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凯鑫(30089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上海凯鑫上海凯鑫(SZ:300899)2025-08-27 10:5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28亿元,同比增长204.86%[1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4.86%至1.28亿元[49] - 营业总收入从4194.28万元大幅增长至1.279亿元,增长204.9%[144] - 营业收入为127.87亿元,同比增长204.9%[1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65.34万元,同比增长2465.61%[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79.75万元,同比增长18669.84%[17] - 净利润为31.69亿元,同比增长2512.3%[14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65亿元,同比增长2465.6%[14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963元/股,同比增长2471.50%[17] - 稀释每股收益为0.4963元/股,同比增长2471.50%[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963元,同比增长2471.5%[14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87%,同比上升4.68个百分点[17]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140.75亿元,同比增长232.2%[148] - 母公司净利润为29.66亿元,同比增长813.5%[14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0.70%至7640万元[49] - 营业成本为76.40亿元,同比增长150.7%[145]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6.37%至900万元[49] - 研发费用为8.996亿元,同比增长36.4%[145]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830.53%至339万元[49] - 母公司营业成本为93.40亿元,同比增长202.8%[148]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增长12.5%,从1984.1万元增至2232.2万元[151]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95.1%,从433.5万元增至845.5万元[15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工业流体分离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380.11%至1.15亿元[51] - 工业流体分离解决方案毛利率达39.69%[51] - 零部件及耗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1.87%[51] - 公司专注于膜分离技术研发应用[91] - 化纤行业碱回收技术在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推广并产生巨大经济价值[43] - 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业首家采用超高压反渗透膜技术实现水资源回收利用[43] - 新能源行业通过膜分离技术从废水中提取锂资源实现资源回收[38] - 公司提供设备租赁运营服务缓解客户短期资金压力[39] - 研发模式分为主动型研发(优化客户生产工艺)和被动型研发(废弃物回收利用)[41] - 膜分离系统集成装置需周期性更换老化零部件以保证高效运行[36] 各地区表现 - 海外市场订单量占比增加,国际业务拓展存在外汇管理和监管风险[7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中国膜行业年产值增速预计保持10%-12%[25] - 2026年中国膜产业总产值预计达5,000-6,000亿元人民币[25] - 203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5年需下降10%以上[29] - 化纤行业碱回收率达95%以上,年回收净碱约40万吨[37] - 纺织印染行业减少60%以上沉淀污泥固废处理成本,中水回用率达50%-70%[37] - 纺织印染行业热能回收循环使用率超30%[37] - 研发与技术服务一体化建设项目受外部环境影响投资进度不及预期[71] - 膜分离集成装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终止投入剩余募集资金转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1]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06.82万元,同比下降151.58%[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51.58%至-1907万元[4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降,从3696.5万元转为-1906.8万元[15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866.7万元,较去年同期4114.3万元显著恶化[15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483万元[4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为3.02亿元,其中投资支付现金达3亿元[152]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达3.06亿元,高于合并报表的3亿元[15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51.2%,从1.12亿元降至5466.5万元[151] - 收到的税费返还大幅增加至272.96万元,去年同期仅为8.7万元[151] -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为-6.3万元,较去年同期-78.8万元有所改善[15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40.6%,从1.37亿元降至8103.3万元[152] - 投资收益为1.188亿元,同比下降54.7%[145][14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3.73万元[58] - 非经常性损益中政府补助金额为891,345.28元[22]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为1,792,597.33元[22]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641,672.30元[22] - 个税手续费返还金额为49,759.56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503,863.03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2,855,917.99元[2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7.57亿元,同比下降4.42%[17] - 公司总资产从792.142亿元下降至757.163亿元,减少4.4%[137][138]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3.57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8.67%升至47.27%,增长28.60个百分点,主要因公司赎回结构性存款[54]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579亿元,较期初1.479亿元增长142%[136] - 货币资金从1.458亿元增加至3.508亿元,增长140.5%[14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至4501.5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4.73%降至5.95%,下降28.78个百分点,主要因赎回结构性存款[5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0.450亿元,较期初2.751亿元下降84%[13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7.508亿元减少至4.502亿元,下降83.6%[140] - 应收账款增至9126.2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8.31%升至12.05%,增长3.74个百分点,主要因销售收入增加[5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0.913亿元,较期初0.658亿元增长39%[136] - 应收账款从6812.59万元增加至1.049亿元,增长53.9%[140] - 存货减少至8852.0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5.99%降至11.69%,下降4.30个百分点,主要因本期结转成本[54] - 存货期末余额为0.885亿元,较期初1.267亿元下降30%[136] - 存货从1.322亿元减少至8917.80万元,下降32.5%[140] - 合同负债减少至5771.3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3.23%降至7.62%,下降5.61个百分点,主要因销售收入增加预收货款抵减应收账款[54][56] - 合同负债从10.483亿元大幅减少至5.771亿元,下降45.0%[137][14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66亿元,同比增长5.01%[17] - 未分配利润从1.556亿元增加至1.873亿元,增长20.4%[138] - 流动负债从15.201亿元减少至8.625亿元,下降43.3%[138]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6.376亿元,较期初6.712亿元下降5%[136]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至641.75万元,主要因银行承兑汇票变动[58] - 在建工程减少至11.1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28%降至0.01%[54] - 无形资产从640.63万元大幅增加至6178.15万元,增长864.3%[137]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5,292.19万元[66] - 超募资金为人民币5,292.19万元[66] - 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8,965.85万元[66] - 发行费用为人民币3,673.66万元[6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19,725.12万元[66][67] - 