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4%至177,334千港元[5] - 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达港币1.773亿元,同比增长24.4%[3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收入为港币1.773亿元,同比增长24.4%[46] - 集团总营业收入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177,334千港元,较上年同期142,600千港元增长24.4%[54] - 毛利润同比增长3.8%至67,408千港元[5] - 公司整体毛利为港币6740.8万元,同比增长3.8%[36] - 经营利润为8,920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经营亏损10,766千港元扭亏为盈[5] - 期内净亏损收窄至3,253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26,518千港元改善87.7%[6]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0.42港仙,相比去年同期每股亏损0.74港仙显著改善[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618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077.7万港元,亏损幅度收窄42.6%[1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6309000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0777000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9] - 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42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0.74港仙[29]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港币618万元,实现转亏为盈[3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港币618万元,拥有人全面收益为港币666万元[46] - 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6,180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10,777千港元)[59][61] - 息税折旧摊销前溢利21,750千港元,息税折旧摊销前溢利率约12.26%[60][6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1.5%至109,926千港元[5] - 财务费用净额同比下降13.8%至10,767千港元[5] - 公司财务费用净额为1076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497000港元减少13.0%[26] - 分銷成本26,563千港元,同比增加5,950千港元(约28.9%),主要因销售收入增长[56] - 行政费用34,570千港元,同比减少24,954千港元(约41.9%),因折旧重分类至营业成本[57] - 财务费用净额10,767千港元,同比减少1,730千港元(约13.8%),因利息支出减少[58] - 公司政府补助收入为135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656000港元减少70.9%[2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工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收入为152,408千港元,同比增长13.1%[21] - 电力销售收入为24,92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842千港元大幅增长218%[2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为177334000港元,其中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分部贡献150706000港元(85.0%),能源业务贡献24926000港元(14.1%)[2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整体毛利润为67408000港元,工业产品分部实现毛利74610000港元,能源业务分部产生毛损8904000港元[23] - SMT及半导体装备制造业务收入港币1.507亿元,同比增长14.4%,占总收入85%[36] - SMT及半导体装备制造分部毛利港币7461万元,同比增长24.7%[36] - 能源业务分部收入港币2492.6万元[37] - SMT及半导体装备制造业务收入为港币1.507亿元,同比增长14.4%,占集团总营业收入85.0%[46][48] - SMT及半导体业务分部毛利为港币7461万元,同比增长24.7%[48] - SMT及半导体业务除所得税前利润为港币2338.4万元,同比增长38.4%[48] - 能源业务板块截至2025年6月30日营业收入约2492.6万港元,毛损约890.4万港元,除所得税前亏损约1913.3万港元[51] - 电力销售业务收入24,926千港元,较上年同期7,842千港元增长218%[54] - 合荣电站2025年签约3家光伏企业开展新能源租赁业务,储能资产利用率提升[53]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6.3%至171,945千港元[8]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增长至489,915千港元,其中非流动部分为478,956千港元[8][10] - 总资产小幅增长0.9%至931,931千港元[8] - 公司总权益从期初的184,921千港元下降至期末的182,148千港元,减少1.5%[1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35,589千港元,期末现金余额为171,945千港元[13] - 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净现金为11,98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289千港元增加16.5%[13] - 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4,67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444千港元减少62.5%[13] - 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18,934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产生净现金20,926千港元[13] - 公司应收账款总额为105564000港元,较2024年末的72136000港元增长46.3%,其中180天以上账龄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至28527000港元[31] - 公司应付账款总额为45693000港元,较2024年末的49634000港元减少7.9%[32] - 现金及银行存款171,945千港元,较期初205,301千港元减少33,356千港元(约16.2%)[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已终止经营雷达硬件制造与智能软件开发业务[14] - 公司已终止雷达业务,相关持有待售资产包括设备2127000港元、无形资产1062000港元及存货3245000港元[33] - 公司未运用任何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72] - 董事会在报告期末审阅各贸易债项可收回金额以确保足够减值准备[70] - 公司监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水平以维持足够营运资金[71] - 审核委员会认为中期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上市条例规定[79] - 公司未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派发中期股息[81]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0] 股权结构 - 芯鼎有限公司持有987,176,230股普通股,占总股权67.85%[76] - 陈萍持有100,000,000股普通股,占总股权6.87%[76] - 毕天富持有87,783,168股普通股,占总股权6.03%[76] - 达广国际有限公司持有84,270,000股普通股,占总股权5.79%[76] 市场及行业数据 - 中国上半年GDP达人民币66.0536万亿元,同比增长5.3%[35] - 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35] - 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29%[41] - 中国物联网支出预计2025年达1658.6亿美元,硬件占比69.4%[39] - 中国2025年Mini LED出货量预计达3830万台,同比增长3.2%[49]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超690万辆[49] - 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158.3万台,私人桩累计同比增45.1%[49] - 报告期间国内芯片产量同比增8.7%,出口量增20.6%[50] - 2025年前五个月国内半导体设备进口量下降11.5%[50]
芯成科技(00365)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