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人民币1,494,891千元,同比增长9.5%[16] - 综合收入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3.65亿元人民币增长9.5%至2025年同期的14.95亿元人民币[78] - 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3.65亿元人民币增长9.5%至2025年上半年的14.95亿元人民币[86] - 毛利为人民币457,856千元,同比增长14.1%[16] - 总毛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4.012亿元人民币增长14.1%至2025年上半年的4.579亿元人民币[95][97] - 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79,992千元,同比增长43.9%[16] - 溢利净额为人民币151,954千元,同比增长41.6%[16] - 期内溢利增加至人民币152.0百万元[119]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5195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7275亿元人民币增长41.6%[128][130] - 经调整溢利净额为人民币170,389千元,同比增长15.2%[16] - 经调整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1.479亿元人民币增长15.2%至2025年上半年的1.704亿元人民币[124][126] -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为人民币265,003千元,同比增长37.3%[16] - EBITDA从2024年上半年的1.93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37.3%至2025年上半年的2.65亿元人民币[128][129] - 每股基本溢利为人民币0.63元,同比增长43.2%[1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9.638亿元人民币增长7.6%至2025年上半年的10.37亿元人民币[89][92] - 医师及材料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7.644亿元人民币增长8.1%至2025年上半年的8.26亿元人民币,占销售成本79.6%[92][94] - 定期经营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994亿元人民币增长5.8%至2025年上半年的2.11亿元人民币,占销售成本20.4%[92][94]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10.6%至人民币177.1百万元[106][107] - 第三方获客成本大幅增加57.3%至人民币4.6百万元[106][110] - 行政开支减少14.6%至人民币94.2百万元[111] - 其他开支减少31.6%至人民币10.5百万元[112] - 融资成本增加43.1%至人民币12.3百万元[117] - 所得税开支增加至人民币28.0百万元[118]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803.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781万元人民币增长57.4%[130] - 2025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支出为8460.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967.7万元人民币增长21.4%[130] - 2025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人民币3.09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880亿元增长7.3%[160][162]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为30.6%,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16] - 净溢利率为10.2%,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16] - 经调整净利率为11.4%,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16] - 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毛利率稳定在30.6%[101] - 医疗健康产品销售毛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567.9万元人民币下降35.7%至2025年上半年的365.1万元人民币,但毛利率从27.8%提升至36.4%[97][99] 业务线表现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医疗服务解决方案和健康产品销售[45] - 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收入由2024年上半年的13.45亿元人民币增长10.4%至2025年同期的14.85亿元人民币[78][79] - 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从2024年上半年的98.5%提升至2025年同期的99.3%[78] - 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毛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3.955亿元人民币增长14.8%至2025年上半年的4.54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29.4%提升至30.6%[97][98] - 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毛利增加14.8%至人民币454.2百万元[101] - 医疗健康产品销售收入同比暴跌50.9%,从2024年上半年的204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同期的1003万元人民币[78][83] - 医疗健康产品销售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040万元人民币下降50.9%至2025年上半年的1000万元人民币[84] - 医疗健康产品销售收入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的1.5%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0.7%[78] - 医疗健康产品毛利减少35.7%至人民币3.7百万元[101] - 线下医疗机构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2.31亿元人民币增长11.1%至2025年上半年的13.67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1.5%[86][87] - 线上医疗平台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344亿元人民币下降5.2%至2025年上半年的1.275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8.5%[86][88] 客户和运营指标 - 新客户数量为452,581人,同比增长7.8%[61] - 期末累计客户数量达4,878,448人,较去年同期3,956,760人增长23.3%[61] - 客户就诊人次2,747千次,同比增长15.3%[61] - 期末累计就诊人次25,329千次,较去年同期19,554千次增长29.5%[61] - 客户回头率69.