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来自客户合同的收入为人民币1,566,756千元,同比增长67.6%[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15.668亿元,同比增长67.6%[1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1,566,756千元,同比增长67.6%[1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566,756千元,同比增长67.6%[1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同比增加177.1%至人民币5.428亿元[20]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23亿元,同比增长62.0%[18] - 研发开支同比增加62.0%至人民币23.0亿元[24] - 行政开支同比增加26.3%至人民币3.072亿元[25] - 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加37.1%至人民币2.721亿元[2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2,300,002千元,同比增长62.0%[129] - 雇员福利开支同比增长30.6%至人民币1,460,379千元[171] - 技术咨询服务费激增278.5%至人民币830,445千元[171] - 2025年上半年销货成本为人民币467,84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70,425千元增长174.4%[197] 毛利和毛利率 - 毛利为人民币1,023,972千元,同比增长38.6%[8]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65.4%[11] - 毛利同比增加38.6%至人民币10.24亿元,毛利率由79.0%下降至65.4%[22] - 产品解决方案毛利率由41.7%提升至45.6%,毛利同比增加282.5%[2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65.3%,相比2024年同期的79.0%有所下降[129] 亏损和经营亏损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5,232,979千元,同比扩大2.6%[8] - 经营亏损为人民币1,592,102千元,同比扩大44.0%[8] - 经调整亏损净额为人民币1,332,500千元,同比扩大65.7%[8] - 经调整经营亏损为人民币11.113亿元[11]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52.33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50.981亿元[33] - 经调整经营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指标)为人民币11.113亿元[36] - 经调整亏损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人民币13.325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8.039亿元增长65.8%[37]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人民币1,592,102千元,同比扩大44.0%[129]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人民币5,232,979千元,同比扩大2.6%[129] - 2025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人民币3,406,730千元[129] - 公司期内亏损52.33亿元,导致累计亏损从227.91亿元扩大至280.24亿元[136] 业务线表现 - 授权及服务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385亿元,同比增长6.9%[13] - 汽车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7.778亿元,同比增长250.0%[14] - 支持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功能的解决方案贡献了汽车解决方案收入的80%[14] - 汽车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66.1%至人民币15.163亿元[19] - 产品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23.8%提升至49.7%[19] - 产品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加250.0%至人民币7.778亿元[21] - 授权及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加6.9%至人民币7.385亿元[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分部收入总计人民币1,566,756千元,其中汽车解决方案占比96.8%(人民币1,516,332千元),非车解决方案占比3.2%(人民币50,424千元)[161] - 汽车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66.1%至人民币1,516,332千元,占总收入96.8%[165] - 非车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134.5%至人民币50,424千元[165] - 产品解决方案收入同比激增250%至人民币777,848千元[165] 产品出货量和市场地位 - 征程系列处理器硬件出货量达198万套,实现翻倍增长[10] - 支持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功能的处理器硬件出货量达98万套,占总出货量的49.5%[10] - 公司在中国车企基础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为45.8%,整体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为32.4%[10] - 累计获得近400款新车型定点,其中具备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及以上功能的定点车型超过100款[10] - 2025年上半年共有超过15款搭载公司中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车型量产上市[10] - 征程系列处理硬件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套[16] 现金流 - 经营现金流出净额大幅增至人民币21.43亿元,同比增长195%[14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人民币16.96亿元,较上年同期5.26亿元增长222%[140] - 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达人民币45.78亿元,主要来自发行普通股所得款项42.72亿元[14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付款激增至人民币148.83亿元,同比增长175%[14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60.69亿元,较期初153.71亿元增长4.5%[140] 资产和负债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人民币16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54亿元增长4.5%[40] - 借款总额增至人民币4.4855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4.07272亿元增长10.1%[41] - 资产负债比率升至51.2%,较2024年12月31日41.5%上升9.7个百分点[46] - 资本承担为人民币1.91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618亿元增长18.1%[49] - 对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承担为人民币15.0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5.135亿元下降0.8%[49]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203.79亿元增长至2025年中的234.21亿元,增长14.9%[13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0.69亿元,较2024年末的153.71亿元增长4.5%[13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大幅增加,从6.30亿元增至17.70亿元,增长181.1%[132] - 优先股及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其他金融负债从63.83亿元增至96.99亿元,增长52.0%[132] - 股份溢价从340.88亿元增至394.58亿元,主要由于配售普通股筹资42.70亿元[136] - 存货从58.54亿元增至79.15亿元,增长35.2%[132] - 贸易应收款项从67.88亿元增至109.29亿元,增长61.0%[132] - 流动负债总额从12.78亿元增至15.75亿元,增长23.3%[133] - 公司于期内回购自身股份,库存股从0元增至-7312.4万元[136] - 第三级金融资产大幅增加至人民币187.61亿元,较期初64.41亿元增长191%[147][148] - 可转换借款增至人民币97.54亿元,较期初63.83亿元增长53%[147][148] - 优先股负债增至人民币50.20亿元,较期初20.44亿元增长146%[147][148] - 上市公司投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1.69亿元,较期初1.25亿元增长35%[147][148] - 非上市公司投资公允价值增至人民币175.31亿元,较期初61.72亿元增长184%[147][148] - 第三级金融资产于非上市公司的投资公允价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617,155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753,105千元,增幅达184%[154] - 理财产品第三级资产在2025年上半年收购额为人民币13,754,321千元,出售额为人民币13,692,129千元,期末余额为人民币108,144千元[154] - 