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1.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5.2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3.6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72.6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4.14%[19]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83亿元,净利润895.27万元,扣非净利润672.60万元[2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8%至11.83亿元[5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8%至11.83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业务收入激增107.3倍至9269万元[60] - 合并营业收入11.83亿元,同比增长3.38%[148] - 合并净利润337.29万元,同比增长267.11%[14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5.27万元,同比增长723.67%[14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79元/股,同比增长690.00%[19] - 基本每股收益0.0079元,同比增长690%[14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3%,同比增长0.56个百分点[19] - 公司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盈利185.11万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亏损567.43万元,同比恶化406.6%[15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91%至10.74亿元[58]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45.53%至1762.32万元,主要因汽车板块业务拓展[58] - 管理费用同比微增1.26%至6379.11万元[58]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0.9%至1396万元,系汽车板块新增车型研发投入增加[59] - 研发费用1395.76万元,同比增长30.95%[148]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7.5%,从2024年上半年3477.92万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1129.68万元[15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家电制冷业务板块上半年主营收入10.47亿元,占整体营收比重约88.5%[29] - 新能源商用车板块销售156台车辆,实现营业收入0.93亿元,中标金额超3亿元[30] - 新能源后市场子公司蜀康芯盛在手订单934.95万元[31] - 铜合金业务板块实现主营收入1107.21万元[34] - 液冷热管理板块与杭州联通签订算力服务合同实现产业链延伸[33] - 铜合金业务已实现银铜/锡铜/镁铜/无氧铜等多规格产品稳定交付[34] - 公司具备年产3000台新能源商用车的生产能力[53] - 液冷业务已获授权45项专利,包括5项发明专利和27项实用新型专利[55] - 另有138项专利技术申请已被受理[55] - 公司家电业务覆盖全球知名客户,产品远销六大洲[49] - 铜合金业务子公司美藤电工于2024年3月正式投产并获批量订单[56] - 公司再次中标成都公交集团280台新能源公交车订单[54] - 制造业毛利率9.2%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制冷管路业务毛利率8.6%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61] 各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占比提升至92.9%,同比增长8.4%至10.99亿元;境外收入下降35.3%至8453万元[6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战略转型聚焦"一主两翼"布局(家电主业+液冷业务+铜合金业务)[27] - 家电板块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客户压价导致利润空间受挤压[29] - 新能源商用车板块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市场份额和经营状况改善[30]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钢材、铝材和铜管在产品成本中占比较大,通过联动定价机制和议价降低影响[78] - 冰箱冷柜和空调行业增速趋缓,竞争加剧可能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应收账款账期长且竞争激烈[79] - 公司存在液冷和铜合金等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因产品验证周期长、技术迭代快及市场竞争激烈[81]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88.8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9.21%[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同比下降209.2%至-7689万元,主要因支付上年度新能源国补[5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2024年上半年流入7040.57万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流出7688.89万元,同比下降209.2%[154] - 营业收入现金流入增长48.4%,从2024年上半年8.59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11.89亿元[15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长129.6%,从2024年上半年2330.28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5351.74万元[15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253.4%,从2024年上半年流出4206.05万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流入6450.85万元[15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19.0%,从2024年上半年9075.09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1.08亿元[15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30.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9%[19] - 应收账款余额减少20.8亿元(占比下降6.15%),带动信用减值损失冲回1005万元(同比增长168.1%)[59][63][64] - 短期借款增加9885万元(占比上升3.7%),主要因汽车板块贷款增加[64] - 在建工程增长2287万元(占比上升0.9%),系汽车板块新厂建设投入[64] - 合同负债增长1732万元(占比上升0.6%),因汽车板块成都公交订单预收款增加[64]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89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860亿元人民币增长1.8%[14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6.59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669亿元人民币下降24.0%[143] - 存货期末余额为2.19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396亿元人民币下降8.5%[143]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6.47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483亿元人民币增长18.0%[144]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3.03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519亿元人民币下降32.8%[144] - 资产总计期末为30.17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0.963亿元人民币下降2.5%[143][144] - 负债合计期末为14.07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928亿元人民币下降5.7%[14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为14.35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224亿元人民币增长0.9%[144] - 未分配利润期末为-2.46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656亿元人民币改善7.1%[144] - 公司合并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6.10亿元,较期初增长0.44%[145] - 合并总资产为30.18亿元,较期初减少2.53%[145]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707.07万元,较期初增长808.27%[145] - 母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11亿元,较期初减少40.56%[145] 其他收益和损失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27.26万元人民币[23] - 其他收益724万元(占利润总额87.1%),主要来自政府补助[63] - 利息收入大幅增长437.4倍,从2024年上半年6.02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263.87万元[152] - 投资收益增长69.9%,从2024年上半年220.41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374.34万元[152]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126.0%,从2024年上半年损失752.84万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收益195.85万元[152] 子公司和关联方表现 - 