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表现(同比) - 总收入同比增长17.3%至510.079百万港元,其中分销收入343.412百万港元(+2.4%),电商收入87.432百万港元(新增业务)[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510.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7.3%[14]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17.3%至5.101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4.350亿港元)[32] - 公司收入为510.07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7.3%[8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510.07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35.010亿港元增长17.2%[111][114] 分业务线收入表现 - 零售店收入同比下降20.6%至79.235百万港元[7] - 电商业务从零起步,本期贡献收入87.432百万港元[7] - 電商業務收入為87.4百万港元[17] - 分銷分部收入為343.412亿港元,同比增長2.4%[111] - 電商分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為87.432亿港元,而2024年同期為零[111] - 零售店分部收入為79.235亿港元,同比下降20.6%[111] 分地区收入表现 - 香港分銷銷售額為257.4百万港元,同比減少0.5%[15] - 澳門分銷銷售額為42.9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為45.2百万港元[15] - 東南亞分銷銷售額達43.1百万港元,同比大幅上升37.3%[15] - 新加坡分銷銷售額達36.6百万港元,同比增幅達30.7%[15] - 馬來西亞分銷銷售額為6.3百万港元,升幅高達123.7%[15]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新增8740万港元(2024年同期无数据)[32] - 东南亚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7.6%至432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3140万港元)[32] - 香港市场收入同比下降6.1%至3.366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3.584亿港元)[32] - 香港市場收入為336.636亿港元,同比下降6.1%[114] 利润与亏损(同比)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7.984百万港元,同比转亏(2024年同期溢利21.009百万港元)[7]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7.7百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溢利21.1百万港元[1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800万港元(2024年同期溢利2100万港元)[35] - 期内亏损为7.66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21.119百万港元[81] - 公司期内亏损766.6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溢利2111.9万港元,盈利能力显著恶化[8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錄得除稅前虧損7.383亿港元,而2024年同期為溢利24.219亿港元[11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7,984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1,009千港元[119] - 每股基本亏损为1港仙,去年同期为盈利3港仙[119] 毛利润与毛利率 - 毛利润同比增长19.8%至129.204百万港元,毛利率提升至25.3%(2024年同期:24.8%)[7] - 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25.3%,毛利增长19.8%至1.292亿港元[33] - 毛利润为129.20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9.9%[81] 经营溢利与EBITDA - EBITDA同比下降62.8%至15.918百万港元,EBITDA利润率降至3.1%(2024年同期:9.8%)[7] - 经营溢利为9.42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9.5%[81] - 分銷分部業績為1.776亿港元,同比大幅下降46.0%[111] - 電商分部業績為虧損3.701亿港元,而2024年同期為溢利3.553亿港元[111] 经调整净溢利 - 经调整净溢利(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为10.554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31.082百万港元)[7] - 经调整净溢利下降至1055.4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3108.2万港元)[38] 成本与费用(同比)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长61.3%至7170万港元[33] - 售出存货成本增加至379,579千港元,同比增长16.4%[115] - 雇员福利开支上升至43,295千港元,同比增长37.7%[115]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大幅增至8,071千港元,同比增长911.4%[115] - 广告费增至31,478千港元,同比增长102.5%[115] - 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增加至8.1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0.8百万港元[14] - 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达807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798千港元增长911.4%[139]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同比增长23.0%至1.236709亿港元,总负债增长37.8%至711.710百万港元[7] - 公司总资产增长23.0%至12.37亿港元,较期初10.06亿港元显著扩张[86][87] - 公司總資產由2024年底的100.556亿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123.671亿港元,增長23.0%[1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4080万港元(2024年底:3400万港元)[4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19.9%至4080.9万港元,流动性有所改善[86] - 资产负债比率升至44.8%(2024年底:38.3%)[40] - 银行借款增加33.2%至3.60亿港元,融资规模显著扩大[87] - 贸易应付款项增长39.6%至1.85亿港元,应付账款周期可能延长[87] - 银行借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270.296百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中的360.038百万港元,增长33.2%[129]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增至184,704千港元,同比增长39.6%[128] 其他财务数据(现金流)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3504.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负1593.5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91] - 收购附属公司支出3196.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64.8万港元激增776%[91] - 银行借款新增4.215亿港元,同比增长127%[91] - 股东贷款新增90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000万港元增长80%[91] - 偿还银行借款4.620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2371亿港元增长273%[91] - 发行普通股筹资4670万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融资活动[91]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4080.9万港元,较期初3402万港元增长20%[91] - 已付利息支出127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27.7万港元增长24%[91] - 购买物业设备支出47.