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鸿伟亚洲(08191) - 2022 - 中期财报
鸿伟亚洲鸿伟亚洲(HK:08191)2022-08-12 13:2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1.65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866亿港元下降11.4%[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2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40万港元[9] - 2022年第二季度收益为974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187亿港元下降17.9%[12]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3.96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10.47港仙[12] - 公司期内溢利为7,222千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期内亏损4,360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1.654亿港元,同比下降11.4%,而2021年同期为1.866亿港元[27][38] - 公司除税前综合溢利为595万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综合亏损436万港元[34][3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722.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36万港元[4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2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440万港元)[9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36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810万港元增长29.8%[9] - 2022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1061.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424万港元减少25.5%[12] - 2022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211.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476.7万港元减少17.9%[12] - 2022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1369.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49.5万港元增加30.5%[12]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425.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85万港元下降37.9%[12] - 财务成本为1061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424万港元下降25.5%[34][42] - 增值税退税为64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603万港元下降89.4%[40] - 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支出为906万港元,占财务成本的85.3%[42] - 折旧及摊销开支总额2002.8万港元,同比增长16.2%[47] - 雇员福利开支总额1126.1万港元,同比增长39.8%[47] - 存货成本确认为开支1.28881亿港元,同比下降18.7%[47] - 其他收入减少至430万港元,同比下降37.9%[93] - 行政开支增加至1370万港元,同比上升30.5%[95] - 财务成本减少至1060万港元,同比下降25.5%[97] - 2022年中期支付雇员薪酬约113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810万港元增长39.5%[11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刨花板分部收益为1.654亿港元,林业分部无收益[34] - 公司分部业绩总额为2138万港元,其中刨花板分部贡献2016万港元,林业分部贡献122万港元[34] - 刨花板分部收益减少至1.654亿港元,同比下降11.4%[88] - 刨花板销量减少20.9%,部分被人民币贬值抵消[88] - 销售成本减少至1.289亿港元,同比下降18.7%[90] - 毛利增加至3650万港元,同比增长29.8%[91] - 毛利率从15.1%上升至22.1%[9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中期期间派发股息[9] - 公司资本开支为3007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036万港元增长47.7%[34][35] - 公司获得所得税抵免127万港元,主要由于产生暂时性差异[43] - 鸿伟仁化公司适用25%企业所得税税率,但来自刨花板销售收入的90%被视为应税收入享受税收优惠[43] - 公司两间附属公司因从事合资格农业业务获豁免缴纳企业所得税[46] - 有抵押担保票据本金额从1亿港元修订为不超过7800万港元,减少2200万港元[115] - 票据最后还款日期延后至2022年11月12日[115]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中期期间派付任何中期股息[140]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12月31日的11,431千港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15,538千港元,增长35.9%[14][20] - 公司存货从2021年12月31日的137,578千港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169,705千港元,增长23.4%[14]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从2021年12月31日的(71,780)千港元改善至2022年6月30日的(60,471)千港元[14]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一年内到期)从2021年12月31日的219,799千港元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201,418千港元,降幅8.4%[14] - 公司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从2021年12月31日的56,323千港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72,600千港元,增长28.9%[14] - 公司股本从2021年12月31日的268,925千港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270,896千港元,增长0.7%[15][18]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1年12月31日的277,026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269,625千港元,降幅为2.7%[15] - 公司外币换算产生汇兑差额损失16,594千港元,对权益造成显著负面影响[18]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35,819千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经营现金净流出3,467千港元显著改善[20] - 折旧总额为1979万港元,其中已分配折旧1948万港元,未分配折旧31万港元[34] - 存货总额1.69705亿港元,较去年底增长23.4%[55] - 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7210.6万港元,较去年底下降20%[57] - 三个月内应收贸易账款3324.1万港元,占总额73.7%[59] - 三个月内应收账款从2021年末的36,040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中的19,405千港元,降幅达46.1%[63] - 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2021年末的110,298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22年中的47,022千港元,降幅为57.4%[63]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已付预付款项从2021年末的50,354千港元锐减至2022年中的41千港元,降幅达99.9%[63] - 应付贸易账款从2021年末的27,346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中的24,735千港元,降幅为9.5%[65]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2021年末的297,096千港元略降至2022年中的292,593千港元,降幅为1.5%[66] - 其他借款从2021年末的76,729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22年中的41,425千港元,降幅达46.0%[66][69] - 来自黄先生及其联系人的无抵押贷款从2021年末的33,323千港元降至2022年中的30,021千港元,降幅为9.9%[66] - 有抵押且有担保的银行借款从2021年末的149,810千港元增至2022年中的154,494千港元,增幅为3.1%[66] - 用于抵押借款的存货账面总值从2021年末的11,410千港元大幅增加至2022年中的38,006千港元,增幅达233.2%[71] - 应付票据总额从2021年末的72,661千港元略降至2022年中的71,557千港元,降幅为1.5%[70] - 承兑票据本金1600万港元,年利率5%,将于2024年12月10日到期[74] - 2018年发行有抵押担保票据本金1亿港元,初始期限2年并可延长1年[75] - 银行及其他借款为2.926亿港元(2021年末:2.971亿港元)[100]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2022年6月30日普通股已发行及缴足股数为52,656千股,股本为270,896千港元[76] - 2021年10月发行166,521千股新股,认购价每股0.09港元[78] - 2022年3月发行2,700千股新合并股份,认购价每股0.73港元[78] - 关联人士垫付贷款总额从2021年末39,600千港元降至2022年6月42千港元[80] - 关联人士贷款融资总额保持25,000千港元[80] - 黄先生及黄太为应付票据提供55,221千港元个人担保[82] - 黄先生及黄建澄先生为银行借款提供73,081千港元个人担保,各自担保上限122,309千港元[82] - 2022年上半年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报酬总额1,746千港元,同比增长107%[83] - 控股股东黄长乐持有公司股份2150万股,占比40.83%[119] - 张雅钧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同等2150万股,占比40.83%[119] - 黄建澄持有18.6万股,占比0.04%[119] - 金子博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632.6万股,占比12.01%[119] - 公司于2022年1月13日完成股份合并[124] - 2022年3月23日变更核数师为国富浩华辞任、长青接任[125] - 完成认购事项I配售2,700,000股新股,占发行前股份总数约5.40%及发行后股份总数约5.13%[127] - 认购事项I每股认购价为0.73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471,000港元[127] - 认购事项I所得款项净额拟悉数用于提前偿还部分未偿还票据金额[127] - 因疫情及市况原因终止认购事项II,双方于2022年3月31日签订终止契约[128] - 公司确认维持GEM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35] - 执行董事黄建澄间接拥有从事林场种植业务的韶关鸿伟林场有限公司[130] - 公司未遵守企管守则第C.2.1条,由同一人担任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32]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规定[133] - 报告期末后无重大事项发生,且未发现董事拥有重大合约权益[134][138]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主要客户A贡献收益2279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792万港元下降52.4%[39] 人力资源和雇员情况 - 公司雇员总数177名,较2021年同期174名增加3名[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