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泽丰(01282) - 2025 - 中期财报
中泽丰中泽丰(HK:01282)2025-09-25 08: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20.3%至4.565亿港元(2024年同期:3.794亿港元)[22][23]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7.94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45.65亿港元,增幅为20.3%[57] - 商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53.4%,从2024年上半年的2.18亿港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3.35亿港元[57] - 利息收入增长241.8%,从2024年上半年的566.3万港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1935.6万港元[57] - 物业销售收入显著下降62.2%,从2024年上半年的4346.4万港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1642.5万港元[57] - 证券投资由盈转亏,从2024年上半年收益1721.5万港元转为2025年同期亏损826.9万港元[57] - 毛利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为1.229亿港元(2024年同期:1.228亿港元)[22][23] - EBITDA大幅改善至920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1.416亿港元)[2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收窄40.2%至4,770万港元(2024年同期:7,980万港元)[22][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771.4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7976.8万港元[74] - 每股亏损从2.98港仙改善至1.78港仙[22][25] - 期内亏损48,693千港元,其中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7,714千港元[29] - 公司期内亏损1.432亿港元,其中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7976.8万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6345.1万港元[31] - 除所得税前亏损同比收窄76.9%至-37,656千港元[50] - 分部业绩由亏损转为盈利同比增长374.8%至59,094千港元[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存货及物业存货成本确认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2.32亿港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3.04亿港元,增幅为30.8%[64]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拨备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6899.5万港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6048.8万港元,减少12.3%[64] - 金融资产减值拨备同比下降12.3%至-60,488千港元[50]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6,049万港元(2024年同期:6,900万港元)[23] - 财务成本净额同比大幅增加由净收入28,427千港元转为净成本21,435千港元[53][50] - 财务成本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110.1万港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3893.1万港元,增幅为250.6%[66] - 公司债券利息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938.4万港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1505.5万港元,增幅为60.5%[66] - 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抵免1943.8万港元转为2025年同期开支1103.7万港元[68] - 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1,975万港元(2024年同期:3,223万港元)[23] - 2025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录得公平值收益1974.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222.8万港元下降38.7%[84][88] - 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导致其他全面收益减少405.5万港元[31]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净变动产生6,071千港元收益[29] - 第三层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9,652千港元[146] - 货币换算差额带来88,894千港元收益,其中82,092千港元计入汇兑储备[29] - 货币换算差额造成其他全面开支4597.5万港元,其中汇兑储备增加7752.8万港元,其他储备减少1.0685亿港元[31] -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减少6300万港元[18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自动化分部收益同比增长54.6%至355,022千港元[50] - 自动化业务收入约3.527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77.3%,同比增长54.4%[173][176] - 自动化业务海外市场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0%[173][176] - 自动化业务经营溢利约1970万港元,同比增长17.1%[173][176]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益同比下降31.7%至86,408千港元[50]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为841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18.4%[186]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经营溢利为2690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2024年同期亏损5450万港元)[187] - 证券投资分部收益由正转负同比下降256.3%至-3,206千港元[50] - 金融服务分部收入229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5.0%[198] - 金融服务分部经营利润1050万港元(2024年同期1920万港元)[198] - 分部间收益同比增长57.1%至7,819千港元[50] - 来自外部客户收益同比增长20.3%至456,539千港元[50] 各地区表现 - 邦凯科技园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已建成运营面积21万平方米[190] - 邦凯科技园出租率达81.6%,公寓翻新导致4万平方米面积暂时空置[191] - 赣州项目持有两个商业广场运营面积超6万平方米[193] - 汕头泰盛项目出租率超70%[197] - 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场活跃,共完成42宗新上市,募集资金超1070亿港元[167] - 香港上半年新股上市42只,较去年同期增长40%[169] - 香港新股集资总额超过1070亿港元,已超去年全年876亿港元[169] - 香港上半年楼宇买卖合约总值同比下降1.4%[169] - 2025年上半年香港物业买卖合约总价值同比下跌1.4%,显示房地产市场持续疲弱[167] - 中国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172][17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是中国自动化设备分销的领导者之一,致力于抓住“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转型和5G市场发展机遇[4] - 公司代理首席执行官为李敏斌先生,代理主席为张弛先生[12] - 刘佳欣女士于2025年3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2][15] - 获得中国银行信贷支持最高不超过6.25亿元人民币[192] - IMF预测2025年全球GDP增速为3.2%[168] - UNCTAD预计2025年全球GDP增速为2.7%[168] - 2025年全球通胀预计为3.6%[16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于2009年成立并于2010年12月1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01282.HK)[3]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自动化、物业投资及发展、金融服务及证券投资[3]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在香港及中国多个主要城市经营项目,包括商业综合体、高档住宅、酒店、商务公寓及办公楼[5] - 