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人民币1.53087亿元,同比增长27.1%[11] - 公司主营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20.5百万元增长27.1%至2025年上半年的153.1百万元[2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5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1%[7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53,087千元,同比增长27.1%,其中境外收入80,146千元占比52.4%[97][100] - 净亏损为人民币408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1.8%[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为人民币40.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59.9百万元收窄31.8%[46] - 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4087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1.8%[75] - 公司期内亏损4.087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5.988亿元人民币亏损收窄31.7%[83]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人民币40,870千元,同比减少31.8%(2024年:59,883千元)[114] - 经调整后净亏损为人民币229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4.4%[1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经调整净亏损为人民币22.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35.0百万元减少34.4%[49]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7191.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75] - 整体毛利率从43.9%提升至47.0%,毛利增长36.1%至71.9百万元[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开支增长30.3%,从31.4百万元增至40.9百万元[44]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4089.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2%[75] - 研发成本40,894千元同比增长30.1%,占收入比重26.7%[101] - 销售及经销开支增长31.5%,从62.5百万元增至82.2百万元[41] - 行政开支减少27.0%,从37.1百万元降至27.1百万元[42] - 资本开支减少53.9%,从8.9百万元降至4.1百万元[40] - 销售产品成本81,171千元同比增长20.1%,含存货减值3,752千元[101][104] - 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为人民币17.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13.7百万元有所增加[49] - 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17,923千元同比增长31.1%[101] - 员工成本总额由2024年同期人民币55.5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人民币63.6百万元[63] - 期内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成本人民币2,092千元,同比下降73.4%(2024年:7,877千元)[115] - 公司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期间股份奖励开支为人民币1,792.3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343.2万元增长33.4%[124] - 期内税项支出总额为人民币821千元,同比增长174.6%(2024年:299千元)[10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六轴协作机器人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6.7%[13] - 六轴协作机器人产品收入占比提高至61.2%[13] - 六轴协作机器人销售额增长46.7%,从63.8百万元增至93.6百万元,收入占比从53.0%提升至61.2%[28][29] - 四轴协作机器人销售额增长7.7%,从36.8百万元增至39.6百万元[30] - 复合机器人销售额增长13.1%,从14.7百万元增至16.6百万元[31] - 商业场景收入增长165.5%,从5.2百万元增至13.8百万元[36] - 公司产品在半导体行业封装测试等环节实现批量应用[21] - 公司产品在商业领域咖啡机器人、艾灸理疗机器人等实现批量出货[21] - 公司拥有覆盖超200个成熟工业应用场景[23] - 在汽车零部件应用领域成功打入更多全球百强企业[1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9万台[20] - 设立马来西亚子公司作为海外新兴市场首家子公司[20] - 境外收入80,146千元超越内地72,941千元,占比52.4%[97][10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6月DOBOT Atom人形机器人完成量产验证并开启全球交付[15] - 产品具备工业级±0.05mm重复定位精度[15] - 2025年6月与腾讯云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17] - 与药师帮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探索医药全链场景应用[17]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567亿港元[67] - 所得款项净额中40%约3.027亿港元用于2025年至2029年智能协作机器人技术开发[67] - 所得款项净额中27%约2.043亿港元用于2025年至2029年生产线及制造能力开发[67] - 所得款项净额中16%约1.211亿港元用于国内外协作机器人行业下游战略联盟、投资及收购机会[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255亿港元[67] - 公司于2025年7月完成配售1910万股新H股,每股价格54.30港元[69] - 公司计划将19,688,106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占总股本4.65%[156] - 公司收购杭州行思无界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完成智能机器人业务布局[156] - 收购杭州行思无界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该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开发,股权转让程序于2025年7月完成[135] - 公司适用高新技术企业15%优惠所得税率[107] - 公司未派付或宣派股息[111]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55] 其他财务数据 - 剔除存货减值影响的毛利率稳定维持在49.4%[11] - 股东权益由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967.3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1,011.7百万元,主要因超额配售增加股本[5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4年末人民币883.8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163.9百万元,降幅达719.9百万元[51] - 