应受票据第三级资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6,900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4,857千元,降幅为44.8%[154] - 物业厂房设备账面净值从2024年末773,972千元增至2025年6月900,037千元,添置185,592千元[183] - 使用权资产总额215,187千元(2025年6月),其中办公楼89,153千元,土地使用权64,821千元[185] - 租赁负债总额158,772千元,其中流动部分84,439千元[185]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从2025年初的人民币320,251千元下降至期末的人民币278,462千元,减少13.1%[187]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730,500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23,866千元,增长53.8%[194] - 流动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678,770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92,859千元,增长61.0%[194] - 账龄在3个月内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355,571千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47,100千元,增长138.2%[195] - 存货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601,468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07,563千元,增长34.3%[19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5,370,925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6,069,125千元,增长4.5%[198] - 预付款项及其他流动资产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533,589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91,520千元,增长104.6%[196]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3.70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60.691亿元人民币[200] - 人民币计值现金从2024年末的51.933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中的42.263亿元人民币[200] - 美元计值现金从2024年末的100.65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74.431亿元人民币[200] - 港元计值现金大幅增加,从2024年末的1.11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43.997亿元人民币[200] 财务收入和其他收益 - 2025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净额为人民币170,125千元,同比下降19.3%[129] - 财务收入净额同比下降19.3%至人民币170,125千元[172] - 财政补贴收入大幅增加至人民币193,971千元,同比增长838.4%[168] - 采用权益法入账的投资减少至人民币894,200千元,较期初下降13.9%[173] 每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42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81元有所改善[1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普通股股东应占亏损为5,232,879千元人民币,加权平均股数12,313,356千股[182]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42元人民币(2025年)和1.81元人民币(2024年)[182] 融资活动 - 公司于2025年6月发行6.81亿股B类普通股,每股价格6.93港元,总面值1,702.5美元[117] - 子公司D-Robotics完成B轮融资,总对价1.191亿美元,已收到8,310万美元[122]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5217百万港元,超额配股权部分行使后额外获得约656百万港元净额[10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发售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3629.8百万港元,报告期间已动用2237.9百万港元[111] - 研发用途已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1555.4百万港元,占该部分总额4111.2百万港元的37.8%[111] - 先旧后新配售获得所得款项净额约4674.0百万港元[112] - 配售所得款项中42.79%(2000百万港元)用于研发投资,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104.1百万港元[114] 股份激励和薪酬 - 全职雇员增至2,177名,较2024年12月31日2,078名增长4.8%[50] - 雇员薪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14.604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1.182亿元增长30.6%[50] - 股份激励计划授予雇员参与者3500.49万股,授予日公允价值每股3.60港元[107] - 报告期间因股份计划可能发行的B类普通股数占已发行B类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的0.40%[108] - 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激励计划剩余年期约9年1个月[10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股份奖励总数达4216.08万股[107] - 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可供授予的B类普通股数为129.3百万股[108] - 报告期间雇员购股权已行使25,249,497股,未行使余额为373,434,978股[92] - 董事余凯持有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71,933,093股[94] - 董事黄畅持有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3,610,633股[94] - 董事陶斐雯持有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1,564,378股[94] - 陈黎明已归属8,339,416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剩余4,000,000股未行使[94] - 雇员参与者已归属579,178,673股受限制股份单位,未行使余额251,341,950股[94] 所有权结构 - 余凯博士持有13.01%实益权益及52.53%投票权[53] - 黄畅博士持有2.84%实益权益及11.84%投票权[53] - 假设所有A类普通股转换为B类普通股将发行2,124,389,270股B类普通股,约占已发行B类普通股总数的18.07%[54] - 余凯博士通过多层控股结构实益拥有公司A类普通股1,733,612,127股,占该类股份81.61%,占公司总股本12.49%[64][67] - 黄畅博士通过信托及控股结构实益拥有公司A类普通股390,777,143股,占该类股份18.39%,占公司总股本2.82%[64][67] - 刘芹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B类普通股647,537,121股,占该类股份5.51%,占公司总股本4.66%[66][69] - 陶斐雯女士(已辞任)通过信托结构持有公司B类普通股169,543,255股,占该类股份1.44%,占公司总股本1.22%[66][67][68] - 公司总股本结构为:A类普通股2,124,389,270股,B类普通股11,756,904,412股,合计13,881,293,682股[66] - 余凯博士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有权获得最多71,933,093股B类普通股,占公司总股本0.52%[64][67] - 黄畅博士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有权获得最多3,610,633股B类普通股,占公司总股本0.03%[64][67] - 陶斐雯女士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有权获得最多1,564,378股B类普通股,占公司总股本0.01%[66][67] - 陈黎明博士直接持有公司B类普通股12,083,446股,占该类股份0.10%,占公司总股本0.09%[66] - 张亚勤博士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有权获得最多847,236股B类普通股,占公司总股本0.01%[66][70] - 陈黎明博士根据2018年股份激励计划获授最多4,000,000股B类普通股,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激励计划获授最多8,630股B类普通股[71] - 余凯博士通过控制实体持有D-Robotics 120,707,295股A类普通股(占该类股份91.83%)及600,000,000股B类普通股(占该类股份100%)[72][74] - 黄畅博士通过全资持股工具持有D-Robotics 7,485,326股A类普通股(占该类股份5.69%)[72][74] - 陶斐雯女士通过全资持股工具持有D-Robotics 3,247,597股A类普通股(占该类股份2.47%)[72][74] - 刘芹先生通过5Y Capital关联基金持有D-Robotics 14,945,653股A1轮优先股(占该类股份11.71%)及1,799,457股A2轮优先股(占该类股份2.85%)[72][74] - CARIAD Estonia AS实益持有269,711,694股B类普通股(占该类股份2.29%)及1,998,875,035股B类普通股(占该类股份17.00%)[75] - SAIC QIJUN I Holdings Limited实益持有1,025,310,055股B类普通股(占该类股份8.72%)[
地平线机器人(09660)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