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94.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6%[22] -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4.57亿元,同比增长6.36%[35]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94.57亿元,同比增长6.36%[54] - 全年营业收入94.57亿元同比增长6.36%[66] - 营业收入94.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6%[71] - 主营业务收入92.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8%[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412.56%[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8.26%[22] - 公司2021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976,269,646.42元[6]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6亿元,同比减少412.56%[54] - 净利润亏损9.76亿元[6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0元/股,同比下降418.18%[23] - 2021年母公司实现净利润231,834,634.05元[6]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0.55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25]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6亿元人民币,为全年亏损最严重季度[25] - 房地产业务净利润为-6亿元,同比下降196.77%[55] - 电解液添加剂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17.18万元,首次扭亏为盈[38] - 电解液添加剂收入6117.18万元同比增长143.90% 净利润158.99万元实现扭亏[63] - 锂电池业务收入573.89万元同比增长65.48% 年度亏损约2.38亿元[63] - 电磁线业务收入56.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09%[76] - 房地产收入34.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79%[76] - 工业收入57.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71%[75] - 酒店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1.39%至8007.56万元[84] - 西北旺商业项目合同总金额23.63亿元,本期履行8.45亿元[8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27.18%,其中最大客户北京澜鑫置业占比18.73%[8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79.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37%[71] - 主营业务成本79.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9%[73] - 电磁线业务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56.62%至52.21亿元[84] - 电解液添加剂业务成本同比激增115.79%至4883.35万元[85] - 新能源动力电池组成本同比增长95.58%至721.29万元[85] - 工业板块总成本同比增长57.06%至52.77亿元[84] - 研发费用1.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04%[71] - 研发费用160,027,498.75元,同比增长52.04%[90] - 研发投入总额160,027,498.7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69%[91] - 电磁线成本费用率95.02%未完成低于88%目标[68] - 应付职工薪酬增加至4441.16万元,同比增长39.85%[10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房地产业务实现结算收入34.3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0.80%[34] - 电磁线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56.38亿元[35] - 电磁线全年实现销量约8.44万吨,同比增长15.78%[36] - 电磁线整体年产能突破8.5万吨[36] - 扁线销量达4,464.86吨,同比增长86.84%[35] - 电解液添加剂销售量总计约223吨,较2020年增加约124%[38] - 房地产业务合同销售额60.83亿元,同比增加77.55%[55] - 房地产业务合同销售面积29.6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55.43%[55] - 房地产业务主营业务收入34.36亿元,同比下降30.80%[55] - 房地产项目已收售房款尚未结算金额为20.97亿元[55] - 公司主要房地产项目开复工面积总计112.30万平方米[56] - 公司权益口径合同销售面积22.75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额46.64亿元[59] - 西北旺新村项目报告期内销售面积8.91万平方米,剩余可售面积39.68万平方米[57] - 公司电磁线业务产量8.60万吨同比增长19.44% 收入56.38亿元同比增长55.10% 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21.85%[62] - 福州电磁线基地产量4.52万吨同比增长23.50% 收入29.44亿元同比增长58.79%[62] - 江苏电磁线基地产量4.08万吨同比增长15.25% 收入26.94亿元同比增长51.26%[62] - 电磁线销量8.44万吨完成年初7.8万吨计划[68] - 电磁线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5.78%至8.44万吨[80] - 电磁线生产量同比增长19.44%至8.6万吨[80] - 房地产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01%至25.41亿元[84] - 西北旺新村A3项目商业部分销售面积8.13万平方米[33] - 住宅销售额35.73亿元,占整体销售额58.7%[109] - 报告期末待结转面积24.47万平方米[108] - 商铺及购物中心销售均价28212.57元/平方米,高于住宅均价18027.53元/平方米[109] - 公司预计2022年新房及二手房市场有望逐步企稳回暖,但不同区域市场恢复情况将出现分化[123] - 新能源领域对电磁线需求将逐步增长,电解液添加剂未来需求量将逐步增加[124][125] - 电磁线业务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行业集中度提高风险,原辅材料价格波动和人工成本上涨压缩企业利润空间[132] - 添加剂业务受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及市场环境影响,技术革新和安全环保管理是关键支撑[133] - 福建冠城瑞闽新能源科技获得IATF16949:2016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86] - 福建邵武创鑫新材料取得ISO14001及ISO45001等多项管理体系认证[187]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65.