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人民币1.664亿元,同比下降24.19%[2]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4.2%至1.664亿元(2024年:2.195亿元)[10] - 营业总收入为人民币1.664亿元,同比下降24.19%[5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1226.51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547.52万元有所收窄[2] - 营业亏损收窄至-992.8万元(2024年:-1,562.8万元)[12] - 净亏损收窄至-1,226.5万元(2024年:-1,553.4万元)[1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226.5万元(2024年:-1,547.5万元)[1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1226.51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547.52万元[4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亏损为人民币12,265,085.76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5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5元/股(2024年:-0.020元/股)[15]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015元,去年同期为0.020元[2]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3.80%上升至19.40%[5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25.0%至1.766亿元(2024年:2.355亿元)[10] - 营业成本合计为人民币1.341亿元[38]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3.2%至691.9万元(2024年:797.5万元)[10]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1.0%至1,175.0万元(2024年:1,319.7万元)[10]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6,919,440.83元,同比下降13.24%[54] - 财务费用为人民币11,749,718.82元,同比下降10.97%[55] - 财务费用为人民币1175万元,其中利息支出为人民币1184万元[41] - 员工总数193人,员工成本为人民币18,008,518.78元,同比下降6.08%[59] - 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5214.85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2.01万元[42]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转负为-3,159.7万元(2024年:+6,875.1万元)[1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59.5%至1.233亿元(2024年:3.043亿元)[16] - 货币资金减少至人民币1.338亿元,较期初2.726亿元下降50.9%[4] 资产和负债 - 应收账款为人民币1.726亿元,较期初1.878亿元减少8.1%[4] - 应收账款减少8.10%至人民币172,594,132.78元,应收票据减少51.25%至人民币5,608,820.54元[58] - 应收账款总额为人民币4.484亿元,坏账准备为人民币2.758亿元[48] - 短期借款为人民币4.368亿元,较期初5.077亿元下降14.0%[7] - 短期贷款为人民币436,770,000元,较年初减少约71,000,000元[57] - 合同负债为人民币7832.15万元,较期初9711.47万元下降19.4%[7] - 应付账款总额为人民币3.609亿元[49] - 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2.61亿元,较期初23.86亿元减少5.2%[6] - 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0.55亿元,较期初11.68亿元下降9.7%[9] - 流动比率为1.57,与年初1.53基本持平[58] - 负债比率为32.17%,较年初27.71%上升[60] - 已抵押资产账面总值人民币458,611,721.37元,其中人民币121,320,000元用于银行借款抵押[61] - 提供担保的银行存款为人民币10,432,940.89元,较年初减少56.6%[61] 所有者权益 - 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069亿元,较期初1.192亿元减少10.3%[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年初余额为12.099亿元[18] - 所有者权益合计年初余额为12.186亿元[18] - 本年综合收益总额为负1276万元[18]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49.6万元[18] - 未分配利润减少1226.5万元[18] - 少数股东权益减少122.59元[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年末余额降至11.972亿元[24] - 所有者权益合计年末余额降至12.058亿元[24] - 实收资本(或股本)保持7.921亿元不变[24] - 资本公积保持8099.9万元不变[2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有者权益合计为人民币1,633,165,253.24元[26]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539,748,081.60元[26]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人民币103,396,141.60元[26] - 公司资本公积为人民币80,999,419.73元[26]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人民币792,058,500.00元[26] - 公司盈余公积为人民币108,136,584.74元[26] - 公司少数股东权益为人民币8,826,525.57元[26] - 公司专项储备为人民币1,605,369.33元[26] - 公司一般风险准备为人民币-15,475,193.51元[26] - 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股本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人民币-58,791.60元[26] 业务线表现 - 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483亿元,其他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816万元[38] - 系统集成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452亿元,成本为人民币1.242亿元[39] 项目和技术进展 - 公司完成多个港口和保税区信息化项目包括鹰潭国际综合港铁路监管场所石家庄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盐城港大丰港区集装箱码头堆场海关工程等[72] - 公司新签订多个数字化项目包括中国电信张家港分公司数字化集成项目蚌埠综合保税区信息化项目等[72] - 公司新申报发明专利3件申请软件著作权4项并获批4项申请并获批软件产品3件[75] - 公司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科技部综合绩效评价并完成2022年南京市栖霞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验收[75] - 公司持续推动2023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研究预计2025年6月通过科技部中期评审[74] - 公司依托江苏省智慧高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南京市跨境物流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大量技术成果[74] - 公司计划打造国产化新海运系统和国产化智慧云卡口系统开展跨境物流技术研发[78] - 公司专注于射频识别视频识别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发[79] - 公司拥有百余项软件著作权和发明专利具有较高的自主研发能力[7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高质量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改善科技创新驱动效能增强[76] 股权结构 - 沙敏直接持有3,375,000股内资股,占公司股本0.43%[84] - 沙敏通过三宝集团等实体被视为拥有401,196,000股内资股及4,310,000股H股权益[86] - 三宝集团直接持有397,821,000股内资股及4,310,000股H股,占公司股本50.77%[84][89] - 公司已发行H股总数229,500,000股,内资股总数562,558,500股,总股本792,058,500股[86] - Active Gold Holding Limited持有123,862,500股内资股,占公司股本15.64%[91] - Season International Pte. Ltd.持有53,855,500股H股,占公司股本6.79%[91] - 青岛国资委通过海发集团被视为持有397,821,000股内资股及4,310,000股H股,占50.77%[89] - 江苏三宝被视为持有397,821,000股内资股及4,310,000股H股,占公司股本50.77%[89] - 上海佳鑫被视为持有397,821,000股内资股及4,310,000股H股,占公司股本50.77%[91] - 常勇先生被视为持有397,821,000股内资股及4,310,000股H股,占公司股本50.77%[91] - 公司已发行H股总数229,500,000股,内资股总数562,558,500股,总股本792,058,500股[94] - 三宝集团直接持有内资股397,821,000股及间接持有H股4,310,000股,为公司最大股东[94] - 三宝集团由海发集团持有51%权益,海发集团由青岛国资委100%持有[94] - 三宝集团由江苏三宝持有49%权益,江苏三宝由上海佳鑫及上海联启分别持有60.40%和39.60%权益[94] - 常勇先生通过上海联启39.60%权益被视为持有397,821,000股内资股及4,310,000股H股权益[94] 公司治理 - 沙敏先生担任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偏离企业管治守则C.2.1条[99]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高立辉(主席)、胡汉辉及钟月媚[97] - 2025年1月17日股东批准修订公司章程以配合业务发展及遵守新公司法[103] - 2025年2月14日刘民获委任附属公司南京数字城市投资建设董事[102] - 2025年4月7日沙敏辞任青岛宝昊科技董事长,由刘飞接任[102]
三宝科技(01708)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