公司持有香港及中国金融服务牌照,提供证券交易、资产管理和放贷服务[7] - 公司核数师为Moore CPA Limited[16]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香港总办事处位于湾仔华润大厦[17] - 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每手买卖单位为8,000股[18][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26.2%至9.813亿港元(2024年末:7.777亿港元)[22][26] - 总资产增长2.4%至101.695亿港元(2024年末:99.298亿港元)[22][26] - 流动比率从1.2提升至1.4[22]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6,753,553千港元,较2024年末6,321,871千港元增长6.8%[28] - 流动负债总额3,415,912千港元,较2024年末3,607,914千港元下降5.3%[28] - 非流动借贷大幅增加至714,898千港元,较2024年末332,896千港元上升114.7%[28] - 流动借贷减少至1,068,813千港元,较2024年末1,276,997千港元下降16.3%[28] - 净流动资产为1,196,549千港元,较2024年末874,481千港元增长36.8%[28] - 权益总额5,636,561千港元,较2024年末5,590,289千港元增长0.8%[28] - 非控股权益为502,473千港元,较2024年末496,650千港元增长1.2%[28]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获得2764.1万港元现金流入[31]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378.4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净流入3809.6万港元显著恶化[32]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1768亿港元,主要来自已抵押银行存款减少1.095亿港元和金融资产处置收益1315.6万港元[32]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8251.4万港元,主要来自银行借款提取3.332亿港元和公司债券发行1.12亿港元[3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9.8127亿港元,较期初增加1.864亿港元[34] - 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筹集1.12亿港元,同时偿还银行借款2.714亿港元[34] - 外匯匯率變動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產生1715.1萬港元的正面影響[34] - 2025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开支为230.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904.9万港元下降74.5%[77][82] - 2025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开支为1544.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600万港元下降3.5%[83][8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质押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为1.495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498亿港元基本持平[80][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质押投资物业账面值为17.75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7.40亿港元增长2.0%[85][88]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中,香港上市股本证券账面值由2024年末的1899.6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93.2万港元,降幅79.3%[91] - 发展中物业及持作销售已落成物业于2025年6月30日账面值为2.440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2.403亿港元增长1.5%[93] - 2025年及2024年上半年均未宣派任何中期股息,亦未批准或派付任何过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76][81] - 发展中物业账面金额为244,034,000港元,较2024年底的240,318,000港元增长1.5%[95] - 贷款及垫款总额为837,215,000港元,较2024年底的846,284,000港元下降1.1%[98] - 贷款减值拨备达751,571,000港元,较2024年底的698,983,000港元增加7.5%[98] - 应收孖展贷款抵押品市值达266,837,400港元,较2024年底的231,008,000港元增长15.5%[100] - 抵押贷款金额为380,843,000港元,较2024年底的366,838,000港元增长3.8%[102] - 应收账款总额为347,180,000港元,较2024年底的282,795,000港元增长22.8%[104] - 120天以上逾期应收账款达206,620,000港元,较2024年底的40,008,000港元激增416.4%[104] - 预付账款为70,423,000港元,较2024年底的53,757,000港元增长31.0%[10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209,867,000港元,较2024年底的198,353,000港元增长5.8%[107] - 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为1,075,985,000港元,较2024年底的1,066,430,000港元增长0.9%[109] - 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总额从106.64亿港元增至107.60亿港元,增长0.9%[112] - 超过120天的应付账款占总额比例极高,达840.29亿港元(78.1%)[112] - 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66.69亿港元降至64.85亿港元,减少2.8%[114] - 应付利息从5.53亿港元大幅降至1.97亿港元,减少64.4%[114] - 总借贷从16.10亿港元降至17.84亿港元,增长10.8%[115] - 无抵押借贷从8.25亿港元增至10.34亿港元,增长25.3%[115] - 公司债券总额从2.90亿港元增至4.02亿港元,增长38.6%[115][121] - 银行贷款实际利率从3.8%-12%降至3.6%-8%[118] - 一笔5.89亿港元年利率9.8%的其他贷款被5.98亿港元年利率4.5%的银行贷款取代[121] - 约1932万港元银行贷款虽不计划一年内偿还但仍被分类为流动负债[121] - 银行借贷总额为749,869,000港元,由公司物业、设备、投资物业及抵押存款担保[123] - 银行借贷较2024年底的196,044,000港元增加282.3%[123] - 投资物业抵押的其他借款从2024年底的588,544,000港元降至零[123] - 为物业买家提供的按揭贷款担保金额为37,669,642港元[124] - 汕头泰盛科技为宝新置地提供的人民币398,810,000元贷款担保已于2024年解除[125] - 资本承诺中投资物业及物业开发支出为4,286,921千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26.5%[130] - 联营公司投资承诺从2024年底的215,158千港元降至零[130] - 董事袍金从2024年同期的906千港元降至637千港元,下降29.7%[134] - 管理层基本薪酬及福利从1,047千港元降至897千港元,下降14.3%[134] - 退休金计划供款从107千港元增至132千港元,增长23.4%[134] - 其他应付关联方款项为387,911千港元,较2024年底398,810千港元下降2.7%[136] - 关联方贷款及垫款为22千港元,较2024年底344千港元大幅下降93.6%[13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为209,867千港元,较2024年底198,353千港元增长5.8%[142]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为17,854千港元,较2024年底23,312千港元下降23.4%[142] - 第一层级金融资产为17,083千港元,较2024年底39,691千港元下降57.0%[142] - 第二层级金融资产为196,780千港元,较2024年底177,768千港元增长10.7%[142] - 第三层级金融资产为13,858千港元,较2024年底4,206千港元增长229.5%[142]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227,721千港元,较2024年底221,665千港元增长2.7%[142] - 期内各级别金融资产之间无转移[142] - 非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估值采用倒推法市场比较法,波幅输入为50%,波幅越高公平值越高[149] - 公司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及负债的公平值近似其账面值[151][153] - 与主要承包商诉讼涉及建筑成本争议,公司估计应付成本为人民币124.84亿元,承包商索要人民币150.15亿元[157] - 公司已现金支付人民币7.09亿元,确认应付贸易账款人民币5.40亿元(约合港币58.27亿元)[157] - 公司提供人民币4.60亿元担保,并以人民币3.32亿元已完工物业交换作为结算[157] - 报告期后公司计划配售最多23.20亿股,配股价每股0.128港元[161] - 配售股份占公司现有已发行股本约86.6%,占经配售扩大后股本约46.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