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藏药业(600211) - 2022 Q2 - 季度财报
西藏药业西藏药业(SH:600211)2022-08-1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3.43亿元,同比增长29.4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亿元,同比下降12.07%[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3亿元,同比下降6.70%[19] - 基本每股收益1.06元/股,同比下降11.67%[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50%,同比下降1.64个百分点[19] - 剔除新冠疫苗项目影响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51亿元,同比增长17.83%[22] - 剔除新冠疫苗项目影响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62亿元,同比增长23.77%[22] - 营业收入134,318.80万元,同比增长29.41%[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25.00万元,同比下降12.07%[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307.30万元,同比下降6.70%[33] - 剔除新冠疫苗相关影响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141.69万元,同比增长17.83%[33] - 剔除新冠疫苗相关影响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36,223.99万元,同比增长23.77%[33] - 营业收入为13.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41%[44][45] - 营业利润为3.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133] - 净利润为2.6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7%[13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1%[133] - 基本每股收益为1.06元/股,同比下降11.7%[13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6%至4.445亿元(2021年同期2.685亿元)[136] - 净利润同比增长56.7%至3.09亿元(2021年同期1.973亿元)[136]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达3.09亿元[158] - 2021年同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973亿元[16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7218.8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90%[44][45] - 销售费用为7.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90%[44][45] - 管理费用为5829.6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10%[44][45] - 财务费用为756.7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0.67%[44][45] - 研发费用为7713.9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4.53%[44][45] - 营业总成本为9.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6%[130] - 销售费用为7.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9%[130] - 研发费用为7714.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4.5%[130]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949.8%至6065万元(2021年同期296万元)[13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2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13.40亿元同比增长29.34%[28] - 心血管领域产品新活素、依姆多、诺迪康占比97.47%[28] - 新活素销售占半年度销售收入88.95%较去年同期增长45.36%[28] - 新活素销量325万支,销售收入119,178.37万元,同比增长45.36%[35] - 依姆多销售收入9,422.75万元,同比下降38.02%[35] - 诺迪康销售收入1,989.36万元,同比下降17.76%[35] - 其他产品销售收入3,388.40万元,同比下降14.73%[35] - 高压球囊扩张导管和支架定位系统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及生产许可证[57] - 支架定位系统和高压球囊扩张导管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及生产许可证[92] 新冠疫苗项目影响 - 新冠疫苗项目开发支出转费用化金额5402.33万元[19] - 相关存货计提跌价准备4486.78万元[19] - 新冠疫苗开发支出转费用化金额5,402.33万元[33] - 俄罗斯疫苗项目开发支出转费用化及存货跌价准备共计9889.11万元人民币[40] - 疫苗项目开发支出转费用化及存货跌价计提9,889.11万元[51] - 腺病毒疫苗生产线已投入7.46亿元人民币(厂房1.66亿/建设4.04亿/技术转移0.86亿/材料0.9亿)[43] - 疫苗项目累计投入7.46亿元含厂房1.66亿元/生产线4.04亿元/技术转移0.86亿元/材料0.9亿元[51] - 腺病毒疫苗生产线投资4.04亿元,技术转移设备投入0.32亿元,合计4.36亿元[60] - 俄罗斯疫苗项目存在技术转移失败风险,国内注册需完成临床前研究及I-III期试验[60] - 若俄罗斯疫苗项目终止,4.36亿元生产线资产可能存在减值风险[6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损失1082.30万元[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损失1219.36万元[23] - 政府补助收益41.56万元[23]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20.74万元[23]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损失53.00万元[23] - 所得税影响额收益172.77万元[23]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3.53万元[2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731,218,306.74元占总资产18.07%较上年增长35.95%[48] - 其他流动资产16,170,269.87元占总资产0.40%较上年下降80.81%[48] - 开发支出1,248,466.58元占总资产0.03%较上年下降97.21%[48] - 其他非流动资产57,805,501.42元占总资产1.43%较上年增长36.38%[48] - 应付职工薪酬17,426,577.41元占总资产0.43%较上年下降45.26%[48] - 货币资金11,915.98元因远期外汇业务保证金受限[4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9.229亿元,较期初7.644亿元增长20.7%[12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7.312亿元,较期初5.379亿元增长35.9%[12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5.16亿元,较期初4.714亿元增长9.4%[121] - 存货期末余额为1.023亿元,较期初1.373亿元下降25.5%[121]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0.1617亿元,较期初0.8428亿元下降80.8%[121]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为24.54亿元,较期初21.82亿元增长12.5%[121]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1.08亿元,较期初1.104亿元下降2.2%[121] - 投资性房地产期末余额为1.445亿元,较期初1.482亿元下降2.5%[121]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4.832亿元,较期初4.882亿元下降1.0%[121]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2.847亿元,较期初2.721亿元增长4.6%[121] - 公司总资产从期初的380.27亿元增长至期末的404.69亿元,增长6.4%[123] - 流动资产从期初的138.52亿元增至期末的162.33亿元,增长17.2%[125] - 非流动资产从期初的162.07亿元略降至期末的159.29亿元,下降1.7%[123] - 货币资金从期初的8407.73万元大幅下降至期末的1337.00万元,下降84.1%[1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期初的4.68亿元增至期末的6.18亿元,增长32.1%[125] - 应收账款从期初的1.74亿元增至期末的3.28亿元,增长88.6%[125] - 开发支出从期初的4482.24万元大幅下降至期末的124.85万元,下降97.2%[123][125] - 短期借款从期初的5.35亿元增至期末的5.50亿元,增长2.9%[123] - 应付账款从期初的1.01亿元下降至期末的7155.93万元,下降29.2%[123]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的10.43亿元增至期末的12.21亿元,增长17.1%[123]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0.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130]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35.