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44.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0%[20] - 营业总收入为44.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13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0%,但净亏损同比扩大[5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46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0] - 净利润亏损3.46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97.0%[133] - 基本每股收益-0.69元/股,同比恶化[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62元/股[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40%,同比下降4.03个百分点[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1%,同比下降4.21个百分点[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6.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3%[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至46.89亿元,较年初的48.55亿元下降3.42%[142]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为-12.5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43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1.3%[130]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2.59亿元,较年初的-12.43亿元进一步恶化[144] - 未分配利润期末为-13.6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17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34.1%[12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35.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3%[59] - 营业总成本为48.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132] - 营业成本为35.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132] - 财务费用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21.59%[59] - 财务费用为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6%[132] - 利息费用为9613.5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13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5.52%[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5.52%[5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5.5%[1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2022年上半年为-165.49万元,而2021年同期为4,665.68万元[13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9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69.0%[13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5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98.5%[13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0万元,而2021年同期为700万元[13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13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139.09万元,较期初的524.58万元下降73.48%[139] - 公司采购商品支付现金较去年同期增加,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大幅下降至145.76万元[139]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锐减至0.82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5,001.94万元下降99.98%[139]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减少至7.5万元,同比下降72.53%[13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在2022年上半年为0,而2021年同期有5,000万元的大额支出[139] 资产和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货币资金9.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26%[6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9.6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07亿元人民币下降31.2%[127] - 应收票据1.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81%[6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0.2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9.12亿元人民币增长5.7%[127] - 存货增加至35.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06%,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增长及供应链紧张导致提前采购[62] - 存货期末余额为35.5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6.33亿元人民币增长35.1%[127]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为89.2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1.02亿元人民币增长10.1%[127] - 总资产176.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20] - 在建工程增至1.