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8.771亿元,同比增长10.0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1亿元,同比增长0.39%[22] - 利润总额为1.403亿元,同比增长2.42%[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69亿元,同比增长3.92%[2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7亿元,同比增长10.01%[7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0.39%[76]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3,509.88万元、150,505.08万元和170,827.3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75%、12.73%和13.50%[68] - 营业收入8.77亿元,同比增长10.01%[111] - 营业收入从797,316,518.22元增至877,146,385.78元,增幅10.0%[179] - 净利润从126,555,125.68元微增至127,093,993.02元,增幅0.4%[18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7%至8.75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14%至5.40亿元[183] - 净利润同比增长0.95%至1.28亿元,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27.11%至1316万元[184]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5.41亿元,同比增长10.38%[111] - 销售费用9073.98万元,同比增长16.69%[111] - 研发费用8474.89万元,同比增长10.89%[111] - 研发费用从76,427,244.55元增至84,748,855.10元,增幅10.9%[180] - 销售费用从77,762,018.15元增至90,739,806.78元,增幅16.7%[17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91%至8455万元,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6.73%至9025万元[183] - 利息收入同比增长0.77%至383万元,利息费用同比下降89.22%至22万元[18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2万元,同比改善27.7%[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22.32万元,同比改善27.75%[1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5亿元,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11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1亿元,主要因定增募集资金到账[1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27.75%至-722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2.15亿元[186][18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25.65%至7.32亿元,税费返还同比减少10.19%至1083万元[186] - 投资支付现金大幅增长268.70%至11.55亿元,收回投资收到现金增长136.50%至9.37亿元[18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08.84%至3.82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18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6.50%至2.89亿元[18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4.8%,从5.82亿元增至7.27亿元[18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24.4%,从-915万元改善至-692万元[18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9560万元盈利变为-2.15亿元亏损[18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从-2545万元变为2.11亿元正流入[19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6.6%,从3.42亿元降至2.86亿元[190]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达3.82亿元,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83亿元[19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至10.997亿元人民币(31.25%),同比增长25.22%,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115] - 应收账款增长至2.54亿元人民币(7.22%),同比增长18.47%,主要因业务增长导致未到期应收增加[115] - 预付款项大幅增长115.27%至2651万元人民币(0.75%),主要因预付供应商货款增加[115] - 合同负债增长76.42%至3922万元人民币(1.11%),主要因预收款增加[116] - 应付职工薪酬下降60.28%至2849万元人民币(0.81%),主要因支付年终奖余额减少[116] - 货币资金保持稳定为3.796亿元人民币(10.79%),其中9057万元因保证金受限[115][117] - 短期借款减少100%至0元,主要因项目贷款减少[116] - 在建工程下降28.33%至1108万元人民币(0.31%),主要因在建设备转固[115] - 应付票据增长16.70%至2.942亿元人民币(8.36%),主要因供应商应付款增加[116]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321.5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中的351.89亿元人民币,增幅9.4%[171][172] - 货币资金为3.80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底的3.77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17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8.78亿元人民币增至10.99亿元人民币,增长25.2%[171] - 应收账款从2.14亿元人民币增至2.54亿元人民币,增长18.5%[171] - 存货从5.97亿元人民币增至6.50亿元人民币,增长8.8%[171] - 应付账款从4.61亿元人民币降至4.17亿元人民币,减少9.5%[172] - 合同负债从2223.31万元人民币增至3922.25万元人民币,增长76.4%[172] - 公司总资产从3,214,532,525.48元增长至3,518,316,790.76元,增幅9.4%[176] - 流动资产从2,419,153,142.87元增至2,743,780,048.55元,增幅13.4%[176] - 短期借款从33,026,216.67元降至0元,降幅100%[176] - 应付账款从459,516,155.55元降至416,557,348.52元,降幅9.3%[176] 股东权益和分红 - 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9255万元,占上半年净利润比例72.82%[5] - 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7.434亿元[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72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6.35%[22] - 实收资本(股本)从1.41亿元人民币增至1.57亿元人民币,增长11.8%[173] - 资本公积从3.70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7.30亿元人民币,增长97.3%[173] - 未分配利润为17.4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17.53亿元人民币略有下降[173] - 实收资本从140,560,000.00元增至157,138,633.00元,增幅11.8%[177] - 2025年半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9元(含税)[123] - 公司总股本为157,138,633股,扣除回购账户后为156,866,190股[123] - 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92,551,052.10元(含税)[123] - 现金分红占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72.82%[123] - 母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743,442,552.07元[1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增加1658万元[192] - 资本公积大幅增加3.6亿元[192] - 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6508亿元[200]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1.95亿元[200] - 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为-1331.17万元[196]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1.37亿元[196] - 公司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3.6959亿元[200] - 公司盈余公积期末余额为7028万元[200]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余额为1.4056亿元[200] 每股指标和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0.87元,同比下降3.33%[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0.80元,与上年同期持平[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44%,同比减少0.36个百分点[23] - 基本每股收益从0.90元/股降至0.87元/股,降幅3.3%[18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净收益1015.92万元,主要来自委托投资收益750.87万元[23] - 即征即退增值税收入计入非经常性损益962.90万元[2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影响222.32万元人民币[120]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转正为222万元,同比改善150.14%[184] 