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伦电子(600355) - 2022 Q2 - 季度财报
精伦电子精伦电子(SH:600355)2022-08-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 - 营业收入为9277.22万元,同比下降34.9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9.69万元,同比下降869.27%[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25.19万元,同比下降1382.32%[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9元/股,同比下降869.27%[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29元/股,同比下降869.27%[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31元/股,同比下降1382.32%[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92%,同比下降6.64个百分点[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28%,同比下降6.74个百分点[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6亿元,同比下降5.75%[18] - 营业收入为9277.22万元,同比下降34.91%[2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39.69万元,出现亏损[2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92,772,249.16元,同比下降34.9%[6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4,396,869.63元,而2021年同期净利润为1,871,487.80元[7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29元/股,同比下降825%[70] - 综合收益总额为负14,752,717.74元,相比去年同期负2,510,713.46元,亏损扩大[73]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445,750,584.47元,同比下降3.4%[67]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35,888,126.18元,同比下降5.9%[67] - 未分配利润期末为-44891.78万元,较期初-43452.10万元进一步恶化[64] - 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14,396,869.63元至-448,917,841.01元[82][83]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14,396,869.63元至235,830,633.51元[82][83] - 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14,396,869.63元至234,644,601.02元[82][8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14,752,717.74元至-445,750,584.47元[88][8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14,752,717.74元[8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14,752,717.74元至235,888,126.18元[88][89]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营业成本为7017.52万元,同比下降33.55%[29] - 研发费用为1695.98万元,同比上升6.40%[29] - 销售费用为537.28万元,同比下降32.61%[2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为105,538,565.94元,同比下降27.0%[69] - 公司研发费用为16,959,802.36元,同比增长6.4%[69] 现金流同比下降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8.81万元,同比下降47.16%[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8.81万元,同比下降47.16%[2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60,110,674.72元,同比下降16.3%[7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00,421,541.51元,同比下降38.6%[7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088,115.26元,同比下降47.2%[7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6,031,024.26元,同比下降27.2%[77]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06,953,196.38元,同比下降21.9%[80] 非经常性损益及减值损失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85.50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85.57万元[20] - 信用减值损失为16.27万元,同比下降96.80%[29] - 资产减值损失为-147.88万元,同比下降182.76%[29] - 所得税费用为-3.12万元,同比下降103.13%[29] - 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为162,688.36元,同比下降96.8%[6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30.17%至4.3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83%[33] - 应收款项减少40.66%至2.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8%[33] - 使用权资产减少40.91%至105.68万元[33] - 租赁负债增长141.34%至93.91万元[33] - 应付票据减少60.66%至2.3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32%[33] - 应交税费增长64.39%至349.06万元[33] - 其他应付款减少59.79%至145.78万元[3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360.26万元,较期初6244.15万元下降30.1%[6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575.52万元,较期初1841.64万元下降14.4%[62]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2504.72万元,较期初4221.25万元下降40.6%[62] - 存货期末余额为9473.83万元,与期初9489.34万元基本持平[62]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为20332.79万元,较期初24479.99万元下降16.9%[62]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4500万元,较期初4200万元增长7.1%[63]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2328.42万元,较期初5917.98万元下降60.7%[63]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为2168.77万元,较期初3326.11万元下降34.8%[66] - 母公司短期借款期末保持3000万元,与期初持平[66] - 公司合同负债为78,044,197.34元,同比增长34.5%[67] - 公司应付账款为35,196,403.28元,同比增长18.4%[67] 子公司表现 - 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净利润140.86万元,对公司净利润影响9.78%[36] - 武汉普利商用机器净利润9.65万元,对公司净利润影响8.11%[36] - 武汉精伦电气净亏损183.49万元,对公司净利润影响-5.63%[36] 行业和市场挑战 - 伺服控制产品原材料成本波动大及人工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下降[37] - 缝制设备行业自2018年销量高峰后销量及毛利持续下滑[37] - 商用智能终端类产品受新冠疫情影响供应链管理面临严峻考验[38] - 教育信息化行业因疫情防控导致业务人员入校困难影响线下推广[38] 股东和股权变动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减持154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0.31%[43] - 员工持股计划减持后仍持有443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0.9%[4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5,653户[54] - 第一大股东张学阳持股数量为60,0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2.19%[55] - 第二大股东罗剑峰持股数量为18,35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为3.73%[55] - 第三大股东蔡远宏持股数量为6,003,874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22%[55] - 员工持股计划持股数量为4,43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90%[55] - 报告期内罗剑峰减持500,000股[55] - 报告期内深圳市九博投资有限公司增持1,039,900股[55] - 实际控制人张学阳持股比例为12.19%[95] 公司治理和合规 - 2021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获股东大会通过[40] - 2022年半年度未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41] - 公司及控股股东报告期内诚信状况良好无债务违约情况[47]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47]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700万元人民币[51] - 公司担保总额(包括对子公司的担保)为700万元人民币[51]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2.97%[51] 公司历史和结构 - 公司注册资本为49208.92万元人民币[94] - 合并财务报表涵盖9家子公司[96] - 1994年成立时初始注册资本300万元[92] - 1998年以未分配利润4700万元转增资本至5000万元[92] - 2000年改制后总股本9202.23万元[92] - 2002年IPO发行3100万股A股后总股本增至12302.23万元[92] - 2003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2302.23万元后总股本达24604.46万元[92] - 2015年每10股转增10股后总股本增至49208.92万股[93] 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 - 