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55.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2%[24]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5.22%至55.47亿元[33][38] - 营业收入从去年同期5,852,287,619.38元下降至5,546,972,059.43元,降幅5.2%[120]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67.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8%,去年同期为78.14亿元人民币[1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15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329.59%[24][27]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329.59%至亏损4.15亿元[3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9666万元人民币[12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67亿元[18] - 公司合并净利润为-6.28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2118万元人民币[124] - 营业亏损6.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22.93%[24] -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35.15%至亏损6.24亿元[33] - 母公司营业利润为-3.72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6753万元人民币[131]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35元[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0元/股,去年同期为-0.09元/股[12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65.79%,同比下降558.89个百分点[24] - 投资收益亏损128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2.03%[24] - 少数股东损益为-2.13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18亿元人民币[1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加202,930,499.99元至5,395,403,134.18元[120] - 母公司营业成本为65.43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75.73亿元人民币[12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人民币2.18亿元[18] - 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为258,991,666.16元[120] - 母公司财务费用为2.29亿元人民币,其中利息费用为2.12亿元人民币[128] - 研发费用2.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99%[2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9.99%至2.69亿元[3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9.99%[41]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89.9%至269,150,679.42元[120] - 母公司研发费用为1.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4%,去年同期为7667万元人民币[12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人民币1.13亿元[18] - 母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为-5126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409万元人民币[13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21亿元[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12%[24][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0.12%至2.14亿元[3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60.12%[41]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2.14亿元,同比下降60.1%[133]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92亿元,同比下降36.5%[13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6.8亿元,同比下降16.7%[133] - 支付给职工现金1.94亿元,同比增加2.1%[13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45.59万元,同比增长21.11%[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3373万元,同比增加20.9%[135]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3.7万元,同比改善100.8%[13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54.96万元,同比增加85.64%[41]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8455万元,同比改善85.6%[135]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48亿元,同比改善33.5%[140]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11.54亿元,同比下降50.3%[13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15亿元,同比增加82.4%[13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3.28亿元[1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3.77亿元,较期初增加2.66亿元[108] - 货币资金从年初628,622,966.50元减少至534,193,539.32元,下降15.0%[11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56亿元,较期初减少6.55亿元[108] - 应收账款从155,910,011.25元增加至179,409,254.00元,增长15.1%[115] - 存货期末余额为21.78亿元,较期初减少9.38亿元[108]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34.47亿元,较期初减少0.69亿元[111] - 短期借款从3,037,106,458.44元减少至2,371,277,372.16元,下降21.9%[118]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为40.92亿元[111]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9.08亿元,较期初增加7.47亿元[11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资产为人民币185.33亿元[18] - 总资产181.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8%[2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负债为人民币162.25亿元[1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为87.55%[18] - 应收款项融资490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0.73%[24]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金额4906.3万元,占总资产0.27%,同比增加600.73%[41] - 其他应付款期末金额6.83亿元,占总资产3.77%,同比增加68.01%[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负1.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4.72%[24]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净资产为负[46]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负723,281,970.89元,较年初恶化108.9%[120]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的2,186,820,104.55元下降至1,553,867,472.74元,降幅为28.9%[113] - 未分配利润亏损扩大至3,602,042,229.92元,较年初增加亏损415,239,923.90元[113] - 少数股东权益从年初1,905,809,157.16元减少至期末1,679,530,227.78元,减少226,278,929.38元(减幅11.9%)[144][147] 生产和产量数据 - 粗钢产量同比下降6.5%至526.88百万吨[32] - 钢材产量同比下降4.6%至667.14百万吨[32] - 钢产量同比下降9.71%至89.31万吨[33] - 钢材产量同比下降8.06%至88.83万吨[33] - 焦炭产量同比增长2.93%至28.79万吨[33] 关联交易 - 公司向关联方青海西钢矿冶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预计年度金额60亿元,报告期内累计发生18.699124亿元[83] - 公司向关联方青海西钢矿冶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产品、商品预计年度金额21亿元,报告期内累计发生9.231771亿元[83] - 公司向关联方宁波宁兴西钢机械有限公司销售产品、商品预计年度金额1.6亿元,报告期内累计发生5196.48万元[83] - 公司接受关联方青海西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劳务预计年度金额6000万元,报告期内累计发生2101.5万元[83] - 公司向关联方湖南西钢特殊钢销售有限公司销售产品、商品预计年度金额4000万元,报告期内累计发生479.32万元[83] - 公司接受关联方青海钢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劳务预计年度金额2000万元,报告期内累计发生672.89万元[83] - 