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报告期间收益为人民币309.57亿元,同比增长22.2%[3][4]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101亿元,同比增长66.9%[3][4] - 期内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29元,同比增长81.3%[3][4] - 经营溢利为人民币11.81亿元[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增至1.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9%[28][30] - 每股基本盈利增至0.29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3%[28] - 净利从2024年同期的66.0百万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110.1百万元,增长66.9%[38] - 撇除以股份为基础之付款开支约31.1百万元的影响后,期内溢利为141.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上升114.0%[3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人民币3095.7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533.9百万元增长22.2%[63] - 毛利为人民币419.7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02.9百万元增长38.5%[68] - 公司期内溢利由人民币66.0百万元增长66.9%至人民币110.1百万元[7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67.59亿元[4] - 销售及营销成本为人民币18.20亿元[4] - 研发成本为人民币10.42亿元[4] - 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增至24.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23] - 雇员福利开支增至1.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23] - 销售成本中包含的存货金额增至24.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31] - 财务收入净额大幅下降至31.4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7.5%[23] - 所得税开支总额增至710.8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893.3%[24]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675.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231.0百万元增长19.9%[67] - 销售及营销成本为人民币182.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50.8百万元增长20.7%[69] - 公司财务收入净额由人民币12.5百万元下降97.5%至人民币0.3百万元[76] - 员工总数2,986人,员工总开支同比增长11.7%至人民币2.738亿元[93] - 研发成本从2024年同期的9200万元增至1.042亿元[40]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成本同比增长13.3%至1.042亿元人民币[40] 毛利率 - 期内毛利率为13.6%,同比增长1.6个百分点[3] - 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12.0%提升至13.6%,增长1.6个百分点[68] 各业务线收益表现 - 货品销售收入为3,077,79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5%[17] - 来自服务的收益为17,87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3%[17] - 总收益为3,095,66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17] - 电动自行车销售收益为人民币1996.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545.7百万元增长29.2%[65] - 电池销售收益为人民币596.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512.1百万元增长16.5%[65] - 其他产品销售收益为人民币23.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5.8百万元大幅增长303.2%[66] - 电动自行车收益占比从2024年的61.0%提升至64.5%[64] - 电动踏板车收益占比从2024年的13.6%下降至11.4%[64] 地区表现 - 公司90%以上收益及经营溢利来自中国电动车销售[20] - 公司90%以上非流动资产及负债位于中国[20] - 国际业务新进驻3个国家并在南亚与非洲取得重大发展[49]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总资产从4,324,343千元增至5,384,029千元,增长24.5%[7][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554,505千元增至1,060,232千元,增长91.2%[7] - 借款总额(流动+非流动)从1,002,333千元增至1,261,923千元,增长25.9%[8]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360,302千元增至442,583千元,增长22.8%[7] - 存货从303,068千元微增至304,611千元,增长0.5%[7] - 其他应付款项从237,965千元增至284,928千元,增长19.7%[7] - 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从1,655,711千元增至2,280,616千元,增长37.7%[8]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资本及储备从1,496,421千元增至1,580,138千元,增长5.6%[8] - 使用权资产从145,140千元增至171,400千元,增长18.1%[7] - 定期存款(流动+非流动)从323,850千元增至528,950千元,增长63.3%[7] - 存货总额为3.0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基本持平[3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60,302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42,583千元,增长22.8%[32]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483,294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01,141千元,增长86.5%[34] - 应付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929,145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204,300千元,增长29.6%[34] - 借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02,333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261,923千元,增长25.9%[37] - 一年以内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4,930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95,764千元,增长34.2%[32] - 原材料预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4,829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0,957千元,增长266.3%[33] - 其他应付款项及预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15,338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73,666千元,增长14.0%[33] - 计入流动负债的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742,873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24,223千元,增长24.4%[37]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由人民币483.3百万元增长86.5%至人民币901.1百万元[8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人民币554.5百万元增长91.2%至人民币1,060.2百万元[88]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由人民币491.7百万元增长40.8%至人民币692.3百万元[84]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由人民币312.7百万元增长26.9%至人民币396.7百万元[80] - 公司总负债由人民币2,826.6百万元增长34.6%至人民币3,803.9百万元[86] - 公司总资产由人民币4,324.3百万元增长24.5%至人民币5,384.0百万元[86] - 公司杠杆比率由68.1%上升13.4个百分点至81.5%[88]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人民币12.619亿元,占总负债的33.2%[89] - 短期借款(一年内偿还)为人民币9.242亿元,长期借款为人民币3.377亿元[89] - 固定利率银行借款为人民币4.379亿元[89] - 银行授信总额为人民币37.36亿元,已动用人民币24.859亿元[90] - 