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10.5百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9.6百万美元增长9.4%[19] - 早期检测及精准多组学分部收益增长50%至10.5百万美元[19] - 毛利从2024年同期的4.7百万美元增长51.1%至7.1百万美元[19] - 毛利率从49.0%提升至67.6%[19] - 早期检测及精准多组学分部的毛利为7.1百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3.5百万美元增长102.9%[19]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10.5百万美元,同比增长9.4%[37][39] - 诊断试剂盒销售收益7.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65.9%[37][40] - 检测服务收益3.2百万美元,同比下降38.5%[37][40] - 毛利7.1百万美元,同比增长51.1%[42] - 毛利率67.6%,同比提升18.6个百分点[42]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8.8百万美元,同比由亏损3.3百万美元转为正收益[43] - 报告期内亏损为282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36.3%[51] - 收益同比增长9.5%至1047万美元(2025年)对比957万美元(2024年)[94] - 毛利大幅增长52.2%至710万美元(2025年)对比467万美元(2024年)[94]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扭亏为盈,录得877万美元收益(2025年)对比328万美元亏损(2024年)[94] - 期内亏损收窄36.3%至2823万美元(2025年)对比4433万美元(2024年)[94] - 每股亏损收窄50.0%至0.185美元(2025年)对比0.370美元(2024年)[9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2835万美元[103]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0,471,494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9,566,753美元增长9.5%[111][115] - 早期检测及精准多组学业务收益达10,471,494美元,同比增长50.4%[111][115] - 公司实现外汇收益净额8,052,886美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3,326,847美元[119]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同比) - 研发开支9.2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4.0%[45] - 销售及分销开支6.3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0%[44] - 一般及行政开支20.2百万美元,同比下降4.7%[46] - 财务成本为84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3.5%[49] - 报告期内薪酬成本总额为189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4.1%[63] - 员工成本总额为18,904,387美元,同比下降4.3%[122] - 无形资产摊销为187,820美元,同比小幅增长0.8%[123]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635,693美元,同比下降21.9%[123]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469,921美元,同比下降27.6%[123] - 上市开支为4,922,075美元,同比增长42.0%[123] - 存货成本为3,073,644美元,同比下降8.5%[123] -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利息支出为5,264,145美元,同比下降18.2%[121] 业务线表现 - 公司核心产品为用于胃癌筛查的基于血液的miRNA IVD检测器械GASTROClearTM[8] - 公司开发中的产品包括用于结直肠癌筛查的基于miRNA的检测试剂盒CRC-1[7] - 公司开发中的产品包括用于乳腺癌筛查的基于miRNA的检测BC-1[8] - 公司开发中的产品包括用于肝癌筛查的基于miRNA的检测试剂盒LV-1[11] - 公司拥有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筛查的无创检测LUNGClearTM[11] - 公司拥有用于COVID-19检测的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诊断检测FortitudeTM[9] - 传染病分部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2.6百万美元降至零[19] - 核心产品GASTROClearTM于2019年5月获新加坡卫生科学局C类体外诊断证书[18] - 公司拥有一种核心产品、两种其他商业化产品及六种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候选产品[18] - LUNGClearTM预计于2027年下半年上市[20] - FortitudeTM因COVID-19检测市场衰退而停止销售[19] - 公司核心产品GASTROClearTM于2019年5月获新加坡HSA批准C类IVD证书并实现商业化[21] - GASTROClearTM于2023年5月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称号[21] - 肺癌筛查候选产品LUNGClearTM自2022年12月起在东南亚作为LDT服务商业化[22] - 结直肠癌筛查产品CRC-1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原型设计[23] - 肝癌筛查产品LV-1计划招募最多2000名高危受试者 预计2026年下半年完成临床研究[24] - 乳腺癌筛查产品BC-1预计2026年下半年完成概念验证研究[25] - 多癌种筛查产品CADENCE整合分析超20000人生物标志物 预计2027年下半年完成研究[26] - 肺高压筛查产品PHinder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概念验证研究[27] - 心力衰竭筛查产品HF-1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概念验证研究[28] - 传染病业务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2,605,000美元降至0美元[111][115] 地区表现 - 公司业务覆盖东南亚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及越南[12] - 新加坡地区收益为3,400,906美元,同比下降43.8%[117] - 日本市场收益大幅增长至2,150,388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225,591美元增长853.2%[117] - 泰国市场收益达1,178,194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58,810美元增长1,902.8%[117]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股份于2025年5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2629[9] - 公司采用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奖励计划,包括第一次计划(2021年3月17日采纳)和第二次计划(2021年6月4日采纳)[11]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于2020年11月17日成立[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76,342,331股[70] - 朱兴奋博士实益拥有公司股份32,419,381股,占已发行股本11.73%[67] - 周砺寒博士实益拥有公司股份1,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36%[67] - 周砺寒博士通过酌情信托间接控制公司股份18,660,556股,占已发行股本6.75%[67][70] - 