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营业收入为98.55亿元,同比微增0.39%[20] - 扣除特殊项目后营业收入98.44亿元,同比增长0.81%[20] - 2020年营业收入98.16亿元[20] - 2019年营业收入105.76亿元[20] - 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微增0.39%[2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98.55亿元,同比上升0.39%[64] - 营业收入98.55亿元,同比增长0.39%[67]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31.68亿元,环比增长32.2%[26] - 公司2021年合并净利润为-2.46亿元,较2020年-2.30亿元亏损扩大[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51亿元,较2020年-1.07亿元亏损扩大[21]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46亿元[64] - 第四季度扣非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达731.91万元[26] - 全年非经常性损益净损失为-9452.78万元,同比改善23.1%[29]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利润减少3086.22万元[3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股,同比恶化21.4%[22] - 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同比恶化61.5%[22] - 公司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34元,同比下降人民币0.06元[64] - 2021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 每股净资产9.73元[19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79.01亿元,同比增长2.06%[67] - 研发费用2.56亿元,同比增长32.46%[67] - 公司直接材料成本为54.21亿元,占总成本68.61%,同比增长5.67%[75][76] - 职工薪酬成本为16.56亿元,占总成本20.96%,同比下降7.97%[75][76] - 制造费用成本为8.24亿元,占总成本10.43%,同比增长1.49%[75] - 机械与设备制造直接材料成本为53.38亿元,占总成本67.56%,同比增长5.78%[75] - 研发投入总额为3.7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80%,其中资本化比重31.55%[78][79] - 研发人员数量700人,占总员工比例11.45%,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8.81%[80][8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化工机械与设备制造业务收入95.20亿元,毛利率19.69%,同比下降1.28个百分点[69][70] - 注塑成型产品收入49.18亿元,毛利率22.66%,同比增加0.49个百分点[70] - 公司注塑设备包括7大注塑机系列和2类工业机器人产品[47] - KM集团是全球少数结合注塑挤出和反应成型技术的供应商之一[47] - KM集团挤出设备分为单螺杆和双螺杆挤出机,应用于橡胶、泡沫、薄膜、管材、型材/板材等行业[48] - KM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挤压系统供应商,在泡沫挤压、屋顶薄膜和轮胎生产线领域处于领先地位[48] - KM集团反应成型设备通过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等原料化学反应生产聚氨酯等热固性材料[48] - KM集团数字服务提供维修、零备件更换、翻新、系统安装、操作员培训及全球备件物流等增值服务[49] - KM集团数字解决方案包括预测性维护、预防性维护、车间连接和机器实时监控等工业4.0技术[50] - 子公司天华院主要产品包括大型干燥设备、阳极保护浓硫酸冷却器、废热锅炉及RTO蓄热式氧化器等[50] - 子公司福建天华主要产品为硫化机、注塑机和电控柜,其中硫化机拥有30余项专利技术[51] - KM集团注塑设备和反应成型设备主要客户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服务于一线车企生产线[52] - KM集团在挤出板块提供高端定制化设备及整条生产线工程解决方案[52] - KM集团通过子公司直接服务高销量市场,通过经销商服务低销量市场[53] - 福建天华2021年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但盈利能力下降导致亏损[43] - 福建天华在轮胎硫化机市场年营业额排名第三,同比上升一位[92] 各地区表现 - 国内业务收入32.01亿元,同比增长11.75%,毛利率16.13%,同比下降2.11个百分点[70] - 国外业务收入66.54亿元,同比下降4.29%,毛利率21.60%,同比下降0.73个百分点[70] - 境外资产达133.0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77.76%[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1年新签订单总额116.95亿元,同比增长25.82%[33] - KM集团新签订单12.86亿欧元(约98.12亿元),同比增长39.10%[33] - 天华院新签订单16.06亿元,同比减少1.60%[33] - 福建天华新签订单2.77亿元,同比减少27.35%[33] - 公司在手订单65.55亿元,其中KM集团7.22亿欧元(约52.17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50.33%[33] - KM集团汽车行业新机器订单2.59亿欧元,同比增长39.32%[34] - KM集团包装行业新机器订单约2.00亿欧元,同比增长114.80%[34] - KM集团化工行业新机器订单从0.92亿欧元增至1.25亿欧元,增幅35.55%[35] - KM集团非汽车行业新机器订单同比增长65.72%[40] - 消费电子行业新机器收入同比增长46.02%,医药行业增长4.61%[40] - 公司计划通过搬迁新厂房提升生产效率并实现规模效应[107] - 公司2022年重点将提高销售额并扩大市场份额[109] - 公司面临供应链挑战并采取区域性采购策略应对[109] - 公司计划开发中国嘉兴和德国布尔斯穆勒新产能[110] - 公司通过减少间接支出和优化流程全面降低成本[110]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汽车行业及其供应商[111]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包括钢铁和原油[112] - 