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派对文化(01532) - 2025 - 中期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总收益同比下降25.3%至人民币122,951千元[11] - 净亏损率扩大至39.5%,同比恶化39.2个百分点[1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人民币1.2295亿元,同比下降25.3%[92][9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人民币4400万元,较去年同期盈利人民币70万元转亏[94] - 收益同比下降25.3%至12.295亿元(2024年同期:16.464亿元)[100] - 期内亏损扩大至4858.3万元,较去年同期527万元亏损显著恶化[100] - 经营亏损达4774.9万元,而去年同期为经营溢利111.3万元[100]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2.45分(2024年同期:盈利0.05分)[101]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25.3%,从2024年上半年的164.639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同期的122.951亿元人民币[129][131] - 公司整体从2024年上半年税前利润931万元人民币转为2025年上半年税前亏损4.8195亿元人民币[129][131]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6.46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12.30亿元人民币,降幅为25.3%[137] - 公司期内归属于权益持有人的亏损为人民币43,904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人民币768千元[15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48,583千元,较2024年同期527千元亏损扩大9,118%[106][10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至22.3%[11] - 销售开支占收益比例从2.8%升至4.1%,主要因广告推广费用增加[29][33]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减少约人民币1.2百万元至33.8百万元[30][34]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人民币47.2百万元,因营业额下降导致[32][36] - 所得税开支从约人民币1.5百万元降至0.4百万元,因经营溢利减少[39][44]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损失激增至4716.5万元(2024年同期:603.4万元)[100] - 折旧及摊销减少26.4%,从2024年上半年的1032.9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同期的760.7万元人民币[129][131] - 未分配开支增加24.8%,从2024年上半年的1408.9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1757.6万元人民币[129][131]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减少64.5%,从2024年上半年的136.8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同期的48.5万元人民币[129][131] - 所得税开支减少73.4%,从2024年上半年的145.8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同期的38.8万元人民币[129][13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研发成本为人民币15,245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3,611千元增长12.0%[145] - 公司确认使用权资产减值损失人民币7,221千元,2024年同期为零[161] - 公司期内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34,908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3,544千元增长4.1%[145] - 公司期内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388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458千元下降73.4%[14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总减值损失为人民币39,944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6,034千元大幅增加561.8%[172][176]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为人民币39,944,000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6,034,000元大幅增加[177] - 期内新增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人民币485,000元[190] - 毛利率从23.9%下降至22.3%,主要因衣物清洁护理等产品毛利减少[22][26] 各业务线表现 - CMS业务收益下降21.3%至人民币74.8百万元,占总收益60.8%[14] - OBM业务收益下降30.9%至人民币48.1百万元[15] - 角色扮演假发OBM业务收益同比大幅增长120.4%[13] - OBM业务收益从约人民币69.6百万元下降至约48.1百万元,降幅30.9%[19] - CMS业务收益人民币7481万元,同比下降21.3%,占总收益60.8%[92] - OBM业务收益人民币4814.1万元,同比下降30.9%,占总收益39.2%[92] - 假发产品收益人民币1503.7万元,同比增长47.5%,占比提升至12.2%[94] - 服装及其他产品收益人民币9170.8万元,同比下降33.5%,占比降至74.6%[94] - 假发分部收益同比增长47.5%,从2024年上半年的1.0195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1.5037亿元人民币[129][131] - 服装及其他分部收益同比下降33.5%,从2024年上半年的13.7994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同期的9.1708亿元人民币[129][131] - 服装及其他业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3.80亿元人民币下降至9.17亿元人民币,降幅为33.5%[137] - 合约制造服务业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9.50亿元人民币下降至7.48亿元人民币,降幅为21.3%[140] - 原品牌制造业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6.96亿元人民币下降至4.81亿元人民币,降幅为30.9%[140] - 角色扮演服飾收益在合约制造业务中从8253.8万元人民币下降至6783.3万元人民币,降幅为17.8%[140] - 角色扮演假髮收益在原品牌制造业务中从566.2万元人民币增长至1248.0万元人民币,增幅为120.4%[140] - 公司主要从事角色扮演产品、性感内衣和清洁护理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113] 其他财务数据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下降37.7%至人民币39,607千元[11] - 总负债同比大幅增长60.2%至人民币85,586千元[11] - 流动比率恶化181.4个百分点至233.0%[11] - 资产负债比率上升1.9个百分点至6.8%[1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约人民币24.0百万元至39.6百万元[41] - 银行借款从约人民币18.0百万元减少至8.0百万元[4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人民币39.6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约人民币24.0百万元[46] - 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8.0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8.0百万元减少[46] - 流动比率233%,资产负债比率6.8%[47][53] - 银行结余及现金减少至3.9607亿元,较2024年末6.3585亿元下降37.7%[103]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大幅增加至7.7491亿元(2024年末:2.0401亿元)[103] - 存货显著增加至5.5929亿元(2024年末:2.2162亿元)[103] - 总权益下降至31.2676亿元,较2024年末36.369亿元减少14.0%[104]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初的411,080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312,676千元,降幅达24.0%[106][107]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62,504千元,较2024年同期10,309千元扩大506%[110]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44,531千元,主要来自持出售资产收益80,000千元[110] - 公司储备金从2024年末329,153千元降至2025年6月282,497千元,减少14.2%[107][108] - 累计亏损从2024年初35,787千元扩大至2025年6月146,575千元,增幅达310%[106][107] - 汇兑储备从2024年6月7,740千元降至2025年6月4,540千元,减少41.3%[106][107]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初27,976千元降至2025年6月14,786千元,减少47.1%[106][107] - 物业厂房设备投资35,585千元,较2024年同期27,830千元增加27.9%[110] - 