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虹国际集团(02678) - 2025 - 中期财报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为110.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12] - 毛利为15.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12] - 经营溢利为6.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12]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5.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6%[12] - 期内溢利为4.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4%[1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3%[13]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46元,同比增长53.3%[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188亿元人民币[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188亿元人民币[1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46元人民币[12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润2.85亿元人民币[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六个月收入为112.435亿元人民币[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六个月毛利为14.795亿元人民币[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六个月除所得税前溢利为3.687亿元人民币[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732亿元人民币[46] - 公司经营溢利为661,026千元人民币,期内溢利为463,510千元人民币[8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178.24亿元人民币[90] - 公司经营溢利为6.1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85亿元人民币[90] - 未分配亏损2469.2万元人民币影响整体盈利表现[90]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为94.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12] - 财务费用净额为7382.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7.1%[12] - 所得税开支为1.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3%[12] - 公司财务费用为144,953千元人民币,财务收入为71,131千元人民币[88] - 公司折旧及摊销费用为488,187千元人民币[88] - 财务费用支出2.63亿元人民币,显著高于财务收入3792.5万元人民币[90] - 折旧及摊销总额为5.08亿元人民币[90] - 存货成本同比下降4.5%至74.92亿元人民币[96] - 雇员福利开支同比增长5.4%至12.53亿元人民币[96] - 补贴收入同比增长48.3%至1.07亿元人民币[98] - 衍生金融工具未变现亏损扩大至6339万元人民币[98] - 汇兑亏损净额达1.28亿元人民币[98] - 财务费用净额同比下降67.1%至7382万元人民币[102] - 所得税开支同比增长32.3%至1.10亿元人民币[104] - 物业、厂房及设备在2025年上半年折旧支出为442,95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450,957千元减少8,007千元(约1.8%)[132] - 使用权资产折旧总额为人民币32,523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0,657千元下降20.0%[144]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所产生现金为28.6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24] - 来自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达28.536亿元人民币[24]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069亿元人民币,同比由正转负[24][25]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8.137亿元人民币[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079亿元人民币[25] - 租赁现金付款总额为人民币19,421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3,441千元大幅下降41.9%[144][145]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2079.0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中的2116.04亿元人民币,增长1.8%[17][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4年末的28.80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中的27.08亿元人民币,下降5.9%[17] - 存货由2024年末的45.43亿元人民币显著增加至2025年中的53.69亿元人民币,增长18.2%[17] - 公司总权益由2024年末的99.5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102.92亿元人民币,增长3.4%[18] - 非控制性权益由2024年末的5.02亿元人民币略降至2025年中的4.91亿元人民币,减少2.3%[18] - 非流动借款由2024年末的31.96亿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中的18.90亿元人民币,下降40.9%[18] - 流动借款由2024年末的31.99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中的39.32亿元人民币,增长22.9%[19] - 供应链融资由2024年末的21.11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25.70亿元人民币,增长21.7%[19] - 