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22%,因海外搬迁项目按计划进行[62] - 开发支出降至1.1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5.37%,因项目完成结转无形资产[62] - 短期借款增至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64%,因子公司银行借款增加[62]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7.5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66亿元人民币增长33.6%[127]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降至1.0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7.02%,因子公司偿还到期长期借款[62]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期末为1.0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4.97亿元人民币下降97.0%[127] - 长期应付款大幅增至12.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853.12%,因子公司股东贷款展期[62]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28.3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2.35亿元人民币增长26.9%[127] 各业务线表现 - KM集团挤出设备产品分为单螺杆挤出机和双螺杆挤出机,主要应用于橡胶、泡沫、薄膜、管材、型材/板材等领域[33] - KM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挤压系统供应商,为复合、管材、型材和片材挤出、物理发泡以及轮胎和技术分级橡胶的生产提供系统设备[33] - KM集团反应成型部门提供混合和计量机器、模具、模具搬运和自动化设备,涵盖项目从规划、设计到生产实施的全生命周期[34] - KM集团提供数字服务解决方案包括维修、零备件更换、翻新、系统安装配置、操作培训及全球备件物流等增值服务[34] - KM集团业务分为新机器业务(注塑设备、挤出设备、反应成型设备)及数字服务解决方案两大板块[35] - KM集团注塑设备和反应成型设备主要客户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一线品牌汽车企业及零部件供应商合作[36] - KM集团挤出设备和解决方案服务于轮胎、橡胶、包装、建筑材料、化工原料等行业,提供高端定制化设备及生产线工程解决方案[36] - KM集团致力于塑料回收利用研发,开发机械、溶剂和化学循环的工艺和产品,使用回收塑料生产高质量产品[37] - KM集团提供数字远程服务包括APC+、Data Xplorer、smartAssist、socialProduction、eStore、eService等系统[37] - 天华院实行订单式生产经营模式,销售模式包括境内招投标/议标及境外贸易公司经销与直销[37] - 天华院化工装备监理业务收费模式包括按监理装备价值总额百分比收费、按人工和服务时间收费及按固定费用收费[38] - 福建天华通过投标竞争、议标或直接商务磋商获得产品订单[38] - KM集团注塑设备定位高端,竞争优势体现在精度、注射速度和更长使用寿命[39] - KM集团具备为不同行业客户提供深度定制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39] - KM集团不断开发面向中端市场的新产品并拓展欧洲、美国和中东以外地区市场[40] - 天华院核心竞争力包括高产品附加值、强议价能力和高度定制化订单唯一性[40] - KM集团推出DataXplorer系统可记录分析注塑生产工艺数据并实现物联网基础[41] - KM集团2022年上半年工艺过程控制系统pioneer processControl获得德国iF设计奖[44] - 公司主要销售注塑设备挤出设备反应成型设备和干燥设备等化工机械产品[195] - 非定制商品在客户确认接收后确认收入若需安装则在安装完毕后确认[195] - 定制商品和维修服务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按已发生成本占预计总成本比例确定进度[195] - 合同履约成本在确认收入时按履约进度结转计入主营业务成本[196] 各地区表现 - KM集团在全球布局销售网络,生产基地覆盖欧洲、北美和亚太区域[42] - 天华院客户包括中石化、中石油、宝钢等龙头企业,产品出口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43] - 境外资产规模达138.1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78.21%[63] - 装备卢森堡(含KM集团)总资产1,381,210.69万元,净资产333,380.29万元,营业收入376,408.96万元,净亏损33,833.02万元[68] - 天华院合并总资产331,947.21万元,净资产95,463.69万元,营业收入54,959.53万元,净利润2,168.37万元[68] - 福建天华总资产64,362.83万元,净资产12,206.62万元,营业收入13,322.41万元,净亏损1,490.70万元[68] - 福建天华营业收入1.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58] 订单情况 - 公司新签订单和在手订单较去年同期均有不错增长[21] - 公司新签订单总额62.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5%[50] - KM集团新签订单7.54亿欧元(约53.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0%[50] - 天华院新签订单7.9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26%[50] - 福建天华新签订单1.5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4.74%[50] - 公司在手订单总额85.13亿元人民币,其中KM集团在手订单9.85亿欧元(约69.00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增长36.26%[50] - 天华院在手订单14.35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增长20.25%[50] - 福建天华在手订单1.7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增长22.03%[50] - KM集团化工行业设备销售订单达1.4亿欧元,同比增长109.62%[52] 管理层讨论和业绩指引 - 公司报告期内业绩出现较大亏损,主要受供应链瓶颈、原材料短缺、能源价格上涨及物流成本高企影响[22] - 欧元汇率走弱导致汇兑损失增加,进一步加剧亏损[22] - 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53][59] - 欧元汇率走弱造成汇兑损失[53][59] - 物流运输价格居高不下影响生产经营[53]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增加及股份数额下降导致每股收益变动[22] - KM集团业务受汽车行业等周期性行业影响较大[69]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包括钢铁和原油等[71] - 公司依赖供应商关系业务关系恶化可能导致生产延迟或降价[71] - 公司通过客户群体多元化应对行业周期性风险[69] - 公司通过加强供应商管理应对运营风险[71] - 宏观经济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生产经营[69] - 公司面临销售价格和利润率下降的风险[69] - 公司面临欧元、瑞士法郎、美元等多币种结算的汇率风险,将进行对冲交易以降低风险[72] - 2016年收购KM集团产生商誉4.42亿欧元(折合34.60亿元人民币),存在商誉减值风险[72] - 公司下游行业包括汽车、化工、包装、医药等,制造业投资影响橡塑机械需求[72]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收入为20,971,553.97元[25] - 企业重组费用支出为-6,252,979.73元[25]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38,905,441.25元[25] - 