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84.1%,从2024年的人民币1.74亿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3.19亿元[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3.194亿元,同比增长84.0%[39] - 收入同比增长84.1%至人民币31.94亿元[131]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1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1.74亿元人民币增长83.7%[147] - 公司毛利同比增长101.9%,从2024年的人民币1.43亿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2.88亿元[27] - 毛利同比增长101.9%至人民币28.82亿元[131] - 公司实现税前利润人民币2157.5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4489.6万元大幅改善[27]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157.5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4489.6万元扭亏为盈[27] - 公司实现期内溢利人民币2157.5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489.6万元[131] - 公司由亏损人民币44.9百万元转为溢利人民币21.6百万元[5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2157.5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4489.6万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140]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2元,去年同期为亏损0.05元[1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开支同比增长30.2%,从2024年的人民币1.95亿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2.53亿元[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2.532亿元,同比增长30.2%[39] - 研发开支同比增长30.1%至人民币25.32亿元[131]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253.16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1%[187] - 销售成本保持相对稳定为人民币31.3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30.8百万元)[4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3440万元,同比下降0.6%[39] - 行政开支保持相对稳定为人民币34.4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34.6百万元)[48] - 融资成本减少人民币1.7百万元至人民币3.9百万元(降幅30.4%),主要因借款利率降低和金额变动[49] - 融资成本下降29.1%至394.5万元人民币,主要因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减少[159] - 研发开支增加人民币58.7百万元至人民币253.2百万元(增幅30.2%),主要因临床试验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46] - 研发开支中原材料成本占比大幅上升至22.8%(2024年同期:14.6%),金额增加人民币29.36百万元(增幅103.7%)[4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中员工成本为75.61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18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中原材料成本为57.686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6%[187] - 员工成本总额增长7.8%至9357.3万元人民币,其中股份支付开支下降60.6%[162] - 研发相关存货成本大幅增长103.6%至5768.6万元人民币[162] - 外包研发服务费增长35.7%至7331.3万元人民币[162] 各业务线表现:产品商业化与收入构成 - 公司主要业务为肿瘤药物研发,包括抗体偶联药物(ADC)和双特异性抗体(BsAb)[7]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抗PD-L1单域抗体KN035(恩沃利单抗注射液)[11] - KN035(恩沃利单抗注射液)于2021年11月商业化并获澳门药物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上市[19] - 公司产品管线包含1种已获批上市及多种处于III期或关键性临床试验阶段产品[19] - 公司产品管线包含1个已获批上市产品和多个处于III期或关键临床试验阶段产品[3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许可费收入为人民币2.456亿元,同比增长214.0%[40][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药品销售及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为人民币6701.5万元,同比下降26.1%[40] - 公司KN035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5420万元,同比下降22.3%[4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提供研发项目货品及消耗品收入为人民币632.9万元,同比增长47.0%[40][41] - 许可费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7819.7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2.46亿元人民币,增幅214%[147] - 药品销售及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9064.3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6701.5万元人民币,降幅26.1%[147] - 客户A贡献收入6706.4万元人民币,占总收入21%,客户D贡献收入2.31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72.4%[15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2720万元,同比下降31.7%[39] - 