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集团收入增加5%至港币6.54亿元(2024年:港币6.23亿元),但营业盈利减少40%至港币1.25亿元(2024年:港币2.09亿元)[12] - 公司收入从6.23亿港元增长至6.54亿港元,增幅4.97%[33] - 营业盈利大幅下降40.19%,从2.09亿港元减少至1.25亿港元[33] - 公司总收入为6.5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23亿港元增长5.0%[47][4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员工成本为1.97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的1.96亿港元基本持平[51] - 财务支出为7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00万港元减少30.0%[54] 酒店业务表现 - 酒店业务亏损收窄35%至港币3100万元(2024年:港币4800万元),收入微升1%至港币4.26亿元(2024年:港币4.22亿元)[11][12] - 香港酒店收入增加4%至港币3.83亿元(2024年:港币3.7亿元),营业亏损收窄69%至港币1100万元(2024年:港币3600万元)[12] - 内地酒店收入下跌17%至港币4300万元(2024年:港币5200万元),营业亏损扩大至港币1800万元(2024年:港币700万元)[12] - 酒店分部收入为4.26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的4.22亿港元基本持平[47][49] 投资物业表现 - 投资物业收入下降22%至港币9600万元(2024年:港币1.23亿元),营业盈利减少23%至港币8500万元(2024年:港币1.11亿元)[7][12]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亏损1.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200万港元亏损扩大37.8%[47] - 投资物业分部收入为96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3亿港元下降22.0%[47][49]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亏损扩大37.8%,从0.82亿港元增至1.13亿港元[33] 发展物业表现 - 发展物业应占减值拨备总计港币2.11亿元(2024年:港币1.03亿元),未售出存货账面减值至约人民币17亿元(港币19亿元),占集团资产约12%[9][17] - 期内应占已签约销售额仅为人民币1900万元(港币2100万元)[9] - 发展物业分部收入为58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00万港元大幅增长625.0%[47][49] - 发展物业分部录得除税前亏损2.02亿港元,主要由于联营公司亏损1.55亿港元[47] 联营公司表现 - 联营公司录得应占亏损港币1.55亿元(2024年:港币1.13亿元),包含为发展物业作出的减值拨备港币1.78亿元(2024年:港币1.03亿元)[17] 投资业务表现 - 投资分部收入为700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的6900万港元基本持平[47][49] - 股本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96亿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21亿港元[35] 净亏损和股东应占亏损 - 基础净亏损为港币8600万元(2024年同期:盈利港币7400万元),主要因发展物业计提应占减值拨备增加至港币2.11亿元(2024年:港币1.03亿元)[2][11] - 股东应占集团亏损为港币1.99亿元(2024年:港币800万元),包含投资物业重估减值净额港币1.13亿元(2024年:港币8200万元)[2][11] - 股东应占亏损为港币1.99亿元,相比2024年港币800万元大幅扩大[19] - 基础净亏损港币8600万元,而2024年为盈利港币7400万元[20] - 本期亏损急剧扩大1141%,从0.17亿港元增至2.11亿港元[33]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89亿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300万港元[4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股东权益增至港币145.97亿元,较2024年底港币142.17亿元增长2.7%[21] - 总资产达港币160.9亿元,较2024年底港币158.01亿元增长1.8%[22] - 股本投资总额港币30.51亿元,较2024年底港币25.05亿元增长21.8%,占总资产19%[26] - 总负债减少5.5%,从14.71亿港元降至13.9亿港元[36] - 股东权益增长2.67%,从142.17亿港元增至145.97亿港元[36] - 公司第一级公允价值计量的上市股本投资为30.51亿港元,较上年末25.05亿港元增长21.8%[65] 现金流变动 - 现金净额港币1.67亿元,较2024年底港币6600万元增长153%[27] - 营业净现金流入港币9400万元,较2024年港币2500万元增长276%[2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38.3%,从4.31亿港元增至5.96亿港元[36][39] - 营业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下降72%,从2.27亿港元降至0.94亿港元[39] - 现金净增加1.6亿港元,去年同期为净减少1.1亿港元[39] 税务和股息 - 公司是期税项总额为2200万港元,其中香港本期税项准备为1900万港元,中国内地以往年度税项高估冲回11000万港元[57] - 公司派付2024财年中期股息3500万港元[60] 信贷和担保 - 备用信贷额港币13.33亿元,其中港币4.29亿元已被动用[28] - 公司为附属公司提供透支及信贷保证84亿港元[68] - 公司为客户按揭贷款提供担保800万港元,较上年末1000万港元下降[68] 关联方交易 - 公司支付关联方酒店运营费用1500万港元[70] - 公司支付关联方物业服务费用200万港元,较上年300万港元下降33.3%[70] 资本性支出承诺 - 计划资本性与发展开支约港币3.14亿元,主要用于发展物业[30] - 集团于2025年6月30日尚未支出承擔总额为314百万港元,其中香港36百万港元,中国内地278百万港元[71] - 中国内地发展物业承擔总额为278百万港元,其中已承擔145百万港元,尚未承擔133百万港元[71] - 香港投资物业承擔总额为17百万港元,其中已承擔13百万港元,尚未承擔4百万港元[71]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 应收贸易账项总额为2100万港元,其中零至三十日账龄占1800万港元[61] - 应付贸易账项及其他账项总额为7.22亿港元,较上年末8.47亿港元下降[62] 公司治理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要求[73] - 董事郑诗韵于2025年5月7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史习平不再担任该职务[7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且无不同意见[72] 股份和股东结构 - 九龍倉置業持有公司71.53%股份(506,946,196股)[78] - Harson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公司8.05%股份(57,054,375股)[78] - 董事吳天海持有九龍倉置業1,435,445股(0.0473%)个人权益[75] - 董事吳天海持有1,500,000份九龍倉置業認股權(0.05%),行使價每股36.58港元[76] 股份回购和持有 - 公司在报告财政期间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0] - 公司无持有任何库存股份(包括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或其它方式持有)[8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至报告日期库存股份持有量为零[80]
海港企业(00051)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