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环科技(688031) - 2025 Q2 - 季度财报
星环科技星环科技(SH:688031)2025-08-28 08: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同比) - 营业收入为1.525亿元,同比增长8.82%[26] - 营业总收入15250.58万元,同比增长8.82%[76]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152.5058百万元,同比增长8.82%[127] - 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8.82%[147][1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429亿元,同比收窄[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4294.51万元,亏损同比缩窄25.24%[7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624.87万元[1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56亿元,亏损同比收窄24.03%[14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为1.328亿元,同比改善[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3亿元[142][15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83%,同比改善0.31个百分点[27] - 基本每股收益为-1.18元/股,同比改善[2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0.70%,同比下降10.93个百分点[27] - 研发投入总额为1.23亿元,同比下降4.16%[116] - 费用化研发投入9900.18万元,同比下降10.26%[116] - 研发费用9900.18万元,同比下降10.26%[150] - 资本化研发投入2406.53万元,同比上升33.06%[116]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19.55%,同比上升5.47个百分点[116] - 销售费用为75.4554百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9.48%[138]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8.75%[138] - 营业成本8283.40万元,同比增长13.79%[1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644亿元,同比下降12.22%[26] - 总资产为12.602亿元,同比下降9.75%[26] - 货币资金5.07亿元,同比下降13.12%[152] - 应收账款2.85亿元,同比下降14.77%[152] - 无形资产4707.7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66.65%[152]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主营业务收入15204.50万元,其中软件产品与技术服务收入11108.70万元(占比73.06%)[77] - 解决方案收入3411.51万元(占比22.44%),同比增长43.18%[77] - 软硬一体产品及服务收入684.29万元(占比4.50%),同比增长81.8%[77] - 金融行业收入6843.74万元(占比45.01%),同比增长23.38%[79] - 能源行业收入2853.39万元(占比18.77%),同比增长253.9%[79] - 政府行业收入1849.00万元(占比12.16%),同比下降65.08%[79] - 交通行业收入863.76万元(占比5.68%),同比增长2074.2%[79]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总额为1.23亿元,同比下降4.16%[116] - 费用化研发投入9900.18万元,同比下降10.26%[116] - 资本化研发投入2406.53万元,同比上升33.06%[11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0.70%,同比下降10.93个百分点[116]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19.55%,同比上升5.47个百分点[116] - 研发项目2的预算为3954.20万元,其中资本化金额为1757.04万元,费用化金额为1757.04万元[118] - 研发项目3的预算为3156.67万元,其中资本化金额为1473.96万元,费用化金额为1473.96万元[118] - 研发项目4的预算为3842.92万元,其中资本化金额为1723.23万元,费用化金额为1723.23万元[118] - 研发项目5的预算为1761.97万元,其中资本化金额为809.95万元,费用化金额为809.95万元[119] - 分布式数据库ArgoDB项目本期投入3393.84万元,累计投入3393.84万元[117] 公司技术与产品能力 - 自主研发产品包括大数据基础平台软件TDH、云基础平台软件TDC、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ArgoDB和KunDB[37][38][40] - 人工智能平台Sophon支持多模态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及智能体应用开发[42] - 知识平台TKH可构建企业知识图谱并支持RAG流程和大语言模型集成[43] - 大数据基础平台TDH V9.1通过TPCx-BB SF3,000基准测试官方审计,性能位列全球第二[67] - 公司大数据基础平台产品TDH V5.1于2018年成为全球首个完整通过TPC-DS基准测试的数据产品[67] - 公司ArgoDB V1.2.1于2019年成为全球第四个通过TPC-DS基准测试的数据库产品[67] - 公司人工智能平台Sophon Discover V3.0.0于2022年成为首个通过TPCx-AI基准测试SF3,000的产品[67] - 公司成为全球首家通过TPCx-AI SF3,000基准测试的厂商[95] - 大数据基础平台TDH端到端业务时效从T+1天缩短至T+1分钟[85] - 分布式向量数据库Hippo2.0准确率突破95%[85] - 分布式时序数据库Timelyre9.3支持PB级数据秒级分析并实现5-20倍无损数据压缩[85] - 分布式图数据库StellarDB6.0在高并发短查询场景中性能大幅提升[85] - 分布式交易型数据库KunDB V4支持金融级高可用及同城双中心/异地多集群容灾[88] - 数据云平台TDC5.1支持多个异构GPU集群统一池化管理[86] - 分布式数据库ArgoDB V6存储与计算效率综合提升一倍[87] - 无涯·问知提供私有化部署和公有云服务等多种部署模式[92] - 无涯·问数具备自然语言提问的全场景数据探索能力[93] - 