浙江康盛科工贸净利润458.55万元,营收32,804.34万元[75] - 江苏康盛管业净利润889.11万元,营业利润率达5.2%[75] - 青岛海达盛冷凝器营收56,412.10万元,净利润562.30万元[75] - 浙江省淳安县博爱制冷净利润237.2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3.3%[75] - 浙江康盛热交净利润823.18万元,营业利润率达7.5%[75] - 合肥康盛管业子公司净资产为14,493.25万元,营业收入为13,061.60万元,但营业利润亏损114.18万元,净利润亏损35.06万元[76] - 中植一客成都子公司总资产为76,656.44万元,净资产为33,212.54万元,营业收入为19,048.65万元,但营业利润亏损1,005.22万元,净利润亏损1,001.88万元[76] - 浙江康盛股份四川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营业收入为14,076.13万元,但营业利润亏损236.16万元,净利润亏损224.40万元[76] - 成都蜀康蓉盛新能源子公司净资产为26,936.41万元,营业收入为757.35万元,营业利润为60.31万元,净利润为299.00万元[76] - 公司新成立成都蜀康芯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开展新能源商用车后市场服务业务,尚未对整体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77] - 公司存在应付关联方中植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的经营性借款,期末余额为人民币513.28万元,利率为4.35%[110] 行业和市场趋势 - 家电行业2025年1-5月主营业务收入8,402亿元同比增长6.0%[36] - 家电行业2025年1-5月利润总额629亿元同比仅增长0.8%[36] - 冰箱2025年1-5月累计产量3,979万台同比增长2.7%[36] - 商用车2025年1-6月产销分别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37] - 客车2025年上半年产销分别完成26.2万辆和26.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4%和8.7%[37] - 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2024年规模达23.7亿美元同比增长67.0%[38] - 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46.8%[38]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130%[39] - 新能源公交客车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售20,788辆同比增长33.14%[37] - 客车出口市场2025年上半年累计出口35,591辆同比增长29.18%[37]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4] - 报告期内公司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85] - 公司有1家子公司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86][87]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03]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00] - 公司报告期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99] - 公司报告期无超期未履行完毕的承诺事项[98] - 公司及子公司作为原告的未达披露标准诉讼涉案金额为人民币12,314.55万元[104] - 公司及子公司作为被告的未达披露标准诉讼涉案金额为人民币202.20万元,其中预计负债为人民币156.05万元[104] - 公司控股股东常州星若和重庆拓洋等248家企业可能被纳入中植集团实质合并破产清算程序,存在股权结构变动风险[106] - 公司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人民币31,359.81万元[119] - 公司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人民币11,159.81万元[119] - 公司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人民币11,159.81万元[119] - 公司对子公司康盛科工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实际担保金额为人民币1,800.00万元[119] - 公司对子公司中植一客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实际担保金额为人民币9,359.81万元[119]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余额总计为人民币52,359.81万元,占净资产比例为16.77%[120]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人民币21,000万元,审批额度为12,700万元[120] - 控股股东常州星若及重庆拓洋拟转让公司15%股份(170,460,000股)并委托7.63%表决权(86,720,000股)[124] - 股东常州星若持股11.88%(135,000,000股),其中质押134,638,867股,冻结14,538,298股[132] - 股东重庆拓洋持股10.75%(122,180,000股),全部质押[132] - 股东江苏瑞金装备科技持股5.00%(56,820,000股)[132] - 报告期内无委托理财及其他重大合同[122][123] - 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100%,数量为1,136,397,338股[128]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563股,期末余额为2,662股[128][130] - 股东BARCLAYS BANK PLC持股0.53%(6,048,400股),较期初增加3,346,500股[132] - 前两大股东常州星若和重庆拓洋分别持有1.35亿股和1.2218亿股,合计占比较大[133] - 公司实际控制人解直锟于2021年12月18日逝世,股权变更尚未完成[169] 受限资产情况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降至55,446,751.08元,较期初减少24.6%[67] - 受限货币资金总额为81,425,712.62元,用于票据及履约保证金[68] - 应收票据受限金额达225,000,000.00元,全部用于借款质押担保[69] - 合同资产受限账面价值79,602,515.30元,占账面余额80.6%[69] - 固定资产受限价值194,134,122.22元,占原值53.9%[69] 社会责任和荣誉 - 子公司江苏康盛为67名女职工提供免费两癌筛查服务[91] - 子公司青岛海康制冷科技2025年1月获海尔智慧楼宇"精工质量奖"[94] - 公司2025年3月19日获海尔智家全球合作伙伴大奖[94] - 康盛科工贸2025年6月获宁波爱科特"优秀供应商"和"成本先锋"称号[94] 会计政策和合并范围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01]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合并范围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80] - 子公司会计政策与公司不一致时,在合并时按公司政策进行必要调整[181]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时,需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并追溯合并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18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仅合并购买日至报告期末数据[183] - 处置子公司时,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及现金流量纳入合并报表[185] -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时,若属一揽子交易,则每次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6]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88] - 不丧失控制权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时,处置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89] - 现金等价物需满足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转换且价值变动风险小四个条件[193]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类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其他综合收益或当期损益三类[196] - 公司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支付利息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197] - 公司其他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97] - 公司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在初始确认时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197] - 公司为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可将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97] - 公司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或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97] - 公司符合三项条件之一的金融负债可在初始计量时指定为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198] - 公司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和债权投资[199] - 公司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且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199] - 公司不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以合同交易价格进行初始计量[199] - 公司持有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计入当期损益[200]
康盛股份(002418)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