其他收入减少人民币12.6百万元至人民币27.2百万元(降幅31.7%),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人民币10.5百万元(降幅34.7%)和政府补助收入减少人民币2.0百万元(降幅21.3%)[43]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34.8%至1978.8万元人民币,政府补助收入下降21.4%至742.3万元人民币[157] 各业务线表现:研发进展与临床试验 - KN026的NDA申请已于2025年9月11日获国家药监局受理[20] - KN026-001研究中期分析于2025年4月完成并达到PFS主要终点[20] - JSKN003于2025年7月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GC/GEJ[20] - JSKN003于2025年3月获CDE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不限HER2表达水平的PROC[20] - JSKN003已在中国开展3项III期临床试验(JSKN003-301/302/306)[20] - JSKN022的IND申请于2025年8月获CDE正式受理[21] - KN026联合化疗用于GC/GEJ二线及以上治疗的II/III期临床试验达到PFS主要终点[31] - JSKN003获FDA授予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GC/GEJ[33] - KN026联合化疗用于GC/GEJ二线及以上治疗的新药申请(NDA)获国家药监局受理[33] - 2025年8月8日公司与苏州康宁杰瑞订立技术开发合同,涉及双特异性ADC候选药物研发[123] 管理层与公司治理 - 郭子建博士与蔚成先生于2025年6月30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2] - 黄欣琪女士与高翔博士于2025年6月30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2] - 公司审计委员会负责财务监督[7] - 公司治理偏离联交所守则第C.2.1条(董事长与CEO由徐博士兼任)[91] - 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徐博士通过信托持有公司股份299,400,000股,占总股本31.02%[75] - 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徐博士直接持有16,743,500股(1.73%)并通过配偶权益持有2,240,000股(0.23%)[78] - 执行董事刘女士直接持有2,240,000股(0.23%)并通过配偶权益持有16,743,500股(1.73%)[78] - 新徐氏家族信托于2023年4月10日成立由South Dakota Trust担任受托人[13] - Rubymab Ltd由新徐氏家族信托全资拥有[14] - Rubymab及South Dakota Trust作为新徐氏家族信托受托人共同持有299,400,000股(31.02%)[81][83] - 张喜田先生通过Sky Diamond持有85,750,000股(8.88%)[81][83] - 薛传校先生通过Pearlmed持有85,750,000股(8.88%)[81][83] 融资与资本活动 - 先旧后新配售以每股15.22港元价格配售25,000,000股股份[16] - 先旧后新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376.2百万港元,其中研发及商业化分配90.0%即338.6百万港元,一般公司用途分配10.0%即37.6百万港元[120][1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先旧后新配售所得款项209.0百万港元,其中JSKN003注册临床试验动用161.4百万港元占77.2%,JSKN016临床开发动用33.7百万港元占16.1%[121] - 报告期间动用先旧后新配售款项158.1百万港元,其中JSKN003注册临床试验动用131.0百万港元占82.9%,JSKN016临床开发动用25.3百万港元占16.0%[1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动用先旧后新配售款项167.2百万港元,其中JSKN003注册临床试验剩余139.6百万港元占83.5%,JSKN016临床开发剩余3.9百万港元占2.3%[121]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8200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新筹集2.11亿元人民币银行借款[141] - 银行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82.2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70.9百万元,增幅约48.7%[64] - 银行借款总额增至27.09亿人民币(2024年:18.22亿人民币),增幅48.6%[173] - 浮动利率银行借款实际年利率降至2.22%-2.54%(2024年:2.54%-2.67%)[174] - 一年内到期银行借款增至15.78亿人民币(2024年:5.23亿人民币),增幅201.7%[173] - 银行借款流动部分增至人民币15.78亿元,较年初5.23亿元增长201.8%[134] 股份计划与激励 - 报告期内,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授出50,000份购股权,行使168,000份,失效680,000份[104] - 报告期内,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从2,994,000份减少至2,196,000份[107]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中,2024年4月23日授出购股权(行使价4.35港元)已行使160,000份,剩余1,020,000份[107]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中,2024年10月23日授出购股权(行使价3.86港元)失效400,000份,剩余70,000份[107] - 报告期内,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二有50,000份购股权被行使(行使价未披露)[101]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一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保持19,405,655份(董事及其他承授人合计)[101]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二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从4,956,585份减少至4,906,585份[101] - 报告期内行使购股权时每股加权平均收市价约为8.90港元[103] - 2025年4月23日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新授出5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7.32港元)[107] - 紧接购股权授予前股份收市价为6.96港元[109] - 购股权行使前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为7.82港元[109]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可授予总数期末为96,356,455份[111] - 