通过行使购股权融资6,426千元,2024年同期通过发行股份融资21,907千元[107][1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24,007千元人民币[1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较去年同期增加81.8%(从13,207千元增至24,007千元)[11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9,607千元人民币,较期初63,585千元下降37.7%[111]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585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9,456千元增长28.6%[111] - 汇率变动对现金影响为29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65千元[111]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5.2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98.26亿元人民币,增幅为22.4%[134] - 服装及其他业务分部资产从2024年底的102.05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191.40亿元人民币,增幅为87.6%[134] - 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467.9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129.5万元)[101] - 递延税项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519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6,973千元,减少了546千元(约3.1%)[197][195] - 递延税项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51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93千元,减少了158千元(约63.0%)[197][196] - 递延税项总额(资产减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268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6,880千元,减少了388千元(约2.2%)[193][197] - 递延税项资产中,资产减值亏损部分从17,785千元减少至17,239千元,减少了546千元(约3.1%)[195] - 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中国附属公司投资相关暂时性差异总额约为229,966千元,较2024年末的249,896千元减少了19,930千元(约8.0%)[198][199] - 资本开支人民币35.6百万元用于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50][54] - 资本开支增加27.8%,从2024年上半年的2783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3558.5万元人民币[129][131] - 投资物业公平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53,557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1,882千元,降幅为3.1%[166][167] - 投资物业的估计租金从每平方米人民币12元降至11.5元,降幅为4.2%,贴现率保持6%不变[169][170]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53,190千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44,519千元,降幅为5.7%[172] - 投资物业累计折旧及减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8,184千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9,020千元,增幅为3.0%[166] - 在建工程从2025年初的人民币49,042千元降至零,全部转入固定资产[172] - 物业、厂房及设备期内折旧支出为人民币4,312千元[172] - 公司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人民币35,585千元,其中人民币21,610千元用于在建工程[172] - 建筑物类别计提减值损失人民币15,153千元,占物业、厂房及设备总减值损失的37.9%[172] - 租赁物业装修账面净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8,720千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45,038千元,增幅为16.3%[172]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256,000元下降至人民币2,626,000元,降幅19.3%[180] - 存货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2,162,000元增至人民币55,929,000元,增长152.4%[182]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8,218,000元增至人民币52,778,000元,增长542.2%[184]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人民币6,481,000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5,996,000元增加8.1%[187] - 0-30天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最高,达人民币40,048,000元,占总额的75.9%[18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投资物业的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2,892千元,较2024年末的33,728千元下降2.5%[16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6,988千元,较2024年末的6,874千元大幅增长147.2%[158] 其他收入与支出 - 租赁业务租金收入为人民币3,385,000元,较去年同期3,045,000元有所增长[21][25] - 其他收入从约人民币8.6百万元增至11.3百万元,增幅约人民币2.7百万元[24][28]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859.2万元人民币增长至1133.8万元人民币,增幅为31.9%[143] - 政府补助从2024年上半年的67.0万元人民币增长至138.3万元人民币,增幅为106.4%[143] - 处置物业控股公司获得收益人民币80,000,000元[61][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回租物业年租金第一年人民币2,459,900元,第二年人民币2,582,895元,第三年人民币2,712,040元[66] - 出售事项于2025年4月30日完成,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7950万元[75][78] - 公司订立租回协议,第一年租金为人民币245.99万元,第二年租金为人民币258.2895万元,第三年租金为人民币271.204万元[70] - 所得款项用途:江西宜春市制造场所扩建已动用人民币935万元,未动用人民币1480万元[81] - 所得款项用途:偿还三笔贷款本金共计人民币1800万元,年利率分别为3.2%、3.0%和3.2%[83] - 公司发行认股权证,可认购最多354,652,624股股份,认购价为每股1.00港元[73][77] - 出售事项构成非常重大出售事项,适用百分比率超过75%[70] - 租回协议构成须予披露交易,适用百分比率超过5%但低于25%[70] - 所得款项中消防装置设备预算人民币480万元,预计2025年12月完成[81] - 所得款项中装修工程预算人民币1000万元,预计2026年6月完成[81] - 认股权证发行条款规定行使期为五年,需满足公司要求的行使条件[73][7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的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089.5万元,预计于2025年12月前使用[85] - 公司员工成本部分已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1040万元,未动用金额为人民币638.3万元,占比38.0%[85] - 生产物料成本部分已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1000万元,未动用金额为人民币305.3万元,占比23.4%[85] - 日常运营费用部分已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600万元,未动用金额为人民币145.9万元,占比19.6%[85] - 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51] - 现金流预测使用税前贴现率23.0%至23.5%,较2024年末的23.2%至23.9%略有下降[178] - 公司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因在香港无应税利润[146] - 中国附属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率为25%,部分子公司自2024年12月起享受15%的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149] 公司运营与结构 - 员工总数1,175人,总员工成本人民币34.9百万元[58][60] - 无资产质押及重大或然负债[51][52][55][56] - 外汇风险主要来自美元和日元计价的海外销售[57][59]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1,807,263,120股,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49][53] - 中期财务资料以人民币千元为单位列示,未经审计[116] - 公司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缺乏可交换性"修订版,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118][121] - 公司执行董事作为主要运营决策者,按产品和服务线划分经营分部[124] - 分部业绩计算不包括融资成本、银行利息收入及所得税开支等未分配项目[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