财务报表编制遵循中国企业会计准则[98][100]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条件达成则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冲减商誉,商誉不足部分计入当期损益[10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需判断是否为"一揽子交易"并分别按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进行会计处理[107]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包含全部子公司且从取得实际控制权日起纳入合并范围[108] - 子公司会计政策不一致时按母公司政策调整,非同一控制合并子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调整报表[109]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计量,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10] - 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需判断是否为一揽子交易,非一揽子交易按单项交易分别处理[111][112]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13] - 共同经营交易仅确认归属于其他参与方的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按投出/购入分别全额或按份额确认[114]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易转换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15]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除特定资本化及套期情况外均计入当期损益[116] - 境外经营处置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全部转入当期损益[118][12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2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按实际利率法确认损益[122] - 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24] - 外币货币性项目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18] - 现金流量折算汇率变动影响额单独列报[120] - 境外经营权益比例降低时折算差额归属少数股东权益[121]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23]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122] - 套期工具汇兑差额暂计其他综合收益[118] - 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中自身信用风险变动部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转入留存收益[125]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账面价值与对价及原其他综合收益累计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26]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含非现金资产或承担负债)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27]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具有法定抵销权且计划净额结算时以抵销后净额列示资产负债表[128]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优先采用活跃市场报价,缺乏活跃市场时采用估值技术确定[128] - 权益工具发行回购等交易作为权益变动处理,相关交易费用从权益中扣减[129] - 应收票据预期信用损失按整个存续期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30] - 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时,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31] - 应收票据按承兑人类型划分组合:银行承兑汇票(信用风险较小银行)和商业承兑汇票(信用风险较小企业)[133] - 金融资产减值测试中,预计信用损失大于当前准备账面金额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132] - 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作为信用风险特征进行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34] - 应收款项融资中一年内到期的列示为应收款项融资一年以上的列示为其他债权投资[135] - 其他应收款采用账龄组合作为信用风险特征进行减值损失计量[136]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跌价准备按单个项目或类别计提[137][138] - 合同资产与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负债以净额列示不同合同不予抵销[139] - 持有待售资产按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计量账面价值高于净额时确认减值损失[141][142] - 持有待售资产不再满足条件时按划分前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143] - 债权投资预期信用损失处理方法不适用[144] - 其他债权投资预期信用损失处理方法不适用[144] - 长期应收款预期信用损失处理方法不适用[144]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对价账面价值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4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合并成本计量[146] - 企业合并相关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46] - 追加投资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按原持有股权公允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计量[147] - 成本法核算下当期投资收益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现金股利确认[148] - 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8] - 权益法下按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份额确认投资收益[149] -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享有比例抵销后确认投资损益[149]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0] - 权益法核算剩余股权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部分按比例结转损益[151][152]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8-45年,预计净残值率3-5%,年折旧率2.11-12.13%[157]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6年,预计净残值率5%,年折旧率15.83%[157] - 计量及测试设备折旧年限3-4年,预计净残值率3-5%,年折旧率23.75-32.33%[157] - 电气设备折旧年限4-25年,预计净残值率3-5%,年折旧率3.80-24.25%[157] -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率3-5%,年折旧率19.00-19.40%[157] - 通讯设备折旧年限3-4年,预计净残值率3-5%,年折旧率23.75-32.33%[157] - 电脑设备折旧年限2-3年,预计净残值率3-5%,年折旧率31.67-48.50%[157] - 其他设备折旧年限3-5年,预计净残值率3-5%,年折旧率19.00-32.33%[157] - 借款费用资本化中断需满足非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3个月的条件[162] - 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成本分别核算,难以合理分配时全部计入固定资产[164] - 内部研究开发支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研究阶段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开发阶段支出满足五项条件才确认为无形资产[166] - 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支出的研发支出全部计入当期损益[166] - 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均进行减值测试[168] -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期间不予转回价值得以恢复的部分[171] - 长期待摊费用主要包括装修费 在预计受益期间按直线法摊销[172] - 合同负债是公司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173] - 短期职工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174] - 离职后福利采用设定提存计划 应缴存金额于发生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175] - 辞退福利在不能单方面撤回时确认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176] - 亏损合同产生的义务满足条件时 将预计损失超过资产减值部分确认为预计负债[179] - 智能制造类产品在商品控制权转移时确认收入[183] - 商用智能终端类产品在商品控制权转移时确认收入[183] - 软件与信息服务类产品在商品控制权转移时确认收入[183] - 合同取得成本预期能够收回时确认为资产[184] - 合同履约成本需满足与合同直接相关等三项条件才确认为资产[184] -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两类[185] -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资产寿命内分期计入损益[187] -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根据用途计入当期损益或确认为递延收益[187] - 当期所得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预期应交纳所得税金额计量[188] - 可抵扣亏损以很可能获得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89] -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按预期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190] - 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在无法获得足够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并在可能时转回[190] - 所得税费用包含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计入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90] - 当期所得税资产及负债在满足净额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