行政人员358人(5.8%),其他35人(0.6%)[150] - 员工教育程度:博士及以上22人(0.4%),硕士720人(11.7%),本科746人(12.1%),本科以下4,689人(75.9%)[151]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34,683小时[155] - 劳务外包支付报酬总额813,927.57元[155] 关联交易与承诺 - 中国化工
克劳斯(600579)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