公司保留溢利由2024年末的79.7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83.13亿元人民币,增长4.2%[18][21] - 公司总权益从2025年初的99.571亿元人民币增至期末的102.921亿元人民币,增长3.4%[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211.60亿元人民币,总负债为108.68亿元人民币[92] - 集团总资产为207.91亿元人民币,总负债为108.33亿元人民币[93] - 公司总借贷从2024年末的63.95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58.21亿元人民币,减少9.0%[181][184] - 应付贸易及票据款项从2024年末的8.8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中的10.04亿元人民币,增长13.3%[187][191] - 有抵押银行借贷维持在2000万人民币水平[178] - 无抵押流动银行借贷从2024年末的7.67亿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中的3.47亿元人民币[178] - 其他银行借贷(由附属公司担保)从2024年末的53.23亿元人民币略降至2025年中的51.97亿元人民币[180] - 供应链融资金额为人民币25.701亿元,较2024年底的21.114亿元增长21.7%[196] - 已担保供应链融资金额为人民币25.701亿元,较2024年底的19.114亿元增长34.5%[196] - 无担保供应链融资金额为零,2024年底为人民币2亿元[196] 业务分部表现 - 亚洲地区收入占比89.7%,美洲地区收入占比9.8%[82][85]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17,866,293千元人民币,其中外部客户收入为11,034,056千元人民币[88] - 纱线业务收入最高,达10,883,754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60.9%[88] - 纱线业务中国地区外部客户收入为76.19亿元人民币,占总外部收入67.8%[90] - 面料及服装业务美洲地区外部客户收入为3.61亿元人民币[90] - 分部间收入抵消总额为65.81亿元人民币[90] - 纱线业务中国地区分部资产最高,达87.22亿元人民币[93] 投资和资本开支 - 非流动资产添置支出3.40亿元人民币[92] - 非流动资产添置总额为8.34亿元人民币,其中东南亚地区纱线业务添置最多,达3.40亿元人民币[93] - 物业、厂房及设备在2025年上半年新增添置329,311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86,911千元增加42,400千元(约14.8%)[132] - 2025年上半年无财务费用资本化为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一部分,而2024年同期为2,020千元[133] - 发展中物业总额为人民币293,652千元,较期初的人民币261,510千元增长12.3%[156] - 发展中物业的建筑成本为人民币88,371千元,较期初的人民币56,229千元大幅增长57.2%[156][158] - 在建土地使用权账面净值为人民币74,233千元,较期初的人民币11,752千元激增531.7%[158] 会计政策变更影响 - 会计政策变更导致其他储备减少1.802亿元人民币[22] - 公司变更自用楼宇会计政策从重估法转为成本法 追溯调整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39][40][42][43] - 会计政策变更使截至2024年6月30日六个月经营溢利增加3525千元人民币[44] - 会计政策变更使截至2024年6月30日六个月期内溢利增加3218千元人民币[44][46][48] - 会计政策变更使截至2024年6月30日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增加人民币0.01元[46] - 会计政策变更对销售成本及收入无影响[44] - 公司采纳HKAS 16成本法导致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1.88亿人民币[50] - 投资物业因会计政策变更减少388万人民币[50] - 非流动资产总额因会计政策调整减少1.92亿人民币[50] - 总资产价值经重列后为2079.05亿人民币[52] - 其他储备因会计政策变更减少1.80亿人民币[54] - 递延所得税负债因政策调整减少1199.7万人民币[54] - 权益总额因会计政策影响减少1.80亿人民币[54] - 负债总额减少1199.7万人民币至1083.34亿人民币[55] - 公司未因采纳HKAS 21修订版而变更会计政策[57] - 公司尚未提前采纳2026年生效的HKFRS 9分类计量修订[57] - 公司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版"缺乏可兑换性"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5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财务报表中之呈列及披露"自2027年1月1日起生效[60][6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不具公共责任之附属公司:披露"自2027年1月1日起生效[61][6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第28号修订"投资者与其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之间的资产出售或注资"生效日期待定[61][6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预计将影响公司综合全面收益表之呈列[62][63] 金融工具和风险管理 - 公司使用远期外汇合约管理外汇风险合约名义金额未披露[66][68] - 公司使用交叉货币掉期合约管理利率风险合约名义金额未披露[66][68] - 公司使用棉花期货合约管理价格风险合约名义金额未披露[66][68] - 公司使用棉花期权合约管理价格风险合约名义金额未披露[66][68] - 金融负债的未折现合约现金流出与上年末相比无重大变动[71][73] - 公司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总额为399,635千元人民币,其中第二级占95.5%[78] - 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负债公允价值为40,751千元人民币,全部属于第二级[78]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为345,669千元人民币[78]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FVPL)为17,982千元人民币,全部属于第三级[78] - 公司远期外汇合约名义本金从2024年末的53.60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中的34.60亿元人民币,减少35.4%[175] - 公司交叉货币掉期合约名义本金从2024年末的3.24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3.96亿元人民币,增长22.2%[175] - 