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授予610,000股奖励股份[112] - 紧接奖励股份授予前股份收市价为8.52港元[114] - 奖励股份归属前每股加权平均收市价为7.78港元[117] - 董事左敏获授30,000股限制性股份[113] - 董事吴冬获授60,000股限制性股份[113] - 2025年4月23日授予雇员490,000股限制性股份[113] - 所有承授人限制性股份期末发行在外总量为1,326,967股[113] - 2025年4月23日授予限制性股份130,000股,授予价格每股4.35港元[18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归属限制性股份数量为1,326,967股,加权平均公允价值为每股7.18港元[185] - 2025年上半年新增授予限制性股份610,000股,每股公允价值7.60港元[185] - 行使购股权新增218,000股普通股(行使价1.23美元/6.21港元/4.35港元)[175]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授出5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7.32港元)[179] - 根据股份奖励计划,2025年10月23日将有76,000股奖励股份归属,2026年4月23日将有98,000股奖励股份归属[7][8] - 2026年4月23日计划归属196,000股奖励股份,2028年4月23日计划归属52,000股奖励股份[8][6] - 报告期间初可供授出奖励股份总数为96,108,455股,期末增至96,356,455股[119] - 购股权及奖励可发行股份数除以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约0.07%[119]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资产净值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8.32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8.55亿元[28] - 流動資產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7.11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8.35亿元[28] - 总权益增至人民币18.55亿元,较年初18.32亿元增长1.3%[135] - 贸易应收款项大幅增加至人民币53.0百万元(2024年底:人民币16.5百万元),增幅221.2%,主要因许可费收入增加[56] - 贸易应收款项激增220.7%至5298.1万元人民币[166][167] - 贸易应收款项大幅增加至人民币5.30亿元,较年初1.65亿元增长220.8%[13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人民币825.6百万元(2024年底:人民币1,112.1百万元),而定期存款增加至人民币819.2百万元(2024年底:人民币459.3百万元)[5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82.56亿元,较年初111.21亿元减少25.7%[134] - 定期存款大幅增加至人民币81.92亿元,较年初45.93亿元增长78.4%[134] - 现金及等价物总额达16.45亿元人民币,其中定期存款占比68.8%[169] - 银行结余年利率范围扩大至0.01%-4.30%(2024年:0.00%-2.00%)[170] - 租赁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7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5百万元,降幅约32.4%[60] - 合约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0.1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7.2百万元,降幅约7.2%[61] - 贸易应付款项增至5325万人民币(2024年:3922万人民币),增幅35.8%[171] - 贸易应付款项账龄全部为0-90天(金额5325万人民币)[172] - 外包服务费应计开支增至9089万人民币(2024年:8557万人民币),增幅6.2%[171] - 员工成本应计开支降至1930万人民币(2024年:2590万人民币),降幅25.5%[171] - 流动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6.74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98[65] - 速动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6.41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75[66] - 负债权益比率为负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0.51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0.30[67] - 资产质押总额为人民币248.1百万元,其中物业及厂房人民币228.2百万元,土地使用权人民币19.9百万元[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抵押账面价值为248.117百万元人民币,其中楼宇抵押价值228.168百万元人民币[189] - 公司在建工程新增投资2948.9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研发及生产设施[165] - 2025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为25.115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22.0%[188] - 公司拥有未动用税务亏损36.93亿元人民币,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61] 现金流状况 - 经营现金流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4599.2万元人民币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184.6万元人民币,现金流状况显著好转[140]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6577.7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新增36.35亿元人民币定期存款及2195.8万元人民币设备购置[14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2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12亿元人民币减少2.86亿元人民币[141] - 其他收益由收益人民币7.3百万元转为亏损人民币2.3百万元,主要因汇率变动导致未实现外汇亏损[44] - 汇兑净亏损165.3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净收益729万元人民币[158] 人力资源与运营 - 雇员人数
康宁杰瑞制药(09966)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