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EGAL INT'L(00078) - 2025 - 中期财报
富豪酒店富豪酒店(HK:00078)2025-09-26 10:0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收入增长至9.056亿港元(同比增长4.9%)[83]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4.9%至9.056亿港元,其中客户合约收入达8.668亿港元[103][104] - 母公司股东应占亏损收窄至6.776亿港元(同比改善57.6%)[83] - 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为6.776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5.992亿港元亏损减少[19] - 公司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6.425亿港元,较上年同期16.317亿港元亏损收窄60.6%[84] - 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7.08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16.959亿港元亏损收窄58.2%[84] - 公司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净亏损为港币6.77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15.992亿元大幅收窄57.6%[97] - 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期间内亏损为6.77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5.992亿港元改善57.6%[113] - 减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经营业务盈利为85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348亿港元[19] - 酒店经营与管理及酒店拥有业务收入为港币8.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8.148亿元增长4.3%[102] - 金融资产投资业务业绩改善显著,从去年亏损港币9.288亿元转为盈利港币4700万元[102] - 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亏损扩大至港币1.24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8540万元增加45.7%[102] - 飞机拥有及租赁业务已全部出售,去年同期该业务盈利港币7820万元[99][102]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港币16.66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7.165亿元扩大132.6%[102] - 酒店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增长4.8%至8.198亿港元,占客户合约收入比重达94.6%[103][104] - 其他业务收入大幅增长66.4%至4700万港元[104][105]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同比下降78.5%至3380万港元,主要因出售物业收益减少[108] - 分类间销售增长3.4%至9010万港元,主要来自其他业务分部[106][10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录得公平值收益66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公平值亏损9.326亿港元[1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产生净亏损80万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亏损[103] - 应占一合营公司税项抵免为19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税项支出4680万港元[111] - 换算海外业务之汇兑差额产生660万港元收益[90] - 现金流量对冲造成1980万港元亏损[90] - 应占一合营公司其他全面亏损为1770万港元[90] - 向永续证券持有人之分派为5720万港元[9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融资成本因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自五月中旬显著下降而较去年同期降低[19]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19.8%至4.105亿港元,银行贷款利息减少21.7%[110] - 利息支出净额下降至3.733亿港元(同比减少17.0%)[70] - 折旧费用同比下降1.6%至2.974亿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略降1.0%[109] - 香港酒店组合折旧费用为港币290,200,000元,较去年同期港币291,300,000元略有下降[20] - 所得税支出增加至156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税收抵免180万港元[110] - 支付予主要管理层人员补偿总额从2024年同期港币15.5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港币13.7百万元,下降11.6%[13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酒店经营与管理及酒店拥有业务收入为港币8.