单集群支持千级别节点规模,单实例存储容量达百TB[6] - 分布式图数据库支持万亿顶点以上存储,毫秒级检索,每秒可遍历千万图节点[7] - 分布式Bigtable数据库单节点并发访问吞吐达1万QPS[8] - 大数据集群管理技术支持10,000节点规模在线扩容缩容[9] - 向量数据库支持百亿级向量数据存储与毫秒级检索,磁盘索引性能较传统DiskANN提升30%以上[10] - 分布式文件系统支持百亿级别文件数量,兼容HDFS API及Amazon S3接口[11] - SQL编译技术支持精确查询下10,000以上并发编译[12] - 分布式分析型数据库具备高扩展性,支持不停服务在线扩容[14] - 分布式交易型数据库KunDB事务性能达到500万TPS[16] - 数据加密技术性能影响在5%以内[14] - 支持跨数据中心部署和超大规模集群[14] - 支持多租户资源隔离和独立弹性伸缩[14][21] - 支持X86和ARM等异构CPU架构及不同操作系统[19] - 支持国产GPU调度管理和大模型训练推理[20] - 容器化技术无性能损失且资源利用率更高[21] - 支持单条插入和API等多种实时数据写入方式[14] - 支持AES和SM4等多种加密算法[14] - 支持MySQL协议兼容和Oracle PL/SQL[16] - 产品Workflow支持日均百万级的任务调度,调度能力可线性扩展[27] - 公司产品支持从Oracle、IBM DB2等数据库实时同步数据,实现T+0准实时数据分析[25] - 时序数据库TimeLyre性能提升2-3个数量级[120] - 实盘框架延迟低至10微秒,单策略每秒处理40万+消息[120] - 分布式框架支持500+因子并行计算[120] 研发团队与知识产权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35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7.08%[123]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9146.54万元,平均薪酬为26.13万元[123]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占比54.57%(191人),本科占比43.14%(151人)[123]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40岁占比56.57%(198人)[123]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69项[95]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69个,实用新型专利1个,外观设计专利2个,软件著作权464个[114]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3个,获得12个;新增软件著作权申请30个,获得33个[114] - 公司积累了31项核心技术[106] - 分布式一致性技术确保跨机房跨地域部署的数据一致性[106] - 分布式计算技术支持从GB到PB级别数据的优化分析性能[107] - 分布式计算技术支持联邦计算与第三方数据库联合查询[107] - 分布式事务处理技术自2015年开始支持[107] - 大数据安全产品Defensor新增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分类分级技术[107] - 公司产品Audit支持大数据操作审计和敏感数据泄露防护[107] 市场地位与行业认可 - 2023年中国大数据平台私有化部署市场规模达107.1亿元,公司在该领域独立软件厂商市场份额第一[69] - 公司在中国机器学习平台市场份额排名第五[69] - 2020年IDC中国大数据管理平台厂商评估中公司综合能力排名市场第四[68] - 公司在2020年IDC中国大数据管理平台厂商评估中综合能力排名市场第四[95] - 公司入选Gartner《中国数据库管理系统供应商识别指南》,在8类产品中覆盖7类,是覆盖超过7类的四家厂商之一[68] - 公司产品覆盖Gartner《中国数据库管理系统供应商识别指南》8类中的7类[99] - 2024年公司被IDC评为中国数字政府一体化大数据平台领导者和中国实时湖仓市场领导者[69] - 2025年公司在IDC《中国政务大数据平台市场份额,2024》中位列独立软件厂商市场份额第一[69] - 公司获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大数据服务能力评估量化管理级(四级)最高评级[99] - 公司KunDB入围中央国家机关2024年度事务性分布式数据库供应商名单[98] 销售与客户 - 公司销售模式分为直接销售和渠道销售两种模式[47] - 渠道销售模式中公司与项目合作伙伴和经销商等生态合作伙伴直接签约[47] - 渠道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约为51.67%[135] - 老客户复购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78.83%[102] - 公司拥有逾1600家终端用户[101] - 大模型相关商机带动公司近3000万元订单[93] 公司战略与行业背景 - 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基础设施领域基础软件的研发[3]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领先一代"的技术发展策略[3] - 公司是一家企业级AI和大数据基础设施软件开发商,提供全栈式基础软件及服务[36] - 公司主要盈利来源为AI和大数据基础设施软件业务,主要通过永久授权模式销售软件产品[45] - 公司所属行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新兴软件开发"之"基础软件开发"[50] - AI基础设施软件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关键环节服务于金融政府能源电信制造等行业[51] - 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ZB同比增长25%[51] - 分布式架构逐渐成为主流能较好地处理TB及PB级别以上的数据规模[55] - 多模数据库支撑多样化需求可提升场景效率和降低运维成本[57] - 湖仓一体技术架构实现海量异构数据的统一存储计算开发管理和服务[58] - 中国大数据软件市场预计2021至2026年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9%[128] 管理层讨论与指引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实现盈利[3] - 公司在研发、销售及管理等方面持续投入较大[3] - 公司目前的营业收入规模相对较小[3] - 公司尚未形成突出的规模效应[3] - 公司报告期内投入大量资源和成本于技术研发及技术产业化[3] - 公司加强销售和售前队伍的建设[3] - 公司进行相关垂直行业的市场开拓、客户挖掘及行业深耕[3] - 公司募投项目进展顺利[3] - 公司需持续投入维持合作伙伴关系,否则渠道收入增长可能受阻[135] - 收入存在季节性波动,第四季度收入高于其他季度[136] - 公司面临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尤其来自大型云厂商和ICT厂商[132] - 