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益为17.365亿港元,同比下降1.1%[9][12] - 收益为17.37亿港元,同比下降1.1%[40]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756,510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736,568千港元,降幅为1.1%[57][58] - 销售货品收入为1,732,370千港元,同比下降0.6%[55] - 提供服务收入为4,198千港元,同比下降68.9%[55] - 毛利为3.244亿港元,同比下降0.5%[9][12] - 经营亏损为2820万港元,同比大幅改善[9][12] - 期内亏损为5606万港元,同比大幅减少[9][13] - 期内亏损为5605.5万港元,同比收窄34.6%[40] - 期内亏损由2024年上半年的85,710千港元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56,055千港元,改善34.6%[57][58] - 每股亏损为3.4港仙,同比收窄46.0%[40] - 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增加至1252.0万港元,同比增长139.6%[40] - 货币换算差额产生2225.9万港元收益,去年同期为亏损2629.5万港元[41]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融资成本净额从2024年同期的22,227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18,535千港元,下降16.6%[72] - 银行借贷利息支出从15,031千港元降至12,764千港元,下降15.1%[72]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及摊销从83,260千港元降至68,381千港元,减少17.9%[57][58][61] - 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同期的2,026千港元大幅增至2025年的8,847千港元,增长336.5%[73] - 递延税项从1,412千港元增至5,451千港元,增长286.0%[73]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从2024年同期的9,509千港元微增至2025年的9,662千港元,增长1.6%[82] - 已付所得税为10,195千港元,同比增长678.2%[44] 运动服生产业务表现 - 运动服生产业务收益为11.916亿港元,同比下降1.9%[16] - 运动服生产业务经营亏损1760万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6] - 运动服生产分部收益从1,215,111千港元降至1,191,589千港元,降幅1.9%[57][58] 高级时装零售业务表现 - 高级时装零售业务经营溢利690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12] - 高级时装零售业务收益增加1360万港元至2.945亿港元,增幅4.8%[18] - 高级时装零售业务经营溢利690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经营亏损5220万港元实现大幅扭亏[18] - 高级时装零售分部收益由280,934千港元增至294,499千港元,增长4.8%[57][58] 高级功能户外服装生产业务表现 - 高级功能户外服装生产业务收益为2.505亿港元,同比下降3.8%[17] 各地区表现 - 欧洲地区收益从688,353千港元降至650,657千港元,降幅5.5%[60] - 中国大陆地区收益从484,360千港元降至455,456千港元,降幅6.0%[6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所得现金为224,731千港元,同比增长406.5%[44]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14,536千港元,同比增长398.2%[44] - 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22,997千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所得76,518千港元[44] - 银行借贷所得款项为436,088千港元,同比下降17.6%[44] - 偿还银行借贷为372,137千港元,同比下降31.1%[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83,022千港元,同比增长462.0%[44] - 期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7,136千港元,同比增长82.1%[44] 资产负债及借贷状况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至4.371亿港元,相比去年底2.503亿港元增长74.6%[25]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至4.37亿港元,同比增长74.6%[37] - 净负债资产比率为7.1%,较期初16.0%显著改善[11] - 净借贷额降至9280万港元,净负债资产比率从16.0%改善至7.1%[25] - 未提取银行融资额度为7.282亿港元,较去年底7.139亿港元略有增加[25] - 应收购贸易账款及票据减少至3.24亿港元,同比下降38.4%[37] - 借贷增加至5.30亿港元,同比增长14.0%[37] - 资产净额减少至13.11亿港元,同比下降2.5%[37] - 权益总额减少至13.11亿港元,同比下降2.5%[38] - 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从542,712千港元降至337,363千港元,大幅减少37.8%[64] - 单一客户组别应收款项占比从38%上升至47%,显示客户集中度增加[65]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922,657千港元降至891,204千港元,减少3.4%[60] - 其他应收及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202,793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09,756千港元,增长3.4%[66] - 应付贸易账款从2024年末的278,937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97,682千港元,增长6.7%[67] - 计息银行借贷总额从2024年末的464,985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29,981千港元,增长14.0%[69] - 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贷从394,485千港元增至461,981千港元,增长17.1%[69] 货币风险暴露 - 收益货币占比:美元70.7%、人民币25.3%、港元2.9%[26] - 采购货币占比:美元79.1%、人民币17.5%、港元1.9%[26] - 现金结余货币占比:美元54.6%、人民币37.5%、港元6.3%[26] - 银行借贷货币占比:港元45.7%、美元41.9%、人民币12.4%[26] 店铺网络变化 - 直营店铺总数从110间减少至95间,其中中国大陆从83间减至72间,港澳从17间减至14间[19] 公司治理与委员会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5]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6]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7] - 公司于2006年4月18日成立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95][96][97]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中期财务资料[103] - 核数师罗兵咸永道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中期财务资料[103] - 公司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一直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9] - 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一直应用上市规则的企业管治守则[102] 股份与期权结构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84,400,000股[85][89] - 董事李国栋通过Quinta Asia Limited间接持有公司743,769,967股股份,占总股本57.91%[85][89] - 董事黎清平直接持有4,186,000股股份,占总股本0.33%[85] - 董事王志强直接持有102,000股股份,另持有10,000,000股期权,合计权益占比0.79%[85] - Quinta Asia Limited由李国栋持股70%、黎清平持股30%[87] - 新股份期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128,440,000股,相当于已发行股本10%[92][94] - 王志强持有10,000,000份未行使期权,行使价每股1.562港元[93] - 股份期权计划规定向关联人士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0.1%或价值5,000,000港元[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有任何新股份期权计划下的期权被授予[94] - 公司股份期权计划有效期至2026年6月19日[91] 资本承担与投资 - 资本承担中的向附属公司注资从115,975千港元增至116,967千港元,增长0.9%[76] 股息与股份交易 - 公司未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1]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00]
永嘉集团(03322)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