新冠疫情造成额外停工损失为-29,992,607.20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6,849,276.54元[25] - 应收账款减值准备转回1,540,705.14元[25]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原董事会秘书翟峰于2022年1月13日离职[78][79] - 梁锋于2022年4月29日被聘任为董事会秘书,8月23日正式履职[78][79] - 2022年3月7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通过金融服务协议及对外担保计划[75] - 2022年6月29日年度股东大会通过202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等15项议案[7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226户[116] - 中国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持股214,723,549股,占总股本43.02%[118] - 中国化工装备环球控股持股71,750,400股,占总股本14.38%,全部为限售股[118] - 福建省三明双轮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持股9,592,088股,占总股本1.92%,全部为限售股[118] - 福建华橡自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038,847股,占总股本1.81%,全部为限售股[118] - 中庚小盘价值基金持股7,281,400股,占总股本1.46%[118] - 限售股份总数保持90,381,335股未发生变动[115] - 控股股东通过表决权委托实际控制62.56%表决权[119] - 股东肖星鹏报告期内增持591,100股,期末持股6,058,995股[118] - 股东肖晓勇报告期内增持1,051,800股,期末持股4,111,300股[118] - 中国化工装备环球控股持有限售股份7175.04万股,将于2022年10月23日上市流通[121] 关联交易与担保 - 公司向关联方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设备监理、设备检验等收入金额以及从关联方采购、接受关联方劳务、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支出金额已在财务报告中披露[102] - 公司与中国化工财务有限公司每日最高存款限额为1,000,000,000元人民币,存款利率范围为0.42%至1.35%,期初余额为386,318,286.79元人民币[105] - 公司与中国化工财务有限公司贷款额度为200,000,000元人民币,贷款利率范围为3.7702%至3.85%,期初余额为200,000,000元人民币[105] - 公司与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每日最高存款限额为1,000,000,000元人民币,存款利率范围为0.55%至2.10%,本期发生额为206,157,620.92元人民币[105] - 公司与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贷款额度为200,000,000元人民币,贷款利率为3.6%,期初余额为200,000,000元人民币[105] - 公司与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授信总额为400,000,000元人民币,实际发生额为200,000,000元人民币[106] - 公司与中国中化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金融服务协议,每日最高存款余额总额原则上不高于人民币10亿元,综合授信合计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107] - 公司下属子公司KraussMaffei Technologies GmbH向非关联方InkA Holding租赁物业,年租金为6,084,553欧元[109]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2,805,575,974.66元人民币[112]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2,975,744,866.05元人民币,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63.47%[112] 承诺事项与同业竞争 - 装备环球、三明化机、华橡自控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取得的股份限售期为36个月,并包含自动延期6个月的条款[92] - 天华院承诺以不低于当年合并报表净利润10%的金额进行股份回购,启动时间不晚于2017年年报出具日[92] - 中国化工集团旗下益阳橡机、桂林橡机与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100%股权已委托上市公司管理[92][94] - 益阳橡机和桂林橡机需满足扣非净利润连续2年为正且符合注入条件后1年内注入上市公司[94] - 中国化工集团承诺不以任何方式支持其他企业与上市公司构成同业竞争的业务活动[94] - 集团承诺将相同或相似业务机会优先提供给上市公司及其下属企业[94] - 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42个月,且已严格按期履行[92] - 分红承诺为长期有效,且已严格履行[92] - 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为长期有效,但尚未履行完成[92] - 同业竞争解决方案包括股权托管和未来资产注入的明确条件[92][94] - 公司承诺避免与控股股东控制的其他企业产生同业竞争,确保业务独立性[96] - 公司保证关联交易遵循公平公允原则,按市场公认合理价格确定交易价格[98]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不在控股股东控制的其他企业担任除董事监事外的职务[98]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劳动人事及薪酬管理体系[98] - 公司具备独立的生产经营系统和资产控制权[98] - 公司建立独立的财务部门和核算体系,拥有独立银行账户[98] - 公司机构独立完整,不存在与控股股东机构混同情形[98]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00] - 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100] - 公司及控股股东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01] 研发与创新能力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天华院共拥有国家专利626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30项、国外专利47项[45] 环保与社会责任 - 公司不属于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82] - 天华院"十四五"期间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分别降低13.5%(年均2.9%)和18%(年均3.9%)[83] - 天华院下一阶段计划废水主要污染物COD和NH3-N同口径对比下降1.7%[83] - 天华院废气主要污染物SO2、NOx、VOC同口径对比下降2%[83] - 天华院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可比价)较2021年下降3%[83] - 天华院工业万元产值二氧化碳(可比价)较2021年下降4%[83] - 公司更换LED节能灯具1765套,功率从107.476KW降至59.893KW,降低44.
克劳斯(600579)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