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47,046,389.03元,同比增长39.81%[20] - 公司营业收入4704.64万元,同比增长39.81%[32] - 2021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7,046,389.03元,较2020年同期33,650,800.12元增长39.8%[7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712,620.37元,同比亏损收窄[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971.26万元,同比亏损收窄[30] - 净利润亏损收窄22.9%,从-6445.28万元减至-4971.26万元[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1,982,418.48元[20] - 营业亏损收窄25.7%,从-6716.82万元改善至-4994.29万元[78] - 对联营企业投资亏损收窄41.1%,从-2108.78万元减至-1242.99万元[78] - 基本每股收益-0.085元/股[21] - 稀释每股收益-0.085元/股[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089元/股[21] - 基本每股收益从-0.110元改善至-0.085元[7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3%,同比增加0.31个百分点[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54%,同比增加0.21个百分点[21]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2602.99万元,同比增长6.36%[32] - 2021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77,671,521.76元,较2020年同期70,373,363.62元增长10.4%[77] - 销售费用1831.05万元,同比下降2.04%[32] - 销售费用从18,691,450.61元下降至18,310,474.31元,减少2.0%[77] - 管理费用2730.62万元,同比增长7.33%[32] - 研发费用406.92万元,同比增长86.67%[3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6.7%,达到406.92万元[78] - 财务费用由负转正,从-83.65万元变为9.18万元[78] - 利息收入增长22.8%至9.34万元[78]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7.0%,从-1056.99万元降至-983.52万元[78] - 母公司营业成本增长45.1%至2407.08万元[81] 业务线收入表现 - 大健康业务板块收入3675万元,同比增长67.99%[30] - 酒水快消品业务收入859.17万元,同比增长29.96%[3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减少至635,123.03元,占总资产比例0.03%,同比下降97.99%[35] - 其他应收款减少至20,830,843.61元,占总资产比例1.02%,同比下降85.88%[35] - 投资性房地产增加至22,759,790.33元,占总资产比例1.12%,同比增长58.87%[35] - 应付账款大幅减少至4,297,153.14元,占总资产比例0.21%,同比下降96.48%[35] - 预收款项增加至185,649.40元,同比增长364.51%[35] - 合同负债增加至1,896,411.80元,占总资产比例0.09%,同比增长31.83%[35]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至1,650,233.25元,占总资产比例0.08%,同比下降34.44%[3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87,773,115.43元,较期初180,873,792.77元增长3.82%[7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635,123.03元,较期初31,628,347.14元大幅下降97.99%[7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53,764,132.29元,较期初162,647,737.34元下降5.46%[70]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269,788,010.21元,较期初260,837,184.32元增长3.43%[70]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20,830,843.61元,较期初147,561,498.08元下降85.88%[70] - 存货期末余额460,278,060.39元,较期初440,431,046.55元增长4.51%[70]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末的2,206,170,959.18元下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2,036,079,288.15元,降幅7.7%[71][72] - 无形资产从166,361,119.12元减少至156,126,490.62元,减少6.2%[71] - 应付账款从121,995,390.98元大幅下降至4,297,153.14元,降幅96.5%[71] - 流动负债合计从133,991,205.42元下降至13,977,154.80元,降幅89.6%[71] - 货币资金从175,306,361.23元减少至171,540,975.15元,减少2.1%[73] - 应收账款从148,359,536.53元下降至117,339,062.17元,减少20.9%[73] - 预付款项从85,007,402.55元大幅减少至5,368,537.69元,降幅93.7%[7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877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8087亿元增长3.8%[19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63.51万元人民币,较期初3162.83万元下降98.0%[193]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464,614.79元[2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73.5%至45.37亿元[8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40.1%至110.3亿元[8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69.2%至6.63亿元[8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262.7%至1.88亿元[85]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为-6979万元[87]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同比增长73.2%至4.75亿元[87]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231万倍至238万元[84]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下降34.2%至1.15亿元[84]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增长57.5%至1.2亿元[85] 投资和子公司表现 - 公司投资杭商锦带2号私募投资基金15,000万元,期末权益为15,180.24万元[36] - 西藏春天酒业总资产33,446.99万元,净资产-6,395.19万元,净利润-605.49万元[37] - 石河子恒朗股权投资总资产38,477.45万元,净资产9,629.70万元,净利润-1,271.79万元[3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4,030户[61] - 西藏荣恩科技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期末持股228,468,394股,占比38.92%[63] - 肖融为第二大股东,持股56,762,789股,占比9.67%,其中45,00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63] - 红塔红土基金持股29,353,000股,占比5.00%,报告期内减持3,647,000股[63] - 天津泰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11,700,000股,占比1.99%,报告期内增持11,700,000股[63]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户[61] - 控股股东西藏荣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0.04%[118] 公司治理和重大事项 - 公司2020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5月31日召开,审议通过非累积投票议案13项[47]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分配不转增,每10股送红股0股,派息0元,转增0股[48] -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诚信状况良好[55]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60] - 公司已受让并完成三普药业六种中药产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有关生产技术及资料的接收工作[57] - 虫草参芪膏和利肺片等两个产品的上市销售工作已全部由公司完成[57] - 公司已受让并完成三普药业有关厂房、土地以及生产设备的移交工作[57] - 公司已取得西宁市土地市场服务中心出具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审核鉴证书》[57] - 公司破产重整程序于2014年7月21日终结[117] - 公司股本由1,601,845,390股缩股至198,925,752股[117] - 公司发行489,388,261股股份收购青海春天药用99.8034%股权[118] - 发行后公司股本变更为688,314,013元[118] - 因业绩未达标以1元价格回购注销股份累计101,253,272股[119] - 2019年回购注销后公司股本变更为587,060,741元[119] - 2021年半年度报告注册资本为58706.0741万元人民币[120] - 