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310.83百万元,净亏损人民币307.36百万元[23]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人民币256.2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887.02百万元减亏[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7310.83百万元,同比下降37.74%[37] - 毛利为人民币668.52百万元,同比下降48.30%,毛利率为9.14%,同比下降1.87个百分点[42] - 归母净亏损人民币256.29百万元,同比减亏人民币630.73百万元[49] - 营业总收入从117.43亿元人民币降至73.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8%[148] - 营业利润为-2.53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9.54亿元人民币亏损大幅收窄[148] - 公司合并净利润亏损3.0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8.48亿元收窄63.7%[15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亏损2.56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8.87亿元收窄71.1%[150] - 合并利润总额亏损2.35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9.41亿元大幅收窄75.0%[150] - 母公司营业收入12.26亿元,较去年同期21.70亿元下降43.5%[152] - 母公司净利润1.51亿元,较去年同期16.59亿元下降90.9%[155] - 基本每股收益-0.1792元/股,较去年同期-0.6203元改善71.1%[151]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3129万元,较去年同期51万元大幅增长6002.9%[150]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下降89.5%至1.7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6.59亿元人民币)[1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公司总成本6642.31百万元,同比下降36.44%[39] - 多晶硅板块成本2011.85百万元,同比下降68.18%[39] - 电气设备板块成本1228.07百万元,同比上升64.31%[40] - 营业总成本从117.32亿元人民币降至78.21亿元人民币,下降33.3%[148] - 母公司营业成本10.55亿元,较去年同期19.80亿元下降46.7%[152] - 研发费用1019万元,较去年同期2343万元下降56.5%[152]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下降5.0%至10.92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1.49亿元人民币)[159] - 税费支付同比增长47.9%至8.62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5.83亿元人民币)[15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多晶硅板块收入978.72百万元,同比下降83.32%[37] - 风能光伏电站建设板块收入3340.56百万元,同比增长4.18%[37] - 风能光伏电站运营板块收入1305.87百万元,同比增长5.17%[38] - 电气设备板块收入1463.78百万元,同比增长36.98%[3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产量3.36万吨,同比下降约77%[26] - 公司多晶硅在产产能单位生产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8%[26] - 公司完成并确认收入的光伏及风电建设项目装机约1.35GW[27] - 公司已实现并网发电的运营电站项目超过4GW,上网电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7%[28] - 公司多晶硅单位综合电耗较2024年末下降约7%[31] - 公司央企大客户逆变器实现入围率约70%[2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多晶硅生产通过工艺优化降低电单耗和硅氯单耗及辅材消耗实现降本增效[81] - 推动数字化自动工厂建设提升生产平稳性和人均效能[81] - 深化供应链集约化采购与大宗物资择机采购策略[81] - 运用工业硅和多晶硅期货套期保值实现降本增效及保值增值[81] - 加大沙戈荒大基地项目开发力度深化光储一体化等新兴项目[82] - 运用人工智能提升电力市场分析及预测精准度赋能交易能力[82] - 优化长期电力交易现货交易绿电交易及碳资产交易策略提升电站运营收益[82] - 持续提升生产自动化率实现生产人均效能和质量一致性提升[82] - 多晶硅技术聚焦优化精馏提纯提升冷氢化效率实现产品质量提升[84] - 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光伏行业经历较长时间亏损落后产能加速出清[86] - 公司通过建立专业团队加强新能源项目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管控[90] - 公司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发电预测精度并设计多元化电力交易策略[90]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A股上市计划已于2024年12月终止,原拟发行不超过300,000,000股A股[6] - 公司H股股份过户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799[5] - 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已于最后实际可行日期(2025年9月19日)终止[8] - 公司控股股东特变电工持有天津三阳丝路商业保理有限公司100%股权[8] - 公司董事孔营女士于2025年3月14日辞任执行董事职务[4] - 公司监事曹欢先生于2025年2月14日被免任,王术峰先生同日获委任[4] - 公司执行董事黄芬女士于2025年4月29日获委任[4] - 公司核数师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 - 公司持股91.26%的附属公司为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2] - 