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为157.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人民币157.612亿元,同比增长15.9%[16]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5.9%至人民币157.612亿元,主要由于创新药销售增长及许可收入增加[3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57.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9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为157.6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36.01亿元人民币增长15.9%[115][116] - 期内利润为4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9%[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人民币44.501亿元,同比增长29.7%[16] - 期内利润同比增长29.9%至人民币44.547亿元,净利润率由25.2%提升至28.3%[4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0%[96] - 期内利润为44.50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4.317亿元人民币增长29.7%[102][10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44.501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131] - 净利润率为28.3%,同比提升12.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7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96] 创新药业务表现 - 创新药销售收入为75.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8] - 许可收入为19.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2%[8] - 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人民币9560.9百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0.7%[17] - 创新药销售收入人民币7569.8百万元[17] - 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达人民币95.609亿元,占总收入60.7%,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为人民币75.698亿元,占总收入48.0%[38] - 创新药瑞维鲁胺、达尔西利、恒格列净等医保内产品收入保持快速增长[17] - 创新药艾瑞昔布、瑞马唑仑、吡咯替尼及氟唑帕利等通过新适应症持续贡献收入增量[17] - 许可收入为19.9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3.91亿元人民币增长43.1%[116] 成本和费用 - 毛利率为86.6%,同比提升0.4%[8] - 公司毛利率由86.2%提升至86.6%,主要因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占比增加[3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86.6%,较2024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96] - 研发开支同比增长6.3%至人民币32.279亿元,占收入比例由22.3%降至20.5%[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3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96] - 行政、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长10.9%至人民币57.993亿元,占收入比例由38.4%降至36.8%[40] - 已售存货成本为20.8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8.31亿元人民币增长14.0%[121] - 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36.8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2.07亿元人民币增长14.9%[1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5.962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3%,其中即期所得税为6.17669亿元,递延所得税为-2140.5万元[128] 研发投入与管线进展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人民币38.712亿元[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人民币32.279亿元[16] - 公司研发管线覆盖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科学四大领域[12] - 公司研发管线包含多个已商业化产品及已递交新药上市申请产品[12] - 公司研发管线包含多个获得国家药监局突破性疗法认定/优先审评品种[12] - 公司研发管线包含多个获得美国FDA快速通道认定品种[12] - 公司研发管线包含多个获得美国FDA/EMA孤儿药认定品种[12] - 5项研发管线进入NDA/BLA阶段(舒地胰岛素、鲁兹诺雷钠、SHR0302、阿托品滴眼液、达尔西利)[22] - 10项研发管线进入III期临床阶段(含HRS-5965、夫那奇珠单抗、SHR-2004等)[22] - 22项研发管线进入II期临床阶段(含HRS-7535、HRS9531、SHR-1819等)[22] - 公司有15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分子首次进入临床阶段[26] - 公司ADC平台已有10余个新型ADC分子获批临床[26] - 报告期内公司6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27] - 报告期内公司6个新适应症获批上市[27] - 公司取得创新药临床批件62个[28] - 报告期内公司上市6款1类创新药,涵盖肿瘤、代谢和心血管及免疫呼吸系统疾病领域[36]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4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8%[8]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43.005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2.677亿元[44]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43.00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0.328亿元增长41.7%[50]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43.00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0.328亿元人民币增长41.8%[105]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60.9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45.5%[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60.9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45.5%[9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55.426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216.362亿元增长64.2%[4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5.42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42.391亿元人民币增长46.6%[106] - 资产总值为628.9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25.4%[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为629.0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26.5%[99][100] - 总资产同比增长25.4%至人民币628.935亿元,现金及银行结余同比增长45.5%至人民币360.94亿元[43]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584.6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28.4%[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净资产为590.3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28.1%[100]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6.1%,较2024年末的8.1%下降200个基点[51] - 发行普通股所得款项103.519亿元人民币[102] - 公司宣派每股普通股股息人民币20分,总额约12.741亿元人民币[86] - 公司宣派2025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20分,总额约为12.7413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基本持平[129] - 宣派及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12.741亿元人民币[102] - 购回A股持股计划股份3.829亿元人民币[102] 业务和地区表现 - 仿制药业务受集采影响收入略有下滑但整体实现小幅提升[20] - 药品销售收入为136.93亿元人民币,占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的86.9%,较2024年同期的121.34亿元人民币增长12.8%[116]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为131.9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18.65亿元人民币增长11.2%[116] - 其他国家/地区市场收入为25.6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7.36亿元人民币增长47.9%[116] 对外合作与许可 - 收到Merck Sharp & Dohme对外许可首付款200.0百万美元[19] - 收到IDEAYA Biosciences对外许可首付款75.0百万美元[19] - 公司与Merck Sharp & Dohme达成协议获首付款2亿美元[33] - 公司与Merck KGaA达成协议获首付款1500万欧元[33] - 