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185.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4%[20] - 集团总收入同比下降25.4%,从248.17亿元人民币降至185.21亿元人民币[62][66] - 物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6.9%,从239.26亿元人民币降至174.82亿元人民币[63][67] - 确认物业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74.82亿元,同比下降26.9%[43] - 毛利为38.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7%[20] - 毛利润同比下降13.7%,从44.60亿元人民币降至38.50亿元人民币[70][7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4.80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5.5%[20]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同比收窄5.5%,从36.82亿元人民币降至34.80亿元人民币[80][8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82.4分,同比收窄5.5%[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从18.0%提升至20.8%,主要因交付一二线城市高毛利项目[70][74]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同比下降26.1%,从30.88亿元人民币减至22.81亿元人民币[71][75] 合同销售表现 - 集团合同销售金额为37.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9%[27][30] - 集团合同销售面积为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1%[27][30] - 长三角经济圈合同销售金额为11.2亿元人民币,占比29.9%[38][42] - 三、四线城市合同销售金额为19.25亿元人民币,占比51.4%[41] 物业交付与销售 - 交付物业面积为1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43] - 交付物业面积同比下降3.4%,从151.34万平方米降至146.15万平方米[63][67] - 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1,962元[43] - 平均销售单价同比下降24.3%,从每平方米15,810元降至11,962元[63][67] 其他业务收入 - 物业管理费同比增长4.3%,从6.03亿元人民币增至6.30亿元人民币[64][68] - 租金收入同比增长6.8%,从2.66亿元人民币增至2.84亿元人民币[65][68] 现金及债务状况 - 现金及银行存款结余为34.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6%[22] - 公司总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45,017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455,784千元人民币[87] - 受限制现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24,479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959,753千元人民币[87][88] - 债务总额为34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22] - 公司总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35,418,566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4,570,203千元人民币[92][93] - 一年内到期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24,149,003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5,517,547千元人民币[92] - 净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6.8%大幅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444.7%[99][102] - 美元计价优先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908,448千元人民币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718,728千元人民币[93] - 人民币计价银行及其他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294,518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4,704,054千元人民币[93] 资产与抵押 - 总资产为109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6%[22] - 权益总额为69.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8%[22] - 抵押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63,437,677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51,040,413千元人民币[98] - 发展中物业抵押从2024年12月31日的44,598,089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3,945,342千元人民币[98] 土地储备分布 - 土地储备总规划建筑面积约为2334万平方米[7] - 土地储备总规划建筑面积为2,334万平方米,分布于56个城市[50] - 长三角经济圈土地储备成本占比最高,达38.1%[50] - 二线城市土地储备成本占比51.8%[50] 投资物业 - 持有46个投资物业,总建筑面积360万平方米[51] - 投资物业中28个已开始运营,覆盖26个城市[51] 地区收入贡献 - 一线城市确认物业销售收入占比22.0%[49] 市场环境 - 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为442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25][26] - 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为4.5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5%[25][26] 债务重组与违约 - 境外债务重组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52] - 公司未支付2021年融资协议项下约6100万美元本金及利息[177][178] - 境外优先票据未偿还本金总额包括:2024年4月票据5亿美元、2024年9月票据4.5亿美元、2025年5月票据5亿美元、2026年2月票据3.5亿美元[17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违约或交叉违约本金约人民币174.45亿元[180][181] - 2023年融资协议项下未偿还本金为港元255,420,000元及美元89,100,000元[187] - 2023年融资协议项下应计利息为港元13,281,847.78元及美元4,878,639.50元[187] - 2024年4月票据、2024年9月票据和2025年5月票据已到期但未偿还本金及利息[179][181] - 未能偿还贷款本金255,420,000港元及89,100,000美元,应计利息分别为13,281,847.78港元及4,878,639.50美元[189] - 贷款违约事件持续存在且未获豁免[189] - 股份押记已可强制执行[189] - 抵押代理已于2023年12月18日接管504,000,000股抵押股份的控制权[183][185] 融资协议 - 2020年1月融资协议提供5.6亿元人民币等值港元的定期贷款[157][161] - 2020年7月融资协议提供4亿元人民币等值港元或美元的定期贷款[159][162] - 