公司棉花期权合约名义本金从2024年末的255.5万美元降至2025年中的235.2万美元,减少7.9%[175] - 公司棉花期货合约名义本金从2024年末的458万美元大幅增至2025年中的2617万美元,增长471.4%[175] - 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从2024年末的1.01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中的3598.4万元人民币,减少64.4%[173] 税务事项 - 香港附属公司利润税率为16.5%[105][107] - 中国内地附属公司标准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106][108] - 中国内地16家附属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优惠税率[109][113] - 越南附属公司所得税率标准为20%[110][114] - 越南附属公司可享受4年免税及9年50%税率减免[110][114] - 越南附属公司适用税率区间为0%至20%[111][115] - 越南加权平均有效税率低于15%可能产生支柱二补足税[121][124] - 香港地区平均有效税率超过15%不涉及支柱二补足税[122][124] 应收应付款项 - 公司贸易及票据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149.1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165.79亿元人民币,增长11.1%[161][165] - 公司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从2024年末的8791.9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1.14亿元人民币,增长29.1%[161][165] - 公司30日内账龄的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7.92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9.00亿元人民币,增长13.6%[165] - 公司应收关联方款项从2024年末的3207.6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中的2460.2万元人民币,减少23.3%[162] - 公司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从2024年末的6.82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6.94亿元人民币,增长1.8%[171] - 90天以内的应付账款占总额比例从2024年末的91.3%微降至2025年中的85.2%[191] - 应计工资及薪金为人民币2.864亿元,较2024年底的3.030亿元下降5.5%[193] - 应计经营开支为人民币1.376亿元,较2024年底的1.559亿元下降11.7%[193]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243亿元,较2024年底的1.964亿元下降36.7%[193] - 应付股息为人民币8372万元,2024年底为零[193][197] 股息分派 - 公司支付2024年股息8372万元人民币[22] - 向非控制性权益派付股息5429万元人民币[22] - 公司确认与2024财年相关的末期股息为每股0.10港元,总计人民币8372万元[197] - 2025年未提议中期股息,而2024年中期股息为每股0.10港元[197][199] 特定资产变动 - 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账面净值从2024年6月30日的8,082,858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849,275千元,减少233,583千元(约2.9%)[132] - 物业、厂房及设备在2025年上半年减值损失为27,59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4,153千元大幅增加23,437千元(约564.5%)[132] - 投资物业期末账面净值从2024年6月30日的367,492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79,163千元,增加11,671千元(约3.2%)[135] - 投资物业在2025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25,981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6,037千元减少56千元(约0.2%)[137] - 使用权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97,311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25,494千元,减少71,817千元(约6.0%)[141]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80,000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6,147千元,减少23,853千元(约13.3%)[141] - 永久产权土地期末账面净值从2024年6月30日的109,162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4,284千元,减少4,878千元(约4.5%)[130] - 无形资产期末账面净值为人民币56,264千元,较期初的人民币58,095千元下降3.2%[146] - 以权益法入账的投资总额为人民币349,977千元,较期初的人民币361,629千元下降3.2%[148]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为人民币13,866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人民币20,806千元收窄33.4%[149][152] - 存货总额(扣除拨备前)为人民币5,651,395千元,较期初的人民币4,828,694千元增长17.0%[155] - 存货拨备为人民币282,379千元,较期初的人民币285,587千元减少1.1%[155] 融资和借贷 - 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从2024年末的3.95%下降至2025年中的3.64%[184][185] - 未动用借贷融资额度从2024年末的18.59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中的21.49亿元人民币,增长15.6%[185] - 人民币计值借贷占总额比例从2024年末的64.0%提升至2025年中的71.0%[184] - 港元计值借贷从2024年末的18.11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中的9.43亿元人民币[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