公司2025年7月与GSK达成协议,获得5.00亿美元首付款及潜在120.0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94] 资产和负债详情 - 金融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91.9868亿元,其中12个月内到期的负债为人民币286.9551亿元,占比98.3%[49] - 租赁负债总额为人民币9.7811亿元,其中12个月内到期的部分为人民币4.7494亿元,占比48.6%[4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的金融负债为人民币282.2057亿元,全部在12个月内到期[49] - 公司12个月内到期的金融负债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比率为80.7%[49][50] - 公司抵押存款为人民币2790万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340万元增长108.2%[5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为60.3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下降2.0%[99]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15.735亿元人民币[105]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加14.182亿元人民币[105]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从2024年底的61.5947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0.33626亿元,减少2.0%[135][136] - 逾期1年以内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5.99744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41703亿元,下降43.0%[136] - 预付款项及预付开支从2024年底的11.88416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5.00096亿元,增长26.2%[137]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27.3345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10.9008亿元人民币,降幅达60.1%[139] - 非上市投资(非即期部分)从2024年末的10.654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中的11.9011亿元人民币,增长11.7%[13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32.3086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30.3835亿元人民币,降幅6.0%[140]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2024年末的15.1733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中的19.8361亿元人民币,增长30.7%[140] - 已发行股本从2024年末的63.790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中的66.3720亿元人民币,增长4.0%[142] - 库存股从2024年末的12.286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中的14.2770亿元人民币,增长16.2%[143]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的承诺总额从2024年末的3.726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中的4.8616亿元人民币,增长30.5%[144] - 公司存货总额从2024年底的24.1711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5.81065亿元,增长6.8%[134] 投资和金融资产 - 银行利息收入为2.5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71亿元人民币下降31.3%[118] - 政府补助收入为2.0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63亿元人民币增长23.0%[118] - 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收益为1.2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54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572.3%[118]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4.77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25亿元人民币增长282.2%[106] - 新增无形资产支出6.472亿元人民币[10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6.8043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3.14062亿元增长116.7%[133]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299,114千元,其中第三级(重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占比91.6%[153] - 应收票据公允价值为人民币895,205千元,全部归类为第二级(重大可观察输入数据)[153]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总额为人民币2,194,319千元,较2024年末减少9.8%[153][155] - 第三级金融资产(重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从人民币1,065,411千元增至1,190,106千元,增长11.7%[153][155] - 第一级金融资产(活跃市场报价)基本持平,从人民币108,435千元微增至109,008千元[153][155] - 第二级金融资产(重大可观察输入数据)从人民币1,259,635千元降至895,205千元,下降28.9%[153][155] - 非上市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对成功概率的敏感度为概率每变化5%将导致公允价值变动约4601.0万元人民币[151] 公司战略与治理 -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与国际化双轮驱动发展战略[15] - 公司商业化网络覆盖中国超2.5万家医院及超20万家线下零售药店[34] - 公司获得MSCI ESG评级从"A"提升至"AA"级,位列全球制药公司前茅[61] - 董事长孙飘扬通过恒瑞集团间接持有公司1,538,184,187股A股,占A股总数24.11%,占公司总股本23.18%[67][68] - 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孙飘扬持有恒瑞集团89.2%股权,间接拥有公司1,538,184,187股A股权益[76] - 公司总已发行股份为6,637,199,874股,其中A股6,379,002,274股,H股258,197,600股[68][75] - 主要股东恒瑞集团直接持有1,538,184,187股A股,占A股总数24.11%[73] - 股东岑均达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952,752,304股A股,占A股总数14.94%[73] - GIC Private Limited作为投资经理持有51,676,800股H股,占H股总数20.01%[73] - JPMorgan Chase & Co.持有H股好仓2,050,550股(0.79%)及淡仓622,550股(0.24%),并通过投资经理持有9,476,600股H股(3.67%)[73] - Morgan Stanley International持有21,214,380股H股,占H股总数8.22%[75] - Invesco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作为投资经理持有20,181,000股H股,占H股总数7.82%[75] - The Capital Group Companies, Inc.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20,086,000股H股,占H股总数7.78%[75] - UBS Group AG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8,360,071股H股,占H股总数7.11%[75] - JPMorgan Chase & Co.通过附属公司持有公司17,439,774股(可供借出)及622,550股淡仓(现金结算衍生工具)[77] - Morgan Stanley通过非上市衍生工具持有公司13,471,200股权益[77] - Capital Group Companies, Inc.通过附属公司合计持有公司20,086,000股权益[77] - UBS Group AG通过附属公司合计持有公司18,359,671股权益[77] - 博裕资本通过旗下基金合计持有公司14,074,800股权益[82] - 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 LLP通过附属公司合计持有公司13,115,733股权益[82]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从2024年上半年的3057.4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548.0万元人民币,降幅49.4%[148] 税务优惠 - 中国大陆多家子公司享受15%优惠所得税率,包括苏州盛迪亚(2023-2025年)、成都盛迪(2024-2026年)等高新技术企业[123] - 海南自由贸易港子公司海南恒瑞医药享受15%优惠企业所得税率,政策延续至2027年12月31日[124] 知识产权与研发成果 - 公司提交大中华地区新专利申请255件[31] - 公司获得国外专利授权44件[31] - 公司相关研究成果累计影响因子达1351分[32]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交易中销售产品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948.2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4025.0万元人民币,增长36.5%[145] 资本运作与上市 - H股全球发售净募集资金112.188亿港元(约103.004亿元人民币),其中超额配股权行使额外募集14.715亿港元[81] - 全球发售资金45%(50.485亿港元)用于创新药物临床研究,20%(22.438亿港元)用于新药开发[84]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276)[158] - 公司H股于2025年5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58] - 公司注册名称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58]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61]
恒瑞医药(01276)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