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1年收益为2,614.8百万港元,较2020年1,573.5百万港元增长66.2%[5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2,614.8百万港元,较上一财年1,573.5百万港元增长66.2%[56]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长66.2%至约26.148亿港元(2020年:约15.735亿港元)[131] - 年度收益增长66.2%至2614.8百万港元(2020年:1573.5百万港元)[133] - 2021年毛利润为432.8百万港元,毛利率为17%[29][32] - 毛利润增长28.0%至432.8百万港元,但毛利率下降至16.6%(2020年:21.5%)[137][141] - 2021年EBITDA为119.7百万港元,2020年为负135.5百万港元[29] - 2021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亏损为189.0百万港元[29] - 公司本年度亏损68.8百万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亏损580.8百万港元大幅减少[5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89.0百万港元(2020年:217.3百万港元)[149][154] - 2021年经营利润率为3%,2020年为负13%[32] - 2021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60港仙[32] - 其他收益净额下降至254.5百万港元(2020年:571.8百万港元)[138][142]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144.2百万港元,2020年为亏损607.2百万港元[55] - 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144.2百万港元,而上一财政年度为公平值亏损607.2百万港元[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为393.1百万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94.1百万港元显著增加[56] 各条业务线表现: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 - 物业销售业务收益占比67.6%,达1,767.7百万港元[39]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益约1,767.7百万港元,同比大幅增长,占集团总收益67.6%[95][98]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益增长120.1%至1767.7百万港元,占总收益67.6%[134]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经营溢利约98.0百万港元(2020年经营亏损388.0百万港元)[96][98] - 物业投资分部扭亏为盈主要因毛利增加及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约144.2百万港元[96][98] - 集团在深圳和赣州共实施3个物业投资项目,发展商业综合体及高档住宅等[97][98] 各条业务线表现:自动化分部 - 自动化分部收益创纪录达794.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5.58%,占集团总收益30.4%[101][102] - 自动化分部收益增长45.6%至794.0百万港元,占总收益30.4%[134] - 自动化业务增长主要因中国制造业从疫情复苏,工厂恢复生产并订购设备[101][102] - 自动化分部为智能手机、物联网、半导体和汽车电子行业提供制造装备[115][117] - 5G应用商业模式日渐成熟为自动化分部发展带来新动力[115][117] 各条业务线表现:金融服务分部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为102.7百万港元,较2020年246.8百万港元下降58.4%[76]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3.9%,较2020年的15.7%下降[76] - 金融服务业务经营亏损为181.9百万港元,而2020年为经营利润145.4百万港元[76] - 金融服务分部收益约102.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8.4%,占集团总收益3.9%[78] - 金融服务分部经营亏损约181.9百万港元(2020年经营溢利145.4百万港元)[78] - 金融服务分部收益下降58.4%至102.7百万港元,占总收益3.9%[134] - 资产管理规模约54.7亿港元[85][89] 各条业务线表现:证券投资业务 - 证券投资业务产生亏损约4960万港元,相比2020年约2200万港元亏损扩大125.5%[107][109] - 证券投资分部经营亏损约6780万港元,相比2020年约6220万港元亏损扩大9.0%[107][10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2021年总资产为9,884.2百万港元,较2020年33,124.2百万港元大幅下降[32] - 2021年净资产为6,334.0百万港元,较2020年10,862.1百万港元下降41.7%[32] - 集团总负债减少84.1%至约35.5亿港元(2020年:约222.62亿港元)[130] - 资产负债率显著下降至31.7%(2020年:123.3%)[130] - 公司总负债额减少84.1%至3550百万港元(2020年:22262百万港元)[132] - 资产负债比率大幅降至31.7%(2020年:123.3%)[132][15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730.1百万港元(2020年:1724.7百万港元)[150][155] - 公司总资产为210.95亿港元,总负债为149.16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41%[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通过优化电子交易移动应用程序提升内地品牌知名度[113][117] - 集团严格控制成本并积极开拓业务[116][118] - 融资渠道包括债务融资、配售新股或发行公司债券[168][173] - 运营及资本开支主要依靠营运现金流、股东权益和银行融资[167][172] - 2019年股份认购净收益约999.4百万港元,其中936.1百万港元已用于经纪服务130.0百万、投资56.1百万、企业融资20.0百万、资产管理业务拓展180.0百万、借贷业务拓展250.0百万及一般营运资金300.0百万[177][178] - 未使用股份认购净收益63.3百万港元专用于企业融资部门,预计2022年底前使用[179] - 集团资本承诺为投资联营公司215.2百万港元、投资物业及物业开发开支1,424.4百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0港元(2020年:215.2百万港元、17,600.7百万港元、3.8百万港元)[159][163] - 借款抵押品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184.3百万港元、投资物业1,885.0百万港元、按公允值计入损益金融资产121.0百万港元、孖展客户抵押品816.8百万港元及已抵押银行存款6.0百万港元[162] 风险因素 - 自动化业务面临全球技术公司激烈竞争和快速技术变革风险,可能导致技术过时和市场份额下降[192] - 证券投资业务对市场波动高度敏感,证券价格下跌将直接影响市值和业绩表现[193][197] - 功能货币贬值可能影响毛利率,公司通过监控外汇头寸和分配多币种持有来最小化外汇风险[195] - 流动性风险存在于融资能力不足时,公司通过监控现金流和维持充足现金及信贷额度应对[196] - 金融服务业受证券及期货条例(香港法例第571章)监管,违规可能导致罚款、业务限制或牌照吊销[187][190] - 中美贸易战持续可能影响中国营商环境,公司需制定应急计划应对[192][197] - 利率周期变化可能对中国境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194][198] - 合规要求加强可能导致金融服务业运营成本上升[187][190] - 操作风险通过标准程序、权限限制和报告框架管理,需及时向高级管理层汇报[186][189] - 金融市场不景气可能对金融服务业务造成不利影响[187][190] -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集团未签订任何外汇远期合约[161][16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于2010年12月1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01282.HK[5] - 公司业务涵盖金融服务、物业投资及发展、自动化及证券投资[5] - 公司持有香港及中国证券期货交易、企业融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放债及贵金属交易牌照[6] - 公司物业投资分部近年快速发展,项目覆盖香港及中国主要城市的商业综合体、高档住宅、酒店及办公楼[7] - 公司是中国自动化设备分销的领导者之一,并关注"中国制造2025"及5G市场机遇[10] - 公司是MSCI中国小型股指数及多个恒生指数系列的成份股,包括恒生综合指数、恒生港股通指数等[11] - 公司副主席刘云浦于2022年3月7日辞任[18]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亚洲)、创兴银行及大华银行[20] - 公司核数师为BDO Limited(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20] - 香港2021年GDP前三季度同比增长7%,全年预计增长6.4%[60] - 香港股市2021年股权融资额为7,674亿港元,同比增长3.2%[61] - 香港股市再融资募集金额为4,38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72%[61] - 集团总收益结构变化:物业投资占比67.6%(2020年51.0%),金融服务占比3.9%(2020年15.7%)[78][95][101] - 持有云能国际控股集团32%股权[108][110] - 2021年全职员工数量大幅减少至331人(2020年:1,036人)[169][174] - 集团主要收支货币为港元、人民币和美元[160][164] - 2021年末无重大或有负债(2020年:无)[181]
中泽丰(01282)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