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1%[76] - 北京市2021年GDP达40,269.6亿元同比增长8.5% 商品房销售面积1,10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1%[41] - 北京市2021年房屋新开工面积1,89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9% 房屋竣工面积1,98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3%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6,524.2亿元同比增长12.1%[41] - 南京市2021年GDP为16,355.32亿元同比增长7.5%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719.80亿元同比增长3.4%[42] - 南京市商品房销售金额4,063.84亿元同比增长24.3% 销售面积1,510.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1%[42] - 常熟市2021年GDP达2,700亿元同比增长14.14% 商品房成交面积177.85万平方米同比上涨25.48% 成交金额309.65亿元同比上涨26.89%[43] - 福州市2021年GDP为11,324.48亿元同比增长8.4%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4% 五城区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634.78万平方米[43] - 境外资产规模为4.7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97%[10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2022年合并营业收入约为138亿元[127] - 公司预计2022年成本费用率计划为92%[129] - 房地产业务2022年计划新开工面积25万平方米,开复工面积104万平方米,计划竣工面积50万平方米[129] - 电磁线业务全年计划销量约9万吨[129] - 房地产业务2022年收入目标73亿元,电磁线收入目标63亿元,电解液添加剂收入目标1.2亿元,其他业务收入目标0.8亿元[129] - 太阳宫D区一级土地开发项目中地块二开发完成收储的预期收入约27.5亿元[129] - 公司力争在未来两年实现电磁线产能13万吨,其中扁线产能约2万吨[127] - 公司计划适时逐步提高电磁线产能以突出规模优势,并调整产品和客户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132] - 公司将通过提升电解液添加剂技术研发水平、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并主动开发客户抢占市场份额[133] - 股权投资业务具有高风险高利润特征,公司依托完善投资决策和风险管控机制防范风险[133] - 公司债券"20冠城01"将于2022年7月份到期[128] - 公司于2020年7月发行17.3亿元公司债券(20冠城01)[19] - 2018年第一期中期票据(18冠城大通MTN001)已于2021年12月20日完成兑付兑息[19] - 期末融资总额为619,934.45万元,整体平均融资成本为6.41%[112] - 公司房地产业务通过金融机构贷款使用的融资余额为27.24亿元,综合年利率6.58%[112] - 公司预计2022年在建项目尚需投资额约34.16亿元[112] - 房地产项目总投资额超270亿元,报告期实际投资额15.73亿元[105][106] - 公司实施第一期和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建立长效激励机制[138] - 控股股东无偿赠与人民币2亿元用于员工激励,目前激励基金方案尚在论证中[177] -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延期12个月,存续期至2023年1月7日[177] - 公司实施"锐才计划"三级人才梯队培养体系[169] - 2021年员工线上学习总课时20,520小时,人均约82小时[170] - 线上学习课程总数18,883门,参与学习249人,人均约76门课[170] - 组织跨部门业务分享会8场,举办"名师讲堂"内训2场[170]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8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590.95%[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86亿元[6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85,660,617.50元,同比增长1,590.95%[9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34亿元[6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3,728,407.00元,上年同期为-69,186,776.37元[9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17亿元[6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9.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46%[22] - 总资产为238.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3%[22] - 公司年末总资产238.92亿元同比减少2.53% 负债156.83亿元同比增长3.16% 资产负债率65.64%增加3.62个百分点[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权益69.54亿元同比减少13.46%[6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03%,同比下降16.98个百分点[23] - 货币资金1,551,112,795.55元,同比增长72.76%,占总资产比例6.49%[98] - 应收账款1,135,378,543.33元,同比增长31.27%,占总资产比例4.75%[98] - 合同负债2,111,786,514.56元,同比增长60.38%,占总资产比例8.84%[98] - 长期股权投资655,480,126.69元,同比下降35.24%,占总资产比例2.74%[98]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大幅增至33.54亿元,同比增长86.49%[100] - 其他流动负债增至2.76亿元,同比激增179.03%[100] - 应付债券降至0元,同比减少100%[100] - 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23,183,463.41元[6] - 2021年末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2,905,424,827.52元[6] - 2020年度现金分红97,416,811.73元[6]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97,416,811.73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31.19%[172] - 