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8.148亿元增长4.3%[102] - 金融资产投资业务业绩改善显著,从去年亏损港币9.288亿元转为盈利港币4700万元[102] - 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亏损扩大至港币1.24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8540万元增加45.7%[102] - 飞机拥有及租赁业务已全部出售,去年同期该业务盈利港币7820万元[99][102] - 飞机租赁业务于2024年出售剩余投资权益,未来可能重新投资[36] - 富豪产业信托2025年上半年综合亏损港币508,100,000元,去年同期亏损港币19,800,000元[26] - 富豪产业信托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产生亏损港币517,100,000元,去年同期为收益港币16,500,000元[26] - 不计公平值变动,富豪产业信托核心经营盈利港币9,000,000元,去年同期亏损港币36,300,000元[26] - 富豪‧山峯项目已售出18套公寓及1套洋房,剩余3套洋房(含1套保留)及59套公寓待售[33] - 尚瓏项目重推123套住宅,其中120套已售或签约,预计产生重大销售收益[34] - 尚瓒项目重推123个住宅单位,已售出或签约120个,销售总额达8.987亿港元[43] - 富豪山峯项目累计售出21间洋房及77个公寓单位,销售总额52.185亿港元,其中2025年签约销售18个公寓单位及1间洋房,销售额7.354亿港元[55] - 集团持有赤柱富豪海湾8套洋房,将视报价情况出售[34] - 富豪海灣保留8座花园洋房,总楼面面积约3719平方米(40032平方呎),将择机出售[45] - 尚都项目剩余2间商铺及5个泊车位待售,总楼面面积7159平方米[52] - 成都項目住宅銷售總收入人民幣20.483億元(港幣22.288億元)[60] - 成都項目商舖已售4,002平方米(43,078平方呎)總額人民幣9,320萬元(港幣1.014億元)[60] - 成都項目車位售出548個總額人民幣5,630萬元(港幣6,130萬元)[60] - 成都項目寫字樓預售335個單位共15,017平方米(161,643平方呎)總額人民幣1.289億元(港幣1.403億元)[61] - 成都項目商舖售出5個單位共274平方米(2,949平方呎)總額人民幣810萬元(港幣880萬元)[61] - 天津項目商舖已售16,050平方米(172,762平方呎)總額人民幣3.741億元(港幣4.071億元)[64] - 新疆項目完成造林4,300畝且可發展土地面積1,843畝(1,228,700平方米)[65] - We Go MALL购物商场总楼面面积15270平方米,持作租赁用途且租赁状况稳定[51] - 西班牙巴塞隆拿酒店物业拥有186间客房,租赁予独立第三方产生稳定租金收入[46]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占比达99.8%,金额为8.649亿港元,内地收入下降13.6%至190万港元[104][10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按年增长5.3%,香港第二季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增长3.1%[21] - 香港2025年上半年接待旅客23,600,000人次,按年增加11.7%,其中内地旅客17,800,000人次[22] - 香港酒店平均入住率从2024年83.0%升至2025年85.0%,但平均房租下跌10.8%导致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减少8.6%[22] - 内地旅客占访港旅客总数超75%,但人均消费支出下降[3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HIBOR处于近年低位,预计美联储降息或对香港利率环境产生正面影响[38] - 亏损减少主要与公司于四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之投资有关,该投资已撇减至相对不重大价值[19] - 公司经调整资产净值为每股港币17.20元,反映酒店物业按2025年6月30日公平值重估后的财务状况[20] - 香港酒店物業市值重列調整增加港幣96.487億元使調整後資產淨值達港幣154.564億元(每股港幣17.20元)[67] - 物业之公平值及减值亏损为1.523亿港元[19] - 富豪产业信托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产生亏损港币517,100,000元,去年同期为收益港币16,500,000元[26] - 不计公平值变动,富豪产业信托核心经营盈利港币9,000,000元,去年同期亏损港币36,300,000元[26] - 公司持有富豪产业信托74.9%基金单位,其全资附属公司担任产业信托管理人[26] - 英国伦敦物业出售总价1950万英镑(约2.041亿港元),需母公司股东批准[35] - 葡萄牙里斯本物业出售代价930万欧元(约8390万港元),预计2026年5月前完成[35] - 伦敦Kingsway物业出售协议总价1950万英镑(约2.041亿港元),交易须经股东批准[47] - 里斯本Fabrik项目出售代价930万欧元(约8390万港元),已收不可退还定金230万欧元[48] - 深水埗海坛街重建项目地盘面积431平方米,总楼面面积约3691平方米,拆卸工程于2025年2月完成[44] - 筲箕灣金華街項目地盤總面積518平方米(5,580平方呎)且拆卸工程已完成[58] - 長沙灣青山道物業於2024年8月完成100%擁有權整合[59] - 物业发展项目最高资本承担额为42亿港元[135]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经营业务现金流量净额增加至1.816亿港元(同比增长46.1%)[70] - 公司经营业务现金流量净额为港币1.81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1.243亿元增长46.1%[97]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6.1%至1.816亿港元[92]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89.9%至4450万港元[92]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60.5%至45.36亿港元[92] - 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减额净额改善61.0%至22.75亿港元[9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2.265亿港元[93] - 