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同比下降27%,从2024年的1.1116亿港元降至2025年的8124万港元[3] - 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8124万港元,较2024年的1.1116亿港元下降26.9%[23] - 公司年度总收益约为1.4035亿港元,较上年的1.1116亿港元增长约26.2%[65] - 公司年度溢利约为3902.7万港元,相比上年度亏损2.70792亿港元,实现扭亏为盈[65] - 本年度溢利扭亏为盈,从2024年亏损2.70792亿港元转为2025年盈利3902.7万港元[4] - 持续经营业务本年度溢利为4500万港元,相比2024年亏损2.70792亿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6][28] - 持续经营业务的本年度溢利为4189万港元,相比2024年亏损27.08亿港元,实现扭亏为盈[38] - 年度溢利约3902.7万港元,2024年为亏损约2.70792亿港元,利润率约48.0%[78] - 每股基本盈利为1.56港仙,相比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10.07港仙实现扭亏[5]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盈利为0.0167港元,每股摊薄盈利为0.0166港元[38] 成本和费用 - 行政开支为港币34,319,000元,占年度收益约42.2%,同比增加38.7%[82] - 财务费用为港币25,147,000元,占收益约31.0%,同比减少36.3%[84] - 2025年财务费用为2515万港元,较2024年的3949万港元下降36.3%[32] - 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2434.7万港元,较上年的3868.3万港元下降约37.1%[53] 各业务线表现 - 物业管理费收入为4190.6万港元,较2024年的6788.7万港元下降38.3%[23] - 物业租赁租金收入为3777.6万港元,较2024年的4157.7万港元下降9.1%[23] - 物业营运分类收益约8124万港元,较2024年约1.1116亿港元减少26.9%[73] - 物业营运分类业绩为正数约7628.6万港元,2024年为负数约2.79557亿港元[73] - 终止经营的航空货运包机业务贡献总收益5920万港元,其中单一客户贡献占比超过10%,金额至少为1404万港元[31] - 终止经营业务在2025年产生亏损597万港元,其中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05万港元[35] - 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11港仙[40] 投资物业相关变动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收窄78%,从2024年的2.6087亿港元亏损改善至2025年的5647.6万港元亏损[3]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为5647.6万港元,较2024年亏损2.6087亿港元大幅收窄78.4%[27][28]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产生亏损56,476千港元,其中购物商场亏损122,740千港元,工业园收益66,264千港元[42]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约5647.6万港元[75] - 投资物业价值下降18%,从2024年的5.68817亿港元减至2025年的4.66154亿港元[6] - 投资物业年末结余为466,154千港元,较年初568,817千港元下降18.0%[42] - 投资物业账面值约港币466,154,000元,产生公平值变动亏损约港币56,476,000元[83] - 因租赁终止,佳潮购物中心投资物业取消确认383,805千港元[42] - 因租赁终止,购物中心C区投资物业取消确认244,565千港元[42] - 终止确认佳潮购物中心投资物业产生亏损38.38亿港元,但相关终止租赁收益为40.94亿港元,净收益约2.66亿港元[32] - 终止确认购物中心C区投资物业产生亏损24.46亿港元,但相关终止租赁收益为30.81亿港元,净收益约6.35亿港元[32] - 终止确认投资物业的亏损约6.2837亿港元[80] - 因租赁修订,于2024年取消确认投资物业公平值约170,652千港元[42][43] - 新增佳潮购物中心投资物业181,871千港元[42] - 新增购物中心C区投资物业296,413千港元[42] - 新增工业园投资物业59,714千港元[42] 租赁负债及终止租赁收益 - 租赁负债下降34%,从2024年的5.64856亿港元减至2025年的3.74743亿港元[7]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24年的港币630,994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港币447,380千元,降幅约29.1%[52] - 非流动租赁负债从2024年的港币564,856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港币374,743千元,降幅约33.7%[52] - 租赁负债年初余额为6.30994亿港元,年末余额为4.4738亿港元,减少约29.1%[53] - 因租赁终止及修订,租赁负债减少约7.17538亿港元[53] - 终止租赁之收益约7.17538亿港元[80] - 因佳潮租赁合约终止,公司确认终止租赁收益约302,912千港元[44] - 因佳潮补充租赁合约部分终止,公司确认终止租赁收益约106,527千港元[45] - 终止购物中心C区地下层原租赁协议,终止确认租赁负债约人民币283百万元(约港币308,099,000元),并确认为终止租赁收益[47] - 因终止原租赁协议,终止确认投资物业公平值约人民币225百万元(约港币244,565,000元),并确认同等金额的投资物业终止确认亏损[47] - 终止租赁及终止确认投资物业之一次性交易净收益约8916.8万港元[75] 其他收入、收益及收购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大幅增长83%,从2024年的5495.1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1.00765亿港元[3] - 收购郑州英睿产生议价收购收益约1057.6万港元[57] - 收购的郑州英睿为公司带来年度收益约970.9万港元及溢利约536.1万港元[59] - 议价收购收益约港币10,576,000元,因以低于公平市值收购一间中国附属公司[83] - 收购附属公司之议价收购收益约1057.6万港元[75] - 租赁按金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港币12,352,000元,而2024年为拨备港币89,712,000元[82] 