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珍酒李渡(06979) - 2025 - 中期财报
珍酒李渡珍酒李渡(HK:06979)2025-09-24 09:2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39.6%至24.97亿元人民币[16]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同比下降23.5%至5.75亿元人民币[16]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降39.8%至6.13亿元人民币[16] - 基本每股盈利同比下降24.4%至0.174元人民币[16] - 摊薄每股盈利同比下降23.5%至0.174元人民币[16] - 净利率为23.0%,较去年同期18.2%有所改善[19] - 经调整净利率保持稳定为24.6%[19]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同比下降39.6%至人民币24.97亿元(2024年上半年:41.33亿元)[112][113] - 期内利润下降23.5%至人民币574.8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751.7百万元[170][171]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降39.8%至人民币613.2百万元[177] - 经调整净利率(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保持稳定为24.6%[175][17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同比下降39.3%至14.74亿元人民币[16] - 毛利率为59.0%,较去年同期58.8%略有提升[19] - 销售成本下降40.0%至人民币10.228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17.045亿元)[135][139] - 毛利润下降39.3%至人民币14.743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24.287亿元)[136][140] - 整体毛利率上升至59.0%(2024年上半年:58.8%)[136][140] - 销售及经销开支减少38.5%至人民币5.553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9.029亿元)[157][159] - 行政开支减少11.3%至人民币2.437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2.747亿元)[161][162] - 财务费用增至人民币14.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3百万元大幅上升[164][167] - 所得税开支下降43.5%至人民币208.9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370.0百万元[165][168] - 其他收入增长11.6%至人民币165.6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148.4百万元[166] - 员工成本为人民币4.95亿元[195][198] 珍酒品牌表现 - 珍酒品牌贡献公司约59.7%的收入[30] - 公司旗舰品牌珍酒连续两年(2023年及2024年)保持中国第四大酱香型白酒品牌地位[30] - 珍酒品牌在《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连续四年位列酱香型白酒品牌第三名[31][32] - 珍酒于2025年2月位列2024年度贵州白酒民营企业纳税十强榜单榜首[31][32] - 珍酒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多款标志性产品,包括高端产品珍五十系列、2014真实年份酒及宴席定制珍十系列[33][34] - 珍三十系列于2025年3月荣获IGC国际烈酒(香港)大赛双金奖[31][32] - 珍十五系列在2017年至2024年期间六次荣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金奖[31][32] - 老珍酒(精装版)于2024年9月荣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金奖[31][32] - 珍酒品牌收入同比下降44.8%至人民币14.92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65.4%降至59.7%[116][120] - 珍酒品牌毛利率为58.3%(2024年上半年:59.2%),李渡品牌毛利率为66.5%(2024年上半年:66.8%)[143] - 珍酒毛利减少45.6%至人民币8.699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16.004亿元)[144][146] - 珍酒毛利率下降至58.3%(2024年上半年:59.2%)[144][146] - 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珍酒实施双渠道增长战略拓展传统渠道及新兴KOL经销商网络[57] - 珍酒与江南大学合作大幅扩展白酒中大曲和非挥发性化合物检测方法并全面扩增数据库[51] - 珍酒与天津科技大学及贵州大学合作项目分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三等奖[51] 李渡品牌表现 - 李渡品牌作为第二增长引擎专注于次高端及以上兼香型白酒[29] - 李渡品牌在2024年收入方面位列中国兼香型白酒品牌第五名,并在前五大品牌中实现最高同比增长率[35][36] - 李渡品牌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贡献公司总收入的约24.5%[35][36] - 李渡白酒酿造工艺被认定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37] - 李渡品牌于2024年被评为第八批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获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37] - 李渡高粱1955于2015年获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大金奖[38][40] - 