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86.12万元[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3%至4.597亿元[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32.44%至3486万元[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71.05%至3307万元[18] - 基本每股收益0.07元/股,同比增长250%[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73%,同比增加2.53个百分点[19]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8.23%[25] - 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3486.12万元同比增长232.44%[25]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5,968.40万元[40]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4.597亿元,同比增长8.23%[55] - 医药制造业务营业收入6096万元,同比增长43.60%[58] - 其他行业营业收入2332万元,同比增长619.38%[58] - 眼科用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38%,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5.72%[91] - 高盛生物2022年营业收入19702.42万元,营业利润4463.85万元,归母净利润3848.62万元[103] - 高盛生物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78.04万元完成业绩承诺119.24%[18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公司营业成本3.315亿元,同比增长5.17%[55] - 研发费用838万元,同比下降8.36%[55] - 医药流通购入成本同比下降2.14%至1.64亿元[62] - 医药制造总成本同比大幅增长42.11%至3780万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增长58.69%至2715万元[62] - DNA业务总成本下降6.76%至1.08亿元,直接材料成本下降7.93%至1.01亿元[62] - 其他行业成本激增1807.41%至1795万元,因子公司拓展新业务导致[62][64] - 乙醇消毒液成本同比增长58.93%至2149万元,主因市场需求推动销售量大幅增加[63] - 珍珠明目滴眼液总成本下降15.72%至380万元,其中制造费用大幅减少35.47%[62][64]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9.48%至3487万元[65]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3.95%至5128万元[6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8.36%至838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82%[66][6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4万元,同比恶化[18]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2573万元[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74万元,同比恶化[55] - 货币资金减少至1.7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4.96%,同比下降10.26%[73] - 应收票据增至1629万元,同比增长75.92%,主要因已背书未到期票据增加[73] - 应收账款增至2.24亿元,占总资产19.57%,同比增长14.81%[73] - 应收款项融资激增至3219万元,同比增长398.27%,因票据及保理结算增加[73] - 短期借款从100万元增至1000万元,同比暴涨900%,主要系票据贴现融资增加[73] - 应付职工薪酬增至1508万元,同比增长74.33%,因子公司计提超额业绩奖励[73] - 预付款项减至1029万元,同比下降49.62%,因收到预付采购物资[73] - 其他应收款减至271万元,同比下降70.62%,系子公司收到房产处置款[73] - 长期股权投资增至1.08亿元,占总资产9.44%,同比增长14.28%[73] - 高盛生物2022年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41.88%[112] 各条业务线表现:医药制造 - 国发制药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53%回款同比增长50.81%[27] - 国发制药厂生产的珍珠明目滴眼液曾获广西名牌产品并列入国家医保及基本用药目录[49] - 乙醇消毒液产量838.85万瓶,销量862.37万瓶,同比分别增长32.74%和36.56%[60] - 珍珠明目滴眼液毛利率78.83%,同比增加8.07个百分点[58] - 眼科用药(明目滴眼液)营业收入为1796.83万元,毛利率为78.83%[91] - 珍珠明目滴眼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和省级医保目录[88] - 胃肠宁颗粒被纳入省级医保目录但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88] 各条业务线表现:DNA检测 - 高盛生物自动提取检测工作站投放量同比增加6台毛利率提升4%[26] - 高盛生物2022年营业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10.78%[26] - 高盛生物2022年归母净利润3848.62万元同比增长20.74%[26] - DNA检测相关业务营业收入18,189.96万元,占营业收入39.57%[40] - DNA检测及耗材业务营业收入1.676亿元,毛利率40.54%[58] - 高盛生物自主研发的超微量DNA自动提取检测工作站2019年获公安部国产替代双十计划银奖[52] - 高盛生物服务覆盖广东省超过一半区县级公安系统DNA实验室建设项目[53] - 高盛生物提供从DNA提取到数据入库的一站式法医DNA鉴定服务体系[52] 各条业务线表现:医药流通 - 钦州医药2022年营业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0.71%[27] - 北海医药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37%净利润同比下降52.31%[27] - 