周砺寒博士通过股份奖励信托间接控制公司股份15,16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5.49%[67][70] - 邹瑞阳博士实益拥有公司股份1,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36%[69][70] - 邹瑞阳博士通过酌情信托间接控制公司股份17,860,556股,占已发行股本6.46%[69][70] - 邹瑞阳博士通过股份奖励信托间接控制公司股份15,16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5.49%[69][70] - 何豪杰先生实益拥有公司股份12,922,924股,占已发行股本4.68%[69][70] - 首次公开发售前第一次股份奖励计划最高授予股份数目为1,600,000股[71] - 首次公开发售前第二次股份奖励计划向128名承授人授予总计13,560,000股股份[76] - 三名执行董事(周博士、邹博士、何先生)各获1,000,000股奖励并于报告期内全额归属[78] - 首次公开发售前第二次股份奖励计划最大股份限额为13,560,000股[76] - 所有授予奖励的购买价均为零[77][78] - 报告期内首次公开发售前第一次股份奖励计划有233,600股奖励归属[7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售前第一次股份奖励计划未归属奖励为零[73] - 首次公开发售前第二次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为三年[77] - 股份奖励归属条件为公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或完成出售交易[78] - 首席财务官朱明炉先生获授1,400,000股奖励并于报告期内全部归属[79] - 6名顾问获授811,804股奖励并于报告期内全部归属[79] - 15名其他雇员获授5,503,148股奖励,报告期内归属3,715,241股[79]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83]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084亿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约8.8倍[52] - 报告期内资本开支为4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42.9%[5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29.8%,较2024年12月31日的377.8%大幅改善[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即期借款为630万美元,非即期借款为1170万美元[55] - 财务收入为12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80.0%[48] - 所得税抵免为2.7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55.7%[5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5.07百万美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1.79百万美元,增长1,315%[137] - 受限制银行结余为6.00百万美元,与上期持平,该款项与第三方贷款人相关并存入指定账户[137]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5.19百万美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27百万美元,减少17.7%[138][139] - 90天以上账龄的贸易应付款项占比从2024年末的50.9%大幅上升至2025年中的85.1%[139] -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产生的金融负债在2025年IPO后全部转换为普通股,金额为215.33百万美元[141][142] - 计息借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44百万美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8.09百万美元,减少31.6%[143] - 流动计息借款从19.73百万美元大幅减少至6.34百万美元,下降67.9%[143]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从133.26百万股增至276.34百万股,主要因IPO发行46.62百万股及优先股转换96.46百万股[145] - 库存股从13.20百万股减少至3.05百万股,下降76.9%,因股份奖励计划归属[146] - 已签约但未拨备的承付款项从9.30百万美元增至10.43百万美元,增长12.1%[15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所用现金净流出1605万美元[105]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发行普通股募得资金1.388亿美元[103][105] - 公司可转换优先股转换增加资本2.153亿美元[103]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179万美元[10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104万美元[10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136亿美元[10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亏损达2.383亿美元[10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汇兑损失678万美元[103] - 公司股份发行开支为1249万美元[103] - 现金及银行结余激增878.6%至1.084亿美元(2025年6月)对比1107万美元(2024年12月)[96] -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清零至0美元(2025年6月)对比2.099亿美元(2024年12月)[97] - 总资产增长128.7%至1.632亿美元(2025年6月)对比7135万美元(2024年12月)[96][97]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扭亏为盈,录得1.044亿美元权益(2025年6月)对比2.086亿美元亏损(2024年12月)[97] - 流动负债净额改善,录得9659万美元净资产(2025年6月)对比1331万美元净负债(2024年12月)[96]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3,485,946美元,较2024年末的36,557,943美元减少8.4%[118]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1,651,091美元,较期初增长15.9%[135] - 90天以上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达69.4%,金额为8,081,797美元[136] - 所得税抵免为26,645美元,同比减少56.5%[125] -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对净值波动的敏感性为475,798美元[128] - 每股基本亏损基于股东应占亏损28,352,272美元和加权平均股数153,080,045股计算[130] 研发与生产能力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27项获批专利及63项待批专利申请[31] - 公司总产能为每年590,695次miRNA检测[32]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8.805亿港元[88] - 所得款项净额51.0%(4.493亿港元)用于核心产品GASTROClear™的研发、监管备案及商业化[90] - 所得款项净额24.0%(2.11亿港元)用于为管线产品的研发提供资金[90] - 所得款项净额15.0%(1.321亿港元)用于加强整合“端到端”能力[90] - 所得款项净额10.0%(0.881亿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合计8.418亿港元[90] 人力资源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347名雇员[63]
MIRXES(02629)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