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4.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08%[1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08%[33]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69.1%至14.08亿元(2020年同期:8.33亿元)[10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5.82%[19]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1.01亿元人民币[30] - 净亏损1.02亿元(2020年同期净利润1645万元)[10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亏损1.01亿元(2020年同期净利润1636万元)[109] - 净利润为亏损2845.1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42.2%[113] - 营业利润为亏损3266.6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50.3%[1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1.24亿元人民币[19]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850%至-0.15元/股[21] - 稀释每股收益同比下降850%至-0.15元/股[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股[21] - 基本每股收益-0.15元/股(2020年同期:0.02元/股)[11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0.58个百分点至-0.02%[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3.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39%[33]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3.4%至13.55亿元(2020年同期:7.39亿元)[108] - 销售费用3,11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77%[33]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7.8%至3110万元(2020年同期:4998万元)[108] - 财务费用36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23%[33]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0.2%至367万元(2020年同期:1233万元)[108] - 利息费用同比下降65.1%至737万元(2020年同期:2113万元)[108] - 研发费用2,70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91%[3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1.9%至2709万元(2020年同期:3075万元)[108] - 信用减值损失2,06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72%[33]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63.1%至15.57亿元(2020年同期:9.55亿元)[10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皮卡销量4,106辆,同比增长66.64%[31] - 车桥销量37.89万支,同比上升17.6%[3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汽车行业上半年产销量分别完成1256.9万辆和1289.1万辆,同比增长24.2%和25.6%[26]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120万辆,同比增长200%[26] - 2021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6.9万辆和1289.1万辆,同比2020年分别增长24.2%和25.6%[48] - 中国汽车销量自2018年起结束连续27年增长,2018、2019及2020年连续三年增速下滑[48] - 排放召回规定可能导致单车召回成本高于安全召回,带来经济和品牌压力[47] - 汽车产业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行业竞争加剧将压缩盈利能力[48] - 汽车产业向"汽车+服务"转型,涉及金融、新零售、后市场等创新服务领域[51] - 数字化转型推动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全流程体系变革[51] - 2021年5月发布《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建立信息共享监管机制[47]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2021年发生3次董事会秘书变动(那涛离任[56]、郑研峰聘任后离任[56]、郭宋君聘任后离任[56]) - 2021年3月聘任叶子青担任公司总裁[56] -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变更经营范围、修订公司章程及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等议案[53] -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7,792户[93] - 第一大股东华泰汽车集团持股1.336亿股,占比19.77%[95] - 第二大股东深圳中能绿色启航壹号持股4,864万股,占比7.20%[95]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92] - 公司实收资本为675,604,211.00元[130] - 公司注册资本为675,604,211.00元[130]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9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73.91%[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73.91%[3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9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173.9%[11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2.06亿元,同比增长73.1%[11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13.37亿元,同比增长83.9%[1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85.19万元,同比下降95.6%[11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5亿元,同比实现正向转变[11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82亿元,较期初下降29.5%[117]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091.9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24.8%[118]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30.90万元,同比下降62.3%[118]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416.70万元,对比上年同期的2218.03万元,下降81.2%[1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84.69万元,对比上年同期的-13462.04万元,由负转正[1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4亿元,对比期初的1.78亿元,增长3.5%[1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23.65万元,对比上年同期的1.81亿元,下降96.6%[119]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20元,对比上年同期的1.92元,由正转负[119]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244.01万元[119]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8.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0%[19] - 总资产50.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9%[19] - 公司总资产为50.4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1.14亿元下降1.3%[101][102] - 货币资金为7.