医药相关业务营业收入25,202.12万元,占营业收入54.82%[40] - 医药流通业务营业收入1.911亿元,同比下降3.76%[58] - 医药流通业务拥有直营店8家,特许加盟店6家,加盟店52家[44] - 医药流通企业北海医药和钦州医药在北部湾地区与三甲、二甲医院建立稳定合作关系[50] - 北海医药2022年营业收入7947.62万元,归母净利润109.86万元[103] - 钦州医药2022年营业收入11898.91万元,归母净利润-77.44万元[103] 各地区表现 - 高盛生物服务覆盖广东省超过一半区县级公安系统DNA实验室建设项目[53] - 医药流通企业北海医药和钦州医药在北部湾地区与三甲、二甲医院建立稳定合作关系[50] - 中药饮片厂在钦州市地区享有很高声誉但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5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3年经营目标为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4.7亿元[106] - 大力发展二代测序技术建库及案件解决方案[107] - 完成电商系统开发运营并布局C端电商媒体矩阵[107] - 加强麻醉药品系列产品及人血白蛋白等代理品种营销[107] - 控股子公司高盛智造启动专精特新认定工作[107] - 钦州医药加强上游厂家合作抓稳产品配送权[108] - 北京香雅优化重庆伽玛刀项目运营模式降低成本[108] -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狠抓应收账款管理[108] 其他财务相关事项 - 公司2022年末累计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39040.95万元[5] - 公司2022年末资本公积为78488.14万元[5] - 公司2022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数未达到现金分红要求[5] - 确认南京华大共赢一号创业投资企业投资收益1303.44万元[19] - 政府补助195.02万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22]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78.79万元[23] - 南京华大共赢一号基金投资确认收益1303.44万元[28] - 公司确认投资收益1303.44万元,源于持有创业投资企业27.03%份额[72] - 受限资产总额2789万元,其中货币资金2302万元为承兑汇票保证金及受限账户[75] - 公司2020年收购高盛生物形成商誉2.54亿元[115] - 高盛生物资产组账面价值27378.57万元,可回收价值评估为35400万元,商誉未减值[177] - 公司及下属企业2022年共获得政府补助195.02万元,其中公司获36.82万元,高盛生物获131.75万元[195] - 北京香雅认缴华大共赢二号基金份额1000万元,实缴出资200万元,占比2%[196] - 华大共赢二号基金注册资本5亿元,实缴资本1.18亿元,对外投资6个项目金额7950万元[196] - 北京香雅投资奇迹医学公司2000万元,持股比例2.439%[197] - 公司转让优峰生物1%股权获1320万元,已收到转让款1100万元[198] - 高盛生物出资1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广州国发智云科技[199] - 高盛生物对全资子公司广州国发生物科技增资,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增至3000万元[200]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报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6]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6]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18]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1名[119] - 2022年5月20日召开202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6项议案[120][123] - 股东大会表决采用现场结合网络投票方式[117] - 公司不存在内幕信息知情人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监管部门处罚的情况[120]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直接或间接干预决策和经营活动的情况[117] - 公司关联交易程序合法、价格公允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17] - 公司通过上证E互动平台及电话等多途径与投资者保持沟通[119] - 公司董事会下设提名、薪酬与考核、战略、审计四个专业委员会[118] - 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独立董事担任主任委员[118] - 报告期内召开董事会会议6次,其中通讯方式召开4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2次[137] - 所有董事均出席全部6次董事会会议,无缺席情况[137] - 审计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审议财务报告和审计事项[140] - 董事会下设4个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3人,提名委员会3人,薪酬与考核委员会3人,战略委员会5人[139]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78] - 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178] - 会计师事务所对高盛生物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天健审〔2023〕2-156号)[176] - 五矿证券确认高盛生物2022年业绩承诺已实现,无需业绩补偿[176] - 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费用为50万元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为20万元[181] 关联交易和投资 - 全资子公司高盛生物2022年度与关联方广州深晓基因科技日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为635.07万元[185][187] - 