2020年11月融资协议提供5000万美元定期贷款,可额外增加最多4000万美元[163][168] - 2021年融资协议提供3.51亿港元和3.425亿美元双批次定期贷款[165][168] - 2023年7月融资协议提供2.5542亿港元和8910万美元双批次定期贷款[167][169] - 2023年融资由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持有的5.04亿股SCE CM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26.0%)作抵押担保[171] - 2020年1月融资最终到期日延长至2024年3月[158][161] - 2020年7月融资再融资后最终到期日延长至2026年7月[160][162] - 2023年融资期限为15个月[171] - 2023年融资以504,000,000股中骏商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26.0%)作抵押[174] 股东与控制权 - 黄氏家族必须持有公司投票权股本35%或40%以上(具体取决于融资协议)[172][175] - 黄先生目前持有公司投票权股本50.21%[173][176] - 黄朝阳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120,5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0.21%[122] - 郑晓乐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30,23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45%[122] - 黄攸权先生直接实益持有公司购股权16,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38%[125] - 黄先生通过其全资拥有的公司持有本公司50.21%的股份[127] - 黄先生通过Happy Scene Global Limited持有中骏商管1,248,490,946股股份,占其已发行股本的64.52%[126] - 黄先生通过Newup Holdings Limited持有1,660,040,000股股份,占本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9.31%[132][139] - 黄先生通过East Waves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230,230,000股股份,占本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45%[132][139] - 黄先生通过Keen Century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230,230,000股股份,占本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45%[132][139] - 前执行董事陈元来先生通过Rising Trade Holdings Limited持有230,230,000股股份,占本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45%[132][139] - 郑先生通过Wealthy Gate Holdings Limited持有230,230,000股股份,占本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45%[132][13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除已披露情况外,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无其他需披露的股份权益或淡仓[1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除已披露情况外,其他人士无其他需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336条登记的股份权益或淡仓[134] 购股权计划 - 公司2018年购股权计划已于2023年5月30日终止,但终止前授予的购股权仍可继续行使[136] - 2018年授予员工购股权总计382,000,000股[1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黄攸权持有未行使购股权16,000,000股[1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持有未行使购股权270,000,000股[141] - 2018年计划下所有未行使购股权总数286,000,000股[141] - 2018年计划已于2023年度终止[142] - 2023年计划允许发行股份上限为422,298,612股[145] - 2023年计划发行股份占2023年5月30日总股本约10.0%[1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3年计划未授予任何购股权[146] - 2023年计划剩余可授予购股权数量为422,298,612份[146]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15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丁良辉先生[155] - 陈元来自2025年1月24日起辞任执行董事[193][196] - 黄先生自2025年6月23日起不再担任提名委员会成员及主席[193][196] - 张海涛女士自2025年6月23日起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193][197] - 戴亦一先生自2025年6月23日起调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194][197] - 毛振华自2025年1月6日起辞任渤海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192][196] 担保与资本开支 - 集团向物业买家提供的按揭贷款担保金额为26,768,000千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和27,020,673千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106] - 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自身财务担保的集团份额为2,828,377千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和3,293,445千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106] - 集团就银行授予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贷款提供担保金额约为975,472千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和1,451,630千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107][108] - 集团在中国内地的物业开发和投资物业建设资本性开支为17,024,893千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和17,080,583千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111] - 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自身资本性开支的集团份额为970,039千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和1,096,209千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112] 人力资源 - 集团员工总数为5,860人(2025年6月30日)[113][116] - 回顾期内集团总雇佣成本约为418,175千元人民币[113][116] 外汇与风险管理 - 公司未进行任何外汇对冲安排,将密切监控外汇汇率波动风险[101] 股息与股份回购 - 公司未在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回购、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99]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200]
中骏集团控股(01966)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