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3.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88%[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84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盈利6521.24万元人民币[14] - 基本每股收益-0.3440元/股,上年同期为0.0666元/股[1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3899元/股,上年同期为0.0503元/股[15]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18亿元人民币,较第一季度12.12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6] - 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52亿元人民币,较第一季度2.32亿元人民币净亏损收窄[16] - 营业收入为233,053.81万元,净亏损38,394.07万元[31] - 营业收入23.31亿元同比下降25.88%[39] - 净亏损3.84亿元同比增亏5.9亿元[3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88%至23.31亿元[58][59]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23.31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31.44亿元人民币下降25.9%[147] - 公司净利润为净亏损4.2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6%[14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净亏损3.8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9%[148] - 基本每股收益-0.344元/股,同比下降616%[149] - 母公司营业收入4348万元,同比下降42%[150] - 母公司净利润亏损2070万元,同比扩大212%[15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4.3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0.49亿元[1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6.53%至21.15亿元[58][60]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6.60%至1.03亿元[58]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35.11%至3,038.92万元[58]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6.60%至10,252.75万元,主要因销售佣金下降62.58%减少5,087.91万元及会员卡费用摊销下降22.30%减少750.03万元[61]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4.18%至35,443.76万元,主要因职工薪酬增长8.09%增加2,076.19万元及折旧摊销增长11.99%增加373.10万元[62]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5.18%至22,705.12万元,主要因公司降低资金成本减少利息支出[62]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35.11%至3,038.92万元,主要因公司加大智能技术和智慧酒店研发投入增加789.65万元[63] - 营业总成本为28.47亿元人民币,其中营业成本为21.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147] - 研发费用为3038.9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147] - 财务费用为2.27亿元人民币,其中利息费用为2.32亿元人民币[14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48%[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8.48%至4.58亿元[5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8.47%至45,764.15万元,主要受疫情影响导致现金流大幅下降[6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增加187,919.19万元至192,995.45万元,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产生净现金流出159,270.42万元[6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减少82,172.25万元至31,099.48万元,主要因租金减免减少现金流出38,495.88万元及借款净流出减少57,880.00万元[6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35.6%至21.52亿元[15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8.5%至4.58亿元[15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激增240.6%至32.38亿元[153]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大幅增长425.6%至28.81亿元[15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22.1%至17.58亿元[15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8.9%至13.74亿元[15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42.3%至6.05亿元[152]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41.9%至1.45亿元[15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3.2%至8.08亿元[153]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33.4%至1.62亿元[153]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422.73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负60.22万元大幅下降[154]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9.99亿元,去年同期为正3.05亿元,主要由于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达30.26亿元[154]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2.0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负2.76亿元有所改善[154]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15亿元,较期初21.34亿元减少18.19亿元[154] - 