公司2021年度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7户[121]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减少64,452,790.41元[98]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64,452,790.41元至1,393,163,748.40元[10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64,452,790.41元至2,324,182,801.22元[104]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保持587,060,741.00元不变[97][104] - 公司资本公积保持237,374,937.76元不变[97][104] - 公司盈余公积保持106,583,374.06元不变[97][104]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1,457,616,538.81元[97]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388,635,591.63元[97] - 母公司2021年期初未分配利润为-1,713,697,697.41元[106] - 母公司2021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43,152,743.44元[106] - 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8,623,989.25元[107] - 2020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2,502,328.77元[110] - 2021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14,528,754.00元[107] - 2020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50,504,535.53元[111] - 2020年上半年期初未分配利润为-1,573,843,576.55元[110] - 2021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742,321,686.00元[107] - 公司实收资本(股本)保持稳定为587,060,741.00元[107][110][111] - 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2,863,014,987.20元[107][110][111] - 盈余公积保持稳定为106,774,712.65元[107][110][111] - 公司历史股本经过多次转增从7500万股增至16.02亿股[113][114][115][116] - 合并所有者权益总额保持稳定为20.69亿元[90] 非经常性损益和补助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63.8万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226.98万元[24] 应收账款明细 -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为2.0866亿元人民币,坏账准备计提5489.79万元,综合计提比例26.3%[195][198] - 1年以内应收账款余额2752.22万元,坏账计提比例5%[197] - 1至2年应收账款余额4980.19万元,坏账计提比例10%[197] - 2至3年应收账款余额6222.61万元,坏账计提比例20%[197] - 3至4年应收账款余额6603.09万元,坏账计提比例50%[198] - 4至5年应收账款余额153.77万元,坏账计提比例80%[198] - 5年以上应收账款余额154.33万元,坏账计提比例100%[198] - 前五名客户应收账款余额1.2812亿元,占总应收账款比例61.4%[200] 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28]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 未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合营安排划分为共同经营[132] - 共同经营参与方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或负债及共同经营发生的费用[132] - 合营企业投资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会计处理[133]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 流动性强 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34] - 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资本化[135]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36][137]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金融资产转移形成的金融负债 或以摊余成本计量且不进行重分类[13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 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13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 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39]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 除股利外其他利得损失均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后续不转入损益[139] - 金融资产转移整体终止确认时,将终止确认日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2]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终止确认时,按转移日相对公允价值分摊整体账面价值后,将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2] - 预期信用损失三阶段模型:第一阶段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第二阶段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第三阶段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44] - 较低信用风险金融工具可直接假定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145] - 应收款项采用简化方法,始终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45] - 应收票据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45] - 应收账款分为账龄组合和关联方组合,通过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46] - 其他应收款分为账龄组合和关联方组合,按三阶段模型计量损失准备[146]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单个存货项目或存货类别计提跌价准备[150] - 合同资产采用简化方法计量损失准备,参照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法[151] - 合同资产发生减值损失时按应减记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并贷记合同资产减值准备[152] - 公司对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54] - 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准为持有20%至50%表决权资本或虽不足20%但符合特定条件之一[155]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 房屋及建筑物年折旧率3.17% 机器设备9.50% 电子设备31.67%[157] - 运输设备年折旧率为23.75%和31.67% 其他设备年折旧率31.67%[158]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较低者入账[159] - 借款费用资本化中断标准为非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3个月[161] - 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按实际可使用年限摊销 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按10年摊销 软件按5年摊销[165] -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但每年末进行使用寿命复核[165] - 内部研究开发支出在开发阶段满足特定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166] - 长期资产减值测试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167][168] - 商誉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减值损失先抵减商誉账面价值再按比例抵减其他资产[168] - 长期待摊费用按受益期限分期摊销 无法受益时摊余价值转入当期损益[169] - 合同负债列示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转让商品或服务的义务[170] - 短期薪酬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171] - 离职后福利根据设定提存计划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172] - 辞退福利在不能单方面撤回或确认重组成本时计入当期损益[173] - 收入确认时点取决于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 销售商品通常在到货验收完成时确认[176] - 提供服务合同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 采用产出法或投入法确定进度[177] - 合同成本确认为资产的条件包括直接相关成本增加未来履约资源且预期能够收回[179] - 政府补助货币性资产按收到或应收金额计量非货币性按公允价值计量[180] - 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在资产使用寿命内分期
青海春天(600381)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