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924亿元减少20.4%[100] - 应收账款为6.08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096亿元增长19.3%[100] - 应收款项融资为1.72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414亿元大幅增长316.5%[100] - 存货为4.1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003亿元增长3.6%[100] - 固定资产为18.12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8.869亿元减少3.9%[100] - 在建工程为4.7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732亿元增长0.6%[100] - 短期借款增长55.1%至2.48亿元,较期初1.6亿元[101] - 应付账款下降13.8%至7.61亿元,较期初8.84亿元[101] - 合同负债增长43.2%至7622.7万元,较期初5321.1万元[101] - 货币资金增长9.5%至2.91亿元,较期初2.65亿元[104] - 应收账款增长14.7%至3.66亿元,较期初3.19亿元[104] - 其他应收款增长10.8%至15.19亿元,较期初13.72亿元[104]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保持稳定为14.22亿元[105] - 母公司其他应付款增长89.2%至5.38亿元,较期初2.84亿元[105] - 母公司合同负债下降2.6%至2.44亿元,较期初2.51亿元[10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8.61亿元,对比上年同期的29.21亿元,下降2.1%[121] - 综合收益总额为-1.01亿元,对比上年同期的1644.75万元,由盈转亏[121][123] - 未分配利润为7.84亿元,对比上年同期的8.85亿元,下降11.4%[121] - 少数股东权益为1.62亿元,对比上年同期的1.63亿元,下降0.5%[121]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080,352,674.56元[126]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2,869,221,192.90元[128]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减少28,450,964.27元[127] - 母公司资本公积为1,058,992,676.28元[128] - 母公司盈余公积为178,876,515.20元[128] - 2020年半年度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53,213,391.44元[129] - 2020年半年度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67,401,078.00元[129] - 2020年半年度母公司对所有者分配利润14,187,686.56元[129]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金额较期初增加130,976,205.56元,增幅316.54%[38] - 短期借款期末金额较期初增加88,264,680.56元,增幅55.08%[39]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金额较期初增加49,203,186.95元,增幅61.19%[39] - 长期应收款期末金额较期初减少26,808,050.00元,减幅73.46%[38] - 合同资产期末金额较期初减少13,437,454.65元,减幅64.92%[38] - 开发支出期末金额较期初增加2,884,988.65元,增幅80.16%[38]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金额较期初增加6,714,502.71元,增幅75.63%[38] - 应收票据期末金额较期初增加9,274,838.23元,增幅43.50%[38]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金额较期初增加10,141,110.89元,增幅39.97%[38] - 受限资产总额达1,296,509,687.75元,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40] 关联方交易和担保 - 公司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期初金额335.85万元,报告期偿还335.85万元,期末余额0万元[81]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2.219亿元,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7.76%[90] - 公司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金额为1.684亿元[90]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1.984亿元[89]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3500万元[89] - 报告期末对外担保余额(不包括子公司)为2350万元[89] - 报告期内对外担保发生额(不包括子公司)为6000万元[89] - 公司控股股东华泰汽车直接负债逾期金额合计约38.22亿元,其中涉及诉讼金额为38.22亿元[84] 监管合规和风险 - 公司于2021年8月11日收到辽宁证监局警示函(【2021】13号)并已完成整改[82] - 公司于2020年12月28日收到辽宁证监局责令改正措施决定(【2020】9号)并已完成整改[82]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6] 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 公司及子公司丹东黄海汽车为2021年丹东市环境重点排污单位[60] - 丹东黄海客车基地2021年上半年处置危险废物115.48吨[62] - 丹东黄海皮卡基地2021年上半年处置危险废物84.47吨[6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共处置危险废物199.95吨[62] - 丹东黄海新能源基地实际排放化学需氧量(CODCr)浓度13.1mg/L(允许50mg/L)[61] - 丹东黄海新能源基地实际排放氨氮浓度0.56mg/L(允许8(10)mg/L)[61] - 丹东黄海金泉基地实际排放化学需氧量(CODCr)浓度8.78mg/L(允许50mg/L)[61] - 丹东黄海金泉基地实际排放氨氮浓度0.05mg/L(允许8(10)mg/L)[61] - 丹东车桥工厂2019年拆除10吨和20吨燃煤锅炉并更新改造为15吨天然气(燃油)锅炉[63] - 2019年公司投入273万元对RTO装置进行升级改造[65] - 丹东黄海(新能源基地)设有污水处理站2处分别处理酸洗磷化脱脂废水和全厂生产生活污水[64] - 丹东黄海(皮卡基地)拥有1座污水处理站采用生物膜法工艺并配备2台15吨燃气锅炉(1用1备)[64] - 特种车公司2021年4月转运危废(废油漆桶)8.24吨[70] - 丹东车桥工厂及丹东黄海各基地均取得排污许可证(编号示例:91210600120109772C001Q)[66] - 公司所有生产基地均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完成属地环保局备案(备案号示例:210604-2019-007-L)[67][68] - 丹东黄海(皮卡基地)涂装车间采用水幕法除漆雾经50米高排气筒排放[64] - 新能源基地涂装喷漆和烘干分别采用废气净化系统和RTO焚烧装置处置排放[64] - 各工厂对污水COD、氨氮等指标实行在线监测(如丹东车桥工厂即时监测PH值)[69] - 丹东特种车公司2020年2月获排污许可证(编号91210600664579780H001Q)[73] - 诸城工厂2021年4月8日获排污登记管理(编号913707821697323033002Y)[73] - 凤城半轴2020年5月30日获排污许可证(编号91210682120345935W003H)[73] - 佛山工厂排污许可证编号91371082267159846N001W[73] - 荣成工厂排污许可证编号91371082267159846N001W[73] - 柳州工厂排污许可证申报已完成待发证[73]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号包括丹东210602-2019-003-L等[73] - 黄海汽车新能源基地增加脱硝装置以降低排放[76] - 公司支付扶贫资金6.54万元,帮扶143人次[77] 会计政策和合并范围 - 本报告期未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57] - 公司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58][59] - 公司拥有120余家一级经销商和400余家二级经销商网络[25]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涵盖27家子公司[132] - 公司拥有19家全资子公司持股比例均为100%[132][133] - 公司拥有8家控股子公司包括持股比例66.99%的山东荣成曙光齿轮和96.76%的丹东黄海汽车[132] - 本期新增2家子公司包括新设的嘉兴曙光汽车底盘和北京黄海汽车销售[133] - 本期减少1家子公司因苏州曙光鼎合创业投资注销[133] - 公司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并遵循持续经营假设[134][135]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营业周期为12个月[138][139] -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区分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不同方法[140][142]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购买日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成本[143] - 企业合并相关费用除权益性证券交易费用外均计入当期损益[145]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所有子公司均纳入合并[146] - 合并财务报表需抵销内部交易对合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影响[146] - 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147]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财务报表[147] - 因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148] - 处置子公司时,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149] - 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50]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51]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54] - 共同经营中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和共同承担的负债[152] - 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5]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55]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摊余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57] - 以摊
ST曙光(600303)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