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原建业(09982) - 2025 - 中期财报
中原建业中原建业(HK:09982)2025-09-26 08:56

业务规模和覆盖范围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代建项目覆盖中国9个省份138个县及以上城市,拥有242位合作伙伴及460个项目[17][19] - 累计合约建筑面积约5630万平方米[17][19] - 重复合作率达62.5%[17][19] - 平均售价比竞品高出10%[17][19] - 已服务超过50万业主[17][19] - 与32家政府平台公司及8家国企达成战略合作[18][20] - 政府代建业务涵盖三种模式:传统政府代建、合资平台模式及股权交易模式[18][20] - 2023年9月正式发布CCMGT项目管理C平台,创新合作模式[23] - 2022年12月成立城市合作伙伴理事会,整合资源渠道[22] - 山东首个项目签约,新疆托克逊首个城市合伙人联合共投项目落地[46][49] - 采用非锁定地区、同股同权合作模式在山东试点[52][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管项目251个,在管项目总建筑面积2994.3万平方米[87][90] - 其中河南省内项目216个,建筑面积2620.4万平方米;省外项目35个,建筑面积373.9万平方米[87][90] - 公司业务覆盖大中原区域138个县市,包括河南省内107个及省外31个县市[87][90] - 专注于大中原区域三、四线市场,覆盖17个地级市和1个省直辖县级市等区域[87][9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管理服务费收入9150万元[38],同比增长10.9%[3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1.396亿元[38],同比下降4.5%[38] - 管理服务费收取0.9亿元,同比增长10.9%;收入1.4亿元,同比下降4.5%[41] - 收入为13.96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64] - 净利润为3.70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4%[64] - 净利润率为26.5%,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64] - 每股基本盈利为0.94人民币分,同比下降21.9%[64] - 期内实现收入1.396亿元,较2024年同期1.462亿元同比下降4.5%[101] - 收入下降主要因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导致服务费用降低[101] - 收入为人民币1.396亿元,同比下降4.5%,主要因房地产市况不佳及服务费价格降低[102][103] - 河南省项目收入占比升至91.5%,达1.277亿元,同比增长1.7%;省外项目收入占比降至8.5%,为1189.9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2.6%[103] - 其他净收入为人民币850万元,较去年同期1320万元下降460万元,主因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减少[104][105] - 净利润为人民币3700万元,同比下降23.4%,主要受信用减值增加影响[113][118] 成本和费用控制 - 人员成本为人民币343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3.3%,主要因实施更严格绩效考核制度[107][110] - 其他经营开支为人民币1950万元,同比下降38.5%,反映集团严控各项费用[108][111] - 减值亏损达人民币440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值拨回1580万元增加5980万元,主因房地产下行导致应收款信用损失增加[109][112] - 前置设计阶段成本管控,扩大集采覆盖,严控设计变更与施工签证[55][57] 销售和交付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交付房屋面积90.5万平方米[31][33],提前交付率达30.5%[31][3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金额54.81亿元[35][38],销售面积89.53万平方米[3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签约项目总建筑面积73.07万平方米[38],回款金额50.2亿元[38] - 签约计容面积73.1万平方米,销售合同金额54.8亿元,销售回款金额50.2亿元[41] - 商城翰林府成交6500万元,销售率65%;许昌建业天誉成交1.3亿元,销售率81%;西华建业尊府成交8326万元[44][48] - 郸城建业府交付41栋楼1278户,淮阳建业尊府首批房源提前338天交付[45][49] - 实现合约销售金额54.8亿元人民币[70][82] - 销售面积为89.53万平方米[70] - 房屋交付面积为90.5万平方米[70] - 在管项目合约销售金额54.8亿元,同比减少23.6%[85] - 合约销售面积89.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4.4%[85] 新签项目表现 - 新签项目管理合约建筑面积73.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7.3%[82] - 新签代建项目11个,新增合约建筑面积73.1万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减少47.3%[85] - 新签约项目中河南省内项目9个,建筑面积58.1万平方米;省外项目2个,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85] - 新签项目超四成费率在1%-2%,政府代建费率均低于1.5%[41] 组织结构和效率优化 - 公司通过组织变革裁员40%[40],管理与非管理人员比例从1:2.2优化至1:4.4[40] - 优化40%冗员,管理与非管理人员比例从1:2.2优化至1:4.4[42] - 建立季度目标强约束机制,连续两季未达标启动主要领导岗位公开竞聘[53][56] - 公司共有542名全职员工,其中354名派驻至相关项目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149][153] 现金和资本状况 - 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66] - 公司保持净现金状况,无任何借款,负债比率为零[134][13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573.0百万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2484.0百万元略有增长[141] - 公司保持净现金状态,无任何借款,资本负债比率为零[141] - 公司净认购所得款项总额为2.74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47亿元[13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5.73亿元[134] - 公司总净收益为人民币7.514亿元,其中未动用净收益为人民币6.054亿元,占比80.6%[126] - 