公司向关联方西宁西钢福利有限公司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预计年度金额1200万元,报告期内累计发生846.32万元[83] - 公司向关联方青海钢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销售产品、商品预计年度金额300万元,报告期内累计发生60.19万元[83] - 公司接受关联方青海西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提供劳务预计年度金额1600万元,报告期内累计发生682.26万元[83] - 公司向关联方青海西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销售产品、商品预计年度金额600万元,报告期内累计发生70.68万元[83] - 向关联方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金额为110,000万元,占关联交易金额72,363.55万元[86] - 向关联方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借款金额为19,732.11万元[86] - 向关联方青海供给侧改革产业基金(有限合伙)借款金额为215,000万元[86] 担保情况 - 公司为间接控股股东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金额为8,000万元[91] - 报告期末公司担保总额为29,666.67万元,占净资产比例为105.57%[91]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21,666.67万元[91]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21,666.67万元[91] - 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金额为8,000万元[94]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金额为5,000万元[94]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14,047.58万元[94] 子公司和股权投资 - 控股子公司青海西钢新材料有限公司总资产47.64亿元,净利润-1.59亿元[44] - 参股公司青海江仓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16.99亿元,净利润-1.51亿元[44] - 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共8户[170] - 青海西钢新材料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8.12%但表决权比例52.08%[170]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2022年5月20日股东大会选举王青海为董事和总经理,马玉成、钟新宇、于斌、周泳为董事,于斌、王磊英、何小林、高旭东、马元升为副总经理,周泳为财务总监,李万顺为董事会秘书,郝正腾、郝贝贝、姜有生为独立董事,史佐为监事会主席,谢海、樊世亮为监事[51] - 公司2022年5月20日股东大会通过独立董事卫俊、程友海、王富贵离任,监事崔岩离任[51]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每10股送红股0股,每10股派息0元[51] - 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员不超过169人,资金规模不超过2245.824万元,认购股数不超过389.9万股[51][54] - 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于2019年12月2日解禁上市流通,2020年11月5日展期至2023年11月22日[54] - 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69,669,184股,占比最大[101] - 青海省物产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00,000,000股[101] - 青海机电国有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00,000,000股[101] - 北京恒溢永晟企业管理中心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67,148,800股[101] - 控股股东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35.37%[168] 环境和社会责任 - 公司报告期内排污许可证核定控制总量:颗粒物2296.13吨,二氧化硫1258.48吨,氮氧化物2345.59吨,COD 125吨,氨氮12.5吨[55] - 公司报告期内实际排放量:颗粒物1146.98吨,二氧化硫235.34吨,氮氧化物271.64吨,废水43538.90吨,COD 3.745吨,氨氮0.337吨[55] - 公司二炼1号排放口氟化物排放浓度达标,执行标准5.0 mg/m³[56] - 公司二炼2号排放口氟化物排放浓度达标,执行标准5.0 mg/m³[56] - 公司三炼分厂3号电炉一次除尘排放口颗粒物排放浓度6.80 mg/m³,达标标准20 mg/m³[56] - 公司总排废水处理中心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实现中水100%回收利用[62] - 江仓焦化焦炉烟囱排放口氮氧化物排放值为193.45 mg/m³,占限值500 mg/m³的38.69%[17] - 江仓焦化焦炉烟囱排放口二氧化硫排放值为25.47 mg/m³,占限值50 mg/m³的50.94%[17] - 江仓焦化粗苯管式炉排放口氮氧化物排放值为82 mg/m³,占限值200 mg/m³的41%[19] - 总排废水处理中心氨氮排放值为6.42 mg/L,占限值15 mg/L的42.8%[20] - 总排废水处理中心总氮排放值为30.12 mg/L,占限值35 mg/L的86.06%[20] - 江仓焦化酚氰污水处理站五日生化需氧量排放值为17.8 mg/L,占限值20 mg/L的89%[21] - 公司拥有污染处理设施50余套,环保治理设施全面覆盖三废及噪声[62] - 公司连续16年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62] - 炼轧推钢式加热炉1排放口二氧化硫排放值为57 mg/m³,占限值150 mg/m³的38%[15] - 公司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至2026年11月[63] - 转炉废气颗粒物自动监测限值20mg/m³[67] - 电炉烟气颗粒物自动监测限值20mg/m³[67] - 大棒线轧钢热处理炉二氧化硫手工监测限值150mg/m³[67] - 大棒线轧钢热处理炉氮氧化物手工监测限值300mg/m³[67] - 废水COD自动监测限值200mg/L[70] - 废水氨氮自动监测限值15mg/L[69] - 废水总锌手工监测限值4.0mg/L[70] - 废水总氰化物手工监测限值0.5mg/L[70] - 废水六价铬手工监测限值0.5mg/L[70] 会计政策和合并报表 - 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除部分金融工具外财务报表以历史成本计量[173] - 公司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评估金融工具减值,需考虑历史数据及前瞻性信息[176]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高于可变现净值部分计提跌价准备[177] - 长期资产减值测试以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为判断标准[17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通过贴现现金流等模型估值,需估计未来现金流及折现率[181] - 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需管理层判断未来应纳税利润金额及时点[181] - 房地产开发成本确认需按开发进度估算,决算与预算差异影响存货及营业成本[182] - 房地产营业周期超12个月,其他业务以12个月为流动性划分标准[185]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中购买日确认控制权转移需满足5项条件[191] - 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分步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作为一项取得控制权交易处理[194] - 合并日之前权益法核算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94] - 合并日之前金融工具核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与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94] - 原持有股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及累计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投资收益[194] - 企业合并审计法律评估等中介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95] - 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交易费用从权益中扣减[195] -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所有子公司均纳入[196]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公司及各子公司报表为基础按统一会计政策处理[197] - 子公司会计政策不一致时在合并时按公司政策进行必要调整[20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按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报表[200]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045,118,252.00元[144][147][148] - 资本公积为2,221,485,793.70元[144][147][14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专项储备从年初8,713,927.61元增加至期末17,280,149.08元,增长8,566,221.47元(增幅98.3%)[144][147]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3,186,802,306.02元减少至期末-3,602,042,229.92元,减少415,239,923.90元(减幅13.0%)[144][147]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2,186,820,104.55元减少至期末1,553,867,472.74元,减少632,952,631.81元(减幅28.9%)[144][147] - 少数股东权益从年初1,905,809,157.16元减少至期末1,679,530,227.78元,减少226,278,929.38元(减幅11.9%)[144][147] - 综合收益总额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415,239,923.90元[144] - 利润分配导致少数股东权益减少
*ST西钢(600117)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