现金及定期存款减少至7.883亿港元(较期初10.938亿港元下降27.9%)[71]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为港币2.265亿元,较去年底的港币4.507亿元大幅减少49.7%[97] - 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从2024年6月末港币400.4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港币226.5百万元,减少43.4%[128] - 无抵押定期存款从2024年6月末港币171.8百万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末港币7.3百万元,降幅95.8%[128]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为2.192亿港元,较2024年末4.192亿港元减少47.7%[86] - 丽豪航天城酒店完成港币2,950,000,000元三年期再融资[24] - 新定期贷款融资港币416,500,000元用于再融资到期港币405,000,000元贷款,以富荟湾仔酒店抵押,按HIBOR计息,2027年12月到期[122] - 新双边定期贷款融资港币749,500,000元取代先前港币790,000,000元融资,以富荟上环酒店抵押,按HIBOR计息,2027年10月到期[123] - 新双边定期贷款融资港币755,000,000元取代先前港币825,000,000元融资,以富荟炮台山酒店抵押,按HIBOR计息,2028年11月到期[124] - 新定期贷款融资港币650,000,000元取代先前港币621,000,000元融资,以富荟土瓜湾酒店抵押,按HIBOR计息,2025年11月到期[124] - 未偿还贷款按HIBOR加年利率1.05%至1.80%计息,与2024年末利率区间一致[125] - 银行债务除一项港币40,900,000元按EURIBOR加年利率0.95%计息外,其余均按HIBOR加年利率1.55%至2.35%计息[126] - 2021年初步融资未偿还金额为499.95亿港元,含49.95亿循环贷款[120] 资产负债和债务 - 净债务达147.011亿港元(较期初145.006亿港元增长1.4%)[71] - 资产负债比率升至60.5%(较期初58.1%上升2.4个百分点)[71] - 经市值调整后资产负债比率为40.1%(较期初38.6%上升1.5个百分点)[71] - 租赁负债降至900万港元(较期初1060万港元下降15.1%)[73] - 抵押资产总值194.843亿港元(较期初198.712亿港元下降1.9%)[74]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18.619亿港元,较2024年末225.076亿港元下降2.9%[86]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为48.087亿港元,较2024年末51.398亿港元减少6.4%[86] - 公司使用权资产价值为121.216亿港元,较2024年末122.579亿港元减少1.1%[86] - 公司附息银行债项流动部分为50.176亿港元,非流动部分为104.718亿港元,合计154.894亿港元[86][87] - 公司资产净值为75.234亿港元,较2024年末82.149亿港元减少8.4%[87] - 公司储备由2024年末634.29亿港元减少至571.78亿港元,下降9.8%[87] - 公司非控权权益由2024年末4920万港元转为负1720万港元[87]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港币31.257亿元,较去年底的港币30.026亿元增加4.1%[97] - 附息银行债项总额154.894亿港元,较去年底155.214亿港元减少0.2%[119] - 一年内到期银行债项50.176亿港元,较去年底49.124亿港元增加2.1%[119] - 应收账款总额为10.99亿港元,较去年底10.59亿港元增长3.8%[114] - 三个月内应收账款占比78.0%(9.27亿港元),较去年底74.8%(8.83亿港元)提升[114] - 应付账款总额为3.87亿港元,较去年底7.22亿港元大幅下降46.4%[117] - 三个月内应付账款占比91.5%(3.54亿港元),去年底为95.0%(6.86亿港元)[117] - 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37.73亿港元,较期初50.37亿港元下降25.1%[139][140] - 第三级公平值计量资产为31.82亿港元,较期初41.63亿港元下降23.6%[139][1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总额为5880万港元,其中衍生金融工具全部归类为第二级(重大可观察输入值)[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总额为70万港元,其中衍生金融工具全部归类为第二级(重大可观察输入值)[141] - 衍生金融工具(包括利率互换合约)的公允价值根据金融机构提供的市场价值确定[144] - 公司资产抵押总额为194.843亿港元,较期初198.712亿港元下降1.9%[132] - 公司担保的合营公司银行融资已动用174.64亿港元,较期初181.59亿港元减少3.8%[133] - 公司为合营公司联营公司提供担保的银行融资已动用1.947亿港元,与期初持平[133] - 公司地产发展合约履行保函担保金额为0.15亿港元[133] - 印花税评估上诉相关企业担保金额为0.93亿港元[134] - 酒店建筑费用未偿付申索金额为0.38亿港元[134] - 已出资股东贷款总额为24.033亿港元,较期初23.207亿港元增长3.6%[135] - 予一合营公司贷款从2024年末港币2,320.7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港币2,403.3百万元,增长3.6%[130]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执行董事罗旭瑞80岁自1989年起担任主席兼董事总经理[8] - 执行董事罗宝文45岁自2000年加入集团2013年起任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9] - 非执行董事蔡志明79岁2004年加入董事会任副主席[10] - 独立非执行董事简丽娟70岁2004年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