资产、现金及负债状况 - 银行结余及现金增长10%,从2024年的4023.9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4440.4万港元[6]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约为港币44,404,000元,较2024年的港币40,239,000元增长约10.4%[94] - 总权益从2024年亏损793.8万港元转为2025年盈利3252.9万港元[7] - 公司总权益约为港币32,529,000元,而2024年为总亏绌港币7,938,000元[94] - 综合资产总额为6.05228亿港元,较2024年的7.11114亿港元下降14.9%[29] - 非流动资产添置总额为5.73585亿港元,较2024年的44.5万港元大幅增加[27][28] - 公司于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约港币2,652,000元,较2024年的港币70,000元大幅增加[101]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为港币103,396,000元,较2024年的港币51,194,000元有所增加[9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流动负债净额约1.034亿港元,显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14]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约为港币429,745,000元,较2024年的港币571,561,000元有所下降[94] - 公司流动比率约为41.1%,较2024年的63.3%下降约22.2个百分点[94] - 公司两笔债券合共约为港币10,005,000元,与2024年持平[94] - 公司总负债比率(债券除股东资金)约为正30.8%,而2024年为负126.0%[94] - 应收贸易账款(扣除拨备后)从2024年的港币12,269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港币5,341千元,降幅约56.5%[49] - 逾期超过90日的应收贸易账款(扣除拨备后)从2024年的港币5,114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港币2,602千元,降幅约49.1%[51] - 诉讼拨备结余约为1627.7万港元,较上年的1060.7万港元增加约53.4%[54] 物业组合运营表现 - 购物中心C区总楼面面积约80,118平方米,截至2025年6月30日出租率为89.6%,拥有约95名租户[67] - 购物中心C区出租率略有上升,但单位租金仍下跌17%[74] - 佳潮购物中心租赁面积由74,655.84平方米减至27,749.09平方米,减少约46,906.75平方米(减幅约62.8%)[68][70] - 佳潮购物中心总租赁楼面面积由约64916平方米减少至约44776平方米,单位租金下跌38%[74] - 受法院通知影响的佳潮购物中心总租赁面积为35,022.51平方米,其中16,311.24平方米自2025年3月起空置[70] - 智云城项目总楼面面积约130,873平方米,截至2025年6月30日出租率为69.7%,拥有约83名租户[71] - 郑州英浩租赁智云城面积约40,142平方米,截至2025年6月30日出租率为53.0%,拥有约182名租户[72] - 郑州英瀚租赁面积约41,385平方米,截至2025年6月30日出租率为48.2%,拥有约190名租户[72] 管理层讨论、指引及重大交易 - 公司主要股东已承诺提供充足资金以支持集团在未来12个月内持续经营[16] - 公司于2025年8月租赁中国郑州龙湖购物中心,总楼面面积约62,583平方米,租期至2035年中[16] - 公司于2025年8月将总面值为1000万港元的非上市债券还款期限延长一年[15] - 报告期后,公司签署龙湖购物中心十年租约,可出租面积出租率已达96.8%[62] - 公司面临一项未决诉讼,被索赔200万美元担保金额,但未计提负债拨备[60] - 一笔应收贷款本金约人民币145.7百万元尚未收回,已达成民事调解协议分期还款[8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未就应收贷款作出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或拨回[88] - 佳潮补充租赁合约重组,确认新租赁负债约人民币65百万元(约港币70,137,000元),相应投资物业公平值为人民币63百万元(约港币68,478,000元)[46] - 购物中心C区新租赁安排导致确认新租赁负债总额约人民币273百万元(约港币296,413,000元),相应投资物业总公平值为人民币225百万元(约港币244,565,000元)[48] 股息及公司治理 - 公司2025年未派发股息,而2024年曾派发特别股息每股0.001港元,总额269万港元[37]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89] - 公司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109]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的规定[110] - 公司已为可能持有未发布价格敏感资料的雇员采纳书面指引且未发现违反事件[111] - 公司执行董事为苏培欣先生、黄浩贤博士、姚霖颖先生及陈锦艳先生[11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庄瀚宏先生、庄贤琳女士及王玉琴女士[113] 其他重要事项 - 非流动资产(中国)为4.69248亿港元,较2024年的5.72064亿港元下降18.0%[30] - 来自中国的外部客户销售收益为8124万港元,较2024年的1.1116亿港元下降26.9%[30] - 公司已产生合约负债及预收款项合计3952.2万港元,以及已收租户按金约1360.3万港元[1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人民币660,536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5.3%[93] - 公司于中国及香港合共雇用104名雇员[102] - 天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已核对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的初步年度业绩与经审核合并财务报表数字一致[108] - 公司年度报告将于适当时候寄发股东并登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12]
锦艺集团控股(00565) - 2025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