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2.344亿港元,同比增长10.89%[6][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8577.6万港元,同比扩大45.15%[6][13]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4233.7万港元,同比扩大48.15%[6]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扩大至4233.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857.8万港元增长48.1%[14] - 收入为2,023,441千港元,同比增长10.9%[56] - 毛利为400,994千港元,同比增长8.9%[56] - 税前亏损为175,845千港元,同比扩大38.2%[56] - 本期亏损为85,776千港元,同比扩大45.1%[56] - 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42,337千港元[56] - 公司本期亏损扩大至8577.6万港元,较上年同期5909.3万港元增长45.2%[5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202.34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82.48亿港元增长10.9%[70][7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亏损17.5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12.72亿港元扩大38.2%[70][71]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824,756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023,441千港元,同比增长10.9%[75][77][78]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扩大至4233.7万港元,同比增加48.1%[8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费用港币21.64亿元,同比增长9.10%[31] - 财务费用港币2.20亿元,同比下降17.12%[31] - 财务费用为21,972千港元[56] - 研究及开发费用为75,156千港元[56] - 财务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26,512千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1,972千港元,下降17.1%[85] - 中国企业所得税从2024年上半年的6,040千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524千港元,增长57.7%[8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科技工业营业收入19.266亿港元,同比增长11.66%;分部溢利6129.9万港元,增长2.70%[18] - 注塑产品收入9.564亿港元增长20.32%,经营溢利5197.8万港元增长41.12%[18][19] - 线路板业务经营溢利1014.5万港元下降47.53%,尽管收入5.085亿港元增长11.42%[18][20] - 智能充电器收入1.325亿港元下降3.71%,亏损283.5万港元扩大51.44%[18][21] - 科技工业分部收入198.94亿港元,同比增长13.4%,其中注塑产品收入增长20.4%至97.62亿港元[70][71] - 智能功率模组业务收入增长302%至3.12亿港元,但分部业绩亏损扩大至1.0318亿港元[70][71] - 深圳航天科技广场物业投资收入96.83亿港元,分部业绩亏损扩大至18.80亿港元[70] - 液晶显示器业务收入下降1.2%至31.98亿港元,分部业绩下降32.4%至1.9607亿港元[70][71] - 线路板业务收入增长11.4%至50.85亿港元,但分部业绩下降47.5%至1.0145亿港元[70][71] - 商品制造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720,194千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921,371千港元,同比增长11.7%[75][77]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793,718千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260,811千港元,同比增长58.8%[78] - 香港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844,626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26,866千港元,同比下降37.6%[78] - 海外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04,687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55,508千港元,同比增长48.5%[7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亏损主要源于投资物业深圳航天科技广场公允价值下降[6] - 越南志源注塑业务已达满产,新产能建设预计提升整体生产能力40%[8] - 南通康源集成电路封装载板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8] - 公司决定不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6] - 子公司南通康源获得10亿元人民币银团贷款,期限8年[46] - 新签银团贷款协议金额10亿元人民币,已提取1.44亿元人民币(约1.57亿港元),抵押物账面价值4.00亿元人民币[104] - 与航天财务订立贷款额度人民币13亿元,已提取人民币9.26亿元(约港币10.13亿元)[111] - 贷款年利率3.40%,2025年上半年支付利息人民币1347.3万元(约港币1437.9万元)[111]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港币73.06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2.11%[28] - 总资产达港币1480.87亿元,同比增长3.69%[28] - 流动负债港币195.