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朝云集团(06601) - 2025 - 中期财报
朝云集团朝云集团(HK:06601)2025-09-25 08:47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为13.3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10] - 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2.491亿元人民币增长7.2%至2025年上半年的13.388亿元人民币[19] - 收入同比增长7.2%至人民币13.39亿元[10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338,807千元,同比增长7.2%[112] - 毛利为6.5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10] - 毛利同比增长13.9%至人民币6.60亿元[102] - 毛利总额增长14.0%,从5.790亿元人民币增至6.598亿元人民币[24] - 除税前溢利为2.3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10] - 除税前溢利从220.1百万元增长5.3%至231.7百万元[36] - 除税前溢利同比增长5.3%至人民币2.32亿元[102] - 期内溢利为1.7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10] - 期内溢利从175.9百万元减少2.7%至171.1百万元,纯利率从14.1%降至12.8%[38] - 期内溢利同比下降2.7%至人民币1.71亿元[10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73,562千元人民币[105] - 公司期内溢利为173,562千元,同比下降3.3%(2024年同期:179,461千元)[127]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3.02分[102] 成本和费用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317.7百万元增长28.5%至408.3百万元[32]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长28.5%至人民币4.08亿元[102] - 销售及分销开支总额为人民币408,262千元,同比增长28.5%[119] - 电商渠道营销费用为人民币203,011千元,同比增长49.0%[119]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7.8%至人民币8005万元[102] - 员工成本总额111,633千元,同比下降0.4%(2024年同期:112,093千元)[124] - 存货成本677,981千元,同比增长1.1%(2024年同期:670,319千元)[124] - 其他收入从60.0百万元减少7.8%至55.3百万元[31] - 其他收入中银行利息收入为人民币34,362千元,同比下降21.7%[116] - 所得税开支从44.2百万元增长37.1%至60.6百万元,实际税率从20.1%增至26.2%[37] - 所得税开支同比增长37.1%至人民币6059万元[10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60,595千元,同比增长37.1%[121] - 信贷亏损拨备从2024年上半年的198.5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348.5万元人民币,增幅达75%[136]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家居护理产品收入为12.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13] - 家居护理产品收入增长4.3%,从11.636亿元人民币增至12.14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0.7%[20][21] - 家居护理产品收入为人民币1,214,162千元,同比增长4.4%[112] - 宠物门店及宠物产品收入为96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4%[13] - 宠物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01.4%,从4760万元人民币增至9590万元人民币[21] - 宠物门店及宠物产品收入为人民币95,955千元,同比增长101.4%[112] - 个人护理产品收入为258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8%[13] - 个人护理产品收入下降25.8%,从3480万元人民币降至2580万元人民币[21] 各渠道收入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为5.1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4%[13] - 线上渠道收入增长27.4%,从4.059亿元人民币增至5.172亿元人民币,收入占比从32.5%提升至38.6%[22][23] - 线下渠道收入为8.2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13] - 线下渠道收入下降2.6%,从8.433亿元人民币降至8.216亿元人民币,收入占比从67.5%降至61.4%[22][23] 毛利率表现 - 整体毛利率提升2.9个百分点,从46.4%增至49.3%[24] - 家居护理业务毛利率提升2.7个百分点,从46.4%增至49.1%[25] - 家居护理产品毛利595.8百万元,毛利率从46.4%增长至49.1%[28] - 宠物业务毛利率显著提升8.6个百分点,从49.5%增至58.1%[25] - 宠物门店及宠物产品毛利55.8百万元,毛利率从49.5%增长至58.1%[28] - 线上渠道毛利310.0百万元,毛利率从54.4%增长至59.9%[30] - 线下渠道毛利349.8百万元,毛利率保持稳定为42.6%[30]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资产总额为36.76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8.017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1]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89,234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052,577千元人民币,增长2.1%[10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定期存款为2650.0百万元[4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银行结余、现金和短期定期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86,149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507,932千元人民币,增长27.1%[107] - 公司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18,027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53,345千元人民币,下降51.8%[104] - 期末存货总额153,345千元,较期初下降51.8%(2024年末:318,027千元)[131] - 公司定期存款(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3,162千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08,433千元人民币,增长199.0%[104]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74,800千元,较期初增长372%(2024年末:15,838千元)[132]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83.8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7480万元人民币,增幅达372%[135] - 逾期贸易应收款项在2025年6月30日为692.8万元人民币,而2024年12月31日为零元人民币[135] - 递延税项资产63,684千元,较期初增长5.4%(2024年末:60,400千元)[130] - 其他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018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9627.1万元人民币,增幅达10%[144] - 定期存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81621.5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71428.3万元人民币,降幅达6%[146][147] - 三个月及以下定期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472.4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57224.7万元人民币,增幅达94%[14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111,923千元,与期初持平[129]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保持稳定,两项资产均维持在7958.7万人民币和3233.6万人民币,预期波动率分别为36.83%和39.27%[160] - 公司合约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2,938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6,925千元人民币,下降84.0%[104] - 