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61] - 就诊次均消费544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61] - 会员消费人数273,604人,同比增长4.9%[66] - 会员就诊人次1,080千次,同比增长15.1%[66] - 会员回头率85.0%,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6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3546人,较2024年同期的2895人增长22.5%[159] - 医师及医疗专业人员占比59%,共2097人[160] - 管理及运营人员占比20%,共690人;销售营销人员占比15%,共529人[160] - 供应链人员占比4%,共149人;信息技术及研发人员占比2%,共81人[160] 扩张和网络发展 - 公司在中国20个城市及新加坡拥有84家医疗机构(中国83家,新加坡1家)[49][51] - 公司通过战略收购获得武汉未来中医医院90%股权[52] - 公司通过战略收购获得无锡同康中医医院100%股权[52] - 公司新设立5家线下医疗机构[54][56] - 公司通过收购获得北京博华中医医院100%股权[57] - 公司通过收购获得常熟广仁医院100%股权[57] - 公司获得天津平安综合门诊部控股权[57] - 公司获得深圳天元中医肛肠医院控股权[57] - 公司2024年进入新加坡市场,迈出国际化第一步[74] - 子公司Gushengtang Singapore获得Tu Health Care注资160万新加坡元,持股比例变为公司83.16%/Tu Health Care 16.84%[152][155] 数字化和技术创新 - 公司于2018年推出线上预约、随访咨询、诊断和处方服务[20] - 公司于2025年6月发布首个"国医AI分身",至8月共发布10个AI分身覆盖8大中医核心专科[31] - 公司于2025年6月推出首款"中医AI分身",至8月已累计发布10大AI分身覆盖8大中医核心专科[72] - 公司搭建智能审方合规平台嵌入国家医保报销方案逻辑和地方医保局规定[31] - 公司建立闭环ERP系统全面管理供应链、销售、库存和核算[31] - 公司建立数字化店员系统提升线下医疗机构客户就诊人次和回头率[27] - 公司建立CRM系统对医疗专业团队进行数字化分析提高营运效率[27] - 公司采用OMO平台突破地域限制加速医师队伍建设[69] - 公司持续升级ERP系统以增强信息管理能力[74] - 公司拥有多种线上渠道包括官网、移动应用、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49][51] 政策环境 - 政府2021年政策允许中医医疗机构销售饮片加价不超过25%[33] - 政府2021年政策允许中医医疗机构自主定价院内制剂并纳入医保报销[33] - 允许中医医疗机构销售饮片时加价不超过25%[35] - 国家医保局支持将"互联网+"中医药服务纳入医保计划[35] - 政府2022年《医师法》鼓励医师定期在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提供服务[34] - 政府2022年"十四五"行动计划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和支持连锁化发展[34] - 国务院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部署八大工程[37][38] - 2024年深化医改重点任务包括开展中医优势疗法付费试点[40][42] - 2024年政策鼓励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40][42] - 国家加快经典中药复方制剂审评审批[40][42] - 2024年7月发布数字中医药发展意见,推动大数据和AI技术在中医药应用[41][43] - 2025年国务院发文全面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44] 产品和服务发展 - 公司院内制剂中心已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可量产已获备案号的院内制剂[72] - 公司与多家公立医院及中医药大学开展合作[59][60] - 公司建立中药材战略储备机制并向上游采购延伸以应对原材料风险[74] 财务结构和融资活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底的11.164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1.575亿元人民币[133][137] - 计息银行贷款从2024年底的1.001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032亿元人民币[133][137] - 银行贷款利率范围为2.48%至2.90%年利率,均以人民币计值且为固定利率[133][137] - 集团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6月30日的0.3%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8.5%[142][147] - 2025年上半年资本支出总额为人民币528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780万元增长39.7%[145][150] - 先旧后新配售净收益约539.61百万港元,发行10,400,000股,每股52.67港元[170][1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先旧后新配售收益170.3百万港元,剩余369.3百万港元存入银行[173][176] - 线下医疗机构拓展资金使用123.6百万港元,占配售收益22.9%,剩余200.1百万港元预计2027年底前用完[173] - 线上医疗平台整合升级资金使用12.8百万港元,占配售收益2.4%,剩余95.1百万港元预计2027年底前用完[173] - 产品组合多元化资金使用10.3百万港元,占配售收益1.9%,剩余43.7百万港元预计2027年底前用完[173] - 医疗解决方案标准化及IT系统改善资金使用23.6百万港元,占配售收益4.4%,剩余30.4百万港元预计2027年底前用完[173] - 公司资产无抵押质押情况[144][149] - 公司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任何或有负债[136][140] 股东信息和公司治理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不含库存股份)为236,409,092股[132][137]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236,409,092股[197] - 涂先生合计持有公司股份81,003,58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36,409,092股的34.26%[197] - 涂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32,868,605股,占比13.90%[197] - 涂先生通过协议权益持有20,585,832股,占比8.71%[197] - 涂先生作为全权信托保护人及权力持有人持有18,733,795股,占比7.92%[197] - 涂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8,815,348股,占比3.73%[197] - 涂先生通过投票契约控制公司股东大会8.71%投票权[198] - Dream True直接持有18,733,795股股份 涂先生被视为拥有权益[198] - 涂先生可通过Pre-IPO购股权计划行使最多8,815,348股股份[198] - Huang Jingsheng及其配偶合计持有768,047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32%[197] - Huang Jingsheng先生因其配偶持有468,047股股份被视为拥有权益[198] - 高建先生于2025年6月20日股东周年大会后不再担任非执行董事[191][194] - 公司未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C.2.1条,董事长与CEO由同一人担任[179][18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及C3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及标准守则[178][184] - 审计委员会确认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符合相关会计准则且披露充分[187][190] - 所有董事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遵守了《标准守则》[185][188] 股东回报 - 宣布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35港元,总额约823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每股0.13港元增长169%[165]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35港元,较去年同期每股0.13港元增长169%[168] - 中期股息总额约82.3百万港元,将于2025年9月29日派付[168]
固生堂(02273)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