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致远互联(68836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致远互联致远互联(SH:688369)2025-08-27 10: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33,786.80万元同比下降15.9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49.14万元[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414.63万元[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1.18元/股[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79%[19] - 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下降15.9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3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98%[21] - 基本每股收益-1.18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1.16元[22]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1.41亿元[26]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786.8万元,同比下降15.98%[62] - 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8%[6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3786.8万元,同比下降15.98%[1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49.14万元,亏损同比加大[112]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98%至3.38亿元,主要因集团客户增加及交付周期延长导致收入确权延迟[118] - 营业收入从4.021亿人民币下降至3.379亿人民币,减少16.0%[169] - 营业利润亏损扩大至-1.413亿人民币,较上年同期-0.750亿人民币恶化88.4%[17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5亿人民币,较上年同期-0.684亿人民币恶化98.0%[170]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0%至3.09亿元(2024年同期:3.76亿元)[173] - 净利润由盈转亏至-0.61亿元(2024年同期:0.23亿元)[174]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6.6%至530万元(2024年同期:722万元)[174] - 综合收益总额亏损1.424亿元,其中母公司股东承担1.355亿元[183] - 综合收益总额为-7.348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6.842亿元[18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额同比下降8,931.42万元[2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7.72%[19] - 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27.72%,同比下降1.51个百分点[22] - 研发支出9366.02万元,同比减少20.33%[6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27.72%,同比减少1.51个百分点[63] - 公司报告期内费用化研发投入为9366.02万元,同比下降20.33%[10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72%,较上年同期29.23%下降1.51个百分点[100]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23.21%至1.33亿元,主要因项目集成其他应用成本增加[118]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0.33%至9366万元,主要因人员费用及IT建设支出减少[118] - 营业总成本维持在4.904亿人民币高位,其中研发费用从1.176亿人民币下降至0.937亿人民币,减少20.3%[169][170] - 销售费用维持在2.192亿人民币高位,同比微增0.9%[170] - 财务费用为-436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利息收入542万元人民币超过利息支出[170]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8.9%至1.01亿元(2024年同期:0.93亿元)[17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9.7%至0.80亿元(2024年同期:1.00亿元)[173] - 支付给职工现金增长2.1%至3.49亿元(2024年同期:3.42亿元)[177] - 支付给职工现金2.43亿元,同比下降0.9%[180]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44.89万元[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亿元[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62亿元,同比改善3.4%,因销售回款增加及经营性现金支出减少[1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62亿元(2024年同期:-1.68亿元)[17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长6.6%至4.15亿元(2024年同期:3.89亿元)[17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345亿元,同比扩大5.2%[18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67亿元,同比增长6.0%[180] 投资和融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0.10亿元(2024年同期:-0.26亿元)[17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215亿元,其中投资支付现金1.2亿元[181]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140.76万元,主要来自普通股融资[183]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导致权益变动-79,115,291.77元(其中库存股增加80,006,035.95元)[189] 