期末募集资金余额应为人民币19,395.29万元[67] - 实际募集资金余额高于预期余额人民币329.83万元[67] - 差异原因系公司使用自筹资金支付发行费用人民币329.83万元[67] - 公司决定不再使用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支付的发行费用人民币329.34万元[67] - 剩余未置换金额为人民币0.49万元[67] - 研发与技术服务一体化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0,00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89.81万元,累计投入2,479.37万元,进度12.40%[70] - 膜分离集成装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4,00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3.1万元,累计投入3.1万元,进度100.00%,项目性质发生重大变更[7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6,000万元,累计投入6,011.47万元,进度100.19%[70]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终止后结余资金)调整后投资总额3,996.9万元,累计投入4,220.23万元,进度105.59%[70]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承诺投资总额30,00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30,00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89.81万元,累计投入14,177万元[70] - 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5,292.19万元,累计投入5,854.91万元,进度110.63%[70]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承诺投资总额5,292.19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5,292.19万元,本报告期投入0万元,累计投入5,854.91万元[70]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529219亿元[71] - 超募资金总额为人民币0.529219亿元[71] - 超募资金分四次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累计使用人民币0.45亿元[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1.972512亿元[72]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未到期余额为人民币1.9亿元[75]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为人民币0.45亿元[75]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人民币329.34万元但最终未执行置换[71] 股权激励和股东结构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16名激励对象授予65.00万股[88] - 授予限制性股票价格为16.03元/股[88] - 2021年作废预留限制性股票16.25万股[89] - 2023年作废未归属第二类限制性股票26.00万股[89] - 2024年作废未归属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9.50万股[89] - 2025年作废未归属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9.50万股[89] - 股权激励计划于2025年4月27日实施完毕[96] - 有限售条件股份22,847,400股占比35.82%[123] - 无限售条件股份40,936,066股占比64.18%[123] - 普通股股东总数5,565户[125] - 第一大股东葛文越持股14,339,200股占比22.48%[125] - 实际控制人葛文越持股3,584,800股,占比5.31%[126] - 股东申雅维持股846,200股,占比5.31%[126] - 股东杨昊鹏持股2,584,800股,占比4.05%[126] - 上海济谦投资持股1,502,564股,占比2.36%[126] - 朱小红通过信用账户持有1,009,100股,合计持股1,036,400股占比1.62%[127] - 一致行动方合计持股比例为42.45%[167] - 公司总股本为63,783,466股[167] - 公司注册资本为63,783,466.00元[167] - 公司于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15,950,000股A股[167] - 发行价格为每股24.43元[167] 公司资质和风险 - 公司连续四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多次获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称号[42] - 公司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94] - 应收账款余额逐步增加,面临回款风险[79] - 国内环保产业竞争加剧,存在市场占有率降低风险[79] - 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面临人力资源短缺风险[80] - 报告期投资额3.017亿元,较上年同期5.046亿元下降40.22%[61] - 货币资金中2000元因ETC银行圈存款受限[59] - 报告期内新设盐城鑫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大影响[78] 会计政策和金融工具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境内外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2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77]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5]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量[18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需满足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条件[18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需满足既收取现金流量又出售的双目标模式[186]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18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和债权投资[18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包括应收款项融资和其他债权投资[18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包括其他权益工具投资[18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1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衍生金融负债[18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189]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或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190]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1] - 金融工具减值处理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适用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193] - 金融工具逾期超过30天通常被视为信用风险显著增加[194]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194]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194] - 应收账款1-6个月账龄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196] - 应收账款7-12个月账龄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96] - 应收账款1-2年账龄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196] - 应收账款2-3年账龄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为30.00%[196] - 其他应收款1-6个月账龄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96] - 合并范围内公司往来及银行承兑汇票不确认坏账准备[196] - 5年以上账龄的应收款项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0%[196] - 单项金额占应收账款年末余额10%以上且金额大于200万元为重要应收账款[176] - 单项金额大于300万元为重要其他应收款[176] - 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5%为重要账龄超过一年的预付款项[176] - 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5%为重要账龄超过一年的应付账款[176] - 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5%为重要账龄超过一年的合同负债[176] 所有者权益变化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634,169,234.91元[156] - 其他综合收益本期增加109,587.95元[156][157] - 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31,653,422.3元[156][157]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增加31,796,827.1元[156][157] - 少数股东权益本期增加33,816.8元[156][157] - 综合收益总额为109,587.95元[157] - 一般风险准备金余额为31,046,567元[156] - 资本公积余额为383,713,649.42元[156] - 盈余公积余额为31,046,567元[156] - 股本余额为63,783,466.0元[156] - 公司本期资本公积增加479,815.08元[159]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3,408.00元[159] - 公司未分配利润减少21,789.50元[159]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21,282.4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