公司向北海中青旅山水酒店出租物业租赁资产涉及金额4,071.80万元租赁收益为178.71万元[190] - 关联交易中向关联人购买原材料实际发生金额为425.80万元[186] - 关联交易中接受关联人提供的劳务实际发生金额为193.96万元[187] - 关联交易中向关联人提供租赁服务实际发生金额为15.31万元[187] - 公司2022年度预计日常关联交易金额为1,000万元实际发生635.07万元完成率63.51%[185][187] - 公司对外投资总额2100万元,其中2000万元投资奇迹之钥医学科技公司[95][96] - 对奇迹之钥医学科技公司持股比例为2.439%,计入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96] 人力资源和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501人,其中母公司员工179人,主要子公司员工322人[142]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77人,销售人员125人,技术人员132人,财务人员35人,行政人员132人[142] - 员工教育程度:研究生及以上12人,本科128人,大专164人,大专以下197人[142] - 薪酬结构:基本工资占工资总额20%,岗位工资占50%或60%,绩效工资占30%或20%[143] -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1人[142] - 薪酬支付采用月薪制,每月15号左右发放上月工资[143] - 2023年下属企业国发制药厂、北海医药、钦州医药将结合行业特点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制度等培训[144] - 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占比最高达40.72%,金额为417.03万元[94] - 促销费占销售费用总额16.01%,金额为163.94万元[94] - 广告宣传费占销售费用总额9.19%,金额为94.15万元[9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386.98万元[125] - 董事长潘利斌年度税前报酬为138.04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35.67%[125] - 董事喻陆、彭韬、吴培诚年度报酬均为8万元[125] - 独立董事许泽杨、宋晓芳、邓超年度报酬均为10万元[125] - 财务总监尹志波年度报酬为83.22万元[125] - 董事会秘书李勇年度报酬为78.22万元[125] - 高管持股总数减少5,266,900股至31,803,259股,减持比例14.21%[125] - 职工监事陈燕年度报酬为20.5万元[125]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386.98万元[134] - 高级管理人员基本薪酬占年度薪酬比例为60%[149]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际支付与披露情况一致[134]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决策程序由董事会、监事会批准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34] 行业和市场环境 - 全国医药制造业2022年营业收入291111.4亿元同比下降1.6%[31] - 医药物流企业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物流效率[33] - 零售药店通过O2O、B2C等线上业务拓展销售渠道[34] - 医药电商因线上医保结算试点和网售处方药放开持续发展[34] - 药品批发企业推进区域一体化和多仓联动的绿色物流建设[35] - 专业药房模式提供智能化、精准化、标准化的专业服务[35] - 体外诊断行业受益于医疗消费水平提高和政策扶持快速发展[37] - 医学检验实验室向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38] - 公司医药流通业务面临医保控费、零加成、集采等政策带来的经营压力增大[50] - 医药行业受带量采购及DRGs等政策影响降价控费趋势明显[110] - 基本药物数量从520种增加到685种,增长约31.7%[80] - 第七批国家药品集采平均降价幅度大于48%[85] - 2022年医保谈判药品平均降幅达60.1%[87] - 2022年医保目录内药品总数达2967种,较2021版增加107种[87] - 医保谈判总体成功率达82.3%,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87] - 2023年底目标每个省份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累计达450种[86] - 2022年底目标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在每个省份合计达350个以上[84] - 2025年目标省级药品集采品种达500个以上[84] - 中成药集采涉及16个品种42个产品[85] - 药品追溯体系确立"一物一码、物码可追"原则[83]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预计"十四五"期间超20%,2035年将超30%[102] - 中国人均健康支出仅为美国的5%,全球人均健康支出的20%[102] - 中国约70%人口处于亚健康状态,15%处于疾病状态[102] 研发和技术创新 - 高盛生物2022年获得2项发明专利授权并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51] - 高盛生物2023年1月被认定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1] 环保和社会责任 - 2022年公司环保资金投入为17.46万元[154] - 国发制药厂2022年废水排放总量为36636吨[155] - 国发制药厂2022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989.172千克[155] - 国发制药厂2022年生化需氧量排放量为252.788千克[155] - 国发制药厂2022年氨氮排放量为26.744千克[155] - 国发制药厂2022年悬浮物排放量为549.54千克[155] - 国发制药厂2022年总磷排放量为6.594千克[155] - 2022年废气排放总量为92.862万立方米[157] - 氮氧化物排放量为92.862千克[157] - 二氧化硫排放量为7.429千克[157] - 颗粒物排放量为6.872千克[157] - 一般固废产生总量为397.741吨[157] - 药渣固废占比94.4%(375.65吨)[157] - 污泥固废产生量为4.85吨[157] - 污水处理设施
国发股份(600538)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