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一国际(00631) - 2025 - 中期财报
三一国际三一国际(HK:00631)2025-09-25 08:4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人民币122.366亿元,同比增长13.8%[5][12] - 净利润为人民币12.942亿元,同比增长31.1%[5][1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人民币122.366亿元,同比增长13.8%[17][18] - 期内溢利人民币12.942亿元,同比增长31.1%[17] - 股东应占溢利人民币12.944亿元,同比增长25.3%[17][29] - 收入同比增长13.8%至122.3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07.56亿元人民币增加14.71亿元人民币[104] - 期内溢利(净利润)同比增长31.1%至12.9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9.87亿元人民币增加3.07亿元人民币[104][105]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0.39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0.31元人民币增长25.8%[104] - 期内溢利为12.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3%[112][112] - 公司期内溢利为12.941亿元人民币,所得税开支为4.130亿元人民币[123]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增长25.3%,从103274.9万元人民币增至129438.3万元人民币[1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1,294,383,000元,同比增长25.3%(2024年同期:人民币1,032,749,000元)[14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为23.7%,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7] - 毛利率23.7%,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22] - 研发费用人民币7.017亿元,同比下降13.7%,占收入比例5.7%[24] - 其他收入及收益人民币5.941亿元,同比增长61.2%[20] -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增至9384.6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5415.9万元人民币增长73.3%[104] - 毛利率为23.7%,较上年同期24.4%下降0.7个百分点[104] - 研发成本同比下降13.7%,从81306.3万元人民币减少至70174.2万元人民币[134] - 雇员福利开支减少8.6%,从127254.2万元人民币降至116296.2万元人民币[134]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净额增长47.6%,从5794.8万元人民币增至8553.4万元人民币[134] - 融资成本增长7.7%,从11333.0万元人民币增至12204.6万元人民币[137] - 汇兑损失4155.3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070.0%[112][112] - 公司折旧及摊销为5.327亿元人民币,矿山装备分部占比最高达28.6%[123]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净额为8553.4万元人民币,矿山装备分部占比最高达70.2%[123] 各业务线表现 - 海外销售收入为人民币40.189亿元,同比增长5.4%[13] - 新兴产业收入为人民币25.9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6.2%[14] - 三一硅能海外微电网业务在手订单达12亿元人民币[14] - 三一锂能获得电源车在手订单超7000万元人民币[14] - 三一氢能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2%,行业排名前三[14] - 国际收入人民币40.189亿元,同比增长5.4%[17] - 公司总收入为126.828亿元人民币,其中向客户销售额为122.365亿元人民币[123] - 矿山装备分部收入最高,为49.598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收入的39.1%[123] - 新兴产业装备分部业绩最低,为5716.9万元人民币,占公司总业绩的3.4%[1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达122.3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7.56亿元人民币增长13.7%[129] - 矿山装备分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6.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4%(2024年同期:59.38亿元人民币)[130][131] - 物流装备分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36.8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2.82亿元人民币增长12.1%[130][131] - 新兴产业装备分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大幅增长276.3%至25.9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6.90亿元人民币)[130][131] - 油气装备分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3.2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46亿元人民币增长56.6%[130][13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向关联方销售额达24.8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2.69亿元人民币增长95.9%[127] - 公司分部间销售额为4.620亿元人民币,物流装备分部占比最高达81.1%[123] - 公司资本开支为6.747亿元人民币,新兴产业装备分部占比最高达68.0%[123]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2025年上半年为82.18亿元人民币,占总额67.1%,较2024年同期的69.42亿元人民币增长18.4%[130][13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3.684亿元,同比增长340.9%[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定期存款合计为人民币6,219.5百万元[35] - 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为人民币368.4百万元(去年同期净流出152.9百万元)[35] - 公司投资性现金净流入为人民币92.6百万元(去年同期净流出346.7百万元)[35] - 公司融资性现金净流入为人民币460.5百万元(去年同期净流入1,734.0百万元)[3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6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114]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3.68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341.0%[114] - 新增银行贷款29.6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9.6%[114] - 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3.9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6%[114] - 出售金融资产所得13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6%[114] - 公司银行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00.2%,从5923.4万元人民币增至11862.3万元人民币[133] - 汇兑差异净额从447.9万元人民币激增924.0%至4585.9万元人民币[133] 资产和负债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原值人民币145.954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3.8%[33]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人民币108.895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9.6%[34] - 资产负债率63.5%,较2024年底上升0.3个百分点[32]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106天(同比增加24天)[36] - 贸易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为204天(同比增加2天)[36] - 贸易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为228天(同比增加40天)[36] - 财务担保合同拨备为人民币20.7百万元(对应未偿还贷款5,075.7百万元)[37] - 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1,186.7百万元[38] - 外币计值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人民币4,296.7百万元[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62.2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53.40亿元人民币增长16.6%[108] - 贸易应收款项大幅增加至117.5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00.10亿元人民币增长17.4%[108]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08.89亿元人民币,其中流动部分46.12亿元人民币,非流动部分62.77亿元人民币[108][109]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增至120.5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12.13亿元人民币增长7.5%[108] - 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为205.3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97.18亿元人民币增长4.1%[10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125.