李渡高粱1308于2019年获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大金奖[38][40] - 李渡高粱1975于2023年获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金奖[38][40] - 李渡高粱1308申遗献礼产品于2024年获ISGC国际烈酒大奖赛大金奖[38][40] - 李渡品牌收入同比下降9.4%至人民币6.1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16.3%升至24.5%[116][120] - 李渡毛利减少9.8%至人民币4.063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4.507亿元)[144][146] - 李渡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为66.5%(2024年上半年:66.8%)[144][146] - 李渡郑家山基地的包装厂预计将于2025年底前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103][107] - 李渡新的酿酒厂及谷物储存设施预计将于2026年底前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103][107] 湘窖和开口笑品牌表现 - 湘窖和开口笑品牌是湖南市场的区域领先品牌[29] - 湘窖品牌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贡献公司收入约11.1%[43][44] - 开口笑品牌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贡献公司收入约3.2%[45] - 开口笑品牌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贡献公司收入约3.2%[47] - 湘窖品牌收入同比下降38.7%至人民币2.7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10.9%微升至11.1%[116][120] - 开口笑品牌收入同比下降63.9%至人民币0.8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5.4%降至3.2%[116][120] - 湘窖毛利减少38.9%至人民币1.627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2.662亿元)[150][154] - 开口笑毛利减少67.0%至人民币0.338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1.025亿元)[150][154] - 开口笑毛利率下降至41.7%(2024年上半年:45.7%)[150][154] 产品价格带表现 - 公司专注于次高端及以上价格范围的白酒市场定位[29] - 高端产品收入同比下降47.3%至人民币5.7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26.4%降至23.0%[123] - 次高端产品收入同比下降41.6%至人民币9.82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40.7%微降至39.3%[123] - 中端及以下产品收入同比下降30.9%至人民币9.40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32.9%升至37.6%[123] - 高端白酒产品收入下降47.3%至人民币5.754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10.915亿元)[125][126] - 次高端白酒产品收入下降41.6%至人民币9.819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16.806亿元)[129][132] - 中端及以下白酒产品收入下降30.9%至人民币9.398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13.61亿元)[129][132] - 高端产品毛利率下降2.2%[152][153] 销售渠道表现 - 经销商渠道收入下降41.8%至人民币21.967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37.732亿元)[131][133][137] - 直销渠道收入下降16.6%至人民币3.004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3.6亿元)[131][133][137] - 总销售收入下降39.6%至人民币24.971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41.332亿元)[131] - 公司总销量同比下降35.6%至9,125吨(2024年上半年:14,165吨)[116] - 公司整体平均售价同比下降6.2%至人民币273.7千元/吨(2024年上半年:291.8千元/吨)[116] 渠道战略和经销商网络 - 公司推出万商联盟模式以吸引优质经销商并建立长期战略联盟[26] - 公司通过"国之珍宴"品鉴会持续招募优质经销商和消费者[26] - 公司于2023年第四季度启动双渠道增长战略以应对传统白酒分销渠道竞争[59] - 公司于2025年6月推出万商联盟模式应对渠道价格恶化及经销商利润压缩问题[60][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经销商合作伙伴总数达3,259家,较2024年12月31日的3,204家增加55家[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零售商数量为2,835家,较2024年12月31日的3,334家减少499家[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经销商数量为7,119家,较2024年12月31日的7,635家减少516家[63] - 公司正式推出万商联盟模式作为第三增长引擎[76][79] - 万商联盟模式提供极具吸引力的渠道利润空间并实施严格监管[80] - 公司设计万商联盟模式解决渠道价格体系恶化、经销商利润率收缩、财务压力及终端销售疲软等行业根本挑战[82] - 万商联盟模式提供极具吸引力的渠道利润率,并实施严格处罚措施和监管维护市场纪律[82] 产品创新和营销举措 - 公司产品组合覆盖酱香型、兼香型及浓香型三种香型[29] - 公司重点推广婚宴及生日宴等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小的消费场景产品[26] - 