业务分产品线收入 - PLC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14亿元,占比35.77%[77] - 驱动系统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33亿元,占比49.40%,其中步进电机和变频驱动产品销售近5000万元,同比增长近50%[77] - PLC产品销售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0.54%[83] - 伺服系统业务板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2] - 智能装置业务板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2] - 人机界面业务板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2] - 公司驱动类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33亿元,同比增长18.78%[87] - 公司人机界面产品实现销售0.97亿元,同比增长3.59%[90] - 智能装置(机器人)业务收入0.28亿元,同比增长31.87%[93] 产品和技术发展 - PLC产品线覆盖6大品类、25个子系列、超400种型号[83] - IO模块最大可扩展512点[85] - XL系列PLC点数覆盖10-64点,支持2-10轴脉冲控制[85] - 伺服系统功率段覆盖50W至85KW,包含4大品类、19个子系列、100+型号产品[87] - 伺服驱动器速度环响应带宽最高达3.5KHz,支持EtherCAT等主流通讯协议[88] - 扩展模块IO点数最大可扩展512点[86] - XF系列扩展模块数据通讯速度达微秒级,开断时间100μs,模拟量响应速度60μs[86] - 伺服电机MS6系列较上一代具有更高转速、更大扭矩及更高可靠性[88] - 变频器VH系列支持150%重载输出1分钟,内置RFI滤波器降低EMC干扰[89] - 工业触摸屏采用Cortex-A7双核处理器,主频1.2GHz[91] - 文本显示器TG系列产品成熟度高且故障率低[92] - 机器人产品共计20+型号,负载涵盖3KG至280KG[96] - 产品覆盖SCARA、四/六轴工业机器人,应用于焊接、码垛等场景[94][96] - 具备自研运动控制方案,实现机械手高速高精度操作[94][95] - 基于四维架构提供控制层、驱动层、传感层及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102] 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 - 研发投入为8474.8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9.66%[103] - 拥有发明专利66项,实用新型专利99项,外观专利65项,软件著作权53项[103] - 机器人软硬件研发团队60余人[95] - 已开发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包括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编码器[93] 市场和销售表现 - 海外订单同比去年增速近50%[7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小型PLC市场中公司市占率为8%,国内品牌排名第一[68] - 公司及参股公司长春荣德已销售超万套编码器给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80] - 覆盖本体机器人核心模组供应商、灵巧手和本体企业近30家[80] 行业和市场趋势 - 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2024年达3494.8亿美元,预计2032年将增长至9989.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4.2%[28] - 亚太地区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2024年达1318.1亿美元,占全球最大份额[28] - 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2822亿元[29] - 全球PLC市场规模2023年135亿美元,预计2032年达24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91%[33] - 中国PLC市场规模2023年160.44亿元,预计2026年达188.40亿元,年均增长率5.50%[34] - 2023年全球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达156.11亿美元,预计以4.73%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9年206.04亿美元[38] - 中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从2017年141.18亿元增长至2021年233.27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3.38%[39] - 2024年中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同比下降3.77%,预计2027年整体市场规模达246亿元[39] - 2024年中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约280多亿元,同比下降7%[42] - 202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超29万台,同比增长3.9%[43] - 2025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预计达492台/万人[43]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预计全年产量超1万台[45] - 2025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为2024年全年的4倍多[46] - 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4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将超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43] - 江苏省目标2025年机器人产业链规模达2000亿元,核心产业规模超250亿元[51] - 江苏省计划培育5家国际竞争力机器人企业,新增超1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1] - 江苏省目标2025年重点制造业领域机器人密度达500台/万人[51] - 工业自动化行业下游涵盖印刷包装、数控机械、光伏设备等OEM型市场[53] - OEM型客户规模较小且对宏观经济变化敏感[54] - 产业链上游集成电路行业主要依赖海外供应商[53] - 公司产品属于工业自动化行业中游环节[53] - 行业下游同时覆盖电力、石化、汽车等项目型市场[53] - 公司主营产品被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类别[52] - 2025年上半年OEM自动化市场规模为546.79亿元,其中电池制造设备、包装机械、工业机器人行业同比增长分别为10.7%、9.3%和9.5%[55] - 2025年上半年小型PLC整体市场规模为41.34亿元,其中电子、食品饮料、包装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4.16亿元、3.40亿元、3.00亿元[55] - 物流行业小型PLC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7.5%[5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通用伺服下游行业中电池和机器人市场规模同比分别上升19.8%和9.2%[59] 投资和融资活动 - 投资长春荣德光学有限公司布局编码器及传感器产品[97] - 募集资金净额3.81亿元,其中2.77亿元投入企业技术中心二期建设项目[101] - 技术中心二期项目聚焦机器人测试、电机测试及3D视觉算法研发[99][101] - 拟投入1.09亿元建设营销网点及产品展示中心[108]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3.8578亿元人民币,扣除发行费用482.13万元后净额为3.8096亿元人民币[140]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累计投入金额为3615.71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比例9.49%[141]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中营销网络升级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0543亿元,企业技术中心二期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7553亿元[142] - 营销网络升级建设项目本年投入2695.16万元,累计投入进度25.56%[142] - 企业技术中心二期建设项目本年投入920.55万元,累计投入进度3.34%[142]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3122.14万元[144]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51.32万元[144] - 董事会批准3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用于现金管理,报告期末实际现金管理余额33亿元[146] - 现金管理期间最高余额未超出授权额度[146] - 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已与保荐机构及监管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140] - 公司向实际控制人李新定向发行股票价格调整为23.27元/股[137] - 定向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657.86万股[138] - 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86亿元[138] - 李新认购股份限售期为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132] - 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作为发行底价[136] - 募集资金用于技术中心建设及营销网点建设项目[136] - 未向发行对象提供保底收益承诺[132] 股权结构和变动 - 公司总股本从140,560,000股增加至157,138,633股,增幅为11.8%[152][153] - 向特定对象发行新股16,578,633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55%[152][153] - 有限售条件股份增加17,633,633股,占比达11.22%[152]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减少1,055,000股至139,505,000股,占比88.78%[152] - 股权激励计划向55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1,055,000股[154] - 股东李新持股数量增加16,578,633股,期末持股49,046,593股,占比31.21
信捷电气(603416)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