公司通过筹资活动获得现金流入16.36亿元,其中发行债券收到现金8.99亿元[15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4.58亿元人民币[16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6.9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3.63%[14] - 总资产266.4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32%[14] - 货币资金减少56.77%至13.75亿元,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产生净现金流出15.93亿元[65][66]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加1,767.22%至17.26亿元,系理财产品增加[65][67] - 应收款项增长101.50%至5.39亿元,因疫情征用酒店导致回款延迟[65][67]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增长92.35%至3,119.51万元,主要来自新增转租合同应收款[65][6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长156.54%至2,483.31万元,因增加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及公允价值变动[65][68] - 短期借款增长41.95%至7.11亿元,系公司增加短期借款[65][67] - 其他流动负债增长75.98%至9.18亿元,主要因发行9亿元超短期融资券[65][68] - 长期借款减少97.44%至1,020万元,因提前归还3.87亿元长期借款[65][68] - 未分配利润下降19.31%至17.27亿元[6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3.75亿元,较期初31.81亿元下降56.8%[14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7.26亿元,较期初0.92亿元增长1767%[14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39亿元,较期初2.67亿元增长101.6%[141] - 公司总资产为266.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70.06亿元下降1.3%[142][143] - 非流动资产合计226.54亿元,较期初230.54亿元减少1.7%[142] - 流动资产合计34.37亿元,较期初32.16亿元增长6.9%[144] - 负债总额157.71亿元,较期初156.84亿元微增0.6%[142][143] - 短期借款7.11亿元,较期初5.01亿元大幅增长41.9%[142] - 货币资金3.15亿元,较期初21.34亿元大幅下降85.2%[144] - 交易性金融资产16.69亿元,期初为零[144] - 其他应收款14.37亿元,较期初10.67亿元增长34.6%[144] - 租赁负债85.16亿元,较期初87.17亿元减少2.3%[14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06.98亿元,较期初111.01亿元减少3.6%[143] - 短期借款从4.00亿元人民币增至5.80亿元人民币,增长45.0%[145] - 其他应付款为40.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145] - 长期股权投资为134.66亿元人民币,与上期基本持平[145] - 资产总计为172.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3%[14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6.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4%[146] - 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145]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15亿元,较期初21.34亿元减少18.19亿元[154] - 合并所有者权益总额从期初113.22亿元减少至期末108.78亿元,下降4.44亿元[155][15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11.01亿元减少至106.98亿元,下降4.03亿元[155][156] - 未分配利润从21.40亿元减少至17.27亿元,下降4.14亿元[155][156] - 少数股东权益从2.21亿元减少至1.80亿元,下降4054.71万元[155][156] - 综合收益总额为负4.19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为负3.78亿元[155] - 实收资本为987,715,462元,与上年期末余额一致[157][158] - 资本公积从4,831,093,783.36元增加至4,839,177,784.75元,增长8,084,001.39元[157][158] - 库存股减少26,950,548.30元,从74,394,228.31元降至47,443,680.01元[157][158] - 未分配利润从2,084,023,128.86元增至2,149,235,543.61元,增加65,212,414.75元[157][15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8,016,883,150.21元增至8,117,150,466.22元,增长100,267,315.81元[157][158] - 综合收益总额为65,232,766.32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为65,212,414.75元[157] - 