大珍产品缩短新产品上市消费者培育周期,凭借真实年份白酒系列良好知名度创造终端消费者认可竞争优势[81][83] - 牛市啤酒举措开拓未充分发掘高品质精酿啤酒领域,具有巨大市场潜力,作为重要多元化战略覆盖更丰富饮酒场景[84][86] - 李渡王通过水晶蓝及满堂红系列在宴席领域获得出色市场渗透率,珍十系列专门设计用于提升宴席体验[87] - 李渡高粱1965扩大光瓶酒系列市场范围,铁盖龙匠•红蕴战略定价较低定位宴席市场[88] - 湘窖铁盖龙匠系列大幅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创造新增长机遇[88] - 2025年上半年聘请青年演员姚安娜担任申遗大使,推动品牌现代化与焕新战略[89][92] - 2025年3-5月李渡创新推出申遗文化季,结合两大遗址资源打造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90][93] - 珍酒国宴系列获得白酒行业广泛关注,提升高端客户群体品牌影响力[89][92] 技术和研发能力 - 公司产品开发团队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254名员工[46] - 技术委员会由76名白酒专家组成[46] - 技术委员会中包含9名国家级白酒鉴定师[46] - 技术委员会中包含10名持有高级酿酒证书的专家[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产品开发团队共有254名员工[49] - 产品开发团队中技术委员会由76名白酒专家组成 含9名国家级品酒师/10名高级酿酒师/5名高级工程师/52名省级品酒评委[49] 生产能力和供应链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运营7个生产基地[54] - 生产基地配备先进技术及设备包括自动化生产线以精简优化生产流程[54] - 公司储存大量基酒库存以支持高端及次高端白酒产品快速发展[55] - 通过扩大产能公司将逐步以自酿基酒取代第三方基酒供应以提高毛利率[55] - 基酒管理系统实现单坛测量时间约20秒,每日可完成600-700坛盘点[65][67] - 基酒管理系统采用雷达液位仪与算法结合,误差小于0.3%[65][67] - 2024年底建成智能监磅系统实现自动称重和数据实时上传[69][70] - 2025年上半年与华为合作建设物联网平台,覆盖生产安全与智慧消防[69][70] - 公司拥有4项基酒管理系统相关专利技术[65][67] 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 - 二维码系统显著降低劳动力成本并加强对经销商的控制[73] - 回厂游及封坛酒一体化平台大幅提高高净值客户接待效率和定制转化率[72] - 渠道管理平台通过微信小程序提升经销渠道透明度和销售效率[72] - 公司与中国联通合作开发AI+专家勾调框架[74] - 公司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开发终端陈列识别模型和投资回报可视化系统[74] - 公司建立AI数字员工为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提供智能支持[74]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6.1%[16]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22.3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574.9百万元[178][182] - 银行存款及现金约为人民币5,287.1百万元,较2024年底的6,202.2百万元下降[178] - 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人民币630.4百万元,较2024年底的510.2百万元增加[17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52.871亿元,较2024年末的62.022亿元下降14.8%[183]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人民币6.304亿元,较2024年末的5.102亿元增长23.6%[183] - 公司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52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124亿元下降50.7%[189][193] - 公司处于净现金盈余状态,资产负债率不适用[184] - 资本债务比率因净现金盈余状况不适用于集团[179] 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 - 全职员工数量为10,988人,较2024年末的11,380人减少3.4%[195][197] - 股权激励计划授予股份115,932,498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42%[196][200] 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 - 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185] - 公司无重大收购处置及重大投资活动[186] - 公司资产除已披露的银行承兑汇票质押外无其他抵押[188][192] 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 酒瓶回收文创项目在2025年上半年已回收并改造超过15,000个酒瓶,阶段性实现2025年回收不少于29,000个酒瓶的目标[95][9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用电密度同比下降8.74%,天然气消耗密度同比下降7.99%[96][100] - 公司通过安装水循环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实现取水强度同比下降22.57%[96][100] - 公司于报告期内阶段性实现100%使用可再生电力[96][10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捐款人民币680万元[101][104] - 集团员工在报告期内奉献义工时间10,285小时[101][104] - 公司万得ESG评级从「AA」级跃升至最高评级「AAA」,在58家饮料行业上市企业中排名第一[101][105] - 公司获得CDP「供应商合作评估(SEA)」最高评级「A」级[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