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61%[3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港币141.11亿元,较2024年底减少5.75%[34] - 毛利率19.82%,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33] - 资产负债比率37.33%,较2024年末上升1.16个百分点[33] - 资本承担约港币37.38亿元,主要用于固定资产购置[35] - 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亏损255,524千港元[56] - 公司全面收入总额由上年同期亏损2.58亿港元转为盈利1.65亿港元,主要受汇兑差额驱动[57] - 投资物业价值小幅下降至79.62亿港元,较期初79.92亿港元减少0.4%[5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11.20亿港元,较期初11.55亿港元下降3.0%[58] - 短期银行存款减少至2.91亿港元,较期初3.43亿港元下降15.2%[58] - 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增长至15.86亿港元,较期初13.08亿港元增长21.3%[60] - 银行借款总额增长至5.18亿港元,较期初3.50亿港元增长48.1%[60] - 来自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大幅改善至2.9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1.38亿港元增长115.8%[63] - 购置物业、机器及设备支出增至4.37亿港元,较上年同期2.37亿港元增长84.4%[63]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增长至73.06亿港元,较期初71.54亿港元增长2.1%[6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716.38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845.74百万港元大幅收窄[6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净额为4382.7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流出5457万港元[6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银行借款筹资额达15.846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7263亿港元增长481%[65] - 线路板业务资产从2024年底的1,600,703千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2,134,325千港元,增长33.3%[79]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14,281,314千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14,808,730千港元,增长3.7%[79] - 递延税项抵免从2024年上半年的76,329千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01,641千港元[87]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计算股份数目维持30.85亿股不变[89] - 物业及设备购置金额大幅增加至5.83亿港元,同比飙升146.4%[91]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2.5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2亿港元降幅扩大27.5%[93]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达11.91亿港元,其中科技工业占比95.3%[95] - 90日内账龄贸易应收款占比92.0%,较上年末89.3%提升2.7个百分点[96] - 应收租赁款项中已逾期金额达1115.3万港元,较上年末539.5万港元增长106.7%[98] - 增值税退税款余额9371.9万港元,较上年末9462.7万港元微降1.0%[98] - 信用减值损失拨回122.1万港元,与上年同期123.9万港元基本持平[99] - 机械设备出售产生亏损2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收益656万港元转亏[92] - 已抵押银行存款为4593.7万港元,较2024年末3911万港元增长17.4%[100] - 受限制银行存款为3237.4万港元,较2024年末3175.6万港元增长2.0%[100] - 贸易应付账款达7.93亿港元,较2024年末6.39亿港元增长24.2%[101][102] - 其他应付账款中包含购置物业及设备应付款项9758.4万港元,较2024年末6539.6万港元增长49.2%[101] - 银行借款总额5.18亿港元,较2024年末3.50亿港元增长48.0%[103] - 抵押借款以估值1.71亿元人民币的投资物业作担保[105] - 资本承担中购置物业及设备承诺金额3.74亿港元,较2024年末4.37亿港元下降14.5%[106]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1042.8万港元上市可转换债券[107] - 偿还关联方中国航天科技贷款利息251.4万元人民币(约268.3万港元)[110] - 2025年6月30日存放航天财务存款人民币169.6万元(约港币185.6万元)[111] - 主要管理人员2025年上半年酬金港币153.5万元[113] - 已发行普通股3,085,021,882股,股本港币11.54511亿元[114] - 抵押银行存款港币4593.7万元及票据港币6779.9万元[115] - 抵押投资物业约港币22.68604亿元[115] - 为子公司银行授信提供财务担保总额人民币3.2亿元(约港币3.50109亿元)[115] - 确认租赁负债港币9103.4万元,对应使用权资产港币7962.9万元[116] - 2025年6月30日持有用于结算贸易应收账款的票据港币6779.9万元[11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中国GDP同比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5] - 中国出口同比增长7.2%,但对美出口下降9.9%[5] - 深圳航天科技广场估值72.9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75.4亿元下降3.2%[24] - 物业投资分部亏损1.8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1.271亿港元扩大47.9%[24] - 写字楼出租率44.79%较2024年末47.50%下降,商业部分出租率63.63%下降[24] - 控股股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持股38.37%[40] - 每股基本亏损1.37港仙,较去年同期0.93港仙增加47.31%[6] - 每股基本亏损1.37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0.93港仙增长47.3%[14] - 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为1.37港仙[56]
航天控股(00031)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