资产和负债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17亿元,同比下降12.52%[21] - 总资产14.5亿元,同比下降9.93%[21]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37.00%[62] - 应收账款同比下降18.27%[62]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达35819.3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32.45%[11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50.99%至3020万元,主要因理财产品投资增加[121] - 应收票据下降54.02%至943万元,主要因承兑汇票到期结算[121] - 未分配利润大幅下降315.13%至-9249.5万元,反映公司经营亏损累积[121] - 货币资金减少至6.02亿元,较期初7.89亿元下降23.7%[16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至3019.97万元,较期初2000.11万元增长51.0%[161] - 应收账款略增至3.58亿元,较期初3.55亿元增长0.8%[161] - 合同负债增至2.29亿元,较期初2.11亿元增长8.5%[162] - 未分配利润由盈利转为亏损,从期初4299.61万元变为-9249.54万元,下降315.1%[163] - 总资产下降至14.50亿元,较期初16.10亿元减少9.9%[161]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5.16亿元,较期初6.93亿元下降25.5%[165]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增至3.26亿元,较期初2.77亿元增长17.9%[165] - 流动负债合计降至4.92亿元,较期初5.25亿元减少6.3%[16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降至9.17亿元,较期初10.48亿元减少12.5%[163] - 公司总资产从16.298亿人民币下降至15.471亿人民币,减少5.1%[166][167] - 合同负债从1.721亿人民币上升至1.863亿人民币,增长8.2%[166] - 货币资金及流动资产合计从13.720亿人民币下降至12.885亿人民币,减少6.1%[16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5.95亿元(期初:7.83亿元)[17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095亿元,较期初减少25.9%[18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1.312亿元,主要因未分配利润减少1.355亿元[183]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284亿元,较期初减少15.31亿元(降幅10.8%)[185][18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9.164亿元,其中未分配利润为-9.25亿元[185] - 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152亿元,较期初增加5.96万元[185][188] - 资本公积为9.7亿元,较期初增加89.07万元[185][186] - 其他综合收益为2333.71万元,较期初增加6.88元[185][186] - 盈余公积保持3863.38万元未变动[185]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79亿元,较期初减少5715.42万元[188]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939亿元,较期初减少6142.89万元[188] - 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增加59,632.00元,资本公积增加1,081,128.16元,合计1,140,760.16元[189]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500,317.45元[189] - 其他权益变动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1,633,656.74元[189]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20,912,059.23元[189] - 2024年半年度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为1,393,389,359.20元[189] - 2024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16,535,023.37元[190]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11,521.8071万股,注册资本11,521.8071万元[191] - 2019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950,757,500.00元[191] 业务线表现:直销与经销 - 直销项目交付周期变长和交付成本上升[20] - 经销业务同比有所回暖[20] - 直销签约金额同比增长20.18%[62] - 百万以上订单金额同比增长72.70%[62] - 公司直销模式聚焦党政军、央国企及金融/教育/医疗三大重点行业,强化AI+信创双擎驱动[59] - 公司经销模式分为普通经销商和城市专营经销商两类,通过折扣结算与伙伴合作[60] 业务线表现:信创 - 信创产品订单金额同比增长124.28%[62] - 公司推出面向政务信创央国企信创行业信创的新质计划[45] - 央国企信创改造和数字化升级市场预计未来三到五年成为协同办公领域最活跃市场[103] 业务线表现:AI - AI关联合同订单金额为4669.11万元[62] - 公司自研协同技术平台实现从标准套装软件到AI-COP持续升级[41] - 公司构建新一代AI智能体产品线CoMi包含企业应用Agent[42] - 公司投资孵化的AI原生应用iForm于2025年二季度正式发布商业化版本,支持公有云、混合云及本地部署[54] - 公司一站式企业AI平台致慧泉计划到2025年上半年支持主流大模型接入及私有化部署,覆盖金融、制造、能源、建筑、交通等行业[53] - 公司AI业务推出CoMi Builder平台,整合通义千问、DeepSeek等主流大模型及AI-COP数据接口[52] - 公司推出的一站式企业AI普及服务平台致慧泉,到2025年上半年支持接入多个主流大模型,支持私有化部署与信创适配[71] - AI原生应用iForm新增服务嗨特购、许昌烟草机械、成都天府软件园、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等客户,首个本地化部署客户顺利完成交付[71] - 