公司采用外汇对冲交易管理汇率风险[113] - 公司下游行业包括汽车化工包装医药等[114] 其他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8.43%[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73亿元,同比增长358.43%[6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4.74万元,同比下降98.44%[6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50亿元,同比流出减少26.82%[82]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8.55亿元,同比下降8.57%[21] - 母公司期末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12.43亿元[5] - 2021年末总资产169.96亿元,同比增长6.18%[21] - 公司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69.96亿元,比2020年末增加6.18%[65] - 公司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人民币48.55亿元,比2020年末减少8.57%[65] - 公司2021年末资产负债率为71.43%,比2020年上涨4.60个百分点[6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5%,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22]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93%,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22] - 公司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5%,同比下降0.50个百分点[64]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3.21亿元,同比下降91.3%[30] - 货币资金增长22.66%至14.0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8.28%[85] - 应收票据激增14,934.22%至2.95亿元人民币,因信用评级调整导致核算科目变更[85] - 应收款项融资下降91.27%至3066万元人民币,占比降至0.18%[85] - 预付款项增长206.17%至6.51亿元人民币,反映订单增长带来的原材料预付款增加[85] - 存货增长19.60%至26.3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15.49%[85] - 合同负债增长48.65%至22.35亿元人民币,因订单上升导致预收款增加[85]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激增896.94%至34.97亿元人民币,因长期借款到期重分类[86] - 公司商誉达4.42亿欧元(折合34.60亿元人民币)[113] 行业和市场趋势 - 德国塑料和橡胶机械收入2021年名义增长率预计10% 2022年预计5%-10%[44] - 2021年中国出口塑料机械37.65亿美元 同比增长32.8% 相比2019年增长39.44%[45] - 2021年中国进口塑料机械21.61亿美元 同比增长21.6% 相比2019年增长14.34%[45] - 注塑机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25.21%和38.98%[45] - 全球注塑成型装备市场规模2017年达82.11亿美元 预计2025年增至104.29亿美元 年复合增速3.03%[45] - 2021年塑机出口贸易顺差同比增长51.80%至16.04亿美元[90] - 亚洲地区塑机出口额同比增长29.24%至19.31亿美元[90] - 2021年橡胶机械行业总销售收入为98.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0%[92] - 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长约50%[92] - 行业产品毛利率处于近年较低水平,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92] - 全球轻型车辆生产数量从2020年7000万辆增至2021年7900万辆,增长约12.9%[98] - 全球硬质塑料包装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1990亿美元增至2025年2500亿美元,增长25.6%[99] - 全球塑料包装消费量复合年增长率2.8%,2024年达1.05万亿美元[99] - 全球医疗器械技术产业2021年增长率5.2%[100] - 2021年化学工业地区增长率:北美4.1%、拉丁美洲4.6%、欧洲3.1%、亚太4.4%[100]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年均增长率超19%,2020-2023年预计维持15%[100] - 全球家庭用品支出2018-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4.9%[100] - 小家电行业2019-2025年增长潜力16.0%[100] - 电视周边设备板块2019-2025年增长潜力达36%[101] - 美国智能家庭普及率至2025年达57%[101] 子公司和主要投资单位表现 - 2021年装备卢森堡合并营业收入为797,281.11万元人民币,净亏损21,745.50万元人民币[96] - 福建天华2021年营业收入为35,471.48万元人民币,净亏损7,384.29万元人民币[96] - 天华院(合并)2021年营业收入为157,762.2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7,789.11万元人民币[96] - 装备卢森堡合并总资产为1,330,630.28万元人民币,净资产为349,175.32万元人民币[96] - 天华院(合并)总资产为314,182.01万元人民币,净资产为93,325.61万元人民币[96] - 福建天华总资产为64,330.30万元人民币,净资产为13,697.32万元人民币[96] - 天华院报告期内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09项[61] - 天华院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有效专利501项[61] - 福建天华拥有75项有效专利技术[62] - 天华院202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2] - 天华院先后荣获30万吨聚丙烯项目优秀供应商等多项行业称号[46]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成员9人其中独立董事3人[118] - 