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联控股(02371) - 2025 - 年度业绩
创联控股创联控股(HK:02371)2025-09-26 12:17

收入同比变化 - 收入为人民币655.074百万元,较上期十八个月的831.793百万元下降21.2%[3] - 公司总收入为655,074千元人民币,较上一报告期831,793千元人民币下降21.2%[14][15] - 报告期收入为人民币6.55074亿元,同比下降21%[48] 利润及亏损同比变化 - 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73.674百万元,较上期十八个月的164.014百万元改善55.1%[3] - 本年度亏损为人民币69.013百万元,较上期十八个月的161.185百万元改善57.2%[3] - 公司本年度亏损71,152千元,较上期十八个月亏损158,347千元收窄55.1%[29] - 集团净亏损收窄至人民币6901.3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9217.2万元[51] 毛利率及毛利变化 - 毛利为人民币75.922百万元,较上期十八个月的102.403百万元下降25.9%[3] - 毛利率为11.6%(毛利75.922百万元/收入655.074百万元)[3] - 毛利率降至11.6%(同期12.3%)[50] 每股亏损变化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1.05分,较上期十八个月的2.35分改善55.3%[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相同,加权平均股数保持6,752,211千股不变[31] 金融服务业务表现 - 金融服务收入为494,771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75.5%,同比下降11.5%[14][18] - 金融服务分部亏损3,733千元人民币,较上期28,502千元人民币改善86.9%[19][20] - 公司保险经纪业务报告期内收入约人民币4.91亿元[41] - 公司旗下瑞联管理的资产总规模约20亿港元[42]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占比76%达人民币4.94771亿元,教育服务占比24%为人民币1.60303亿元[48] - 资产管理规模目标突破50亿港元[47] 教育服务业务表现 - 网络培训及教育服务收入为141,26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3%[14] - 现场培训服务收入为18,55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2%[14] - 教育咨询服务收入大幅下降至486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8.9%[14] - 公司教育服务拥有超过800万付费用户[39] - 公司网络培训平台已为超过8000万人次提供培训[39] - 公司运营超过200个B端网络培训平台和1个C端平台(融学云)[39] - 公司网络培训业务覆盖中国20个省份及超过150个城市[40] - 中国专业技术人员人口总数超过9000万人[39] 分部业绩 - 分部亏损总额为58,517千元人民币,较上期143,631千元人民币改善59.2%[19][20] 成本及费用同比变化 - 公司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为68,605千元,同比下降32.8%[26] - 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下降30%至人民币4725.1万元[50] - 租约负债利息开支5,555千元人民币,较上期9,458千元人民币下降41.3%[22][23] - 无形资产减值亏损585千元,较上期14,628千元大幅减少96.0%[26] - 商誉减值亏损从上期38,290千元降至零[26] 数字资产及金融投资 - 数字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10,729千元人民币,较上期3,293千元人民币扩大226%[22] - 数字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人民币1072.9万元[50] - 金融资产投资总额人民币6832.3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人民币3332.9万元[52] - 公司投资组合中四家被投公司(国亚通宝、信美相互、亚格斯、Flying Global)在报告期内均处于亏损状态[57] 现金流及银行结余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102.230百万元,较上期末的109.509百万元下降6.6%[6] - 现金及银行结余人民币1.0223亿元,流动比率1.24倍[55] 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43,763千元,同比下降9.0%,其中30日内账期占比93.4%[32][34] - 贸易应付账款总额39,177千元,同比上升24.9%[34] 借款及负债 - 银行借款10,486千元以账面值40,019千元物业作抵押,年利率4.5%[36] - 总借款13,348千元,同比下降24.5%,其中一年内到期占31.6%[36] - 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31.155百万元,较上期末的100.710百万元下降69.1%[7] - 资产负债率55.6%(同期54.3%)[55] - 公司已抵押土地及楼宇约人民币4001.9万元(2024年:人民币4110.4万元)为借款提供担保[62] - 公司无银行负债、利率掉期、货币掉期或其他金融衍生工具,无重大利率及外汇风险[60] 权益及资本 - 总权益为人民币138.326百万元,较上期末的213.682百万元下降35.3%[7] - 公司于2021年完成股份配售4.7亿股,配售价每股0.102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4779万港元[58] - 公司完成可换股债券配售,本金总额4000万港元,后于2021年9月15日全部转换为3.2亿股新股份[58][59] - 股份配售及可换股债券配售所得款项净额合计约8755万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6950万港元,未动用1805万港元[59] - 公司对联营公司权益注资有尚未履行资本承担约人民币1384万元(2024年:人民币1384万元)[63] 税务 - 公司三间中国附属公司享有15%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24] 一次性收益 - 提前终止租约收益15,505千元人民币[22] 流动比率 - 流动比率为1.24(流动资产175.565百万元/流动负债141.955百万元)[6] 雇员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519名雇员(2024年:391名),员工成本总额约人民币6860.5万元(同期:约人民币10214.9万元)[65] 战略行动 - 公司通过收购拓展金融服务,2017年起进行一系列战略性持牌金融实体并购[41] - 公司对金融服务部门进行战略重组,剥离包括汇通理财及利高达信贷在内的业务[43] - 公司自2023年起大幅增强北京中金资源以应对保险产品需求增长[4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并审阅了年度业绩及会计原则[72] - 核数师信永中和核对财务数字但未进行正式核证不发表任何核证[73] - 管理层定期向董事会提供集团表现评估取代每月更新[68]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规范董事及雇员证券交易未发现违规行为[69] - 公司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无)[61] - 报告期后无任何重大事项发生[6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不派付末期股息(2024年6月30日止18个月:零)[70]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1] - 年度业绩公告及年报刊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