薪事力产品AI渗透率显著提升,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招聘,并深耕国资、制造、医院三大行业[72]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发布AI蜂巢计划,构建AI+信创协同运营生态联盟[74] - 公司创新研发新一代协同管理技术平台AI-COP V8,结合云原生、微服务架构等技术[79] - 公司基于AI-COP平台推出新一代AI智能体产品线CoMi,赋能组织智能化升级[80] - 公司通过低代码平台显著降低AI开发技术门槛[82] - 项目1推出30+款开箱即用智能体覆盖高频场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103] - 项目1创新发布企业级智能问数GBI,深度融合AI与BI技术实现数据自然语言交互洞察[103] - 项目1推出CoMi Builder智能体定制平台支持企业快速定制个性化智能应用[103] - 项目2平台融入大模型能力赋能办公场景智能化,支持大型组织实现办公系统升级[103] - iForm智能表单产品收入为2309.69万元[105] - iForm智能表单产品毛利率为59.05%[105] - 公司产品采用多模态输入大模型生成格式化表单技术[105] - 公司产品支持本地化部署保障数据安全[105] - 公司产品可与企业现有ERP系统进行集成对接[105] - AI陪练系统开发投入为100.00万元[106] - AI陪练系统开发进度已完成代码编写[106] - AI陪练系统可降低80%培训成本[106] - RAG知识库构建系统核心模块开发已完成60%[107] - 检索层语义匹配准确率达80%[107] - 生成层输出可信度提升30%[107] - 系统支持百万级文档规模[107] - 文档更新延迟控制在5分钟内[107] - 智能体定制平台系统架构已完成蓝图绘制[108] 业务线表现:协同与人力资源 - 薪事力人力资源系统实现收入5650万元,成本685.58万元,毛利2134.02万元[104] - 内控合规平台建设投入1120万元,成本201.05万元,毛利514.35万元[104] - 系统稳定性达到99.99%,支持高并发场景[104] - 业务模块云端定制效率提升70%[104] - 风险识别准确率提升至85%[104] - 合规审查平均耗时从3天缩短至4小时[104] - 实现80%高频业务流程线上化[104] - 在3家子公司完成试运行[104] - 轻量级供应链管理应用收入为120.00万元[105] - 轻量级供应链管理应用毛利率为28.15%[105] - 协同商旅管理系统核心模块开发已完成60%[108] - 协同商旅管理系统已完成50%前端页面开发[108] - 产品线覆盖A9/A8/A6(企业)和G9/G6(政府)多规模客户需求[81] - 协同数据平台提供80+可视化组件与300+模板资源[90] - 协同移动平台已完成鸿蒙HarmonyOS NEXT原生重构[89] - 协同技术平台实现数据库连接池架构升级支持信创/非信创环境无缝切换[87] - 协同应用平台对大规模数据导入场景进行深度性能优化[88] - 批量处理能力提升,支持超100条数据的异步处理[91] - 数据迁移工具新增,支持公文及附件完整迁移[94] 客户与市场表现 - 公司服务了21家内地及港澳航空公司,包括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深圳航空、厦门航空、四川航空、澳门航空等客运航司及国货航空、顺丰航空、京东航空等货运航司[56] - 公司积累了超300家海外政企客户服务经验,覆盖港澳、东南亚、中东、非洲及拉美市场[57] - 公司依托600余家销售伙伴及3000余人服务网络,实现客户经营覆盖下沉与行业渗透[60] - 公司海外客户包括伊拉克国家数据中心、刚果金财政部、科特迪瓦内政部、工银国际、联通国际、香港航空等部委及企业[58] - 新增6家一级央企和9家省属国资合作项目[104] - 公司在国航综合效益分析系统运营中研发"十五五"中长期生产预算系统[73] - 公司在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市场成功部署多个AI应用项目,推动多行业数字化转型[73] - 公司联合中国电信推出翼智企致远OA标准化产品,在全国200余个城市落地[75] - 公司进入中国移动云信创解决方案库并启动全国推广,入选中移国际ICT供应商名单[75] -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超过5万家企业客户和政府组织[84] - 公司在全国发展了超过600家销售伙伴和3000人的营销与服务队伍[84] - 公司拥有85家城市专营销售伙伴和超过100家专业服务合作伙伴[84] - 老客户收入成为公司重要收入来源[86]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人员数量为472人,较上年同期624人减少24.36%[11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8583.21万元,同比下降18.42%[111]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18.18万元,同比增长7.83%[111]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88.77%,其中本科学历占82.63%[111] - 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61.65%,为主要年龄构成[111] - 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10项,新申请软件著作权39项[97][98] - 新增获得认证的软件著作权34项,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467项[97][9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获得专利批准41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97][98] - 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度)[96] - 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0%,无资本化研发投入[100][101] - 公司累计专利申请数637项,知识产权获得总数508项[98] - 项目2AI-COP V8平台实现UDC权限控制支持各单位独立管理角色权限和个性化页面[103] - 项目2技术平台需满足央国企百万级用户量和亿级数据服务水平要求[103] - 项目2目标巩固央国企市场占有率并为公司未来十年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103]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2025年1-5月中国软件业务收入达55788亿元同比增长11.2%[35] - 2025年上半年信创产业总中标金额突破1200亿元同比激增78%[37] - 信创行业2025-2026年市场增速预计分别达17.84%和26.82%[37] - 202