公司监事会成员3人[118] - 公司设有审计委员会、战略发展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118] - 公司严格执行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119] - 2021年度未发生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及利益侵害情形[117] - 公司设有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董事及高管绩效考核[119] - 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准确真实完整及时披露[11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606.53万元[122][124] - 首席执行官Michael Ruf税前报酬为1053.04万元[122] - 财务总监Jörg Bremer税前报酬为337.49万元[122] - 副总经理崔小军税前报酬为240.08万元[122] - 副总经理孙中心税前报酬为130.00万元[122] - 前任财务总监Harald Nippel税前报酬为684.24万元[122][124] - 董事会秘书翟峰税前报酬为105.27万元[122] - 监事郑飞税前报酬为41.41万元[122] - 独立董事何斌辉、王清云税前报酬均为5万元[122] - 独立董事孙凌玉税前报酬为2.5万元[122] - 公司董事Harald Nippel于2021年5月31日辞去董事及首席财务官职务[126] - 独立董事陈叔平于2021年6月29日任期届满离任[126] - 2021年6月29日股东大会选举Jörg Bremer为新任董事[126] - 2021年6月29日股东大会选举孙凌玉为新任独立董事[126] - 刘韬自2021年1月1日起任中国化工装备环球控股(香港)董事[127] - 刘韬自2020年9月7日起任中国化工装备董事长兼总经理[127] - 白忻平自2016年5月起任中国化工集团副总经理[128] - 何斌辉自2016年7月起任招银国际资本管理董事总经理[128] - 孙凌玉自2002年6月起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28] - 王清云自2020年6月起任天喻信息独立董事[129] - 公司2021年召开董事会会议11次,全部以通讯方式进行,无现场会议[134][135]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决策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分级确定,董事、监事薪酬由股东大会批准,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董事会批准[130] - 独立董事津贴依据职责、公司运营及履职情况综合确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依据职责分工、执业能力及经营业绩和绩效考核结果确定[130] - 首席财务官Harald Nippel离任,原因为工作安排,Jörg Bremer接任董事兼首席财务官[131] - 独立董事陈叔平因任期满六年离任,孙凌玉被选举为新任独立董事[131]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0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议案[132] - 董事会审议通过装备环球变更业绩承诺期及承诺延长股份锁定期议案[132][133] - 公司未弥补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133] - 董事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及战略委员会[136] - 全体董事2021年参会情况良好,无连续两次未亲自参会情形[134]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6次会议,审议了2020年度审计情况、2020年度报告、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2021半年度报告、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及2021年度审计策略[137]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审议了关于选举公司董事及聘任首席财务官和独立董事的议案[138][13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审核了2021年度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和董事薪酬方案[140] - 公司独立董事每年报酬为税后人民币5万元/人[140] - 2021年6月29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等16项议案[120] - 2021年9月3日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聘任年度审计机构议案[120] - 2021年10月18日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装备环球盈利补偿承诺议案[120] - 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2.343亿股,持股比例从44.23%降至18.11%[194] - 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减少82.86万股,持股比例从55.78%升至81.89%[194] - 公司股份总数减少2.352亿股,从7.342亿股降至4.991亿股[194] - 公司外资持股减少2.343亿股,持股比例从41.69%降至14.38%[194] - 公司国有法人持股保持1863.09万股不变,持股比例从2.54%升至3.73%[194] - 公司回购并注销828600股股份占总股本0.11% 回购均价7.29元/股 使用资金总额603.93万元[195] - 中国化工装备环球控股解除限售234335034股 年末限售股数为71750400股[200] - 三明双轮化工年末限售9592088股 华橡自控年末限售9038847股[200] 员工和人力资源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数量合计6,111人,其中母公司5人,主要子公司6,106人[142]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3,102人,销售人员1,524人,技术人员857人,财务人员209人,行政人员380人,其他39人[142] - 员工教育程度:博士及以上26人,硕士720人,本科749人,本科以下4,616
克劳斯(600579)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