拓展大中华地区新市场及新服务分配净收益人民币3.005亿元,占比40%,实际使用人民币5870万元[126] - 战略投资及收购分配净收益人民币2.706亿元,占比36%,截至期末尚未动用[126] - 信息科技系统增强分配净收益人民币1.052亿元,占比14%,实际使用人民币1220万元[126] - 一般营运资金分配净收益人民币7510万元,占比10%,已全部使用[126]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中政府代建业务发展分配1.235亿人民币,占比50%,资本代建业务发展分配1.111亿人民币,占比45%[132] - 公司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进行,外汇风险极低,未进行外汇对冲[13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31.413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降至4.447亿元,较2024年底减少5.4%,主因第三方垫款减少[114][119] - 合约资产降至7480万元,较2024年底减少24.0%,未来将转化为经营现金流入[115][120] - 合约负债降至2.15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3.2%,主因预收款项减少[117][122] - 公司无重大投资、无重大借款、无重大或然负债及资本承担[142][144][148][152] 股权结构和激励计划 - 普通股已发行股份为3,865,617,028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4][15] - 董事长胡葆森先生通过其全资控股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841,455,862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47.64%[155][161][162] - 胡冰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1,220,000股(含7,000,000股未归属奖励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0.55%[155][162] - 闫颖春女士持有公司股份15,2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39%[155] - 王军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4,020,000股(含9,100,000股未归属奖励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0.36%[155][162] - 胡葆森先生持有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1,272,734,299股普通股,占其已发行股本约41.88%[161]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3,865,617,028股[1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865,617,028股[170] - 恩辉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841,455,862股,占已发行股本47.64%[170] - 胡葆森先生通过恩辉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相同数量股份,占比47.64%[168][170] - 李琳女士作为胡葆森配偶被视为持有相同权益,占比47.64%[170] - 股份奖励计划总授权限额为362,580,212股,占计划通过时已发行股份10%[1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剩余可授予新股数为297,080,212股[178] - 2023年已授予新股形式的奖励股份为65,500,000股[178]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截至2025年6月30日均无持有股份权益或淡仓[164][167] - 除披露股东外,无其他人士持有需披露的股份权益或淡仓[170] - 股份奖励计划旨在通过股权激励使参与者与集团利益保持一致[172][175] - 股份奖励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截至2025年6月30日和2025年9月18日均保持297,080,212股,占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的7.69%[179][181] - 股份奖励计划及公司其他股份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362,580,212股,占计划采纳日或授权更新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10%[181] - 单个参与者在12个月内累计获授股份若超过总股本1%,需经股东大会单独批准且关联股东须回避投票[180][182] - 向董事/高管或其关联方授股若使12个月内累计获授股份超过总股本0.1%,需经股东大会批准并遵守联交所规则[184] - 向独立非执行董事或主要股东授股若使12个月内累计获授股份超过总股本0.1%,同样需经股东大会特别批准[184] - 涉及上述0.1%阈值的授股事项需向股东发送通函,且关联方必须在投票中放弃赞成票[185] - 奖励股份归属期原则上不少于12个月,但员工在特定情况下可短于12个月[191] - 授予董事/高管/大股东关联方的奖励需事先获得独立非执行董事(非受益人)批准[183] - 股份奖励计划中已授出65,500,000股奖励股份(占原授权限额的18.06%),致使可用额度降至297,080,212股[181] - 奖励股份归属条件可包含基于个人绩效、集团绩效或业务单元绩效的财务及管理目标[187][189] - 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自2023年8月7日起至2033年8月6日止共10年[195][199] - 公司于2023年5月29日决议向15名员工参与者授予65,500,000股奖励股份[196][200] - 奖励股份发行需股东批准并于2023年9月8日发行至受托人[197][200] - 奖励股份购买价可基于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厘定[194][198] - 新入职员工可获"补全"奖励替代前雇主没收股份[193] - 因死亡/残疾/失控事件终止雇佣时可加速归属[193] - 绩效归属条件可替代时间归属标准[193] - 分批授予时归属期可能缩短以反映实际授予时间[193] - 混合归属时间表允许12个月内平均归属[193] - 总归属及持有期可超过12个月[193] 市场环境对比 - 2025年上半年全国GDP总量66.1万亿元[34][36],同比增长5.3%[34][36] - 2025年上半年河南省GDP总量3.1万亿元[34][36],同比增长5.7%[34][36] - 2025年1-6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34][36],销售额同比下降5.5%[34][36] - 2025年上半年Top20代建企业累计签约4534万平方米[34][36],同比增长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