合约负债(预收客户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29亿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690万人民币,降幅达84%[152]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合约负债为人民币46,925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84.0%[113]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8990.7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962.3万元人民币,降幅达16%[149][151] - 30日内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864.5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267.9万元人民币,降幅达42%[15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5.03(流动资产2,991,916千元人民币 / 流动负债595,142千元人民币)[104] 现金流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所用现金净额为36,381千元人民币[10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81,434千元人民币[10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付股息为90,933千元人民币[105] 关联方交易 - 应收关联方贸易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08.8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4709.6万元人民币,增幅达325%[137][140] - 应付关联方贸易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5827.1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313.7万元人民币,降幅达43%[141][143] - 关联方交易中向关联方销售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136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9490万人民币,下降16.5%[164] - 关联方采购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7970万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6656万人民币,下降16.5%[164] - 销售支持服务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2832万人民币略降至2025年同期的2759万人民币,下降2.6%[164] 其他收益和损失 - 其他收益净额为人民币9,596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11,684千元[118] - 外汇收益净额为人民币9,521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1,237千元[118] 股息和股东信息 - 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521元(港元0.0571元),派息率保持40.0%[51] - 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0521元,总额69,467千元,同比下降3.2%(2024年中期:71,733千元)[126] - 中期股息汇率按2025年8月21日至27日人民币兑港元平均中间价折算[51]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1,333,333,500股[56][60] - 已发行股本为13.333亿股,面值0.0000002美元,总股本267美元[153] - 董事陈丹霞持有4,793,500股股份,占比0.36%[55] - 董事王冬持有401,000股股份及150,000股购股权相关股份[55][57] - 董事钟胥易持有150,000股购股权相关股份[55][57] - 主要股东马惠真、李若虹、陈凯旋、陈凯臣及朝云环球有限公司各持有990,000,000股,合计占比74.25%[58] - 公眾持股量符合上市规则要求,最少25%由公眾持有[91]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52]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藏股份[89] 股权激励计划 - 购股权计划规定任何12个月内授予单个参与者的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1%[61] - 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采纳日已发行股份的10%,即133,333,350股[62] - 截至报告日购股权计划可授出总数128,533,350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333,333,500股的9.64%[63] - 2025年1月1日与6月30日可供授出购股权数量均为128,533,350份[63] - 报告期内未授出新购股权,已失效/没收购股权1,050,000份[6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为1,050,000份,行使价每股4.33港元[66] - 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约6年(自采纳日起十年有效期)[66]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要约日收市价、前五日平均收市价及面值中的最高者[66] - 2024年4月15日归属购股权1,050,000份,归属前股份加权平均市价1.60港元[70] - 绩效考核指标包含50%权重收入增长率和50%权重纯利增长率[70] - 绩效结果低于70%时当年度购股权不予归属[70] - 购股权计划2025年上半年确认零付款开支,较2024年同期的10.8万人民币下降100%[157] - 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于2021年6月3日采纳,有效期为10年,至2025年6月30日剩余年期约6年[72][73] - 计划可授予股份上限为25,000,000股,占报告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87%[73] - 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可授出股份总数202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51%[8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受限制股份总数为4,800,000股[76] - 2025年4月15日因未达成绩效目标,最后一批4,800,000股受限制股份未能归属[73][76] - 2024年4月15日已归属股份共4,800,000股,归属前加权平均收市价为每股1.60港元[78] - 陈丹霞女士持有3,750,000股未行使受限制股份,每股公平值4.33港元[76] - 绩效评估中集团收入增长率权重50%,纯利增长率权重50%[79] - 绩效系数根据达成率计算:100%以上系数为1,70%以下系数为0[79] - 非关联承授人个人绩效得分超90分则100%归属,低于80分则0%归属[79] - 受托人为关联承授人持有16,200,000股,为非关联承授人持有3,600,000股[78] - 股份奖励计划未行使奖励从2024年初的960万股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0股,期间有480万股归属及480万股没收[155] - 2025年上半年股份奖励计划确认零付款开支,较2024年同期的195.2万人民币下降100%[155] 资本开支和投资 - 物业、厂房及设备新增投资6,859千元,同比基本持平(2024年同期:6,847千元)[128] - 使用权资产新增确认11,300千元,同比下降11.6%(2024年同期:12,789千元)[128] - 资本承担中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已签约未拨备支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5.8万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36.9万人民币,增长431%[158]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24.188亿元(约合28.838亿港元)[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17.044亿元(约合18.69亿港元)[84][85] - 研发相关投入占比20%,其中新产品研发等占7.1%(1.718亿元),研发中心建设占10.2%(2.467亿元),研发人才激励占2.7%(0.653亿元)[82] - 渠道建设投入占比20%,其中线上分销渠道开发占10%(2.419亿元已全部动用),线下分銷网络加强占5%(1.209亿元)[82] - 海外业务拓展投入占比11.5%,包括建立海外销售网络占5%(1.209亿元),建立海外供应链占1.5%(0.363亿元)[84] - 品牌营销投入占比10%(2.419亿元),其中已动用14.65亿元,未动用9.54亿元[84] - 生产设施升级投入占比8.5%,包括生产基地升级占1.5%(0.363亿元),上海供应链基地建设占7%(1.693亿元)[84] - 数字化战略投入占比10%(2.419亿元),其中已动用0.108亿元,未动用23.11亿元[84] - 战略性收购预留资金占比15%(3.628亿元),其中已动用1.741亿元,未动用1.887亿元[84] 其他重要事项 - 股份过户登记暂停期为2025年9月12日至9月16日[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