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4.5万港元下降54%[91] - 现金及等价物汇率变动产生168.4万港元损失,较去年同期61.8万港元损失扩大172%[91] 其他财务数据(具体项目) - 利息支出增至12.785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10.264百万港元)[7] - 摊占联营公司CWA集团亏损4.0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溢利3.6百万港元[14] - 期内所得税总开支下降至283千港元,同比减少90.9%[117]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增至283,755千港元,同比增长4.3%[127]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大幅增加至262,763千港元,同比增长210.2%[124] - 无形资产激增217.0%至2.63亿港元,主要来自附属公司收购[86][88] - 有抵押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68.93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140.42百万港元,增长103.7%[129] - 有抵押发票融资贷款从2024年末的162.366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142.43百万港元,减少12.3%[129] - 无抵押银行借款维持在39百万港元不变[129] - 无抵押发票融资贷款从2024年末的0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38.188百万港元[129] - 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449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704千港元增长164.0%[143] - 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29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42千港元增长106.3%[143] 融资与资金使用 - 公司自认购事项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46.7百万港元[25] - 所得款项净额中26.0百万港元用于购买存货,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14.8百万港元,未动用11.2百万港元[26] - 所得款项净额中12.0百万港元用于支付仓库及物流开支,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1.8百万港元,未动用10.2百万港元[26] - 所得款项净额中5.0百万港元用于推出市场营销及推广活动,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1.6百万港元,未动用3.4百万港元[26] - 所得款项净额中3.7百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2.5百万港元,未动用1.2百万港元[26] - 认购价每股0.5港元较认购协议日期收市价0.4港元溢价25.0%[25] - 认购价较认购协议日期前最后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0.447港元溢价约11.9%[25] - 公司于2025年5月发行94百万股新股,每股0.5港元,总现金代价47百万港元[130] - 发行后已发行普通股从800百万股增至894百万股,股本从8百万港元增至8.94百万港元[130] - 股本通过发行股份增加11.8%至894万港元,股权融资470万港元[88] 股份奖励与购股权计划 - 股份奖励计划下可授出股份上限为4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5%[73] - 报告期内3,622,000股奖励股份已归属,16,000股失效[73] - 五名最高薪酬人士合计持有未行使奖励股份7,648,000股[74] - 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总数为80,000,000股,占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10%[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下可供授出奖励总数为22,486,000股[75] - 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以每股3.4港元均价购买3.4百万股,总代价11.56百万港元[1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为股份奖励计划购回36.56百万股普通股[137] - 购股权计划规定可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已发行股本的30%,任何12个月内向单名参与者发行不超过1%[132] - 股份奖励归属数量为3622千股,较去年同期1680千股增长115.6%[139] - 股份奖励加权平均公平值增至2.83港元,较去年同期1.58港元增长79.1%[139] 收购与投资活动 - 行使认沽期权购回CWA 51%股份,行使价106百万港元,实际支付46百万港元[46][47] - 收购CWA公司51%股份代价为1.06亿港元[149] - 收购相关成本净额为285千港元[150] - 收购CWA集团51%股权总代价为1.06亿港元,包含4600万港元现金支付及抵销应收买方的剩余代价6000万港元[152] - 收购产生的商誉为1.385亿港元,主要源于预期协同效应且不可作税务扣除[152][153] - 所收购可识别资产净值的公平值总额为4724.2万港元,包含4110万港元无形资产[152] - 贸易应收款项公平值为6269.6万港元,预期可全额收回[153] - CWA自2025年2月28日起贡献收入8743.2万港元,同期净亏损122.6万港元[153] - 若CWA自2025年1月1日起并表,备考收入为5.409亿港元,净亏损1108.5万港元[153] - 收购涉及递延所得税负债678.2万港元,用于公允价值调整拨备[153] - 收购事项导致现金净流出3196.6万港元[152] - 非流動資產添置大幅增加至19.627亿港元,而2024年同期僅為0.162亿港元[113] 关联方交易与贷款 - 向雅各臣药业集团采购产品金额达130300千港元[142] - 应付雅各臣药业集团贸易款项达129008千港元[145] - 股东贷款总额为78782千港元,其中王嘉俊先生贷款28782千港元[145] - 与Jacobson Group Treasury的结余以集团持有的全部康宁行股份作抵押,年利率为HIBOR + 2.5%,需于2028年3月31日偿还[151] - 来自王嘉俊先生的两笔无抵押贷款年利率均为6.5%,其中400万港元分类为流动负债[151]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王嘉俊先生一人兼任,持股33.57%[59][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94,000,000股[64][70] - Tycoon Empire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300,088,326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33.57%[67][70] - 魏思琪女士(王嘉俊先生配偶)被视为拥有301,964,326股权益,占已发行股份总数33.78%[67][70] - 华润医药零售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51,895,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6.99%[67] - 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港交所:3320.HK)通过华润医药零售持有相同股份权益,占比16.99%[67][70] - Jacobson Group Treasury持有150,59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6.84%[67] - 雅各臣科研制药有限公司通过Jacobson Group Treasury持有相同股份权益,占比16.84%[67][70] - 岑广业先生通过Kingshill Trust架构被视为拥有150,590,000股权益,占比16.84%[67][70] - 王嘉俊先生通过Tycoon Empire持有1股相联法团股份,权益比例100%[65] - 华润医药集团由华润集团(医药)有限公司持股约53.40%[70] 员工与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234名,较去年同期250名减少16名,员工成本总额约43.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1.5百万港元增长37.5%[54] 抵押与担保 - 抵押租赁土地及楼宇账面净值约30.8百万港元,作为银行贷款担保[44] 市场展望与业务评论 - 覆盖近10万个线上及线下销售点,销售超过300个品牌及2000项产品[10] - 东南亚市场分销销售额表现强劲,尤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地已渐入收成期[22] - 泰国市场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开始录得收入[24] - 预期泰国分销销售额于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将会进一步增长[24]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重大资本承担及重大或然负债[51][52][53] - 公司未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主要风险货币为人民币[43] - 公司未派付中期股息[55] - 公司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计划[45][49] - 保留溢利减少7.6%至2.95亿港元,反映当期亏损对累积盈利的侵蚀[88] - 非控股权益减少13.5%至873.6万港元,因收购附属公司产生168.7万港元权益变动[84][88] - 汇兑储备改善153.8%至负217.6万港元,主要受益于外币报表折算差额188.4万港元[83][88]
满贯集团(03390)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