控股股东特变电工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66.61%股权[12] - 新疆特变直接及间接拥有公司6.07%股权[12] - 公司持有新疆准东特变能源有限责任公司49%权益[14] - 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1,430,000,000股,其中内资股占73.69%共1,053,829,244股,H股占26.31%共376,170,756股[104] - 董事会建议不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6] - 公司确认报告期内公众持股量符合上市规则要求,不低于已发行股份25%[105] - 报告期内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期末未持有库存股份[107][108] - 公司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其中谭国明任主席[101] - 员工持股计划授予500名参与人员总计2994万股内资股,授予价格每股13.73元人民币[115][117][121] - 员工持股计划标的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加权平均数2.09%,占内资股总数加权平均数2.84%[112] - 特变电工以人民币41736.36万元受让持股平台持有的全部内资股股份[110][121] - 标的股份公允价值于授予日为每股20.29元人民币[121] - 董事张新通过所控制法团持有本公司8675.9908万股内资股,占公司总股本6.07%[122] - 董事张新持有特变电工58107.7428万股股份,占其总股本11.50%[122] - 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为授予日至A股上市后36个月,特殊情形下为授予日起满3年[120][121] - 董事会于2025年4月20日终止员工持股计划[110][121] - 496名中高层及核心人员合计获授2851万股内资股[117] - 曹欢于2025年2月14日起不再担任职工代表监事职务[121]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5,052,792,571股,其中内资股1,430,000,000股[125] - 张新先生通过控制法团合计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6.07%[125] - 控股股东特变电工合计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66.61%,包括内资股951,226,161股(占类别股份90.26%)及H股1,223,200股(占类别股份0.33%)[125][126] - 新疆特变直接持有公司内资股83,863,108股(占类别股份7.96%),通过附属公司持有2,896,800股(占类别股份0.27%),合计持股占公司股本总额6.07%[126] - 上海宁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投资经理持有H股53,154,400股,占H股总数14.13%,占公司股本总额3.72%[126] - 特变电工(香港)有限公司作为特变电工全资附属公司持有公司H股1,223,200股[127] - 新疆远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作为新疆特变全资附属公司持有公司内资股2,896,800股[128] - 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包括总会计师郑伟杰辞任(2025年3月7日生效),执行董事孔营辞任(2025年3月14日生效)[134]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经营现金流量净流出人民币856.53百万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人民币775.16百万元[51] - 投资现金流量净流出人民币2,311.86百万元,同比下降60.35%[52] - 筹资现金流量净流入人民币6,145.51百万元,同比上升556.43%[5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8,479.53百万元,较期初增加54.33%[56] - 资本负债比率37.31%,较期初30.55%上升6.76个百分点[56] - 存货周转率1.45次,同比下降69.41%,周转天数124.01天[56] - 投资实现收益人民币422.20百万元,上年同期亏损人民币7.56百万元[47] - 资本支出共计人民币3,277.48百万元用于购建长期资产[5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8.5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7.75亿元人民币)[159]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下降27.6%至92.68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28.04亿元人民币)[15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达113.96亿元人民币,其中购建长期资产支出32.77亿元人民币[16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至61.46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9.36亿元人民币)[16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至84.80亿元人民币(期初:54.95亿元人民币)[161] - 吸收投资收到现金18.4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5.70亿元人民币)[16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38亿元人民币[16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63亿元,同比无变化[16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33亿元,同比无变化[16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966亿元,较期初7.071亿元减少43.9%[16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8168.0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8384.84亿元人民币,增长2.65%[137][140] - 货币资金从116.63亿元人民币增至119.57亿元人民币,增长2.52%[137] - 应收账款从50.58亿元人民币增至55.45亿元人民币,增长9.62%[137] - 