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表现 - 收入为101.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65.82亿港元下降61.9%[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01.3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65.82亿港元大幅下降61.9%[29] - 公司中期收入为101.32亿港元,同比下降62%[91] 毛利表现 - 毛利为3.7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25亿港元下降40.7%[10] - 集團毛利由港幣625,085,000元減少至港幣370,913,000元,降幅約40.7%[94] 利润表现 - 期内溢利为3.7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09亿港元增长19.6%[10] - 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2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94亿港元增长9.3%[10] - 公司期内溢利同比增长9.3%至3.219亿港元(2024年同期:2.944亿港元)[16] - 中期期間純利由港幣309,184,000元增加至港幣369,906,000元,增幅約19.6%[97] - 期内溢利为3.70亿港元,同比增长19.6%[91] 每股盈利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39港仙,较去年同期的2.19港仙增长9.1%[12] - 每股基本盈利由港幣2.19仙增加至港幣2.39仙,增幅約9.1%[97]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21,849,000港元,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44] -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3,484,853,000股,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44] 分业务线收入 - 分銷、貿易及加工业务收入从261.57亿港元下降至97.37亿港元,降幅达62.8%[31][34] - 金融服務业务收入从4.25亿港元下降至3.95亿港元,降幅为7.1%[31][34] - 分銷、貿易及加工業務收入由港幣26,157,033,000元減少至港幣9,737,116,000元,降幅約62.8%[94] - 金融服務收入由港幣425,441,000元減少至港幣395,372,000元,降幅約7.1%[94] - 铁矿石收入为59.52亿港元,同比下降24.7%[92] - 银锭及金锭收入从118.19亿港元降至零[92] - 其他商品及加工收入为37.86亿港元,同比下降41.2%[92] - 金融服务业收入为3.95亿港元,同比下降7.1%[92] 分业务线溢利 - 分銷、貿易及加工业务分部溢利从2.44亿港元下降至1.33亿港元,降幅达45.5%[31][34] - 金融服務业务分部溢利从0.63亿港元大幅增长至1.60亿港元,增幅达152.3%[31][34] - 公司除稅前溢利从3.42亿港元增长至4.05亿港元,增幅为18.3%[31][34] 地区收入表现 - 新加坡地区收入从186.26亿港元下降至27.63亿港元,降幅达85.2%[37] - 中国地区收入从75.58亿港元下降至69.75亿港元,降幅为7.7%[37] 联营公司表现 - 分佔聯營公司溢利从0.65亿港元增长至1.40亿港元,增幅达116.0%[31][34] - 分佔聯營公司溢利由港幣64,811,000元增加至港幣140,354,000元,增幅約116.5%[96]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所得现金同比减少45.4%至23.907亿港元(2024年同期:43.816亿港元)[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下降21.1%至33.747亿港元(2024年同期:42.766亿港元)[20]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同比改善93.5%至0.45亿港元(2024年同期:6.927亿港元)[19] 融资与借款活动 - 发行新股获得净款项4.074亿港元[16][19] - 偿还信托收据贷款及银行借款11.082亿港元(2024年同期:17.721亿港元)[19] - 融资成本由港幣14,637,000元減少至港幣8,865,000元,降幅約39.4%[95] - 贷款及其他借款总额为2.11452亿港元,较2024年末1.4293亿港元增长47.9%[133] 资产与权益变动 - 现金及银行结存为74.17亿港元,较去年底的63.96亿港元增长16.0%[13]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27.54亿港元,较去年底的23.45亿港元增长17.5%[13] - 存货为19.15亿港元,较去年底的36.35亿港元下降47.3%[13] - 资产净值为80.35亿港元,较去年底的72.36亿港元增长11.0%[15] - 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为69.27亿港元,较去年底的61.16亿港元增长13.3%[15] - 公司总资产从165.13亿港元增长至166.59亿港元,增幅为0.9%[35] - 现金及银行结存从6,396,262千港元增至7,416,768千港元,增长16%[61] - 公司净流动资产为52.36497亿港元,较2024年末45.60652亿港元增长14.8%[133] - 公司净资产为80.34727亿港元,较2024年末72.36287亿港元增长11.0%[133]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拨备为649,000港元,而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为16,163,000港元,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拨备为17,791,000港元,总即期税项拨备为34,603,000港元[40] -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按优惠税率5%或标准税率17%征收,其中部分合资格收入适用5%税率[41] - 中国业务所得税拨备主要按25%税率计算,但小型微利企业享有减税优惠[42] 关联方交易 - 应付关联方账款大幅增加:应付本公司最终控股股东所拥有关联方之账款从201,151千港元增至436,307千港元,增幅116.9%[69] - 应收关联方账款显著减少:应收本公司最终控股股东一名密切家庭成员所控制关联方之账款从58,035千港元降至6,698千港元,降幅88.5%[69] - 向关联方购买贸易商品金额增加:向本公司最终控股股东控制的一名关联方购买贸易商品从67,197千港元增至117,505千港元,增幅74.9%[71] - 关联方经纪及佣金费收入变化:来自本公司最终控股股东所拥有一名关联方之经纪及佣金费收入从2,336千港元增至19,517千港元,增幅735.6%[71] 金融资产与投资 - 非上市基金公允价值减少: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非上市基金从80,158千港元降至66,753千港元,降幅16.7%[76][79] - 衍生工具资产增加:衍生工具资产从415,765千港元增至548,184千港元,增幅31.8%[76][77] - 上市证券投资大幅增加:于香港及境外的上市证券从3,473千港元增至38,704千港元,增幅1014.4%[76][77] - 第三级公允价值计量总额减少:从99,730千港元降至86,906千港元,降幅12.9%[76][79] - 私募股权投资小幅增加:于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从19,572千港元增至20,153千港元,增幅3.0%[76][79] - 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总额下降:从121,571千港元降至49,151千港元,降幅59.6%[76][77] - 第三级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为亏损536.3万港元[80] - 非上市基金公平值为6675.3万港元[83] - 股本投资公平值为2015.3万港元[83] 其他重要事项 - 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期间的中期股息(2024年:无)[48] - 公司就新加坡附属公司资金挪用事件计提拨备约港币167百万元[113] - 未計提新加坡附屬公司資金挪用虧損撥備港幣167,660,000元[95] - 公司签订990万美元收购印尼采矿公司60%权益的谅解备忘录[87] - 公司以9,900,000美元代价订立谅解备忘录收购PT Aneka Tambang Resources Indonesia 60%权益[117] - 公司以人民币900百万元总代价有条件同意收购目标公司60%股权[119] - 公司完成配发及发行815,000,000股新股份,认购价为每股港币0.5元,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为港币407,400,000元[109] - 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10%至20%将用于拓展印度尼西亚业务[110][111] - 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30%至40%将用于取得镍矿石及铝土矿床采矿权[110][111] - 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20%至30%将用于镍矿石及铝土矿的贸易与加工[110][111] - 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10%至20%将用于构建物流运输系统及车队[110][111] - 公司获授权回购最多约港币270百万元股份,但截至报告日期尚未进行任何回购[116] - 公司受限制存款约港币583,596,000元作为应付票据及银行融资担保[120]
至源控股(00990)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