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130]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881,905,305.70元[15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2,864,301,772.72元[152] - 未分配利润为1,221,309,114.06元[152] - 资本公积为1,265,159,390.58元[152] - 实收资本(或股本)为247,937,843.00元[152][154] - 少数股东权益为17,603,532.98元[152] - 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2.479亿元[158][161] - 资本公积无变动保持12.545亿元[158][161] - 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2.252亿元(同比增长19.3%)[158][161] - 所有者权益总额增长8.1%至30.183亿元[158] - 盈余公积保持1.24亿元未发生变动[158] - 相比2021年同期未分配利润增幅达218.4%[158][16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75亿元,同比增长29.79%[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9%[44][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9.8%至4.752亿元(2021年同期3.661亿元)[14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35.6%至14.826亿元(2021年同期10.933亿元)[14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49.9%至9.294亿元(2021年同期6.202亿元)[14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21.3%至9.229亿元(2021年同期7.611亿元)[141] - 收到的税费返还达7588万元[140]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69.6%至6260万元(2021年同期3691万元)[14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1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0%[14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0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2%[14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90.6%[14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3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0%[145] - 支付各项税费为923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7%[145]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5.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6.7%[145] 子公司和投资活动 - 子公司西藏诺迪康医药总资产141,788.99万元净资产40,501.49万元[53] - 子公司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总资产70,982.56万元净资产35,855.90万元[56] - 公司收回金达隆投资纠纷款项244.76万元,涉及本金6,368万元[57] - 公司对依姆多无形资产组计提减值7,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5,805.65万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账面价值为5,597.67万美元[57] - 公司持有斯微生物113,989股股份,按公允价值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60] - 公司向阿迈特投资人民币7000万元,占投资后总股本的9.86%[92] - 获得阿迈特四个在研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独家销售权[92] - 预计2022年度上述两个产品关联交易总额不超过1200万元[92] - 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发生额51000万元[103] - 报告期末未到期结构性存款余额46000万元[103] - 在拉萨设立两家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均为2800万元[103] - 公司委托理财总金额达人民币6.1亿元,涉及广发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106][109] - 单笔最大委托理财金额为人民币8000万元,分别投向广发银行和平安银行的结构性存款[106][109] - 委托理财年化收益率区间为1.3%-3.41%,最高收益率由中国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提供[106][109] - 实际获得理财收益共计人民币305.77万元,其中广发银行8000万元产品收益最高达67.07万元[106] - 所有委托理财资金均来源于自有资金,且全部按期收回本息[106][109] - 委托理财期限集中在3个月左右,最短为90天(广发银行5000万元产品)[106]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44996.63万元[100] - 公司担保总额为44996.63万元,占净资产比例15.61%[100]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金额44996.63万元[100]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总数57,038户,其中西藏康哲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最高达32.28%[111][112] - 前十名股东持股比例合计达63.32%,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11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增持1,235,012股,持股比例升至1.02%[112] - 西藏华西药业集团持有17.78%股份中24,20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112] - 公司总股本为24793.78万股[164] - 股权分置改革后总股本由12260.00万股增至13871.00万股(增幅13.1%)[164] - 资本公积金转增使无限售流通股每10股获转增1股(2010年)[164] - 非公开发行新股3403.02万股(2017年)[164] - 股份回购注销252.07万股(2019年)[164] - 利润分配每10股转增4股(2020年)[164] - 第一大股东康哲管理持股9447.16万股(占比38.10%)[164] - 第二大股东华西药业持股4407.20万股(占比17.78%)[164] - 注册资本24793.78万元[164] 其他重要事项 - 部分物料采购价格大幅上涨,受《中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提高及农残检测项目增加影响[57] - 依姆多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为20年,2016年收购价为1.9亿美元[57] - 红景天人工种植研发存在失败风险,因自然生境特殊且无人工栽培成功先例[57] - 2022年上半年投入乡村振兴资金310余万元[84] - 向贵州和河南捐赠自产药品价值242余万元[87] - 与日喀则签订4年帮扶协议,计划捐赠药品44.6万元及捐款56.6万元[87] - 安装低氮燃烧锅炉减少碳排放,2022年上半年启动电锅炉安装工程[83] - 合并财务报表涵盖11家子公司[16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包含购买日资产、负债及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77] - 合并成本大于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77]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或有对价调整需相应调整合并商誉[177]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17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按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财务报表[181] - 公司内部重大往来余额、交易及未实现利润在合并时予以抵销[181] - 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及损益在合并报表中单独列示[181]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81] - 处置子公司股权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份额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81] - 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需判断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18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可随时支付存款及持有期限短(一般为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的流动性强投资[182]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183]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采用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3][185] - 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以历史成本计量仍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185] - 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以公允价值计量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85] - 境外经营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计入当期损益[185]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划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8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减值损失、汇兑损益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86]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根据类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86]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89] - 该类金融资产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9] - 金融资产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