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8%[112] - 公司总资产为436.384亿元人民币,其中分部资产为411.990亿元人民币[123] - 公司总负债为311.284亿元人民币,其中分部负债为233.146亿元人民币[123] - 公司总资产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381.90亿元人民币,总负债为261.89亿元人民币[125]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从2024年末人民币79.90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81.85亿元,期内添置人民币6.46亿元[148] - 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从2024年末人民币14.13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13.78亿元,主要因折旧费用人民币0.42亿元[150] - 租赁负债账面值从2024年末人民币8.90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6.61亿元,期内付款人民币3.14亿元[153] - 存货总额从2024年末人民币50.48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54.51亿元,其中在制品增加人民币1.55亿元至人民币14.89亿元[158] - 商誉账面净值保持稳定为人民币20.67亿元,累计减值人民币4.70亿元[156] - 无形资产账面值从2024年末人民币15.55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14.81亿元,期内折旧及减值拨备人民币0.97亿元[157] - 待售物业账面净值从2024年末人民币4.76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4.56亿元,减值拨备保持人民币2.78亿元[159]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6.92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38.402亿人民币,增幅18.4%[162]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7.18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987亿人民币,增幅11.2%[162][164] - 应收关联方款项(同系附属公司及合营企业)占贸易应收款项比例从2024年12月31日的21%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25%[162] - 账龄超过180天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1%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1.9%[163] - 应收票据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317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552亿人民币,降幅33.3%[162][165] - 背书转让但未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5.208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671亿人民币[166] - 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背书金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4.844亿人民币大幅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477亿人民币[167] - 合约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64亿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948亿人民币,降幅9.7%[168] - 合约资产总值从2024年的人民币326,435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294,829千元,减少9.7%[170] - 合约资产减值亏损拨备于2025年末为人民币6,686千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6,801千元减少1.7%[170] - 预付款、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结余总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1,628,476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1,769,204千元,增长8.6%[172] - 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损失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4.5%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6.8%[173]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的人民币2,451,496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2,069,380千元,减少15.6%[17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的人民币5,339,500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6,219,521千元,增长16.5%[175]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2024年的人民币11,213,230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12,051,100千元,增长7.5%[178] - 应付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从2024年的人民币655,585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914,611千元,增长39.5%[179] - 合约负债从2024年的人民币1,632,498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1,714,909千元,增长5.0%[180] - 合约负债中应付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从2024年底人民币1849万元增至2025年中人民币4970万元,增长168.8%[181] - 其他应付款项中应付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款项从2024年底人民币9.78亿元增至2025年中人民币11.93亿元,增长22.0%[181]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2024年底人民币99.35亿元增至2025年中人民币108.89亿元,增长9.6%[182] - 即期计息借款从2024年底人民币42.50亿元增至2025年中人民币46.12亿元,增长8.5%[182] - 非即期计息借款从2024年底人民币56.84亿元增至2025年中人民币62.77亿元,增长10.4%[182] - 保修拨备从2024年底人民币7840万元增至2025年中人民币1.17亿元,增长49.8%[184] - 三一集团为本集团银行贷款提供担保额度从2024年底人民币66.57亿元增至2025年中人民币77.45亿元,增长16.4%[185] - 政府补贴余额从2024年底人民币17.66亿元降至2025年中人民币16.83亿元,下降4.7%[186] - 可抵扣税务亏损从2024年底人民币8.88亿元增至2025年中人民币12.78亿元,增长43.9%[187]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从2024年底人民币5.47亿元降至2025年中人民币4.89亿元,下降10.6%[187] - 递延税项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98,486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82,256千元,减少16,230千元[188][190] - 未汇出溢利的暂时性差异从2024年12月31日的4,402,213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112,745千元,减少289,468千元[188] - 未确认的股息预扣税负债为205,637千元,适用税率为5%[188] - 递延税项净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4,228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58,873千元,减少15,355千元[190] - 普通股发行数量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13,890,505股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230,704,104股,增加16,813,599股[191][193] - 股份奖励发行新普通股16,813,599股,相关股份支付酬金储备为13,630千元[193] - 2024年上半年发行3,295,000股新普通股,收取现金所得款项4,020千港元(约3,645千元)[19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41,727,049份,占已发行普通股约1.3%[197][200] - 购股权行使价范围从1.22港元至7.39港元,行使期至2031年12月29日[199] - 2021年12月29日授出的股权结算购股权公允值为128,668千港元(每份1.33港元)[19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人均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56万元,提升25.4%[13] - 公司确认经营租赁租金收入人民币716.6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1,579.7万元下降54.6%[154] - 未来不可撤销经营租赁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人民币9,683.2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7,112.4万元[155]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减值亏损净额8553.4万人民币,较2024年全年的1.346亿人民币有所减少[164] - 2025年上半年合约资产预期信贷损失拨备拨回11.5万人民币,远低于2024年同期的411.1万人民币[169] - 政府补贴大幅增加71.9%,从17092.9万元人民币增至29384.2万元人民币[133] - 中国大陆即期所得税支出增长30.4%,从16492.6万元人民币增至21510.0万元人民币[142] - 香港即期所得税支出大幅增长255.6%,从3578.1万元人民币增至12722.1万元人民币[142] - 股份支付酬金储备增加6586.8万元人民币[1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7.18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使用权资产及无形资产[125] 股权和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及高管直接持股:戚建持有9,754,009股普通股(0.30%),伏卫忠持有4,358,224股(0.13%),唐修国持有7,467,000股(0.23%),向文波持有2,858,000股(0.09%),潘昭国和胡吉全各持有1,000,000股(0.03%)[49] - 唐修国通过配偶权益持有5,357,000股,个人直接持有2,110,000股[49] - 唐修国持有三一BVI 8.70%的已发行股本(869.58股),向文波持有7.95%(795.04股)[51] - 控股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