开源或免费软件可能加剧市场竞争,影响商用产品销售量和价格[134] 资产与投资活动 - 境外资产6046.9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4.80%[153] - 货币资金中使用权受限的理财申购款为2.2亿元,ETC押金为6000元[154] - 以8项发明专利质押担保短期借款本金余额2000万元[154] - 向西安数治科技注资45万元,向安徽星环人工智能注资200万元,向星环超智信息科技注资170万元[156] - 向新加坡子公司注资4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906.564万元),向星环众志西安注资85万元[156] - 结构性存款期初数6150万元,本期购买金额20.71亿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21.225亿元,期末数1000万元[158] - 货币基金期初数1015.160774万元,本期购买金额9614.712601万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8500万元,期末数2129.873375万元[15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末数3129.873375万元[158]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上海接力同行二号投资总额2000万元,报告期末已投资金额2000万元,出资比例9.95%[161] - 主要子公司星环众志科技北京净资产为-3320.026万元,净利润为-2146.08万元[162] 股权激励与承诺 - 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200名激励对象授予114.6191万股,授予价格45.06元/股[164] - 2024年3月26日以每股45.06元价格向15名激励对象授予6.6809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65] - 2024年10月29日作废处理限制性股票数量合计20.8466万股[165] - 2024年10月29日向181名激励对象办理31.7735万股限制性股票归属[165] - 2025年3月7日完成28.7448万股限制性股票登记并于3月14日上市流通[165] - 2025年4月24日向2名激励对象办理0.8640万股限制性股票归属[165] - 2025年4月24日作废处理限制性股票数量合计29.2070万股[165] - 报告期内无未披露的员工持股计划及其他激励措施[166]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于2022年10月18日作出股份锁定承诺且持续履行中[168]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于2022年10月18日作出稳定股价承诺且持续履行中[168] - 公司于2022年10月18日作出利润分配政策承诺且持续履行中[168]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发行前持有的股份[171][175] - 公司实现盈利前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自上市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发行前股份[171][175] - 上市后第4-5会计年度控股股东每年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71][175] - 控股股东承诺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72] - 董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量的25%[172] - 核心技术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发行前股份不超过持有量的25%[172]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承诺避免同业竞争[169] - 所有激励对象承诺归属后6个月内不转让限制性股票[170] - 激励对象若因信息披露问题导致不符合授予条件需返还全部利益[169] - 公司承诺不为激励对象获取限制性股票提供财务资助[169]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赞星投资中心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所持股份[177] - 公司未盈利前赞星投资中心承诺上市后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股份[177] - 公司盈利后赞星投资中心第4-5会计年度每年减持不超过股份总数2%[177] - 董事及高管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76][180][183] - 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将触发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76][180][183] - 董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81][184] - 离职董事及高管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股份[181][184] - 董事及高管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79][182] - 公司未盈利前董事及高管承诺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股份[179][183] - 违反减持承诺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176][178][182] - 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上市前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185][186][189][191] - 公司实现盈利前上市交易之日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转让上市前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185][186][189][192]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若上市后6个月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86] - 担任董事监事高管期间每年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