2019年股份回购金额499,899,315.92元(不含交易费用),回购股份100,441,986股占总股本6.73%[171] - 2021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75] - 公司2021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445,327.3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67.70%[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股票投资收益为1,695.67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1,014.22万元[117]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含3名独立董事,2021年召开2次定期会议和8次临时会议[137] - 公司监事会2021年召开2次定期会议和4次临时会议,有效发挥监督机制[137] - 2021年共召开10次董事会会议,其中现场会议2次,通讯方式召开8次[158] - 所有董事(共9名)均亲自出席全部10次董事会会议,无缺席或委托出席情况[157] - 董事韩孝煌出席1次股东大会,韩孝捷出席1次,其他董事出席2次[157] - 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吴清池、薛黎㬢、张白[159] - 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张白、韩孝煌、吴清池[160]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包括陈玲、吴清池、薛黎曦[160] - 战略委员会成员包括韩孝煌、韩孝捷、陈玲[160] - 投资决策及战略发展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161] - 审计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3次会议[162] - 公司2020年财务报表经审计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财务状况[162][163] - 续聘立信中联会计师事务所为2021年度审计机构[163] - 公司2021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审计机构认为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182]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183] - 公司独立董事已整改并实现100%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183]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于2022年4月2日刊登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180] - 公司已完成对资金管理风险及关键环节控制的自查和整改[179] - 下属合资公司南京冠城恒睿置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涉嫌职务侵占,暴露个别合资公司内控执行不足[139] - 下属合资公司员工职务侵占事件造成公司资产净损失预计不超过660万元人民币[182]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因购买而新增子公司的情况[181] - 公司控股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权利未干预公司经营决策[141]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影响独立性的情况[141] - 公司2020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0项议案包括财务决算及利润分配预案等[142] - 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中期票据发行相关3项议案[142] - 2021年公司完成临时公告44个,保证信息披露及时准确[139]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 董事长韩孝煌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21.37万元[144] - 董事兼总裁韩孝捷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86.23万元[144] - 董事兼常务副总裁刘华持股3,280,000股且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37.73万元[144] - 董事兼副总裁肖林寿持股2,880,000股且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11.35万元[144] - 监事会主席韩国建持股3,280,000股且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25.37万元[144] - 独立董事陈玲、吴清池、张白2021年税前报酬均为10.74万元[144] - 公司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披露,其中一位薪酬为129.086万元[14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情况披露,最高持股数为991万股[145] - 公司副总裁陈宝清任期自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145] - 财务总监李春持股40万股[145] - 董事长韩孝煌自2017年1月起任职[145] - 总裁韩孝捷自2006年4月起任职[145] - 常务副总裁刘华自2003年6月起任职[145] - 董事薛黎曦自2006年6月起任职[145] - 副总裁肖林寿自2020年1月起任职[145] - 公司副总裁陈宝清因个人原因于2021年3月1日辞职[147] - 公司董事会于2022年3月31日新聘任陈曦为副总裁[147] - 副总裁陈宝清因个人原因离任[153] - 薛黎曦自2004年12月起担任股东单位福建丰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149] - 何珠云自2005年4月起担任股东单位福建丰榕投资有限公司财务总监[149]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实际获得报酬合计为1290.86万元[152] - 韩孝煌在冠城钟表珠宝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任期自2014年8月起[150] - 韩孝煌在福建冠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任期自2015年10月至2022年2月[150] - 韩孝捷在冠城钟表珠宝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自2004年11月起[150] - 张健在幸福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自2020年9月起[150] - 陈玲在上海大名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任期自2017年7月至2023年7月[150] -
冠城大通(600067)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