抵押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人民币383.6百万元[111] - 抵押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为人民币46.1百万元[111] - 存款证抵押金额为人民币635.0百万元作为应付票据担保[111] 其他收益和损失 - 政府补助为23,23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4%[21]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8,225千元人民币[22] - 出售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亏损为3,706千元人民币[22] - 其他收益净额为2,65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6%[22] - 汇兑亏损为332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收益5,005千元人民币[22] - 递延所得税项为1216.4万元人民币[24] - 公司其他收益净额由人民币13.7百万元下降80.6%至人民币2.7百万元[75] 研发与创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912项专利[39] - 2025年上半年新增222项专利申请并获得183项专利授权[40] - 2025年上半年推出超20款新车型包括K50/MS95/Moda50D等[42] - 依托液冷电机、数字电池系统、固态电气系统三大核心技术提升能效与安全[52] - 公司通过模块化设计协议标准化和简化开发流程提升技术商业化效率[55] - 公司专有数字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改进热管理和低温性能延长电池寿命[55] - 公司利用液冷电机系统等专有技术构建创新驱动型产品生态系统[55] - LYVA品牌电助力自行车集成扭矩、速度、加速度、阻力、坡度和心率监测系统[59] 生产和产能 - 重庆智能工厂于2025年2月正式投产[43] - 重庆智能生产工厂按绿色工厂标准建设[52] - 重庆工厂预计2026年产能逐步达到每年约200万辆[115] - 山东厂房产能扩张计划已暂停若干项目[115] - 资本开支同比增长7.6%至人民币1.503亿元[91] 销售和营销活动 - 线下分销网络覆盖中国336个城市拥有超14,000家零售门店[45] - 新零售模式带动约30万台电动两轮车销售[46] - 消费者满意度同比提升20%[46] - 直播活动全域曝光量超10亿次[46] - 耐久性测试直播曝光量超过1百万次[50] - 多主播联合直播项目内容曝光量突破10亿次[50] - 线上销售额超过人民币500百万元(即5亿元)[50] - 抖音平台总销售额增长72.7%[50] 合作伙伴和客户 - 与哈啰单车合作研发新国标产品并于2024年成为滴滴青桔电动两轮车主要供应商[48] - 美团成为公司增长最迅速供应商按接近连续两个年度采购金额计算[48] 战略和展望 - 2025年优先发展高端电助力自行车并扩展至电动出行生态系统服务[53] - 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预计2025年经历强劲增长,政策推动以旧换新计划和新国家标准过渡[54] - 电助力自行车全球市场价值预计从2024年35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62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接近10%[57] - 全球电助力自行车市场区域份额:亚太地区约占63%,欧洲31.4%,北美3.9%[57] - 公司高端电助力自行车品牌LYVA瞄准价格在人民币10,000元级别的高端市场[58] - 公司计划2026年前完成战略性智能制造转型并获得国家级认可[56] - 公司智能转型预计大幅提高质量一致性并降低生产成本[56] 股份计划和薪酬 - 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增至3.94亿股[30]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计划授予购股权对应16,73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4.08%)[96] - 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奖励授予8,316,500股(占已发行股份2.03%)[97] - 报告期间未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计划授出新购股权[100] - 董事陈郭胜持有1,726,600份未行使购股权[98] - 五名最高薪酬人士累计持有5,167,556份未行使购股权[98] - 其他雇员持有9,905,479份未行使购股权[98] - 报告期间其他雇员行使20,000份购股权[98][99] - 报告期间注销228,240份购股权[98] - 购股权行使价为零[100] - 购股权分四年归属:10%(第一年)、20%(第二年)、30%(第三年)、40%(第四年)[100] - 其他雇员行使购股权时的加权平均收市价为6.975港元[99]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计划授权限额为零[101] - 公司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计划向51名合资格参与者授予5,104,000份股份奖励,将于2026年1月20日全数归属[103][104] - 报告期间后公司以零对价授予102名合资格参与者6,348,000份购股权,涉及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55%[104] - 公司受托人根据股份计划持有14,219,500股股份[104] - 截至2025年1月1日,股份计划授权限额为42,666,7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0.40%[107] - 服务提供商分项限额为4,266,67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04%[107] - 2024年7月3日授予107名参与者的3,212,500份股份奖励按30%/30%/40%比例分三年归属[105] - 董事陈郭胜持有170,500份尚未归属奖励,倪博原持有128,000份尚未归属奖励[102] - 五名最高薪酬人士合计持有574,000份尚未归属奖励[102] - 其他雇员持有2,485,000份尚未归属奖励,报告期间注销25,500份[102] - 股份奖励购买价为零,公允价值按授出日期市值计算[105] - 首次公开发售后计划授权限额为42,666,7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0.40%[108] - 首次公开发售后服务提供商分项限额为4,266,67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04%[108] - 公司持有1649.7万股库存股份,可能用于未来收购或员工股份计划[122] 融资和资金使用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06.4百万港元[114] - 重新分配42.0百万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至西南地区新生产设施建设[115] - 公司IPO所得款项净额总计7.064亿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6.897亿港元,未动用余额为1670万港元[117] - 研发能力提升计划分配2.119亿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1.976亿港元,未动用1430万港元预计2025年底前使用完毕[117][121] - 新产品及技术研发分配1.695亿港元,因策略调整延迟动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4100万港元预计2025年底前使用[121] - 销售渠道及品牌建设分配2.119亿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2.095亿港元,未动用250万港元[117] - 国际市场营销分配1060万港元,因市场不确定性延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610万港元预计2025年底前使用[117][121] - 产能扩张分配2.119亿港元,其中广西厂房扩容6360万港元因行政手续延迟,910万港元于2025年极低前全数动用[117][121] - 山东厂房产能扩张计划分配2160万港元已全数动用,西南地区生产设施建设分配1.268亿港元已全数完成[117] - 运营资金及其他企业用途分配7060万港元已全数使用[117] 公司治理和合规 - 集团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10] - 自2025年4月23日后公司业务无重大变化,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影响财务表现[123][124] - 公司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28]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9] - 董事会确认全体董事严格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26] - 公司相关雇员未发现违反内幕消息交易指引的事件[127] - 公司已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条文[125]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原则[12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极低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129] - 董事会由4位执行董事和4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1] - 中期报告将通过联交所网站及极低网站发布[130] - 审核委员会讨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事宜[129]
绿源集团控股(02451)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