银行借款由2024年末人民币217.8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91.7百万元,实际年利率范围1.19%-2.45%[53] - 资产负债比率由2024年末35.3%降至2025年6月30日26.5%[55] - 持有未到期远期外汇合约共计340.0百万港元,其中40.0百万港元于2025年7月到期[60]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967.289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011.719亿元人民币,增长4.6%[79][8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88.3758亿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6.3871亿元人民币,下降81.5%[79]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75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6.6793亿元人民币,增长21.3%[79] - 计息银行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1658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9.1714亿元人民币,下降54.5%[79] - 公司通过股本发行募集资金6.9389亿元人民币[83]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6.4918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负7.0414亿元人民币改善7.8%[8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7.949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54亿元人民币,下降17.7%[7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9.551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0.3513亿元人民币,增长8.4%[79]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96.7289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01.1719亿元人民币,增长4.6%[81] -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601,198千元,主要因新增定期存款562,415千元及金融资产投资100,000千元[88] - 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出51,454千元,虽获股东出资90,879千元,但银行还款200,708千元形成抵消[88]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163,871千元,较期初883,758千元下降81.5%,主要受投资活动影响[91] - 新增银行借款75,000千元,同期偿还200,708千元[88]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账面净值下降至人民币65,500千元(2024年12月31日:80,068千元)[116] - 贸易应收款项1年内账龄占比94.8%(57,051千元/60,149千元)[118] - 贸易应付款项增至人民币46,031千元(2024年12月31日:40,687千元),其中97.5%为1年内账龄[119] - 公司发行新股4,195,400股H股,筹集资金总额78,874千港元(约人民币72,665千元)[120] - 金融工具公平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551.7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451.3万元,增长9.4%[133] - 大额存单公平值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9,551.7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9,695万元[133] - 公司合约承担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16.2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376.5万元,主要因新增收购杭州行思无界科技的人民币2,000万元承担[127]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雇员总数为628名,包含执行董事[63]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总薪酬增至人民币5,058千元(2024年:4,872千元),其中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占58.2%[110] - 股份奖励计划下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数量从2025年1月1日的18,321,177股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8,071,177股,期内没收250,000股[124] - 向关联方刘培超先生和郎需林先生提供贷款总额人民币2,018.3万元,其中刘培超先生1,863.4万元,郎需林先生154.9万元[129] - 主要管理人员报酬总额从2024年同期的471.9万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495万元,其中以权益结算股份为基础付款为294.2万元[131] - 董事长刘培超直接持有H股76,677,613股,占H股总股本21.41%及总股本18.97%[136] - 刘培超通过受控法团间接持有H股16,041,990股,占H股总股本4.48%及总股本3.97%[136] - 刘培超直接持有内资股19,169,403股,占内资股总股本41.53%及总股本4.74%[136] - 董事郎需林持有H股6,374,570股,占H股总股本1.78%及总股本1.58%[136] - 股东刘洋通过受控法团持有H股31,593,859股,占H股总股本8.82%及总股本7.82%[139] - 深创投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H股21,766,039股,占H股总股本6.08%及总股本5.38%[139] - 松禾成长持有H股21,698,003股,占H股总股本6.06%及总股本5.37%[139] - 前海股权合计持有内资股及H股19,572,616股,占总股本4.85%[139] - 公司于2025年7月22日完成配售19,100,000股新H股,总股本增至423,295,400股[141] - 无锡产发基金持有内资股3,031,596股(占内资股6.57%)及H股3,031,597股(占H股0.85%)[139]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培超持股95,847,016股,占总股本22.64%[142] - 领航资深投资者松禾成长持股21,698,003股,占总股本5.13%[144] - 领航资深投资者前海股权持股19,572,616股,占总股本4.62%[144]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发行任何可转换证券或股份计划[147]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49]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重大诉讼或仲裁案件[150]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59] - 审核委员会确认中期财务报告编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规则和条例[159]
越疆(02432)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