预付款项从5.06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1.41亿元人民币,增长323.11%[137] - 长期股权投资从8.73亿元人民币增至26.54亿元人民币,增长204.01%[137] - 在建工程从51.24亿元人民币增至60.13亿元人民币,增长17.33%[137] - 短期借款从6.10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3.32亿元人民币,增长282.25%[139] - 应付票据从75.70亿元人民币降至52.43亿元人民币,减少30.73%[139] - 未分配利润从206.42亿元人民币略降至203.85亿元人民币,减少1.25%[140] - 少数股东权益从25.00亿元人民币增至44.11亿元人民币,增长76.42%[140]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290.4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81.15亿元人民币,减少9.34亿元人民币(3.2%)[142][146] - 货币资金大幅减少至7.5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9.22亿元人民币下降60.9%[142] - 应收账款显著增加至12.6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4.79亿元人民币增长162.9%[142] - 其他应收款从37.87亿元人民币降至15.95亿元人民币,减少21.92亿元人民币(57.9%)[142] - 长期股权投资从180.86亿元人民币增至197.29亿元人民币,增加16.42亿元人民币(9.1%)[142] - 未分配利润从86.39亿元人民币增至87.90亿元人民币,增加1.51亿元人民币(1.7%)[14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325.933亿元,较期初363.41亿元减少10.3%[167] - 少数股东权益为25.004亿元,较期初48.188亿元减少48.1%[167] - 股东权益合计为352.937亿元,较期初412.319亿元减少14.4%[167] - 未分配利润为206.416亿元,较期初245.465亿元减少15.9%[167] - 其他综合收益为-1.353亿元,较期初-0.0405亿元大幅下降[167] - 专项储备为0.412亿元,较期初0.217亿元增长89.7%[167] - 本期股东投入普通股19.612亿元[165]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为14.3亿元人民币[169][172] - 资本公积从91.75亿元增至92.81亿元,增加1.05亿元[172][169] - 其他综合收益从-1.29亿元改善至-1.06亿元,增加2366万元[169][172] - 专项储备从128.84万元增至895.15万元,增加766万元[169] - 未分配利润从86.39亿元增至87.90亿元,增加15.13亿元[169] - 股东权益合计从202.02亿元增至203.85亿元,增长1.83亿元[169]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75亿元[169] - 专项储备本年提取984.57万元,使用218.26万元[169] - 2024年度资本公积增加1.06亿元[172]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风能及光伏累计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16] - 国家能源局计划2025年全国发电总装机达到36亿千瓦以上[18] - 2025年目标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亿千瓦以上[18] - 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60%左右[18] - 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18] - 2025年目标发电量达到10.6万亿千瓦时左右[18] - 全球电力需求预计在2025-2027年间年均增长接近3.9%,其中中国将高达6%[76] - 可再生能源预计将满足同期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95%,其中光伏和风电分别贡献约50%和33%[76] - 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预计接近10.5TW,其中光伏累计装机预计达到6.3-6.75TW,风电累计装机预计达到约2.1TW[76] - 国家发改委2025年1月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通知,以2025年6月1日为节点实施价格结算机制改革[90] - 新能源电价改革将使发电项目从"保量保价"转变为"市场竞价"模式[9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注册地位于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众欣街2249号[5] - 公司投资者联络电话为86 991-3665888,电子邮箱为ir@xinteenergy.com[5] - 公司于2025年2月完成收购准东能源49%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50,772.58万元[71]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无任何重大或有负债[6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后无重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73] - 公司除日常业务外无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69] - 公司除日常业务中的风能、光伏电站项目投资外无其他重大投资[70] - 公司除日常业务中的风能、光伏电站项目股权转让外无其他重大收购及出售[68] - 公司流动资金的信用风险较低,因存放在信用评级较高的银行及集团财务公司[62] - 公司累计获得国内授权专利899件,国际专利2件[33] - 公司参与制定标准185项,其中国际标准6项[33] - 公司员工总数7,614名,报告期内支付薪酬总额人民币109,157万元[130][131] - 公司报告期内未涉及任何重大诉讼或仲裁[132] - 公司审计委员会已审阅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及未经审计中期财务报告[102] - 母公司投资收入8.38亿元,较去年同期180.94亿元大幅下降95.4%[152]
新特能源(01799)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