少数股东权益从252,162,201.71元增至259,698,396.32元,增加7,536,194.61元[157][158]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8,269,045,351.92元增至8,376,848,862.54元,增长107,803,510.62元[157][158]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减少49,860,971.60元,从118,048,509.64元降至68,187,538.04元[159]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46,021,205.85元,从11,689,641,098.51元降至11,643,619,892.66元[159] - 实收资本为987,715,462.00元[160] - 资本公积为7,442,048,077.14元,较期初增加8,084,001.39元[160] - 库存股为47,443,680.01元,较期初减少26,950,548.30元[160] - 未分配利润为167,521,476.17元,较期初减少6,627,768.03元[16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746,011,963.33元,较期初增加28,406,781.66元[160] - 综合收益总额为-6,627,768.03元[160]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8,084,001.39元[160] - 2022年6月30日总股本为1,121,383,122股[161] - 资产负债率为59.18%,较上年度末58.08%上升1.1个百分点[138] - 公司净流动负债为18.11亿元人民币[169] - 公司净亏损为4.26亿元人民币[16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酒店运营模式收入占比69.49%[23] - 酒店管理模式收入占比25.06%较2021年提升1.12个百分点[23] - 酒店管理模式门店数量占比87.90%较2021年底提升0.56个百分点[23] - 公司控股海南南山景区74.81%[23] - 旗下拥有26个品牌40多个产品[24] - 新开店数量342家,储备店数量1,889家[32] - 中高端酒店数占比24.44%,房间量占比33.40%[32] - 中高端产品占酒店收入50.70%,较2021年增加3.82个百分点[32] - 特许加盟方式开店328家,占比95.91%[32] - 酒店管理业务占酒店总收入比例提升至26.50%[32] - 轻管理酒店新开业191家,占新开店总数55.85%[32] - 云品牌新开酒店99家,占比28.95%;华驿品牌新开92家,占比26.90%[32] - 酒店升级改造项目资本性支出合计11,020.31万元[34] - 如家NEO3.0酒店数量增至823家,占如家品牌店数比例从42.7%提升至45.0%[34] - 酒店业务收入22.03亿元同比下降24.91%[39] - 景区业务收入1.27亿元同比下降39.38%[39] - 酒店总数5942家客房47.32万间[41] - 中高端酒店1452家占比24.4%[41] - 中高端客房15.8万间占比33.4%[41] - 公司酒店总数达5,942家,其中直营719家,特许加盟5,223家,客房总数473,199间[42] - 经济型酒店品牌如家拥有1,827家酒店,客房174,819间,特许加盟占比77.5%[42] - 中高端酒店品牌如家商旅拥有685家酒店,客房62,328间,特许加盟占比85.2%[42] - 2022年第二季度新开店152家,其中特许加盟店146家占比96.1%[43][4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签约未开业酒店1,889家,其中特许加盟1,879家占比99.5%[44] - 2022年第二季度全部酒店RevPAR同比下降38.7%至91元,出租率下降21.7个百分点至50.3%[45][46] - 经济型酒店RevPAR为2019年同期的57.2%,中高端酒店为49.9%[47] - 18个月以上成熟酒店3,776家,2022年第二季度RevPAR同比下降41.3%至92元[47][48] - 轻管理酒店第二季度RevPAR同比下降39.5%至56元,出租率下降21.5个百分点至38.4%[46] - 成熟酒店对比2019年同期RevPAR恢复至53.2%,其中轻管理酒店恢复度最高达54.9%[49] - 酒店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50%至16.19亿元[59] - 如家酒店集团营业收入20.25亿元同比下降23.89%[72] - 如家酒店集团净亏损3.7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5281.38万元)[72] - 南山文化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下降39.38%[72] - 南山文化净利润2921.21万元同比下降67.05%[72] - 南苑股份营业收入9186.3万元同比下降25.51%[73] - 南苑股份净亏损4137.78万元(同比增亏2214.71万元)[73] - 宁夏沙湖营业收入1660.1万元同比下降65.05%[74] - 宁夏沙湖净亏损4289.03万元(同比增亏2700.4万元)[74] - 公司直接持股包括7家全资子公司和3家控股子公司[167] - 如家酒店集团持股比例为直接19.03%和间接80.97%[167] - 南山文化持股比例为直接73.808%和间接0.997%[167] - 南苑股份持股比例为直接99.9684%和间接0.0316%[167] - 京伦饭店持股比例为54%[167] - 首旅景区持股比例为95%[167]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中国境内酒店总数5,941家,客房间数472,999间[51] - 北京、上海、苏浙皖、津鲁冀、广东和川渝地区酒店数量3,660家,占总数的61.6%[51] - 北京、上海、苏浙皖、津鲁冀、广东和川渝地区客房间数292,383间,占总数的61.8%[5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调整2022年全年新开店计划至1,300-1,400家酒店[52] - 疫情期间1517家酒店被征用[36] - 首旅集团承诺于2022年12月31日前将首旅置业持有的诺金公司100%股权转让给首旅酒店或其下属公司[103] - 新侨饭店管理合同于2021年7月31日到期后6个月内交由首旅酒店管理[103] - 新世纪饭店管理协议到期(2021年12月31日)后3个月内提交董事会审议管理权移交议案[103] - 长城饭店自承诺出具之日起3个月内提交董事会审议管理权移交议案[104] - 亮马河大厦(酒店部分)自承诺出具之日起3个月内提交董事会审议管理权移交议案[104] - 和平宾馆管理合同于2025年12月31日到期后6个月内交由首旅酒店管理[104] - 燕莎凯宾斯基在经营合同到期后3个月内
首旅酒店(600258)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